第64章 拖欠軍餉
作者:輕風千裏      更新:2020-12-11 16:36      字數:2193
  “明儼,你還算有些本事,日後就留在神機營,我會向朝廷舉薦,讓你做正八品副千總。”

  “多謝大人!”

  鄭森向郭文東跪下,行軍禮。

  屋外,天已經完全黑了,郭文東看了一下手表,快八點鍾了。

  “大家肚子都餓了,一起用膳。”

  屋門重新打開,丫鬟們打菜端上來。

  部下們高興,領導也高興。

  對於部下來說,能從軍抗擊敵人,並且還是在京營,自然是大好事情,他們也願意聽命於郭文東。

  對於過穩定來說,有了這五個部下,武裝力量的班子算是搭建起來了。

  幾人邊吃邊聊,郭文東並沒有擺架子,待五人親切,大家暢談甚歡。

  六月上旬這天,南京城外西南部,兩個老者騎著馬行走在前往南京城的官道上。

  這兩人,正是宋應星和哥哥宋應升。

  望著道路兩邊那金黃色的成熟水稻,那長長又密實的穀穗,兩人興奮不已。

  宋應升道:“三弟,若大明早二十年推廣此種水稻,朝廷或許有能力賑災北方,就不至於讓北方饑民造反,民不聊生。”

  宋應星道:“咱們去到南京就職後,得買些這種水稻,火速派人給家鄉送去,讓鄉親們用來做種子,或許還來得及種下季水稻。”

  自從去年秋天高產水稻豐收後,附近一帶的農民們,紛紛向種植員家中小量收入水稻作為種子。除了郭文東的土地外,南京已有許多耕地種植了高產水稻。

  古代推廣速度可沒有現代快速,高產水稻目前還僅限於在江南種植。

  這天上午,郭文東再次視察建造中的軍營、兵工廠,軍營明天便可完工,兵工廠還需十天左右。

  在軍營的旁邊,已專門買下一處宅院,作為遊擊將軍府,亦是神機營的官署,這兩天已投入使用。

  在此之前,郭文東皆是在家辦公。

  神機營除了軍人外,還需一些文職人員,比如軍中日常開銷、賬目核對等,需要專門吏員工作。

  郭文東掌管神機營,有許多軍務需處理,需要一名主簿。陳子龍推薦複社人員,比如跟郭文東交情好的侯方域、冒辟疆等人。

  郭文東選人用人,不是隻按照交情來安排,而是要任人唯賢。顧炎武、黃宗羲兩人是他心目中最理想人選。最終決定,讓顧炎武來當自己的主簿。

  神機營六千人的編製,郭文東要最大化利用好,打算全部都作為一線作戰人員,後勤人員、文職人員不占用編製。

  “區區六千兩,是打發叫花子嗎?快速速去催你們的尚書、侍郎,盡快把餘款發下來。”

  在將軍府,郭文東“大發雷霆”。

  戶部員外郎剛帶人把軍餉送來了,隻有六千兩銀子。

  員外郎十分為難,解釋道:“郭大人,實不相瞞,戶部存銀目前隻有**萬兩,陛下宮中用度不小,還許多地方需要銀兩,隻能擠出六千兩給神機營。第一季水稻已開始收割,帶賦稅收上來後,定會給神機營補足,煩請多多擔待!”

  “軍餉豈能拖欠!就算本官通融,士兵們豈能答應?本官很生氣,後果很嚴重!”郭文東大聲說著,“十分不高興”。

  員外郎鬱悶得很,郭文東可是首輔的女婿,豈能得罪。

  他說道:“郭大人,下官也是奉命行事,實在無能為力。”

  看著員外郎一副苦瓜臉,郭文東也沒必要去為難他,本身他就預料到會有這個狀況。

  “回去告訴你們的尚書,若是連神機營軍餉都敢拖欠,一切後果自負。”

  郭文東嚴厲地說著,該做樣子的還得要做,其實他巴不得這樣。

  員外郎諾諾而退,鬱悶地帶著人離去。

  主簿顧炎武在賬本記賬,吏員把銀子搬入庫房。

  隨後,顧炎武道:“大人,據下官所知,朝廷實在是沒銀子。建議大人可用自家錢財,湊足軍餉。”

  曆史上的顧炎武,是明末清初的傑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音韻學家,跟黃宗羲、王夫之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

  可那是以後的事情,現在這三個人名氣都還不大,三人都先後在明末科考中名落孫山,王夫之也隻是區區秀才。

  去年,顧炎武以捐納方式,成為南京國子監的監生。

  郭文東先拉攏為己用,給他弄個正九品芝麻官頭銜。

  顧炎武,蘇州昆山人,現年三十一歲,他長得不高,約莫一米六,看上去第一感覺,就是謙謙儒者。

  郭文東故意道:“神機營乃朝廷之兵,並非本官私兵,要我自掏腰包湊足軍餉?是何道理?”

  顧炎武勸諫道:“大人,這也實在是沒辦法,還望大人看在大明江山社稷、天下蒼生的份上,捐些錢財確保神機營所需。”

  郭文東露出勉為其難的樣子,說道:“若清兵南下,無精銳之兵抵擋,山河破碎,就算有再多錢又有何用。也罷,本官隻好自掏腰包了。”

  顧炎武流露出欽佩之色,說道:“大人高義,慷慨解囊,下官佩服,神機營官兵定會銘記在心。”

  這時,衛兵走入,說道:“大人,有兩人來到府門外,自稱是宋應星、宋應升,說是奉命來見大人。”

  守衛在這裏的衛兵,原本是郭府的護院,搖身一變,成為了朝廷軍官的衛兵,郭文東並未將其登記在神機營名單內,隻是挑選出部分護院,擔當自身護衛,沒有朝廷編製,實質是屬於他的私兵。

  期盼已久的人才終於到了,郭文東心中高興,快步走出。

  出得大門,見到這兩個五六十歲的老者,兩人其貌不揚,要是不是事先知道身份,誰也看不出,其中一人是技術型大人才。

  衛兵向兩人道:“這位便是神機營遊擊將軍郭大人。”

  郭文東主動作揖,謙遜道:“晚生見過兩位前輩。”

  兩人作揖還禮。

  宋應星道:“郭大人,你帶來的海外水稻種子,收成翻番,造福全天下百姓啊!”

  ——————————

  s:推薦一本書《大明鎮海王》,上過三江,大家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