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糧食收成
作者:輕風千裏      更新:2020-12-01 18:44      字數:2498
  翌日,馬府。

  早上,馬士英跟家人一同吃早餐。

  長子馬鑒是單獨一桌吃,肺結核有傳染性,但不至於像瘟疫那麽恐怖,隔開一定距離問題不大。

  吃藥半個月,他病情已緩解很多,食欲恢複得差不多了,氣色好了很多,體重略有增加。

  馬士英跟次子、小女兒、兩個媳婦、孫子孫女共一桌。

  “大家看,這是什麽?”

  吃過早餐後,馬士英解下手表,放在桌麵上。

  “這是手表啊!”

  馬蘭心拿起手表仔細檢查著,愛不釋手。

  其他幾人也先後摸一摸,過過手癮。

  馬錫說道:“爹,這是郭公子賣給你的嗎?要多少銀子?”

  馬士英道:“那郭公子真會做人,明明是送給我,說成是救治鑒兒隻收三萬兩,另外二萬兩是賣這手表為父給的錢。不僅送了手表,還送了很多海鮮罐頭,我昨晚吃過海鮮和孜然羊肉………”

  他向家人講述著昨晚那美味享受,在細細回味著。

  馬蘭心自責道:“郭大哥人太好了!我以前差點撞倒他,還對他無禮,現在想來,真過意不去。”

  馬士英指著女兒,以教訓口吻說道:“你啊!就是死性不改,刁蠻任性!目中無人。若不是郭公子,你大哥沒得救了!”

  馬蘭心嘟著嘴巴,沒有回話。

  馬鑒說道:“待我的肺癆痊愈後,定要登門拜謝,跟他交個朋友。”

  “對了”馬鑒隨即想起一個問題,說道:“我要連續吃藥九個月以上才能完全斷根,這藥定是很珍貴,不知郭公子現有的藥是否充足?”

  馬蘭心說道:“大哥,下次去慶修堂,我向郭大哥問清楚。”

  隨後,馬士英再把小女兒叫到一邊,說道:“你瞧你,郭大哥前郭大哥後地叫,我告訴你,他已經有夫人了!”

  馬蘭心眉黛緊皺,鬱悶道:“爹,我已知曉了!哎!真是可惜啊!”

  馬士英這次來南京,是來看望長子,以及向郭文東登門拜謝,事情已辦完,兒子無恙,他很欣慰。

  隨後,馬士英啟程,返回鳳陽。

  ——————————

  江南的水稻收割,自六月中旬陸續開始,到了下旬,是最忙碌的時候,農民們將從水稻收割開始,到下季度水稻插秧完畢的時間段,稱之為“農忙”。

  下旬這天,東星村水稻種植區。

  這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大量的人員在稻田裏勞作著。

  這裏既有雇傭的種植員,亦有種植員家人,包括女人和老人,全部勞動力出動收割糧食,各人分工合作,有人用鐮刀割禾苗,有人負責給穀穗脫粒,有人負責裝稻穀並且用車運送回去。

  在種植區每隔一個區域,都有一小塊先收割的稻田,用於對水稻種子育秧,現已長出了小禾苗。

  在曬穀坪裏,有婦女、老人或年紀還不大的小孩幫忙在曬穀。

  那些雇傭的女種植員、養殖員,除了必要的留守人員外,全部安排過來幫忙。

  太陽炙烤著大地,氣溫三十多度,每人皆汗如雨下。

  給郭公子工作,俸祿高、福利好,每個勞動者又受到尊重,農忙雖然很辛苦,每個人都很有幹勁,為了郭公子,也為了自家美好的生活,他們揮灑著勤勞的汗水。

  “勤勞光榮,懶惰可恥!”

  “大家努力幹活,郭公子好了,大家也跟著好!”

  “你們都是好樣的,我轉達郭公子的話,他感謝大家的辛勤努力!”

  “郭公子能耐很大,給大家帶來了高產的水稻公子,大家努力幹活,今年秋天肯定豐收。”

  “郭公子的命運,跟大家的命運,都是緊緊相連的!”

  “誰敢破壞家園,誰敢奪走咱們的幸福,我們跟他抗爭到底!”

  …………

  東方均手拿著擴音喇叭,行走在田埂裏,時而說著話,既是要做好監督,同時也做思想工作,塑造出郭文東偉大光輝形象。

  在每個種植區,都安排有東方均的下屬,他們既要監督核對每天的糧食收成,亦做思想工作,這是政治任務。

  這是郭文東根據近代、現代政治工作的成功方法和經驗,結合這時代的情況,有所選擇地對東方均進行指導。

  東方均沒有讓他失望,能夠有效地理解、消化,把政治工作、思想宣傳做得有聲有色。

  劉行知同樣行走於田地間,了解每天的工作情況,督促大家加快進度。

  這天,郭文東也出城視察農忙情況了。

  “弟兄們,大家加把勁,一起過好日子!”

  郭文東行走在田埂間,時而通過喇叭喊話。

  他身穿短打,頭戴遮陽帽,即使沒有幹活,同樣一身汗水。

  炎熱的夏天收割水稻的辛苦,郭文東不僅能感受到,更是親身經曆過。在現代,農村出身的他,小時候家裏就是種田,最不願意的就是暑假過農忙,又累、又曬、又髒。

  東方均跟隨在郭文東旁邊,時而講述著工作情況。

  “少爺,根據前段時間收成來算,最高是一畝三百六十七斤,平均起來畝產三百一十斤。”

  這裏所說的一斤,是明朝時期的度量衡標準,即一斤五百九十六克,相當於現代一斤二兩。

  即使是這樣,畝產也不到四百斤。

  傍晚時分,種植員們停止了收割,全部集中到曬穀坪。

  婦人和老人們,也把今天在曬穀坪晾曬的稻穀收起來。

  在其中一個區域,放著今天收獲的稻穀。

  “李大環,今天稻穀收成六百一十七斤,自留一百八十五斤。”

  “李大福,今天稻穀收成五百三十斤,自留一百五十九斤。”

  “李誌雀,今天稻穀………”

  由東方均管轄的下屬,對每人當天收成當場稱重,其中三成讓種植員帶回家,其餘七成運送到倉庫登記入庫。

  天已黑了,現場舉起了許多火把,郭文東就在現場視察。

  “下一季種的是高產水稻,到秋天水稻收割,肯定會大豐收,大家帶回家裏的糧食,肯定會翻倍。”

  大家轟然歡呼,精神振奮。

  高產種子收成翻倍,大家已聽過多次,這實在太神奇了,許多人難以置信。

  不管如何,即使按照現有收成,大家的日子不知好過多少倍。

  在以往,糧食收成還不是照樣要把六七成上繳給地主,如今糧食自留三成,每個月還有一兩銀子,還每天包夥食,並且夥食還不錯。大家都覺得,給郭公子種田,是日子過得最好的莊稼人。

  由郭府雇傭的人員,每天都是包吃的,就在曬穀坪擺下桌椅,集體開吃起來。

  有些人不在現場吃,而是打好飯菜,回家跟家人一起吃晚飯。

  郭文東同樣在這裏吃晚飯,吃著一樣的飯菜。

  東方均、劉行知、春香跟著一起吃。

  菜是以素菜為主,但大多數素菜都加上一些肉,油水夠,也有少數單獨的肉菜,大多數菜都是自主種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