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孫觀來訪,賓主相談甚歡!
作者:鹹魚入侵      更新:2020-11-09 20:46      字數:2338
  “還能這麽操作?”

  玩家們得知魔都呂奉先從主公那得到了一百畝的良田租賃憑證時,都震驚了!

  他們也紛紛前來拜訪陶應。

  隨後,都心滿意足的離去。

  所得各有不同。

  陶應坐在城主府內,開心的看著腦海內係統直播玩家們的實況。

  魔都呂奉先在種田,挑糞。

  常山趙紫瓏在縣衙記賬。

  蘇格拉沒有底在做發明家,嚐試黑。

  雲中鶴在高爐土法煉鋼。

  鹹魚在煉製精鹽。

  風雲亂舞最牛逼,在燒玻璃。

  玩家們或者自己帶著招募來的手下搞一項事業,或者和他們合作,合力攻堅,打算在二測之前,壟斷某個細分行業。

  有藍星的資料加成,很多技術都沒有太大難度,隻是需要進行嚐試罷了。

  陶應樂見其成。

  畢竟,他們的想法付諸行動之前,都和陶應簽訂了協議。

  他占的分子不多,也就馬馬虎虎九成罷了,其他玩家共分一成。

  對於玩家們所需的一切物資,陶應都全力給與支持。

  當然,收費有那麽一點點高。

  玩家表示借來的錢都不是錢,這遊戲竟然不用花一毛錢投入就能分潤產業,隻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玩遊戲就能把錢賺了,那還有什麽好多的,肝就完了!

  真·良心遊戲!

  ……

  “報!孫觀求見!”

  陶應坐在縣衙,小廝進來傳信。

  “快快有請!”

  孫觀,臧霸手下的大將。

  黃巾作亂之時,隨著臧霸一同投入他爹陶謙麾下,乃是泰山軍的首領之一。

  自陶謙時代起,以臧霸為首的泰山軍便盤踞在徐州、青州、兗州交界的泰山一帶,儼然是一方諸侯。

  無論是劉備,還是呂布治理下的徐州,對於泰山軍都是安撫為主。

  他們不是不想剿滅,而是在徐州根基本就不穩,外部又有敵人虎視眈眈。

  即便是後來曹操拿下徐州,甚至是一統北方之前,臧霸等人依然實力不減,甚至更進一步。

  由此可見他們在泰山一帶的實力和根基。

  如今,孫觀來到即丘,陶應自然要好好接待。

  畢竟,即丘屬於琅琊郡,處於臧霸的勢力範圍。

  便是呂布的委任文書,也有臧霸的舉薦之功。

  想來,他們是帶著善意而來。

  “哈哈哈!”孫觀人未至,笑先行。

  “昔日在刺史府見到公子時,還是懵懂少年,多年未見,公子已嶄露頭角,可喜可賀啊!”

  陶應站起來上前兩步,握住孫觀的手:“過譽了!多年未見,孫將軍一如往昔,依舊意氣風發啊!”

  兩人寒暄幾句,態度都很友好。

  從交談中,陶應感受到,孫觀等泰山眾還是念著陶謙的舊情,對於他這個陶謙唯一的兒子,頗有照顧後輩的意思。

  “受臧大哥所托,已查明前幾日來犯即丘的黃巾流寇,乃是琅琊相蕭建所為!”

  見陶應麵露疑惑之色,孫觀接著道:

  “琅琊相蕭建,如今駐紮在莒縣,經常指使麾下率軍偽裝黃巾賊,掠奪周圍城池,在其治下,也是民不聊生。”

  聞言,陶應了然。

  原來,是蕭建那廝跑來琅琊郡打野穀。

  聽到孫觀的話,陶應當即表示與蕭建勢不兩立。

  若非激活了係統,陶應可能就死在即丘城亂軍之中,或者被迫流離失所。

  如今,得知黃巾流寇的幕後黑手,恨不得立即點齊兵馬,去報仇雪恨。

  然而,實力不允許。

  不過,雖然陶應的實力暫時不足,但不代表不能討伐他,畢竟,即丘屬於琅琊郡,而琅琊郡是臧霸的地盤。

  作為大哥,地盤上有其他人肆虐,豈能無動於衷?

  陶應知道,孫觀把這個消息告訴他,臧霸定然已經有所打算。

  陶應作為苦主,焉能不摻和一下?

  “我欲為即丘城中百姓報仇,起兵討伐逆賊蕭建,臧霸將軍身為琅琊郡郡守,不知作何打算?”

  陶應試探道。

  “公子果然愛民如子!”孫觀點點頭,道,“臧將軍與我等兄弟,也是這個意思,不日即將興兵,為琅琊郡民眾掃除大害!”

  孫觀滿意的笑了。

  有即丘城的兵馬,此番前去莒縣,師出有名。

  他們前身雖然是泰山賊,但現在已經打下了一番基業,不再是光腳大漢,自然不能肆意掠奪,也開始講究起吃相來了。

  蕭建掠奪周邊,肥了自己,想必莒縣錢糧定是不少。

  如今呂布坐鎮徐州,一直催著他們表示表示。

  幾番推脫之後,呂布的耐心也快要耗盡了。

  等打下了莒縣,便分一部分繳獲給呂布,免得他怒而興兵。

  對於呂布之勇,他們也清楚,實在不想和他對上。

  陶應也笑了。

  此去莒縣,大頭自然是臧霸的,但身為苦主的他,多少也能分一杯羹。

  更重要的是,這將是一次向臧霸泰山軍展示其實力和潛力的時機。

  陶應知道,臧霸本質上隻是一個圈地自萌的軍閥,更像是一個地主老財,空有實力卻沒有太大的野心。

  這些年徐州風雲變幻,他安穩的呆在琅琊郡,基本不參與角逐,最多就意思意思,從未徹底的站隊。

  曹操最終拿下徐州前,他還幫呂布打了好幾次仗。而當曹操入主徐州後,又開始幫曹操駐守徐州。

  之後三國分立,一直在曹前,他都安分的呆在徐州老巢,未曾表露過更大的野心。

  當然,這也與臧霸的出身有關。

  他發家之初,身份不過是一個逃犯,全仗著陶謙用人不拘一格,才有了這份基業。在這個士族豪強林立的時代,出身低微始終難以得到世人的認可。

  然而,這在陶應看來,太可惜、太浪費了!

  如今正是三國初期,天下勢力未定,若是他坐擁數萬泰山軍,天下何處不可去?誰人不可一戰?

  出身對於陶應來說,不存在這個問題。

  他老家本就是丹陽豪強,老爹又是多年的徐州刺史,雖然比不上袁家四世三公,比不上劉表劉璋等漢室宗親,但怎麽也比曹操這個宦官子弟強,比劉備所謂的中山靖王之後強。

  大漢的權柄,他們莫得,我陶謙便摸不得?

  對於泰山軍,他垂涎欲滴。

  如今,終於等到這個機會,當然是積極響應!

  兩人對視而笑,都很開心。

  隨後,二人約定了出兵的時間等事宜,孫觀也沒留下來吃個飯,便急回複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