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加一點點細節!
作者:可口的橘子      更新:2020-11-20 03:05      字數:2380
  第三段參觀麵,則采用狹縫參觀的方式。

  仿泥土深色,略微凹凸不平的路麵,茂密的樹木和不知名的野花,隱隱還能聽到蟲鳴鳥叫聲。

  遊客經過這裏,就仿佛穿行在幽靜的密林中一樣。

  當穿過這段密林,眼前出現的,是幾塊不規整的巨大岩石——其實就是一麵石牆,隻不過經過處理,外觀更像是自然環境中的一座石山。

  巨石與巨石之間形成了狹縫,有寬有窄,有橫有豎,都嵌著豎向緊張拉伸的鋼琴線。

  這種特殊的鋼琴線其實就是另一種形式的鐵欄杆,隻不過纖細許多,視覺效果上更好。

  比起通透無阻的壕溝和展館裏的大麵玻璃幕牆,狹縫參觀,讓遊客能有一種偷偷潛入動物生存的棲地,窺探它們生活的緊張和興奮感。

  三個參觀點之間間隔著牆體,也是為了阻擋遊客的視線,減少動物的心理壓力。

  再做一些自然化的處理。

  比如種上樹擋在前麵,或者用爬山虎之類的攀援植被覆蓋。

  總之,盡量減少環境中人的痕跡。

  “呼!”

  遊客參觀麵設計完後,方野活動一下,喝了口水!

  突然間想起來什麽,向係統詢問道:“係統,等我設計完,要怎麽修建?”

  難道也像遊戲一樣,虛空造物,瞬間建成?

  又不是玄幻小說,憑空出現個建築還可以說是神跡,忽悠一下單純的異界住民。

  “修建時,會召喚一支臨時施工隊,像正常施工隊一樣施工,隻不過效率快上很多。”

  “原來是這樣。”

  方野鬆了口氣,放下擔心。

  係統有解決手段就好,不然要自己想辦法掩飾,還真有點頭疼。

  繼續,專注投入地設計起虎園的內景!

  先把地麵弄得稍微起伏,這裏凸起一點,那裏略凹下去一塊,地形更加貼近自然。

  接著,選定玻璃幕牆前的區域,弄出一個月牙形,麵積約為300平的大凹坑。

  灌上水,就是一個美麗的水潭!

  水潭中間,由數塊粗糲的岩石,拚接成一條歪歪扭扭的“石橋”。

  水潭邊緣較淺,適宜在此飲水,以石橋為隔的另一側,越向內越深,最深處近兩米,可以遊泳泡澡。

  和貓咪怕水不同,老虎是很喜歡水的。

  天熱的季節,它們經常把身體泡在小河和池塘中,用以躲避酷暑。

  而且非常擅長遊泳!

  有過老虎在河裏一天遊29千米的記錄。

  將水潭放在靠近玻璃幕牆的地方,老虎來這裏進行飲水,遊泳等活動,都會被遊客欣賞到。

  滿足遊客的參觀需求,自然減少了敲欄杆,投食等不文明行為。

  半月形的水潭向後,地勢漸漸隆起,形成了一處山包。

  在自然界中,老虎要巡視自己的領地,就會找到周圍地勢最高,視野最開闊的山頭,在上麵遙望領地。這個小山包,就是滿足老虎俯瞰虎園,巡視領地的需求。

  依著山包的,是一個用原木搭建的簡單木棚。

  四根粗柱,一層頂蓋,四麵敞開。

  這是在下雨的天氣時,為老虎提供一處避雨之所。

  動物園設計的原則之一,就是盡量減少人工建築的痕跡,貼近自然環境!

  因此,雨棚使用的是不做裝飾的原木,外觀也很粗陋。

  有些動物園,整些精致的亭台,花花綠綠的水鳥在湖裏麵遊,似乎挺好看,挺有意趣。

  那叫園林,不叫動物園!

  好看的建築,是給人欣賞的,是人類眼中的好看。

  在這方麵營造景觀,僅僅是讓遊客看上去感覺更堂皇,對動物福利不會產生任何積極的影響。

  不過,傳統園林曲徑通幽的設計理念和動物園還是很契合的,遊客在不同的參觀點間看不到其他遊客,盡量減少對動物的視線幹擾。

  接著是棲架。

  高低錯落的棲架,可以為動物提供更多選擇,也提高了空間的展示利用率。

  對一些社群動物,比如獼猴,棲架為它們提供了社群地位表達的機會。

  高處的是大哥,低處的是弟弟。

  通過在棲架上占據不同的高度,顯示了其在族群中的地位。

  這有利於維持種群的和諧關係,也減少了攻擊行為的發生。

  對於老虎、豹子這類貓科動物,通過棲架駐留高處,高於遊客的視線,有助於緩解來自遊客視線的壓力,還可以通過在棲架上跳躍行走,鍛煉平衡能力。

  棲架同樣是深色原木製作。

  十幾根細一些的圓木並排,捆紮牢固架起,形成幾個或高或低的平台。

  平台之間,用一根或幾根粗一些的圓木作為橋梁連接,“y”字的木架托舉。

  雖說要盡量減少人工痕跡,不過自然棲架功能有限,不適於虎園。

  像獼猴就可以用樹木外觀棲架,兼顧景觀和功能的需求。

  其實石山也算是另一種形式的棲架。

  方野將棲架位置設在了狹縫參觀點前。

  每個參觀點,角度不同,景色也不同。

  至於壕溝參觀點,方野也有著想法。

  孟加拉白虎幼崽這兩天就到。

  可以在這裏,為白虎幼崽做一些豐容設施!

  比如,用幾根矮圓木做的梅花樁。

  廢舊汽車輪胎,掛上鐵鏈,做成秋千。

  放一些小球啊,之類的玩具。

  主要的內容布置完,接下來就是添加一點點細節了。

  草地,樹!

  考慮到老虎的生活環境,方野選擇了亞寒帶針葉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的樹種。

  雲杉,落葉鬆,紅鬆。

  山楊,白樺,櫟樹。

  唰唰唰。

  隨著一棵棵不同姿態,有粗有細的樹木種上,虎園一下有模有樣了起來,看上去充滿生命力。

  高大喬木底部,放一些低矮的灌木和野花,錯落參差,豐富景致。

  水潭石橋的幾塊岩石縫隙間,也倔強地生長出了數叢野草,隨風搖曳。

  清澈的水流從淺潭裏,衝刷越過一棵躺倒的枯木和石橋,形成一截短短的水瀑。

  水花飛濺,在陽光下閃著白光,流瀉到了半月水潭中。

  波紋蕩漾,散布在水潭邊緣的香蒲也跟著擺動起來,搖頭晃腦。

  植物大戰僵屍裏,那個種在泳池裏,發射尾針biubiu的貓貓草原型就是香蒲。

  等修飾完細節,夜已經深了。

  “脖子都有些發僵了!”

  方野雖然身體很疲憊,精神卻異常活躍興奮。

  終於,可以把自己的暢想設計搬到現實中!

  他已經迫不及待,想看到虎園修築完畢,老虎搬進新家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