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唐人一揆眾
作者:吐槽是福      更新:2020-11-23 14:08      字數:2144
  本來已經下定決心要踏上吳司寅這條賊船的小泉一郎和小泉二郎,聽後不約而同的陷入詭異的沉默中。

  不知過了多久,小泉一郎無奈歎氣道:“即便吳司寅是一個狠辣無情的暴君,如今三郎你已經深入虎穴,我們小泉家即便投入明治政府那一麵,也來不及了。

  三郎公開處決吉伯知事那一幕早就傳遍秋田縣,明治政府肯定會得知消息,我們小泉家除了投靠吳司寅那個暴君,就隻有舍棄家財改名換姓隱居生活了。”

  小泉三郎聽完後立刻覺得心裏不對勁,怎麽好像自己連累了家人一樣!

  他可是給自己的家族找了一顆玄幻高人的大粗腿,自己的大哥二哥怎麽就不知道感恩呢?

  狠辣無情又如何?

  在小泉三郎眼裏,吳司寅的狠毒對於一個君主來說並不算缺點,統治者是依靠什麽懾服萬民的?

  仁政麽?

  放屁!

  真當軍隊和警察是吃幹飯的?

  暴力才是統治者維持自身權利的關鍵,軍隊才是君主可以對他人發號施令的本錢啊!

  如果是一個唯唯諾諾的老好人當君主,小泉三郎才不敢投入其麾下呢!

  看看清國那麵掌握大權的慈禧太後,對待漢人有多麽狠毒就知道。

  現在已經公開搜刮漢民的民脂民膏去供養打贏清國的洋大人了!

  就連漢人的信仰——儒學傳統,都被慈禧太後放棄,同意了西洋人自由傳教的條約。

  雖然條約上寫的是自由傳教,但以洋人的霸道作風,到了地方的洋人傳教士就是清國地方官的老爺,還不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壓得小民喘不過氣來?

  遊曆清國的時候,小泉三郎見多了洋人傳教士,上通官府衙門,下網地痞流氓,對那些普通清國百姓威逼沒有利誘的進行暴力傳教。

  一座縣城裏,隻需要一名洋人傳教士,就能讓那些清國漢民苦不堪言!

  基本上不入教的不是被地痞流氓花式騷擾,當眾毆打,就是被官府各種苛捐雜稅刮得破產成乞丐。

  洋人的傳教士就差在清國土地上對所有異教徒收取人頭稅了。

  別說是清國老百姓,就連那些清國讀書人乃至鄉紳大戶都看不下去了,隻可惜在清國老佛爺的嚴令下,誰也不敢觸碰洋人傳教士絲毫……

  然而,清國已經如此天怒人怨,但國家內部卻穩如泰山,在那位老佛爺的掌控下,各地甭管是太平軍還是白蓮教之類的造反義軍,全都被清軍一一剿滅,不堪一擊。

  對外戰爭打的一塌糊塗的清軍,在對內鎮壓中卻表現出了及格線以上的戰鬥力,讓當時遊曆清國的小泉三郎嘖嘖稱奇。

  說白了,清國能在這種情況下維係下去,還不是因為上頭的旗人和旗人的老大慈禧太後夠狠麽?

  因此,小泉三郎從未覺得吳司寅的狠辣屬於缺陷,隻要不是無緣無故殺人小泉三郎都可以接受。

  更何況,吳司寅派兵覆滅景秀家的做法對維護吳司寅的名聲起到了積極作用,迄今為止秋田縣民間都沒有傳開吳司寅荒淫無度,夜夜笙歌的醜聞。

  “大哥二哥,你們既然要投入吳司寅麾下,可就不能做出三心二意之舉,背叛吳司寅這種暴君的代價不是小泉家能承受的!”

  眉頭緊皺的小泉三郎沒有去解釋,但仍然對自家兄長著重提醒了一句。

  要是小泉家上了吳司寅的黑名單,他這個‘狗腿子’絕對討不了好處。

  畢竟吳司寅和上官婉兒都不是霓虹人,和他們這種霓虹本地人有一層天然的隔閡,光是文化和語言的隔離就是個大問題。

  當然,這也是小泉三郎能得到重用的原因。

  在秋田縣能熟練翻譯清國官話的霓虹人可是稀有物種,吳司寅雖然不需要貼身翻譯了,但上官婉兒的霓虹語現在還說不利索,上下通報自然少不了翻譯。

  這也是小泉三郎得到上官婉兒重用的原因。

  甚至小泉三郎還成了上官婉兒的霓虹語老師,上官婉兒雖然對小泉三郎有生殺予奪之權,但對於這位霓虹語老師還是蠻尊敬的。

  畢竟上官婉兒不是吳司寅那種仇日憤青,對這個世界與日本同根同源的霓虹人沒有天然的敵視。

  小泉三郎和自家二位哥哥私會後第二天,在小泉三郎的引薦下,小泉家的兩位兄長,也是當家做主之人見到了上官婉兒,並代表秋田縣大部分鄉下武士家族表達出投靠唐國的誠意。

  上官婉兒收納的隻是秋田縣縣城裏的權貴之家,但廣袤的鄉鎮並沒有深入,僅僅隻是發了一通政令,維係原本的統治結構罷了。

  此時,秋田縣鄉鎮的武士家族主動投誠,那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上官婉兒可以名正言順的對他們發放官照,並且各個武士家族還要派遣代表來到秋田縣‘入職’。

  雖然這都是走流程的麵皮工作,但在政治上卻十分有意義,代表著大唐帝國對秋田縣的統治已經深入到鄉下地帶。

  同時,在明治政府那麵,這些入職了的武士家庭,也算是進了黑名單。

  一旦明治天皇的新軍打過來,他們失去的可就不單單是田產和武士特權,被一擼到底貶為平民都算法外開恩。

  畢竟現在明治政府已經在法律層麵上,將大唐帝國定義為唐人一揆眾。

  一揆眾在霓虹語中就是民亂、民變的意思,說白了就是對農民起義軍的貶稱。

  明治政府根本沒有把大唐帝國擺在國家的位置上,隻是將其當成一個尋常民亂。

  當然,這是政治層麵上的解毒,不代表明治政府不重視吳司寅掀起的叛亂。

  任何掌權者都不是傻子,即便掌權者自己的智商不夠用,但掌權者身邊的大臣絕對不缺聰明人。

  畢竟大臣和統治者不同,統治者可以靠拚爹上位,但大臣們卻需要競爭,哪怕同樣是貴族出身的大臣,但貴族還分個三六九等呢,能成為天皇近臣級別,必然是貴族大臣裏麵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