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金陵軍民表示情緒穩定!(求訂閱,求月票)
作者:大羅羅      更新:2021-04-08 18:35      字數:3361
  趙桓知道李綱說的這些話可不是在吹牛,金陵城那可真是龍蟠虎踞的地形,固若金湯的城牆。

  守軍雖然不多,但是城內有百萬人口,其中壯丁不下二三十萬......大多是跟隨趙桓南下的“國眾”。

  趙桓雖然沒有讓這些“國眾”當兵,但是在深感帶兵文臣跋扈的他,在過去幾年中,曾經大力扶植金陵城的弓箭社。每年都要舉行弓和神臂弓大比——沒錯,趙桓允許金陵和江都兩城的百姓擁有神臂弓!而且每年都舉行射箭比賽,凡是取得名次的弓箭手(神臂弓手)和弓箭社,都能得到極重的賞賜。

  重賞之下,必有神射手啊!

  經過七八年的推廣和訓練,現在金陵城中的壯丁,幾乎人人都能拉弓射箭或者使用神臂弓射箭。

  民間的弓箭、神臂弓擁有量也很大,弓就不說了,光是神臂弓就有數萬張(金陵民間雖然允許擁有神臂弓,但必須由弓箭社負責保管,還必須進行登記)!

  金陵城的武庫當中還存著紙甲十數萬領,長槍五萬根,長柄刀五萬把,神臂弓三萬餘張,弓八萬張,羽箭、木羽箭不計其數。如果全部用來武裝市民,立即就能湊出二十萬民兵。

  他們雖然不能出城野戰,但還是可以登上金陵城牆守城的。

  另外,金陵城外的鍾山之上還伏著五萬大軍......等他們入了城,那就是二十五萬守軍。

  趙楷就算真有百萬大軍,也不見得能打下二十五萬人堅守的金陵城吧?

  而且趙楷也不大可能有那麽多兵,他總共六十萬府兵,不可能一個不留全帶著南征吧?

  就算他帶個五十萬人南征,也不可能一波流全去金陵城吧?他不得留兵在淮北占地盤?能有三十萬人跟著他到金陵城下已經很多了。

  靠三十萬人強攻二十五萬人堅守的金陵城,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得勝的。

  況且南宋水師從江都出發,逆流而上兩三天也就能抵達金陵府附近的長江江麵,到時候打到金陵城下的北軍後路斷絕,軍心還不得大亂?

  當然了,要讓圍攻金陵的北軍軍心大亂,金陵城中的軍民首先得情緒穩定......

  想到這裏,趙桓自己的情緒稍微穩定了一下,低聲道:“現在就怕金陵的人心浮動......朕親征在外,萬一金陵人心動搖,皇後和張邦昌又壓不住局麵,那可就要壞事兒了。”

  說著話,趙桓就向李綱投去了殷切的眼神。

  李綱明白這個官家的意思......其實他一早就向趙桓請過戰,想要留在金陵府城內主持大局。

  但是趙桓死活不答應——這是因為李綱已經搞雜過一次了。於是李綱隻能推薦左副樞密使張所留在金陵城充當“四壁使”。

  可是現在趙桓又擔心張所壓不住局麵,所以又想讓李綱出馬。

  李綱也隻好出班請奏:“官家,請準許老拙前往金陵府犒軍。”

  “好好,”趙桓連連點頭,“由李元樞去金陵,朕就放心了。”

  “臣領旨......”李綱一邊領旨,一邊在心裏嘀咕:官家您是放心了,可老拙真的不放心啊!沒有老拙在江都盯著,您會不會又慫了。

  想到這裏,他隻好向何粟打了個眼色,何粟則輕輕點頭,意思是他會盯著趙桓的。

  有了何粟的保證,李綱稍微放了點心,當即就辭別趙桓,隻帶少數親隨出了江都,又從瓜洲渡江去了對岸的鎮江府,在鎮江府換乘“菜馬”,向著金陵城疾馳而去。到第二天傍晚,才入了金陵城的東門。

  不過入城之後的李綱,卻被金陵城內的場景給驚著了。倒不是因為金陵城內的變化太大,而是因為完全沒有變化。

  傍晚的金陵街道,仍然一如既往的熙熙攘攘。因為趙桓的“跑路需求”而賺了不少的金陵百姓,在街頭摩肩接踵的湧動。城內的商鋪酒肆、秦樓楚館,全都照常營業,而且照樣顧客盈門......李綱都懷疑江北的趙楷是不是沒有往金陵而來,而是轉向江都去了?

  在靠近皇城的街頭,偶爾有馬隊經過,馬隊上麵的騎士都背著弓箭,挎著馬刀、鐵錘,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都急急忙忙的往金陵皇城而去。看來形勢不妙啊!

  李綱也連忙往金陵皇城而去,入了皇城後,就直奔政事堂,才到政事堂門口,就看見張邦昌和張所二人急急忙忙的從門內出來。

  這兩人看見李綱都是一愣。

  張邦昌問:“伯紀,你來得好快......喜報才送出去啊!”

  李綱一聽這話就更驚訝了,“什麽喜報?難道趙楷退兵了?”

  張所搖搖頭,笑道:“這怎麽可能?是娘娘生了個皇子......昨日剛剛臨盆,六斤半的大胖小子!”

  李綱道:“那倒是好事兒......北軍的情況怎麽樣?趙楷的兵到哪裏了?”

  張邦昌道:“北軍已經到和州了......正在江北紮營,剛剛收到塘報,連營紮了幾十裏,盛世非常浩大,怕是有幾十萬人啊!”

  張所也道:“我和張相公正準備入皇城去向娘娘稟報此事......伯紀,咱們一起去吧。”

  李綱點點頭,“好,一起去......對了,金陵城內是怎麽回事兒?”

  張邦昌和張所都是一愣,張邦昌問:“怎麽?一切正常啊。”

  是啊,太正常了。都快打起來了,居然還那麽篤定,金陵百姓的神經也太大條了吧?

  李綱皺眉問:“北軍即將兵臨城下,百姓們不驚慌嗎?”

  張所搖搖頭,“有什麽好慌的?金陵新城中的百姓大半是汴梁子......天策將軍當年還是提舉皇城司呢!”

  對啊,趙楷又不是外人......所以金陵百姓的情緒非常穩定,根本不擔心被趙楷打劫。

  李綱一聽這話就覺得不對勁兒了......這幫金陵百姓該不會準備迎新主了吧?要真是如此,那可就要壞大事了!

  想到這裏,他趕緊跟著張邦昌、張所兩人一起向皇宮而去。在東華門通報之後,三人就被內侍領去了朱璉居住的坤寧宮。

  而從東華門到坤寧宮的這一路,李綱也是越走越心涼......因為皇宮當中,也是一片祥和,無論內侍還是宮女,就沒人顯得驚慌。

  這份鎮定自若也真沒誰了......一點都不像是大敵壓境的樣子。

  哦,也許這些人壓根就沒把趙楷當成敵人!

  現在就不知道皇後娘娘是怎麽想的了?李綱的心直往下沉啊!他知道朱璉和趙楷那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而且朱璉的妹子還是趙楷的皇後!

  這關係實在是太鐵了!

  她要是無心抵抗,“從”了趙楷,那金陵這一戰可見打不下去了!

  ......

  朱璉雖然是“高齡產婦”,但是這次的懷孕和生產都非常順利,所以產後的身體狀況很好,就是有點胖了些......原本就豐滿的身體,現在更是豐滿的不象話了,產前穿在身上非常寬鬆的衣衫,現在都有些緊身了。

  她的奶水也充沛的很,所以就沒用奶媽,而是自己給剛剛出生的兒子哺乳。張邦昌、李綱、張所三人抵達的時候,朱璉剛剛給兒子喂完奶,正一臉幸福的在哄孩子睡覺呢!

  聽見宮女通報,她也隻好讓人把孩子抱走,然後整了整衣衫,讓人攙扶著去大殿的禦座上坐著,等候三人入內參拜。

  朱璉看見李綱,顯得有點驚訝,於是就問:“李卿,你怎來了?”

  “娘娘,是官家讓老臣來的。”

  “所為何事?”朱璉笑著問。

  李綱道:“官家得到消息,南來的北軍人數眾多,所以擔心金陵城中有變.......”

  朱璉點點頭,“本宮已經知道北軍人多了,據說有百萬之眾!”

  “百萬之眾是詐稱.......”李綱一邊說一邊偷眼打量朱璉,發現朱璉一點不害怕,還笑嘻嘻的。

  朱璉看見李綱詫異的表情,笑著搖搖頭道:“百萬之眾興許有詐,但是幾十萬人總是有的......不過本宮是不會害怕他們的。”

  是啊,有啥好怕的?

  李綱心說:你們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你既是他的嫂子又是大姨子,大不了就是受辱啊!

  “娘娘,”這個時候張邦昌表情平靜的上奏道,“臣剛剛得報,北軍大隊已經抵達江北和州,正在安營紮寨......連營有數十人,看來兵力雄厚,不下數十萬啊!”

  朱璉笑道:“本宮知道了,不就是幾十萬大軍嘛。”

  李綱的心都要涼了,朱璉不怕......張邦昌那個慫包居然也不怕!不會已經說好了投降條件了吧?

  看見李綱的表情,朱璉知道他誤會自己了。其實她並沒有和趙楷談過投降的條件,而且她也不打算投降,她是寧死不降的!

  不過她本來就是吳國王妃,就是趙楷的臣子,也沒有什麽降不降的問題.......至於之前僭越稱皇後的事兒,趙楷多半也不會追究。

  所以她也不怕趙楷的兵多,而且趙楷帶來的兵越多越好!

  趙楷的兵要來得太少,金陵城中說不定有人會想要抵抗。若真的來了一百萬,那就天下太平了。反正也打不過,幹脆就不打了,讓趙楷進城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