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邊區的幸福生活
作者:秋伊希      更新:2020-11-09 14:05      字數:2177
  旁白

  1939年7月,國民黨湖北省執委發出通告,強令“停止一切非法活動,各級軍政機關,均不得有組織及派員秘密活動”。

  據此,鄂西的“限共”“”活動開始升級。

  是時,鄂西地下黨在恩施、建始、利川、鹹豐、來鳳、宣恩等縣開辦的生活書店被相繼查封。

  被認為有“異黨”嫌疑的學生被逼迫“自動”離校,不從者由校方強令請假、退學或開除。

  在巴東、鹹豐還發生了搜查和拘留地下黨員事件。

  僅因這時國民黨全國性尚未到來,且時任省政府主席的嚴立三力主維持國共合作,並“運用自己的權力同情和保護幹部和愛國人士”,才使得這一時期鄂西活動未能轉入公開。

  1940年下半年以後,情況發生了變化。是時,國民黨正醞釀全國性的“”,這一大氣候勢必影響鄂西。

  同時,以堅定“”而備受蔣介石器重的陳誠回任省政府主席,也勢必變本加厲和不遺餘力地投身鄂西“”。這就使鄂西“”活動進一步升級不可避免。

  正文

  1940年春節前夕,劉主編、趙鵬、王小五、三姑娘等一行人曆經月餘的爬山涉水終於抵達西北部山區的邊區。

  “三姑娘,這邊來,你看那邊在幹什麽?”王小五指著村口聚集的一群人。

  三姑娘走進一看,有8個人背對著人群坐在板凳上,排成一排,每人背後有一隻碗。

  村民們排成隊,有人給他們一人發一粒豆子,然後大家把豆子放在不同的人背後。

  “這是幹什麽呢?”三姑娘問趙鵬。

  趙鵬笑笑:“這啊,是我們邊區特有的選舉方式!”

  “你們跟我到這邊來!”趙鵬在前麵帶路。

  沿路雖都是泥濘,但空氣特別清新。

  “還是山區的空氣好啊!”劉主編說。

  “山區哪有城市好,買個鹽要走好幾裏路,沒有電燈,收音機也收不到節目,除了種地、砍柴、打野味,就沒啥了!”王小五接著說,“要不我幹嘛去城裏打工?”

  “別哪壺不開提哪壺!”趙鵬拍了下王小五。

  王小五摸了摸腦袋,似乎明白了。

  到一個泥瓦房子前,趙鵬說:“今後,我們就住這房子了。”

  “三姑娘,你到裏屋收拾下。小五,你去把院子整理下。我和劉主編還有話說。”趙鵬安排到。

  “好。”三姑娘、王小五一起回答。

  極其破舊的房子,好幾處還漏著風。

  三姑娘喊來王小五,兩人商量著到院子裏挖了一些泥,和好泥後,補了那幾處漏風的牆縫。

  王小五有那幹枯的稻草編了一把掃帚,兩人一人掃,一人整理,到傍晚時分,總算是像個樣子了。

  “來,喝粥!”趙鵬和劉主編回來了,帶回了晚餐。

  三姑娘正準備喝,王小五已端起碗來,一飲而盡。

  “三姑娘、王小五,有一個光榮的任務交給你們。”趙鵬說。

  “您說吧!我們聽著呢!”三姑娘說。

  “現在啊,邊區特別缺種子,你們要想辦法換些種子回來。”趙鵬說。

  “小五,你不是會打野味嗎?你打些野味回來,換種子的事就交給我。”三姑娘說。

  “沒問題,交給我了。”王小五拍著自己的胸脯說。

  第二天,王小五砍了一些竹子,收集了一些樹枝、稻草,做了幾個彈弓、還有各種陷阱,然後就進深山了。

  幾天過去了,王小五終於回來了,收獲頗豐。

  “囉,給你!”王小五將野味交給了三姑娘。

  第二天,三姑娘化妝成乞丐帶上野味就去了周邊的日偽區。

  三姑娘一走,王小五便到屋後的山坡上去開墾梯田了。

  等到三姑娘將“湘潭雲南白”、“湘農638”、“賓陽早”這些種子換回來的時候,王小五的梯田已經開墾好了。

  看著屋後翻好的田,“真是個勤勞的小夥子!”三姑娘不禁稱讚道。

  今後的日子,播種、澆水、施肥、除草、捉蟲便成了三姑娘和王小五的日常。

  而兩人剛見麵時跟蹤、跟丟、吵架的場景仿佛與現在隔了一個世紀。

  王小五總是主動的去挑糞施肥,他說:“捉蟲子這種精細的活,我做不來,挑糞這種粗活就交給我了!”

  三姑娘知道他這是照顧自己,兩個人堅固的革命友誼就在這繁重的農活中建立起來。

  經過一季的辛勞,他們終於種出了沉甸甸的果實。

  這第一批珍貴的種子種出的糧食質量很高,三姑娘他們商量後,決定全部留種,然後由組織按計劃分發給其他缺種的村民。

  第二年,王小五繼續努力,又在山坡較高的位置又開墾了些梯田。

  三姑娘也不甘示弱,去城鎮換來了“中農28”、“金大2905”、“美國玉皮”等小麥種子。

  第三年,邊區還組織了農場實驗。

  在王小五開墾的梯田裏,三姑娘手拿一把刷子,刷刷這朵花,又刷刷那朵花。

  “三姑娘,你在幹嘛呢!”王小五問三姑娘。

  “我這是相應號召在做實驗呢!”三姑娘手拿兩種玉米棒子,舉起一種:“你看,這種玉米很飽滿,個頭大,顆粒也大,但是呢,味道不是很好。”

  又舉起另一種個:“這種呢!雖然瘦瘦的,但是味道很好,水份足,也甜。”

  “你是想試著將這兩種玉米雜交一下!”王小五說。

  “你還蠻聰明的嘛!”三姑娘拍了下下王小五的帽子。

  “我試著混合這兩種的花粉,看能結出什麽樣的玉米。”三姑娘興致勃勃地說。

  “那邊還有油菜呢,你要不要也做下實驗?”王小五問三姑娘。

  “那是肯定的,我忙完這個,我一會就過來。”

  當年秋天,幾個做實驗的田都獲得了豐收,人們給新品種的玉米取名為“上場壩黃”、“芭蕉黃”;新品種的油菜取名為“長梁子”、“貴陽”。

  農場實驗的成就感、三年的辛勞,讓三姑娘覺得特別充實、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