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九章 沾衣十八跌
作者:七死八活      更新:2020-03-23 21:07      字數:3270
  /

  “咦?大李今天的開局,聽說是叫什麽“越南流”是吧,這個開局現在可是不多見了,馬老師,這個下法為什麽被稱作是“越南流”呀?”

  申城一直是咱們國家的圍棋重鎮,比如今天,現場的掛盤講解定在下午3點開始,現在都還沒到2點呢,就已經有棋迷趕到酒店了,並且還是家長帶著棋童居多。

  既然棋迷都這樣熱情,那作為講解者的馬曉飛和唐初段當然也不敢怠慢,他們幾乎從比賽一開始,就在那裏做功課。

  然而在做功課期間,唐初段卻感覺自己搭檔的狀態有點奇怪,當自己這個“捧哏”問他這個“逗哏”問題的時候,他顯得有點心不在焉,又像是有點精神恍惚。

  當然嘍,既然是美女嘛,當然是不愁沒人搭理的,比如剛才這問題,馬曉飛雖然沒有說話,旁邊自然有其他人接茬:

  “為什麽不多見?那還不是因為李襄屏嘍。”

  首先接話的就是張大記者,他對唐初段說道:“唐麗難道你沒發現,李襄屏可是基本不下這個越南流的呀,他不僅不下越南流,甚至和這類似的變相中國流以及正宗中國流那些,這一類過去被稱為“快速展開型”的布局類型,他也基本不怎麽下,你想想,既然李襄屏都不愛下,那這一類的下法當然就在職業對局中出現得少嘍。”

  唐初段畢竟在念書,並且她的誌向也並不在職業圍棋上,因此聽到張大記者這話以後她來興趣了:“真的呀?那李襄屏為什麽不下這一類快速展開型布局呢?”

  這個問題張大記者當然就回答不了,於是他也把目光投向馬曉飛,而馬曉飛這時好像也回過神來,他笑著接茬道:

  “嗬嗬這個問題其實我也說不好,因為李襄屏雖然自己不這麽下吧,但我也沒見他出言否定過這種下法。”

  說到這馬曉飛稍做停頓,他又轉向張大記者:“你說是不是?”

  張大記者很快點點頭:“沒錯。”-------

  而兩人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一問一答,那是因為李襄屏的那個“我想這樣下”係列,現在依然還在“圍棋天地”上火熱連載中呢。並且到了現在,李襄屏的出稿速度不僅沒有降低,甚至還有越來越快的趨勢------

  其他人不清楚張大記者可是知道:目前雜誌副主編在王元八段手中積壓的稿件,那按照正常速度再連載一年都夠了,因此雜誌社已經在考慮給這個專欄擴大版麵了,甚至集結出版都已經提上議事日程。

  沒有辦法,因為這個專欄實在是太震撼太有顛覆性也太受棋迷歡迎了,因為這個專欄,連雜誌的銷量都漲老不少呢。並且這個專欄不僅受到棋迷歡迎,在職業圍棋圈也受到廣泛關注,其關注程度甚至還要超過吳清源先生的“二十一世紀圍棋新下法”。

  張大記者是雜誌社內部人士,因此王元八段手中的那些稿件,張大記者自然也提前看過,他發現李襄屏雖然“創造”了很多新手新型也明確反對過很多下法吧,然而對於這幾個“快速型布局”,李襄屏雖然自己不常采用,但也沒在理論上提出反對意見。

  這個插曲過後,馬曉飛的聲音再度響起:

  “至於李襄屏為什麽不喜歡這種下法呢?我估計還是和個人喜好有關,大家注意到沒有,李襄屏其實一直喜歡那種更加簡單粗暴的下法呀,就拿中國流和越南流這些下法來說吧,我們雖然稱之為“快速型”,但也隻相比於更古典的日本圍棋下法而言,這類下法還是要先過個門先或者搭個架子什麽的,比如這些下法中的“拆邊”,這就是明顯的‘過門’,而李襄屏呢,他幹脆就連這個步驟都省略了,這才帶來直接“點三三”之類的流行。”

  唐麗聽到這笑道:“馬老師,“簡單粗暴”可不是什麽好詞。”

  這話一出眾人都笑,馬曉飛也笑著說道:“是呀,正是因為不是什麽好詞,所以那種直接點三三的下法剛出來的時候,那根本就不受待見啊,很多人根本就接受不了,可是現在呢?所以說圍棋這種東西吧,有時候真是沒什麽道理可講的,也不是所有東西都能用棋理解釋清楚,總體上還是勝者為王贏棋為大。”

  馬曉飛頓了頓繼續說道:“就拿今天這盤棋來說吧,如果這盤是大李贏了,那可能就會帶動這個越南流的複興,又有很多職業棋手會有樣學樣,可如果是李襄屏贏了呢,那可能就會讓這個下法進一步銷聲匿跡.....對了,這個下法為什麽叫“越南流”呢?這個我也有點奇怪。”

  “這個名字也是李襄屏給取的呀。”

  這回站出來解釋的卻換成老謝了:“雖然他跟我說,他是看到網上有棋迷這樣稱呼,所以他才跟著這樣叫,可是我仔細查過,在他之前,那網上根本就沒這種說法呀,所以他本人就是始作俑者沒錯。”

  這時老謝也頓了頓:“另外大家聽,越南流越南流,其實從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襄屏可能從一開始就不待見這種下法吧。”

  大夥就這樣閑聊著,時間不知不覺來到下午2點半了,這時比賽進行了1個半小時,全局也下了60多手將近70手。

  而在這個時候,其他人沒發現唐麗倒是注意到:自己等下的講棋搭檔,他好像又陷入某種不知所謂精神恍惚的狀態。

  等時間來到下午2點55分,對局雙方的保留用時即將用完,馬唐二人也即將登上講台的時候,唐初段不得不開口了,她必須詢問一下搭檔對當前局麵的看法,不然等下很難配合:

  “馬老師,您覺得現在的形勢怎麽樣呀?”

  “現在這局麵.......”馬曉飛像是剛回過神來,他搖頭苦笑道:

  “不好說呀,對於今天這局麵,我是完全沒有發言權......好了小唐,咱們上去吧,等下你就按照兩分局麵來講就是......”

  唐麗一臉疑狐跟著馬曉飛上台了,隻可惜她現在沒能聽到她師傅老聶的話呀,不然她聽過之後,瞬間就能理解馬小剛才的恍惚。

  老聶現在在哪裏?他現在當然在中國棋院,由於到下午4點的時候,他又要去朝廷台講棋,因此他現在也在做功課。

  “嗬嗬,撒豆成兵,一沾及走,襄屏今天是在施展沾衣十八跌的功夫嗎?嘿嘿,他今天的下法,倒是和當年的馬小很像啊,隻是.......”

  “隻是”什麽當然就不用說出口了-------

  在李襄屏崛起之前,也就是在大李稱霸棋壇那段時間,他當時最大的對手其實就兩位,一位中國的馬小另,一位是他的師傅老曹。

  而無論是輕靈飄逸的“馬小飛”,還是身輕如燕的“曹燕子”,他們的棋風其實是頗有相似之處的,那就是非常擅長“沾衣十八跌”這門功夫,他們也憑借這門功夫擊敗過各路好手,在世界棋壇建立了赫赫威名。

  然而非常可惜的是,他們這門功夫在其他人麵前好使,在大李麵前卻一點都不好使,無論是馬小或者老曹,都曾經被大李揍得滿地找牙。

  可是今天,李襄屏竟然也施展出這門功夫,那麽他在大李麵前能好使嗎?

  在全局才80手棋左右的時候,那當然沒人能回答這個問題。因此在眼下,大家隻能猜測李襄屏的動機,以及就事論事的客觀分析當下形勢。

  “嗯,我現在突然發現,李襄屏的棋風好像發生了某種轉變啊,至少比以前變得更加全麵了......”

  在中國棋院,老聶繼續在那高談闊論:“要說在早兩年的時候,襄屏雖然也一直贏,但他的贏棋方式其實比較單一,如果剝離他那些讓人眼花繚亂的新手新型,我認為他贏棋的內核,或者說他贏棋的最大依仗,那還是他那超強的戰鬥力呀,就是那種一竿子插到底的超強戰鬥力,嘖嘖,真不知道他這種高超的戰鬥素養是怎麽培養出來的.......”

  說到這老聶搖搖頭,他當然不會知道,由於前期主要是老施在下棋,而老施的戰鬥素養,那當然是在中古棋環境中培養而成。

  “......可是最近呢,我卻發現他的棋風發生某種轉變了呀,或者說又有升級了呀,他的新手新型依然層出不窮,但內核卻不再一味依靠蠻力了,比如說前兩天對小李那兩盤......嘿嘿,大家都說小李的棋風陰柔詭異,可在這兩盤棋中,李襄屏表現得更詭異,更加異想天開,不錯不錯,真是不錯......”

  連連感慨完之後,老聶還顯得意猶未盡,於是他繼續說道:

  “既然風格變得更加全麵了嘛,我倒覺得他今天的選擇也好理解,這畢竟是快棋嘛,既然是快棋,那麽那種一竿子插到底的下法其實是不合適的,很可能沒有那麽多時間計算,反倒是這種沾衣十八跌一般的快速遊走下法.......”

  沒錯,老聶這話其實已經點明李襄屏的策略了,他賽前還真就是這樣想的。

  至於說效果......

  比賽還在一步一步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