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五章 高深後中先
作者:七死八活      更新:2021-04-26 21:01      字數:3542
  “唉~~”

  下午3點半,當比賽進入最後的勝負處,觀戰室的餘斌九段突然輕歎一聲,他指著李襄屏之前下的黑85道

  “現在回過頭來看,襄屏這手還真是一步好棋呀,這手棋是標準的後中先,非常體現功力,嘿嘿,我見到現在網上還有人議論,說李襄屏固然是天下第一,但如果之論收束和官子技術,那可能還是大李最強,不過看到這一手棋,懷疑襄屏官子技術的人應該會閉嘴吧。”

  聽過餘九段這話,觀戰室眾人臉上都掛起了笑容--------

  其實從去年“鳳凰古城杯”之後,網絡上就已經出現了類似的聲音,而等到李襄屏一年全勝連續2年拿下“金滿貫”,這已經是各大圍棋論壇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沒有辦法,李襄屏的表現太過強橫,強橫到他這個天下第一都已經不能稱之為話題-------

  去年“鳳凰古城杯”之後,連韓國大小李都已經低頭,承認自己不如李襄屏,並且還表示願意接受李襄屏的讓先,那麽在這種情況下,那麽連自尊心強到變態的韓國棋迷都已經無話可說,隻能承認當今棋壇是李襄屏的綜合實力最強。

  隻不過韓國人畢竟是韓國人,李襄屏一直認為,這其實是個很自卑的民族,正是因為極度自卑,才會觸發他們那種扭曲到變態的自尊心。

  既然綜合實力沒啥好多的了,那肯定是李襄屏天下第一,那行,那就再來比圍棋中的各項單項技術。

  然而就算比較單項技術,韓國人也發現能比較的不多。

  比序盤,這是李襄屏的看家法寶,從他出道開始就“新手新型”不斷,等到他完整推出“神秘序盤”,那更像是掌握了這個領域的話語權,現如今任何一位有誌於走職業圍棋道路的年青棋手,不係統學習“李襄屏理論”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到了現如今,“神秘序盤”的地位已經和曾經的“新布局革命”並駕齊驅,後者被認為是上世紀劃時代的圍棋巨著,指導了二十世紀圍棋的下法,而李襄屏和老聶馬小合著的“神秘序盤”,被認為將會指導二十一世紀圍棋的下法。

  序盤沒法比,那就來看看中盤技術,可提到這個單項,韓國人卻發現好像也沒法比--------

  當今棋壇在李襄屏之下,公認中盤最強的就是中國古大力和韓國李世石,可無論是勢大力沉的古大力,還是陰柔鬼魅的李世石,好像都不是李襄屏的對手。

  李襄屏的中盤技術就好像是兩個人的綜合體,可剛可柔,轉換自如。

  所以想來想去,韓國人就隻能盯著李襄屏的官子技術說事了。

  於是從去年的“鳳凰古城杯”之後,韓國某圍棋論壇率先出現一種論調

  別看李襄屏確實是天下第一,他的綜合實力的確是當今最強,但如果單純比官子技術的話,那應該還是他們的“李國手”水平更高吧?甚至直到現在還有人認為,假如李滄浩能把李襄屏拖到官子對決,兩人就比拚這一項單項技術,那應該還是李滄浩的勝麵更高。

  嗯,其實在最開始的時候,廣大中國棋迷對這種論調根本不屑一顧,畢竟當了幾千年的鄰居,高素質的國內棋迷還能不知道韓國人那點尿性?

  然而架不住這個鄰居的臉皮就是有那麽厚,見到這個棋迷不理這茬,他們竟然還來勁了,在最近幾個月時間,這種論調的聲音竟然還越來越大。

  於是就有中國棋迷按耐不住了,開始在網絡上發帖進行反駁,隻可惜這一反駁大夥才發現,這次論戰的難度好像有點大。

  原因無它,李襄屏單純用官子製勝的實戰戰例好像還真不多,尤其是缺乏這方麵的經典代表作,既然這樣,想說服臉皮如此之厚的韓國人當然就有點難。

  “嗬嗬嗬,”

  等餘九段說完,昨天輸棋的古大力開口道“大家說絕藝老大是不是也關注到網絡上中韓棋迷的論戰呀?所以才想和大李鬥鬥純官子,不過他這步棋,唉~~”

  古大力同樣裝模作樣歎一口氣

  “這是最典型大李的招,不僅深得李麻真髓,我甚至覺得就算最巔峰的大李也未必能下出來,假如今天老大能拿下的話,網上的論戰應該就能結束了,不然我都要親自上場,去告訴大家這手棋到底有多牛。”

  聽到古大力這樣說,大夥這才重新把目光對準棋盤,細細品味李襄屏之前的黑85。

  嗯,雖然這手棋扉澀難懂,但現在已經是150多手了,後麵的實戰進程像是已經給出了答案,更重要是現在已經是----

  如果說2000以前,大李的“官子迷霧”還是有很多人看不懂,但是到了現在,像餘斌這樣曾經待在一線的職業高手都已經掌握其中規律。

  雖然自己未必能達到大李的官子高度,但已經不會看不懂。

  正如餘斌九段之前所說,李滄浩曾經的“官子迷霧”其實就是一種比較高深的“後中先”下法。

  李襄屏當初下黑85的時候,觀戰室眾人其實已經分析過當前局勢,當時有2個重點,第一根據當時大家的判斷,黑棋的盤麵是稍微落後的,確定時空對比,執黑的李襄屏要落後一目半左右。

  第二單純從官子焦點,當時最大的官子價值多達後手18目。

  那麽問題就來了,李襄屏當時明明目數落後,他為什麽放著18目的官子不搶而去占一個後手8目呢?

  首先要排除李襄屏看錯的可能。

  嗯,隻要有資格成為職業棋手,差一兩目的官子可能看錯,假如8目和18目都還分不清,那李襄屏根本就沒資格坐在這裏。

  而李襄屏當時之所以這樣下,主要是要兼顧圍棋中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棋的厚薄!

  黑85的目數價值雖然小,但是有一個好處,那手棋非常幹淨,有了那手棋,李襄屏幾乎把自己棋形上所有的毛病都補幹淨。

  這在圍棋中,那就叫作“厚”!

  而一旦自己的棋形變厚,這在接下來的行棋中就可以肆無忌憚,放心大膽的去和對手拚搶目數。

  至於如何拚搶,李襄屏在這之後的實戰就讓大家看得很清楚

  當李襄屏開始肆無忌憚的拚搶目數,采取各種超常規手法定型收束,而大李顧慮到自己的棋形變薄。

  圍棋中所謂的“薄”其實就是要擔心自己的大龍出現死活問題,他隻能犧牲一些局部利益,在每個地方都讓出一點目數。

  這樣積少成多,集腋成裘,經過後麵60多手的爭奪,李襄屏的黑棋已經把目數趕上。

  這就有點像是一種“先棄後取”的下法了,李襄屏暫時先把將近10目的利益放出去,然後又通過之後一係列的收官,再把失去的目數重新給收回來。

  這種下法在圍棋當中,也可以稱為是一種“後中先”,並且是比較高深的“後中先”。

  為什麽說這種“後中先”比較高深?

  一如大李當年的“官子迷霧”讓人看不懂,因為像這種下法,一點一點的收,一點一點的刮,不僅不容易聚焦,有時候還不容易覺察-------

  當然很多高手都是死在大李這一招上麵了,清點目數明明是自己領先,大李的招法好像也沒啥稀奇,幾部酷烈也不積極,有時候甚至還顯得稍緩,最多最多也就像蚊子咬人一樣讓你“麻”一下。

  可是就在這樣的下法中,你會發現自己好像陷入了一團迷霧,自己的目數竟然越收越少,對手的目數越來越多,更過分是到了終局你一算,自己竟然又是比他少半目……

  今天的這盤棋,李襄屏就是標準的“以其人之道還施彼身”了,他正在用大李最招牌的動作對付大李。

  更重要的是他到目前為止做得還不錯,區區60手棋三十多個回合,他已經把10多目的窟窿給抹平-------

  要知道即便是在李滄浩的最巔峰期,他也沒有幹過這種事的。

  大李經常抹平5目以內的窟窿,6目到8目的窟窿他對韓國前輩老曹老徐等人幹過。

  但是抹平10目以上的窟窿,在大李的職業生涯同樣很難找到類似的代表作。

  可是就在今天,李襄屏貌似可以完成這個任務了。

  並且他還是直麵大李完成這個任務,這當然就讓餘斌古大力等人連連感慨。

  當然嘍,衡量是否完成任務隻有一個指標,那就是李襄屏是否拿下這一局。

  李襄屏拿下沒有呢?

  於是等古大力發完感慨後,大家又開始新一陣的忙活,開始幫黑白雙方清點目數。

  下午3點40,當比賽過了160手,第一遍清點結果已經出來了。

  “多少?”

  老聶盯著餘斌問道。

  “嗯,黑棋大概58目,白棋最多50目強,黑棋起碼領先一目半,大力,是不是?”

  “哦,你那麽悲觀嗎,我怎麽感覺黑棋最少領先2目以上?”

  “哈哈還不到200手嘛,那還是幫襄屏扣緊點,扣緊點……”

  等到時間過了下午4點,比賽過了190手,棋盤最大官子還不到後手4目,比賽算是真的明朗了。

  到這個時候,連張大記者都可以說話。

  下午4點零5分,自己清點一遍目數的張大記者問餘斌

  “我點的是,黑棋盤麵8目,襄屏大概能贏一目半,餘頭是不是?”

  餘斌很肯定的說道

  “是的,現在已經可以做總結了,如果是半目還不好說,但現在既然是一目半,那別說是大李,即便是棋神來了也在襄屏麵前不好使。”

  下午4點一刻,當李襄屏落下全局第217手,比賽正式終結。

  一目半!

  李襄屏以一目半的優勢擊敗大李。

  。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