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三章 劇本研討會
作者:七死八活      更新:2020-08-22 20:21      字數:4726
  聽說趙家棟是邀請自己去參加什麽“劇本研討會”,李襄屏愉快的答應下來。

  其實這要說起來,在一個影視項目的啟動階段,邀請一幫子人共同探討一起來打磨劇本,這事並不算奇怪。

  例如央視打造的“紅樓”,央視打造的“水滸”,央視打造的“三國”據說像這樣一些劇,研討會沒開過一百次也至少開過九十九次。

  然而話說回來,在咱們國家這個年代的影視劇,好像也隻有類似這樣的劇本才會去這樣打磨。

  所以現在聽趙家棟說他想打磨“大高手”的劇本,李襄屏聽了心裏自然高興,雖然他內心的想法其實和自家老頭子一樣,認為趙家棟自己開公司,準備弄的第一部劇就是圍棋題材,這沒準是個撲街的節奏啊------

  自己跟你說的構思,隻是李襄屏作為一名圍棋愛好者的想法而已,他隻知道如果這部劇是這樣拍出來,那自己肯定是喜歡的,和自己想法相似的棋迷也應該喜歡。

  然而圍棋比較小眾啊,受眾麵就擺在那裏,外界接受程度能有多高,李襄屏心裏根本沒底。

  “好的趙叔,晚上幾點?在哪開?”

  “晚上點半你趕到就行吧,我就邀請了一幫朋友,也不是什麽很嚴格的研討會,至於地點,就在老蔡家的方圓棋牌室。”

  “哦?嗬嗬嗬”

  結束完當天的軍訓,出了一身臭汗的李襄屏美美洗個澡,然後從五道口趕回朝陽。等抵達自家俱樂部之後,卻發現趙家棟邀請的人已經來了不少。

  這樣人,應該都是趙家棟文化圈或者文藝界的朋友。

  在這些人當中,李襄屏有些認識有些不認識,有些是之前隻聽過名字沒見過真人,不過在這其中有一位,當李襄屏一見到他,立馬就上去恭恭敬敬打招呼

  “喲,羅老師,您老今天也來了”

  這一位不是別人,正是中國圍棋的元老羅建文七段,羅老曾當過國家圍棋隊副總教練,和王院長華領隊他們是同一輩分棋手,隻不過年紀要比那幾位都大,因此幾年前就已經退出棋院管理層。羅老見到李襄屏也挺高興,他衝著李襄屏隻樂。

  李襄屏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後來聽到有人拿他名字開玩笑才回過神了,羅老有個兒子,名字叫做羅襄屏------

  嗯,從這個角度說,趙家棟請他真沒請錯人,能給自家兒子取這種名字的,那絕對是範施的超級粉絲。

  晚上點剛過,趙家棟請的人就陸續到齊,由於這又不是什麽很嚴肅的場合,於是大夥開始閑聊,用擺龍門陣的方式開起了研討會。

  這是整個項目的第一次,因此這第一次研討會,是先敲定整部劇的框架再說,至於其他的細節,留到之後請其他相關專業人士再研究。

  趙家棟首先發言,他說整部劇的設想,首先是李襄屏提出來的,然後他現在想根據這個設想,做成一部集到集的電視劇,而今天請大家來,就是請各位專家給劇本提提意見,看看這樣的設定可不可行?整個故事概括有沒有硬傷?另外大家有什麽建議或者好的想法,也可以在今天提出來。

  在那聽了一會之後,李襄屏感覺趙家棟這次可能沒請對人了------不是說這些人不好,趙家棟沒請到真正的專家教授,而是請來一幫磚家叫獸。

  而是隻聽了幾分鍾,李襄屏就已經完全聽出來了,趙家棟今天請的這幫人,那好像全部都是圍棋迷呀。既然都是圍棋迷,那大夥的意見都出奇的一致,認為整個故事框架的設定很好,讓老施當第一主角也沒有任何問題。

  自己的想法能得到別人的認可,李襄屏內心當然還是高興的,然而不要忘了,今天可是研討會,在研討會中如果都是一片讚同聲,這樣的會開起了就沒有意義了。

  隻有等到後半段,趙家棟讓眾人提一些補充意見,這些棋迷專家的話才開始多了起來。

  讓李襄屏沒想到的是,一位洪姓專家提的第一條補充意見,就引起他極大興趣。

  李襄屏算是聽出來了,這位洪專家應該是範西屏的粉絲,因為他提的第一條意見,就是給範西屏加戲

  “嗬嗬,雖然以施襄夏為第一主角我說同意的,施和範相比,施確實更容易反應一位棋手的成長,隻不過範施範施,在大家的認知中,甚至在大家的習慣中,範永遠都是拍在施之前呀,我看了整個大綱,這範棋聖的戲份也太少了點吧?最多三七開,連施的一半都不到,大家說,咱們是不是給範棋聖加點戲?不是說讓他搶施棋聖的第一主角,但至少也別讓整個人物太過單薄。”

  所有人都覺得有道理。

  連李襄屏自己都覺得有道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個外掛叫做老施,因此他在最開始的時候,幾乎全部都是為老施著想,站在他的角度構思故事,可現在回過頭來看,範棋聖的戲份確實偏少-----戲份偏少本來也沒什麽,但假如人物刻畫太過單薄,淪落成一個完全打醬油的角色,這肯定就說不過去了。

  “那洪老師有什麽好的建議嗎?”

  “民間關於範西屏的傳說也很多,我剛好想起一個故事,一個關於範棋聖的故事,個人以為把這個故事加到劇本裏應該非常合適”

  於是洪專家開始講故事了,而他講的故事,大多資深棋迷基本都耳熟能詳

  根據清代文人筆記《墨餘錄》記載,清嘉慶初年,範西屏前往鬆江府。也就是現如今的上海,當時上海最優秀的棋手是倪克讓,其次是富加錄等人。

  這兩人挺有意思,倪克讓有點清高,平時不屑與他人對弈,富加錄等人則好彩棋,經常在著名的豫園設彩棋局。

  話說有一天,範棋聖來到豫園,見有人對弈便站下了。看了一會見客方將輸,便給他出主意。旁邊人不高興了,對範說這是賭博,旁觀者不能多話。你既然會下棋,為什麽不自己來決一勝負呢?

  ”範西屏笑了笑,從懷裏取出一大錠銀子,對眾人說“這就是我的賭注”看到這麽多銀子,所有的人都眼紅了,紛紛爭著要和範對弈。

  範接著說“我下棋時不怕別人說話,你們可以合在一起和我對局。”棋沒下到一半,對手們已經手足無措,一籌莫展了。於是有人趕緊去報告富加錄。富加錄趕到,範西屏坦然自若,先受先三子與他下了一局,富加錄輸了。範西屏再讓,富加錄還是輸了。

  大家傻了眼。不得不去搬來最後的援兵倪克讓。倪克讓聞風而至,一見麵,二活沒說,伸手弄亂了棋盤,告訴眾人,“這是範先生,你們哪是他的對手!”

  這消息很快就傳開了。上海的富豪們紛紛請他教棋。範西屏在西倉橋潘家受先四子與倪克讓下了棋,觀棋者把對局情況記錄下來,《棋聖範西屏全譜下冊·讓子譜》一書有收錄。

  怎麽樣,大夥看到這樣的故事,是不是都覺得很親切?這分明就是後世閱文小白文的套路嘛,深得扮豬吃虎裝逼打臉之神韻,因此套路不怕俗,自古套路得人心,範棋聖的這則逸事,就充分詮釋了這點。

  毫無疑問,李襄屏認為這是一個好故事,這樣一則故事,也非常適合改編成“大國手”的一個橋段。

  然而非常遺憾,真的是非常遺憾,李襄屏認為這是一個假故事,這多半是清代某文人編造出來。

  剛才說了,今天來的都是真正的專家教授,而並非那些水貨磚家叫獸,因此等老洪剛把這個故事講完,還沒等李襄屏開口呢,馬上就有另外一位專家站了出來,指出這個故事可能是假的。

  這次站出來的專家姓文,是北師大的一位老師,文教授當時就指出,這個故事很可能是假,而他給出的理由很簡單,時間上對不上!

  要知道範施可是生於康熙末年,而根據《墨餘錄》記載,這則故事可是發生在清嘉慶初年,這中間還隔了雍正和乾隆兩朝。

  這其中雍正還沒什麽,乾隆那老小子可是在位年,因此按照這個時間計算,範西屏如果當時真到過鬆江府,他已經是九十多歲接近百歲的老人。

  不能說百歲老人就不能活蹦亂跳,他就不能下棋,然而百歲的範西屏棋聖還那麽興致勃勃,他從定居的揚州跑到上海去下彩棋,去指導當地的業餘強豪?這事怎麽想都覺得不靠譜,所以僅就這一個破綻,有五成把握認為這則故事是假。

  當文教授說出自己的疑問,眾人開始就此展開爭議,並且很快分成兩派,一派意見以文教授為首,他們認為既然“大國手”力求真實,那麽像這種明顯存在破綻的故事,還是別編進劇本裏麵為好。

  而另一派則是以之前的洪專家為主,他們也承認文教授指出的破綻確實存在,不過他們認為首先這個故事的內核確實不錯,非常反映範西屏灑脫不羈的性格,其次呢,這個故事是真有史料記載,並且棋譜還被收錄在《棋聖範西屏全譜》當中,俗稱的“有圖有真相”。

  至於時間對不上的問題,那完全有可能是記錄本故事那個文人一個小筆誤而已,因此他們認為,既然是做影視劇嘛,力求真實本身沒有錯,但也無須處處較真,連紀錄片都可以“藝術加工”呢,更別說這樣一部電視連續劇了。

  兩派人爭執不休,李襄屏全程不說話,他就一直在那樂嗬嗬的看熱鬧。

  也許他的沉默讓趙家棟看不下去了,趙家棟直接點將

  “嗬嗬襄屏呢,你別在那當悶葫蘆呀,你對這事是怎麽看?”

  李襄屏一笑“我呀?我也傾向於這是個假故事,其實除了時間對不上之外,這個故事還有另外一個破綻。”

  “哦?!”

  聽到李襄屏這樣說,一屋子專家全停止爭論了,畢竟在這之前,包括文教授等人隻注意到那一個問題而已。

  文教授衝李襄屏一笑“襄屏,還有什麽破綻?”

  “棋譜。”李襄屏微笑道;“剛才大家不都說,這個故事有圖有真相嗎?其實也正是因為這個故事有圖有真相,倒是讓我們現在能看到,範棋聖和倪克讓下的那盤讓四子棋譜,在我看來,那張棋譜就是很大破綻了,因為那明顯就是一張假棋譜,人為造假的痕跡很明顯。”

  “哦?”

  聽到李襄屏這樣說,連業水平的洪專家都來興趣了

  “襄屏你覺得那張棋譜是假?你怎麽看不出的呀?”

  “擺一擺呀,隻要用心擺擺那盤棋,很容易就能發現那張棋盤的問題。”

  一屋子棋迷專家都來興趣了,還非要李襄屏當場擺一下。好這裏家是老蔡的方圓棋牌室,因此要找到《棋聖範西屏全譜》也不算挺難。

  於是棋譜很快找出來了,李襄屏也當場給大家分析那張棋譜的問題

  “各位老師請看,這是一盤四子局,並且這盤棋的結果,最後是範西屏棋聖贏了,那麽我用現代的標準來說,認為這位曾經的滬上強豪倪克讓,他肯定沒有達到強水平,這樣說大家應該沒意見吧”

  “可是這位應該沒有業水平的棋手,他在本局的中盤卻表現得相當強悍,比如這手黑,這是一步好棋,標準現代職業水準的好棋!另外還有這手黑,黑和黑的組合拳洪老師,我知道您是業餘段,那麽我想這幾手棋,您在實戰中應該下不出來吧?”

  洪專家哈哈大笑“哈哈下不出下不出,襄屏真有你的,聽你這樣深入淺出這一分析,連我都看出這幾手棋的精妙,這真是應該超出業水平的高棋呀。”

  李襄屏微笑道“正是因為這些都是高棋,那麽現在的問題就來了,如果這位倪克讓真有如此高的水準,範棋聖怎麽可能讓的動他四子呢?並且這盤棋的結果顯示,最後範西屏真贏了,他贏在什麽地方?當然是贏在對手的失誤上,連續的失誤,連續的低級失誤,這才出現了這張棋譜的結果,正是從這些特征,我不認為這是一位正常棋手能下出來的棋,所以這張棋譜,人為造假的痕跡非常明顯。”

  眾人聽了都不說話,的確,一位低手偶爾下出一兩步高棋不算奇怪,奇怪的是連續高招持續輸出。

  同樣的道理,一個高手偶爾出現失誤也能理解,同樣無法理解的是,連續低級失誤同樣是連續輸出。

  這麽多反常特征匯聚在一張棋譜中,那隻說明一個問題這張棋譜多半有假,應該是人為編出來的。

  聽完李襄屏分析,文教授突然對洪專家笑道

  “老洪,你還堅持把這個故事編進去嗎?”

  “不編了不編了,其他小毛病還能容忍,但假故事就不能容忍,我生平最討厭就是假貨。”

  “哈哈哈哈”

  在眾人的洪笑聲中,這第一個問題倒是就這樣順利通過,大家一致認為不宜把這個故事編進“大國手”當中。

  然而盡管如此,範西屏人物形象不夠豐滿的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

  於是眾人有在那七嘴八舌議論開了。

  李襄屏坐在那裏稍微想了一下後,他對眾人笑道

  “我現在倒是有了一個想法,各位老師,大家幫我把把關,看看我這想法是否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