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王偉儀回憶
作者:幽穀雪蘭      更新:2020-03-14 16:48      字數:3657
  有人想主動幫自己的忙,劉一凡怎麽能夠拒絕,他馬上就笑著說:“好,好,我看行,這事就讓去你辦。

  謝謝你幫忙了。

  ”

  說起來陳立誠在機械廠裏也算是一個管事兒的人。

  他已經不僅僅是邊區官方代表的身份,還在企業管理中發揮著不小的作用。

  許多事情還真離不開他,所以也算自己人了。

  所以劉一凡索性當上了甩手掌櫃的。

  劉一凡原以為的陳立誠也算一個和氣的人,結果等知道他的談判過程才知道這生意場上真是鍛煉人啊!原本多好、多單純的一個人,經過這段時間的洗禮,完全變了樣子,真是讓他大開眼界啊!現在陳立誠從裏到外就是個真正的奸商。

  陳立誠也是狠,根本就不與對方進行集體會商。

  而是一個一個人的找,全都和他們單獨談,然後讓他們單獨報價,十足的奸商的表現,占了不少便宜。

  讓劉一凡有點接受不了的是,最後搶到項目的人,還是依然高興的不得了。

  不管怎麽說,拿到項目了,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辦到的,一共才兩個廠子,誰拿到都是運氣好。

  陳立誠開出的條件也真不簡單,延安商團的人想要這兩個項目:首先必須提供新的地皮,蓋好廠房。

  好在延安周邊不缺地。

  其次,解決工人問題,這也不算問題。

  招幾個人不是難事。

  最後在整個過程當中,劉一凡一分錢不用花,隻是把設備和人員分流出去一部分,幾乎就沒有什麽成本可言。

  還能從對方手中以多種名義,收取了幾筆費用。

  然後在新企業當中占據至少一半的股份。

  按劉一凡的觀點,沒有這麽占便宜的,可是最依舊是一個讓雙方都很滿意的結果了。

  由於合作的商人們非常急,他們怕夜長夢多。

  再有什麽變化,否則就白高興一場了。

  很快相關的事情就確定下來,農機廠先搬走了,紡織機廠也開始安排搬遷的事情。

  這樣一翻重組後,現有的機械廠隻保留了紡織機械的核心部件、造紙設備,以及其他一些工具的生產。

  但是總的來說業務沒有減少什麽。

  因為其他項目又上來了。

  水泥項目正在推進之中,已經有一批水泥設備的訂單,其中就包括金雕的兩份訂單。

  然後還要配合煉鐵廠相關的設備等工作。

  這也讓工作沒減少什麽,也就是地方寬鬆略微一點了。

  所以該忙還是要忙,一點也沒有閑的時候。

  甚至比以前還要忙了,畢竟項目多了。

  這個時候實際上大家都非常忙,幾乎沒有什麽閑人,劉一凡這邊為了學校忙。

  陳立誠和劉明傑為了工廠搬遷的事忙。

  而李博與郭繼先更忙,煉鐵項目涉及的東西太多了。

  這邊的選礦工作剛剛

  有點眉目,又要上馬燒結廠,以便獲得燒結礦,然後煉焦廠也要開工。

  現在劉一凡等人已經忙得腳打後腦勺了。

  自然劉一凡也就沒顧得上王家村的事情。

  在經過幾次變動之後,農業合作社已經不再是劉一凡工作的重點了。

  甚至他為了籌措資金,一直在減少在合作社中的股份。

  王家村是另一番景象,現在正是春季農忙的時節,田野裏的草子花卻冒著水霜開得茂盛。

  還有一種叫做黃花草的小朵小朵的黃花,也在冬春交接時,就開遍了田野,遠遠望去,像金色的星星。

  現在春回大地,生機盎然。

  天晴得不能再晴,聽得到青蛙叫,看得見燕子飛。

  陽光照在地上,地上有熱汽騰起,但很快散在空中,無影無蹤。

  麥田到處都是勞做的身影。

  田畈裏,許多人家都在下種,一彎腰,一揚手,都在重複同一個動作。

  這時的田野很像一個比賽場地,人們心裏都暗自較勁。

  看誰家幹的最快,看誰家莊稼將來出的最好。

  王偉儀進到村裏裏,就看見了熟悉的姿勢——田裏農夫播種的姿勢。

  這種姿勢帶著新翻泥土的芳香,以最優美的角度切入他的眼裏,以最佳的位置觸動了他的心事。

  他一恍惚,想到母親和父親在他小的時候,就是這個季節,帶著他一起下地,他會在邊上瘋跑,一邊玩一邊看著種田的父母。

  那是他最幸福的時光,母親還會不時的抬頭,看看他還在不在邊上。

  要是他看到了,還會對他溫柔的笑一下,在喊一聲:“慢點跑,小心點不要摔倒了。

  ”

  那回他都會大聲的說:“知道了。

  ”完事還是瘋跑不誤,一點也沒有把母親的擔心放在心上。

  他有的時候,會跑的太快而摔倒,大聲的哭了起來。

  父親和母親都會過來,安慰他,母親會抱著他,父親會關心的問他疼不疼。

  想到父親,他就是心裏一痛,突然想到父親的死。

  父親的死,讓他們這個幸福的家,變的不在幸福了。

  母親的臉上,也沒有了笑容。

  他再受傷,也不會有父親在邊上問他疼不疼了。

  想到父親的死因,他就狠的握緊拳頭,要不他也不能出走這麽多年,讓母親自己在家,都是因為他,那個人。

  但他要謝謝這個人,讓他走上了現在的道路,找到了人生的目標和理想。

  王偉儀深吸一口氣,現在還不是時候,隻能先放下以前的恩怨在說。

  這時有人喊他:“王主任,你怎麽不走了,領導都走了。

  ”

  王偉儀把遊走的思緒拉了回來,想到他是來幹什麽的,立即說:“等我一會兒,我馬上就來。

  ”

  “行,你快點,剛才領導還找你呢。

  這是你的家鄉,什

  麽事你都比我們熟。

  ”

  “好,我們走吧。

  ”

  現在邊區的農業科學院已經搬到了王家村。

  所以這裏現在變得更加忙碌,人員也更多了。

  這兩年由於農業技術的采用,土化肥,土農藥,再加上堆肥法等,王家村的農田產量已經是連續上升。

  而且種植麵積也在連續擴充大,已經是遠近聞名的糧倉了。

  這當然是農業合作社開發的成果,也因此造成了王家村遠近聞名,經常有人慕名來參觀。

  所以今天王偉儀陪同上級領導來參觀一下。

  他再順道要回來看望一下母親。

  畢竟今年過年自己沒有回來,也好長時間沒有回來了。

  所以上級體諒他,才把這個工作派給他,要不他多半沒機會來陪領導到王家村參觀啊!

  王偉儀不知道,這時的王奶奶,他的母親已經成了村裏的會計,幫著記一些賬目,可是一個忙人了。

  王偉儀陪完領導,找了一個機會,來看自己的母親。

  王奶奶看到兒子回來了,自然也非常高興,忙放下手頭的工作,怎麽說這兒子,她都好長時間沒有見了,想念的不得了。

  兩人回到家,在院子裏坐下以後就聊了起來。

  王奶奶問長問短的,先頭還是關心自己兒子的身體和生活。

  這還能說,後來又開始關心上他工作上的事。

  這王偉儀自然不能說了。

  他馬上找了一個話題,把話岔過去。

  後來兩個人又說上這兩年王家村的變化,王偉儀聽了母親說完這幾年村子裏的變化,稱讚道:“我真沒有想到,劉一凡一個人竟然做了這麽多事,把小小的王家村建設得這麽好,簡直是一個大變樣。

  ”

  “可不是,一凡這孩子真是有本事。

  我聽著陳教授說過,他雖然不是搞農學出身的,可能連農活都沒幹過。

  但是他對農業有非常獨到的見解。

  看事情總比別人看得遠。

  雖然一開始很事情讓人看不明白,可是他的觀點往往是最正常的。

  ”

  王奶奶還特意舉了一個例子,說了堆肥發酵法,就是劉一凡最早想到提出來的。

  當時很多人懷疑這東西是否有用。

  可是在試用之後,人們都不得不佩服劉一凡。

  王奶奶接著說:“你別看這種辦法表麵上簡單,但是非常實用。

  效果也很好,現在大家都在用,省錢還省事。

  ”

  王奶奶這邊把劉一凡都誇到天上去了,忽然看到自己兒子皺著眉頭,就關心的問:“你怎麽了?是不是我說的哪個地方,你不明白?”

  “他辦了這個農業合作社不假。

  可是這幾年,他並沒有從中獲取什麽好處啊?雖然合作社有他一份股份,可是他除了把股份折算成了糧食,回去給他的學生吃著用以外,似乎他根本就沒有借此發

  財呀?甚至為了多拿點糧食,他還把股份讓出了很多。

  再這樣下去,他很快就不會是股東了。

  ”王偉儀把他的疑惑說出來。

  說到這個,王奶奶歎了一口氣,無奈的說:“哎,這孩子就是心善。

  隻要你對他一點兒好,他就對你十分的好。

  還總是為了別人考慮,似乎壓根不考慮自己的利益。

  我也問過他,他說王家村是他的家,家裏好了,他才能好。

  你說說這孩子是不是傻。

  ”

  王奶奶頓了一下,又說:“但不管怎麽說,他是個好人,現在村子裏的人都認為他是好人。

  ”

  王偉儀聽著自己母親說的話,他並不是完全認同。

  他是覺得這人再善良,也不能像劉一凡這樣大公無私吧?但你要說,劉一凡不是大公無私吧,他做的事卻又全是大公無私的。

  有的時候,王偉儀也看不明白劉一凡這個人了

  這一天,劉一凡總算有點空想去看看張新寶。

  現在的張新寶也是忙人,在工讀學校中可是主要的老師,專管的化學方麵的教學,還辦了一個化學實驗班。

  實驗班裏都是年齡很大的學員,而且他們的知識水平很高。

  他們正在接觸各種化學知識,也開始做一些化學實驗了。

  這讓他們倆個人想一起約個會,真是比登天都難,永遠都是他有時間,人家沒有時間,到人家人時間,他又沒有時間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