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開綠燈
作者:幽穀雪蘭      更新:2020-03-14 16:48      字數:3112
  劉一凡眼睛一亮,金副局長說的正合他意,他高興的回答道:“要是這樣就是最好了,我簡直求之不得,那我就回去等你的好消息了。”

  “行,我會盡快安排的,你就等我的通知吧。”金副局長說道。

  沒過兩天,金副局長這邊就來人讓劉一凡去參加評審高爐設計方案的通知了,這讓劉一凡對金副局長的印象大為改觀,覺得這個人比以前有效率多了。之前讓他幹點什麽,他都是拖拖拉拉,這回倒是出奇的快。其實劉一凡真是錯怪人家了,他之前要的那些人,哪個不是各個單位都在急需的,怎麽可能光顧他一家來,這才讓劉一凡誤會了。

  至於說這次為什麽這麽快,主要是煉鐵廠項目太重要了,各方麵都在開綠燈,不但用最快的速度組織了評審人員,還給劉一凡準備了一個特大的驚喜。

  劉一凡沒有到會議室的時候,就聽到裏麵在熱火朝天的討論什麽。他隻是隱隱的聽到好像是和他的高爐設計方案有關,有發言支持的,也有說反對的。這讓他很滿意,討論的越熱烈越好,這樣才能討論出好的方案。他抬手推開了門,裏麵一下靜了下來,都轉頭看看是誰來了。

  劉一凡進去以後,笑著打招呼道:“大家好。”

  這時金副局長看見了劉一凡,走過來笑著說道:“你來了,快快來這邊坐,大家都在等你來了。”

  劉一凡聽到都等著他了,馬上深表歉意的說道:“不好意思,讓大家久等了。”

  金副局長客氣解釋道:“主要是大家來的早了,大家都想早到一會兒能多討論討論設計方案,所以劉老板你沒有來晚。”

  “原來是這樣啊,那大家繼續討論吧,不要因為我來打斷各位。”劉一凡笑著說道。

  劉一凡坐下以後,本想觀察一下,結果金副局長不幹了,“你別當聽眾啊,今天你才是主角,快坐到前麵吧!”

  金副局長非把劉一凡拉到前麵就座,還把他介紹給參與會議的眾人,一聽介紹,他都有點暈!給他找來的是什麽人?

  沒有想到啊!為了組織這次審定會,有關部門下了這麽大力氣,簡直把整個邊區能找到的相關人士都找來了。而不是他之前想象的那麽簡單,隨便找幾個人就行了。現在坐在他眼前的有部隊的幹部,以前曾在南方的土高爐工人,也有以前在太原鋼鐵廠工作的工人,還有幾個兵工廠的技工,但是最重要的還得說是幾個鋼鐵方麵的專家,其中一個還是從國外留學歸來的,這位薑博士,也是這次專家組的組長。

  這個陣容可不算低了,基本上就是把整個邊區能沾上鋼鐵邊的人全找來了。經過金副局長介紹了後,麵對這一大幫子,劉一凡還真有點緊張了。畢竟他還沒有

  這樣的經曆,感覺這會有點變了,怎麽象是他的一場問答會似的。劉一凡進了會場,就覺得他不是來開會的,是來接受這一大群人考驗的呢?

  其實劉一凡想錯了,這些專家沒有想難為他的意思,壓根就沒人敢提問。這讓金副局長有點為難,於是他開始點名,讓部隊來的那位同誌第一個來:“你先說一說吧!”

  “我沒什麽可說的,以前在鐵廠當小工,不懂如何煉鐵,這高爐又不是土高爐,我實在沒法給意見!”這個同誌很謙虛的說道。

  金副局長無奈又問了那個前太原鋼鐵廠的工人,結果人家的回答也挺幹脆:“不行,我是煉鋼車間的工人,對煉鋼工藝倒是懂一點,至於說如何修建高爐,那可從來沒有接觸過。”

  沒等金副局長去問,從兵工廠來的幾個技工中一個帶頭的也搖頭道:“也別難為我們了,我們對這些也一樣一知半解,說不出好壞,說到底也就是懂點煉焦的事,可是不懂設計高爐,再說看現在這個設計,看樣子比太原的那些隻高不低,所以我們沒什麽話可說了。”

  金副局長又看了看其他人,大家都擺手和搖頭,示意自己的水平不行。不但如此,那幾個專業的表現也這樣。這個局麵讓金副局長有點尷尬了。最後轉向了組長薑博士,薑博士看到金副局長的眼光轉向了自己,知道在目前的情況下自己不發言不行了,就說道:“我在國外也隻是學了一點理論,至於說單獨設計高爐也是從來沒有過,所以說如果哪裏說的不對,還請大家多指教。”

  薑博士接著又對劉一凡說道:“我很高興見到劉老板,說實話我對你的設計方案非常感興趣。雖然這個方案和國外的那些專業的高爐比較起來顯得相當簡陋,但是在實用性上還是不錯的,至少現在我根本挑不出大的毛病。而且你的設計方案有一點很好,那就是全部問題都立足於我們現有的條件,不然國外的那些高爐設計方案再好,我們缺乏材料造不出來也是白搭。”

  其實薑博士這次回國,遠沒有想到國內是這麽落後,要什麽沒什麽,連設備都不全,想幹點什麽,還真挺難。尤其是他來到邊區以後,這種感覺就更加強烈了。所以當他看到劉一凡的高爐設計方案全部立足於本地解決以後,他才感到這個設計方案的可貴之處,那就是先不管先進不先進,起碼劉一凡的方案能夠依據現有條件造出來。所以他說道:“在我們業務能力範圍之內,我們也看不出有什麽大的問題,但是我們還是希望你能夠解釋一下,雖然你號稱所有材料都以現有條件為基礎,但你為什麽認為你的方案是可行的呢?”

  “目前這個方案實際上是一個經過大量的資料分析之後搞出來

  的,並不是我隨便想的。在技術方麵主要的是借鑒國外的成功事例,雖然很多設計都是幾十年前的,但是我把它們綜合了一下,然後再結合我們目前的實際條件做了適度修改。”劉一凡解釋了一下。

  “那你現在都有哪些條件呢?”薑博士問道。

  劉一凡自信滿滿的回答道:“我已經擁有了合格的耐火材料,這方麵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都能夠滿足要求。早在一年前我就開始在耐火材料廠籌備這些東西了,現在生產加上的加上之前的儲備,完全可以應付修建煉鐵廠的需要。”

  接著劉一凡又開始把前後的事情簡略的說了一下:“其他的專業設備,包括熱風爐、動力鍋爐這些我們早已經搞到了手。然後新興和紅星兩個機械廠,還可以為我們解決其餘的機械設備問題,現在唯一有點難度的就是化驗室問題,盡管設備我已經搞到了,但還是缺乏合格的化驗人員。”

  劉一凡的這翻回答,簡直讓大家都有點摸不著頭腦。原來有關的化驗室什麽的,那是劉一凡在太原時特意收集的,現在已運回來了,隻不過這裏的人不知道而已。剛剛劉一凡說到化驗室的時候,心裏又想到,他的網運還沒有開,裏麵的東西還是不能動,要不這回東西還會更全,想想就心疼啊!

  薑博士沒有想到,這人還真有本事。他在驚訝之餘就把心裏的疑問說了出來:“你的設計方案可能比我們想象的還要複雜,你竟然提到了準備要利用煉焦,用獲得的煤焦油,提取煉焦的副產品問題,而且還有利用高爐煤氣、礦渣水泥等問題。看來你考慮的地方很多,而且在設計上也相當不錯,至於可行性我們暫時還不能做出定論。但是這些東西已經超出我的想象,你是怎麽想到這些事情的呢?”

  “這可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我在查資料之餘,認為別人既然能做到,我們為什麽不也試一下呢?當然,我也沒想我們能一步登天,我把這些工作分成幾個步來完成,避免了一下子技術跨度太大帶來的風險。”劉一凡一聽薑博士的問題,就在心思一轉,開始忽悠。

  薑博士把他看出的問題,問了一下:“從你目前提交的設計方案來說,你可能並不隻是想簡簡單單的建造一個日產一噸的高爐吧?如果按照你的方案,我們認為它的產能大約在一噸半到兩噸之間。”

  “一噸隻是我的預計產量,我認為這是最低的水平。實際上,設計上還是按照兩噸甚至三噸來預期的。”劉一凡回答道。

  薑博士接著又問道:“可是你的煉焦設計能力,好像遠遠大於這個水平,在其他方麵也應該需要焦炭的供應吧?”

  “這個暫時還沒有,不過我考慮到焦炭的用途很廣泛,所以我提前預留了產量,這樣以後不論是煉鐵廠增產,還是其他方麵有了需求,我們都可以輕鬆應對。”劉一凡其實對於焦炭的問題,早就在心裏有了計劃,但是由於事情還沒有定下來,所以他不想過早的向別人說出他的計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