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俄奧密約
作者:帝國      更新:2020-10-28 04:24      字數:3076
  給普魯士找麻煩,弗朗茨隻是順手為之,奧地利政府是不會為此投入太多資源的,現在最重要的依然是發展國內。

  在普丹戰爭再次爆發的同時,俄奧談判也落下了帷幕,經過了近半年的努力,兩國終於就各自利益達成了一致。

  1849年3月21日,奧地利駐俄大使韋森貝格同俄國外交大臣卡爾-渥賽爾羅德,在聖彼得堡簽訂《俄奧貿易協定》。

  條約內容:

  1、兩國互為最惠國待遇,商業往來關稅不得超過第三國;

  2、兩國結成貿易戰略夥伴關係,遵循自由貿易原則;(一方與第三國爆發戰爭,雙方的貿易照常進行)

  3、……

  這些份很草率的商業貿易協定,顯然不是兩國政府努力半年的成果,真正值得雙方重視的還是簽訂的密約,包括《俄奧軍事同盟》、《俄奧勢力劃分》。

  《俄奧軍事同盟》內容:

  1、自條約簽訂之日起,兩國正式締結軍事同盟;

  2、如果一方遭到外來軍事入侵,均視為向兩國共同宣戰;

  3、某一方向第三國宣戰時,可以要求對方進行援助,包括物資援助和軍事援助;

  4、……

  毫無疑問,《俄奧軍事同盟》是《柏林公約》延續,甚至還更進了一步,隻不過締約國沒有了普魯士。

  因為普丹戰爭的關係,尼古拉一世對普魯士王國非常不感冒,這場戰爭的爆發也標誌著“北方三宮廷”時代的結束。

  與軍事同盟相比,《俄奧勢力劃分》才是兩國結盟的基石,兩國各取所需,拿到了需要的一切。

  條約規定:

  1、奧地利承認俄羅斯帝國對黑海海峽、達達尼爾海峽及沿岸土地擁有全部主權;(包括君士坦丁堡、小亞細亞半島,和巴爾幹半島的部分地區)

  2、奧地利承認俄羅斯帝國在遠東所的權益;

  3、奧地利政府承認俄羅斯帝國在中亞地區的利益;

  4、奧地利政府承認俄羅斯帝國在波斯的權益;

  5、兩國共同瓜分巴爾幹半島和地中海的利益;

  6、俄羅斯帝國承認奧地利對南德意誌地區擁有主權;

  7、俄羅斯帝國承認奧地利在多瑙河流域的利益;

  8、俄羅斯帝國承認奧地利在意大利地區的利益;

  9、俄羅斯帝國承認奧地利開辟的海外殖民地取得的利益;

  ……

  雙方約定的非常明確,你支持我獲得黑海沿岸的地區,我支持你兼並南德意誌邦國,大家一起來瓜分巴爾幹半島和地中海的霸權。

  在這些核心利益之外,隻要雙方的利益沒有衝突,就互相給予支持。

  俄奧在各自擴張上達成了一致,這也意味著英國人主導的《海峽公約》作廢了,沒有了奧地利的支持,英法兩國想要在近東地區壓製俄國人的野心,已經很難做到了。

  按照雙方的約定,奧地利將獲得南德意誌地區、波黑地區、大半個塞爾維亞和大半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的部部分地區。

  從領土麵積上來說,還不到俄國人的二分之一;從經濟發展來看,雙方更是沒法比。

  這個年代黑海沿岸都發達地區,奧斯曼帝國的精華都在這裏,而奧地利這邊除了南德意誌邦國外,別的地區都沒有來得及開發。

  看著雙方的收益對比,弗朗茨也明白了為什麽曆史上俄奧會翻臉了,俄國人拿的太多了,奧地利政府眼紅了。

  更關鍵的是,一旦讓俄國人的野心達成,奧地利帝國就再也睡不好覺了。

  本來弗朗茨以為黑海海峽的利益就可以滿足俄國人的胃口了,最多再加上半個巴爾幹半島,事實證明他想錯了,俄國人把小亞細亞半島也圈了過去。

  既然毛熊的胃口這麽好,他當然不介意推一把了,奧地利承認俄羅斯獲得小亞細亞半島,俄國人在巴爾幹半島做出了利益讓步。

  雙方約定的巴爾幹勢力範圍,弗朗茨並不在意,能夠拿到固然好,拿不到也無所謂,隻要占領了貝爾格萊德就可以了。

  現在的奧地利帝國還沒有那麽好的胃口,一口吃下去就撐著了,要不是這個年代巴爾幹半島的人口還不多,他是碰都不敢碰。

  不過做戲做全套,要是奧地利的胃口太小了,估計俄國人還會懷疑這背後有沒有陰謀。

  弗朗茨大膽的猜測,這個時候聖彼得堡宮廷內正在慶祝這一偉大的勝利。

  曆史上俄國人拆散《海峽公約》,可是出兵幫奧地利鎮壓匈牙利叛亂換來的。

  這個時空,奧地利政府沒有出現混亂,自己就搞定了叛亂,自然不需要幫忙了,報酬也就無從談起。

  要是有《海峽公約》在,後麵克裏米亞戰爭就打不起來了,俄國人不可能單挑英法奧三國。

  這也是曆史上奧地利背叛俄國人過後,裏外不是人的原因。在英法看來,如果不是奧地利最初對俄國人的放任,這場戰爭根本就打不起來。

  “陛下,這份條約我們太吃虧了,一旦變成現實,俄國人就無人能製了!”費利克斯首相皺著眉頭說

  兼並南德意誌這項國策,是他這個首相主導的,可是看到和俄國人妥協的代價過後,他就後悔了。

  “如果俄國人不做大,我們有機會兼並南德意誌地區麽?歐洲各國誰願意看到奧地利繼續壯大下去?”弗朗茨反問道

  梅特涅激動的說:“陛下,放出俄國人容易,可是要把他們堵回去就難了。

  況且,我們真的能夠兼並南德意誌各邦國麽?

  要是俄國人真的占領了上述地區,我們還沒有吃掉南德意誌地區,那麽奧地利也就喪失了未來。”

  弗朗茨淡定的說:“不要被利益蒙蔽了雙眼,表麵上這份條約對俄國人非常有利,可實際上你們覺得以俄國人的國力能夠支持這個計劃麽?

  俄國人這次是想要一口吞下奧斯曼帝國,蘇丹政府肯定要拚死抵抗,這場戰爭短期內顯然是結束不了的。

  法國人在近東地區還有大量的利益,他們不可能放任俄國人擴張,搞不好俄國人的行動,還會讓法國政府團結起來共抗外敵。

  英國人就更加不用說了,對於俄國人這個競爭對手,他們什麽時候放鬆過警惕,支持奧斯曼帝國是必然的,搞不好還要拉著法國人一起上陣。

  不要看英國人的實力似乎都在海上,可是架不住他們有錢,隻要奧斯曼人沒有死光,他們就可以讓這場戰爭繼續打下去。

  就算是俄國人再厲害,最後他們也會被拖垮。

  除非沙皇政府能夠見好就收,在占領君士坦丁堡過後停止一切軍事行動,就地進行防守,以俄國人的國力守住一座要塞城市不難,耗上幾年功夫,英法自然就會放棄。

  然後俄國人再逐步蠶食奧斯曼帝國,如果不發生意外,估摸著努力個三五十年,就差不多可以實現目標了。

  這麽長的時間,足夠我們做很多事了。到時候奧地利帝國,未必就比俄羅斯弱。”

  說起法國人,弗朗茨就想笑。近代可以哈布斯堡王朝比敗家的,就非法國人莫屬了。

  奧斯曼帝國不能算,他們的敗家之路還沒有正式開起,現在還在大片的國土。

  從18世紀開始,法國人就開始了他們的悲劇之路,如果有人注意的就會發現,巔峰時期的法蘭西第一殖民帝國家底真的厚實。

  在奧地利王位戰爭中失利,丟掉了印度地區;七年戰爭中失去了加拿大;支持美國獨立後,轉眼間反法戰爭爆發,又被美國強買了路易斯安那地區。(1500萬美元買下260萬平方公裏土地)

  這還隻是一個開始,如果曆史不發生改變,法國人還要陸續丟掉中美洲包括巴拿馬運河在內的權益,以及法國人占主導的埃及地區……

  法國人跌到,直接喂飽了英國人、美國人,後麵這兩大帝國都是踩著法國人的肩膀成為世界帝國的。

  當然,這裏麵也少不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功勞,沒有他們的無私奉獻,英國人也崛起不了,美國人自然不用說了。

  弗朗茨總算是說服了內閣,當然條約已經簽訂,木已成舟,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理論上來說,隻要英法肯賣力,俄國人想要實現野心還是有難度的,奧斯曼帝國的虛弱本質沒有暴露,大家對他們還是抱有期待的。

  要是俄國人選擇了保守戰略,慢慢的進行奮鬥,那就更不用怕了。

  三五十年時間,已經足夠奧地利帝國在完成工業化的同時,順帶消化掉南德意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