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結識姐妹
作者:知神語沐      更新:2020-10-23 12:26      字數:1942
  我發現荊王在錢財用度上沒有限製我,如此,我怎能辜負他一番盛寵。

  醉玲瓏,京中最大的購物坊市,裏麵的服裝首飾皆是上品。

  這日,荊王府的王妃帶著一大波下人小廝,將醉玲瓏的新品掃了個遍。

  “王妃可真是大方。”

  “是啊,這樣貴重的玉鐲金項鏈,竟然就這樣賞予我們這些下人?”

  “這水頭,拿去能換好些銀兩。三子,你家裏的妹妹病可有救了。”

  “是……是啊。”叫三子的小廝激動得語無倫次。

  我站在院子中央的廊下,看著下頭得了賞的下人們,“這些都是王爺的恩惠,本王妃初來乍到,自當幫王爺好好打點,你們忠心、差事做的好的,以後的賞賜自然少不了。但若有手腳不淨、當差耍滑頭的,王府的規矩,也絕不姑息。”

  “王妃,這、這些賞賜,是不是太過貴重了點兒?”方嬤嬤湊到我身邊,低聲提醒道。

  我睨了她一眼,“是啊,方嬤嬤若是心疼,大可向王爺去告狀。”

  本王妃的目的就是氣他,最好是忍受不了休了我。當然也可能一怒之下讓我做個廢妃。

  “老奴不敢。”她低垂著眼。

  “這份,是方嬤嬤的。”

  安春捧著一個木盒遞給她。沉甸甸的盒子發出些叮叮啷啷的聲響,下頭的人一陣豔羨。

  “新王妃出手可真大方。”

  “是啊是啊……”

  “我以後也要努力做好差事。”

  我盯著跪在地上的婦人,“嬤嬤這些年最為辛苦,以後,本王妃還要勞煩您多多幫襯。”

  “老奴多謝王妃抬愛。”

  我還買了兩個貼身護衛回來。王府的人表麵再聽話,也不如自己培養的人忠誠。

  “王妃這收買人心的功夫,倒是叫本王佩服。”

  荊王回府,大概是聽到了下人們對我的“稱讚”,待了解清楚,捏著我的下巴將我抵在涼亭的紅柱子上。

  我正坐在留韻亭裏練習刺繡。

  在這個很多樹木已經凋零的季節裏,荊王府中仍舊一片生機,嶂巒疊翠,錯落有致。

  他種的皆是常青樹。王府的人說,他不喜歡落葉。平常打掃的人十分嚴謹,即使常青樹也會有些許凋落,而王府的院子,永遠幹淨潔新。

  我並未直視他,視線落在別處,廣闊的湖麵在清風中漾著寒波,如同他幽潭的眸子一般。

  “王妃!”安春擔憂地看著我,被荊王的隨身侍衛攔著,不能向我靠近。

  我手中還捏著準備落針的繡盤,並沒有為他的氣勢所懾,淡淡道:“王爺……是心疼那些錢財嗎?”

  “你覺得呢?”他掰過我的臉,讓我不得不直視他。

  看著他清舉的麵容,我忽然就笑了,他微怔之後,對我道:“本王給你的權限是不是太大了?”

  他這兩日都不在府上,我才得了機會肆意妄為。

  “王爺,”我抬手覆在他挑著我下巴的手上,才初冬的天氣,我的手便已冰寒,感染了他的溫熱,“妾身不過是在盡一個王妃的義務,替您打點王府,若是做的有令您不滿之處,王爺隻管責罰,這樣,妾身才能知道王爺喜歡什麽。”

  這樣,才能知道怎麽做能令你更加不爽。

  他抽回手,深深看了我一眼,“王妃在籌劃什麽,本王並無興趣。隻要無損於王府,本王也無心與你計較。”

  他的視線落在我手中的繡畫上,是一幅歪歪扭扭尚未成型的蓮花圖。

  “王爺真是大度。”我低下身子行禮,心中思忖著難道他還不知道幾房妾室被趕走的事情?

  直到後來他的側妃也被我送走。

  和寧側妃一來二去逐漸成了朋友,以至後來舍不得她走。

  我覺得在這個冰冷的王府上,能遇到這麽一位交己的姐妹實在不易。我同她年齡相當,且一樣都不喜歡荊王。

  寧書菱是戶部侍郎寧田之女,兩人的婚姻也是聯姻的產物。寧書菱說付梓臻從未碰過她,她傾慕的人是皇上,即使一生不能入宮,也要為他守身如玉。

  她的畫多是清雅出塵,卻又隱含濃濃的思慕之情。

  原本我驚訝以荊王這品貌還能有拿不下的女子,聽到她所傾訴的衷腸瞬感惺惺相惜。我決定,要幫她。

  荊王沒有責備我遣散了他的妾室,反而好像樂得自在。

  王府後院裏隻剩下我和寧側妃相知相護。

  “去,把這幾盆水仙送到寧側妃院裏去。還有這幾盆鳳尾竹,一並送去。”

  “是。”小廝們依言將幾盆新進的盆栽搬往西廂墨雲軒。

  “寧側妃素雅淡泊,想必這兩樣合她心意。”安春笑道。

  “是呀。”我舉起手中的天香絹手絹,欣賞著上麵的比翼鳥刺繡,真是怎麽看怎麽喜歡。色彩明麗、靈動鮮活,彩線在陰沉的天光下微微流動著柔和的光澤。

  因剛下了雨,院中的地麵濕漉漉的。安排完事宜,我領著安春回鹿塵苑。

  “寧側妃的繡工真是堪比皇宮中最厲害的繡女掌司。”安春忍不住跟著感歎道。

  我卻覺得,她的繡品,遠遠勝過宮中的織造。

  宮中講究富麗、精致、貴氣、繁複,而她所繡,有一種清遠出塵的婉約。

  手絹並非寧側妃送我的第一件禮物,卻是我最喜歡的一樣。

  她對皇上思而不得的情結,同我對延舟哥哥的不舍一樣。隻能互相抱團取暖,互為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