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別人家的小區
作者:諸葛大偉      更新:2021-03-20 02:06      字數:2527
  張大偉醒來,時間已經是次日中午。

  昨晚想了大半個晚上,他算是想通了。

  有些事,不去做,永遠不可能成功。

  隻要去做了,不管成功的可能性如何,總之還是有一定希望。

  隻要有可能做成功,那就可以去嚐試一下。

  不過成功,絕不是一蹴而就,在沒有充分的準備之前,冒然行動絕不可取。

  想要讓醫護人員沒有後顧之憂,不再擔心小孩教育昂貴,不要因為高房價的沉重負擔而喘不過氣來。

  這需要很大的投入,需要很大一筆錢。

  牽一發而動全身,解決醫護人員的教育、住房問題,又會涉及到教育工作者的住房問題。

  醫護人員和教育工作者的住房問題解決,其它行業的工作者,誰又能保證不受影響?

  而且嚴格說起來,教育工作者和醫護人員的待遇,比起很多行業,已經算是很好的了。

  每年,爭先恐後想進入教育行業,醫護行業的人員,比起很多行業,人數可是要多很多。

  這無疑說明,教育行業和醫護人員,相對算是一個比較好一點的行業。

  很多收入、地位等等,都不如教育、醫護行業的工作者,同樣是在兢兢業業的工作,他們同樣也麵臨著教育昂貴,住房負擔沉重的問題。

  想要讓教育變得親民,住房價格變得宜居,這不僅僅是解決醫護人員,再加上教育行業人員,就可以真正解決的問題。

  蝴蝶效應,一個細微的改變,會產生一係列的連鎖反應。

  醫療的改變,帶動的改變以後肯定會產生影響,或者說是已經在產生影響。

  住房、教育的改變,所產生的影響,必然會更大。

  要怎麽做,才能讓醫護人員,教育人員,更多行業的人員,能真正得到實惠,沒有後顧之憂。

  張大偉大致已經有了計劃,不過前提是,需要一大筆錢。

  他現在,連龍山生態度假旅遊區的資金問題都沒有解決,暫時也隻能是將這個計劃潛藏在心裏。

  不過,提前給醫院,因為改革,收入的確受了很大影響的醫護人員,一個沒有後顧之憂的承諾,還是可以給,也必須給。

  畢竟是他們的犧牲,他們的付出,讓很多人以後不要再麵臨進不起醫院的煩惱。

  張大偉將電話打給周天奇,向周天奇慎重的交待道。

  醫院的醫護人員,隻要工作滿三年,三年之後,有資格以低於市場價格四成的價格,購買指定區域的住房。

  隻要在指定區域購買住房,小孩的課外輔導教育,老人的簡單護理,一律全部免費。

  周天奇聽著,驟然驚呆了。

  張大偉的話,簡直就跟天方夜譚一樣!

  好事,肯定是好事,但這怎麽可能實現?

  “我知道,這需要很大一筆資金,所以我需要時間。”張大偉認真道。

  “大偉,住房這項,一次性投入,這我相信你,三年之後有可能解決。”

  “可後續的課外輔導教育,這就是個無底洞,投入會是無窮大。”周天奇對此,絕對是深有體會。

  將小孩撫養長大,三十年前,成本很大,咬咬牙還能承受。

  可這些年,成本更大了,已經不是咬咬牙就能夠承受的問題。

  現在很多年輕人,不敢生小孩,生不起,養不起,已經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簡單點養,從出生到撫養成人,花個幾十萬很正常。

  稍微富一點養,花個百萬、幾百萬,一點也不難。

  那種不缺錢的土豪,一年花個百萬、幾百萬,也不叫什麽稀罕事。

  他和愛人,兒子和兒媳,四個人養一個小孩,也是不敢太花錢。

  小孩和班上的同學相比,花費也隻是位於中等水平。

  “我看過新聞,現在已經有小區物業,給業主小孩提供課後托管輔導,隻要不以盈利為目的,投入可以在承受範圍內。”

  “隻要第一步走出來了,後麵的事,就要容易了。”張大偉簡單的解釋道。

  更詳細的,他現在和周天奇說了,周天奇也無法理解,但實際上,的確是有很高可行性的。

  現在已經不時有新聞報道,某某某小區的物業給業主發錢,業主排隊領錢。

  這讓一些人是羨慕不已,這是別人家的物業,服務好,收費不高,還反過來發錢。

  也有一些人說,別看現在發錢,以後房子維修起來,讓交錢就知道痛苦了。

  這,大有一種吃不著葡萄說葡萄是酸的意思。

  事實上,那些不給業主發錢的物業,碰到房子維修時,又有哪次碰到房屋需要修繕時,不是動用維修基金,而是從公共收益裏麵掏錢出來?

  現在的小區物業,可以創造收益的項目,已經不算少了。

  電梯廣告、公共區域廣告;地下停車場的管理費、停車費,地麵停車場的停車費;公共區域用來出租的租金收益,公共設施外租的收益等等。

  一年下來,普通小區,小一二百萬是妥妥的,好一點的小區,近一千萬都有可能。

  小區物業不將這筆錢發給業主,如果用來投入到公共設施維護、建設裏麵,其實還是可以理解。

  但這筆錢,絕大部分小區物業,給業主的是一筆糊塗賬,一筆水分很大的麵子形式賬,最終消失不見了。

  這,也是別人家的物業,能上新聞,能讓人羨慕,讓人吐槽的原因所在。

  歸根結底的原因,還是小區物業背後的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

  如果不追求利益,將錢拿出來,用小區公共區域,請一些老師,給小區的小孩辦各種輔導、培訓、補習、托管,完全是可行的。

  已經有別人家的小區物業,給業主小孩提供四點半課後服務,提供老人的簡單護理新聞,便是最好的證明。

  這還是在小區物業依然追求利益的前提下,如果真正做到不追求利益,完全是可以將照顧小孩、老人的服務,做的更好。

  “那行,我等會就開會,按照你說的,告知全體醫護人員。”周天奇沉默了幾秒,選擇了信任張大偉。

  醫院改革的難事,張大偉成功完成了。

  住房、教育的難題,也許,張大偉同樣有可能成功完成。

  “對了,醫院最近的病人,越來越多,已經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接診能力。”周天奇說完又馬上訴苦道。

  “這是必然的,優先湘江市人,其次本省人,再是省外,按照接診能力,盡可能多接診病人吧。”張大偉有些小無奈道。

  想要在全省、全國範圍內降低醫療費,任重而道遠。

  “暫時也隻能這樣……”

  “培養醫護人員的事,你看什麽時候開始?”周天奇提醒道。

  “我爭取盡快。”張大偉邊說邊想著,一切都得看鎮上那棟產業了。

  “那我提前安排好接受培訓的人員。”周天奇說完,想到什麽又馬上道:“另外還有一個事,範娟倆位家人,已經可以出院了。”

  張大偉一聽,心裏不由咯噔了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