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眾叛親離
作者:鶴亥磊      更新:2020-12-31 09:56      字數:2494
  “韓令坤欺朕太甚……”

  看完了韓令坤的回信,趙匡胤隻說了這一句話就不說了,他意識到自己失態了。

  但是話已出口,想收回是來不及了,趙匡胤平穩了一下情緒,繼續說道:

  “你們都退下吧,朕一個人靜一靜,如果再有回信,立刻給朕送來,朕當初的義社十兄弟,是絕對不會像韓令坤這樣的。”

  隨侍的太監哆裏哆嗦的稱喏退下,剛一出禦書房,就對跟隨而出的小太監說道:

  “你們幾個在這裏守好了,陛下一旦有傳召趕緊進去應著,咱家忽然覺得腹內不適,要去尚藥局找郎中給瞧瞧……”

  宋國的皇宮也有太醫院,但太監可是沒資格去找太醫看病的,除非皇上特許。

  太監看病的地方在尚藥局。

  大太監哪裏是要去尚藥局,他匆匆忙忙的回到自己的住所,收拾了細軟,仗著自己是趙匡胤身邊大太監的身份,順利出了宮門。

  一般宮裏的大太監在宮外都是有居所的,有的甚至還娶了幾房妻妾,表示自己的人生還是完整的。

  大太監沒敢回自己的居所,而是找了一個僻靜的地方,換上了尋常百姓的服飾,然後,直奔城門出城而去。

  “陛下,恕老奴不能侍奉左右了,光是從您那幾個什麽結義兄弟的表現來看,陛下您……唉……陛下您自求多福吧……”

  等到趙匡胤發現大太監不見了,查問之下才知道他已經出了宮門,才意識到情況不對了。

  此時的趙匡胤,並沒有動怒,他隱約的猜到了大太監逃跑的原因了。

  “去,給朕把專司情報傳遞的太監叫來。”

  不大會兒的功夫,人帶到,趙匡胤一問之下,才知道這個該死的隨侍太監竟然一直瞞著他一直在欺騙他。

  趙匡胤木然的坐在禦書房內,久久不語,他的幾個結義兄弟,連信都沒給他回,直接就把傳信的密使交給了周國朝廷……

  現在看來,韓令坤還算是夠意思的,至少還回了一封信苦口婆心的勸他懸崖勒馬早早投降……

  過了許久,趙匡胤招來了宮內侍衛。

  “封口。”

  趙匡胤隻說了兩個字,宮內侍衛就將知曉此事的所有太監全部帶了下去,這些人,永遠都不會再出現了。

  重新換了一批太監之後,趙匡胤招來了宰相沈義倫和六部尚書。

  “朕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們,朕在周國的幾個結義兄弟已經給朕回信了,他們將很快在各自鎮守之地起兵,屆時,周國就會大亂,我大宋兵馬就可以趁機強攻安慶,加上吳越和巴蜀的策應,擊敗周國指日可待。”

  沈義倫和六部尚書又不是傻子,都心說了,有這好事兒還不得藏著掖著生怕別人知道,怎麽能咋呼出來呢,一聽就是子虛烏有之事,糊弄前線將士可以,糊弄我們……

  表麵上,六部尚書還得裝出興高采烈的樣子,紛紛恭賀。

  隻有沈義倫沉默不語,靜靜的立在一旁。

  “好了,沈相留下,你們都退下吧,將這件事情盡快向前方將士宣講,告訴他們,他們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

  六部尚書退下,趙匡胤對著沈義倫說道:

  “順宜,你我雖為君臣,但你這臣跟他們是不一樣的,朕知道你們都不會信,但他們都能裝模作樣的哄著朕高興,為何你偏偏沉默不語呢?”

  沈義倫躬身道:

  “陛下,臣冷著臉,不是給陛下您看的,而是做給六部尚書看的,臣建議,即日起,對大宋所有三品以上官員,營將以上的武將,展開監視,以防有人暗中投敵。”

  自從趙普被郭宗訓處死,沈義倫知道,別人或許還有投降的可能,他沈義倫是跟趙匡胤牢牢的綁在一起的,隻能一條路走到黑了。

  這也是趙匡胤現在對沈義倫足夠器重足夠信任的原因。

  “順宜,這件事情你不是一直在做嗎,朕還以為你想瞞著不跟朕說呢。”

  沈義倫笑道:

  “陛下您說笑了,臣之所以不向陛下稟報,就是為了陛下著想啊。”

  趙匡胤問道:

  “那你今天為什麽又說了呢?”

  大宋立國之始,作為大宋皇帝之下的頭號實權人物,沈義倫就暗中命人開始對朝廷官員進行監視,他效仿的也是大周皇帝郭宗訓搞的錦衣衛那一套。

  但他一直沒有跟趙匡胤說,他在賭他跟趙匡胤有這個默契,這件事情一旦被人發現,趙匡胤可以拿沈義倫頂缸,因為趙匡胤確實不知道。

  趙匡胤自然跟沈義倫是有一定默契的,所以,趙匡胤知道了也不問。

  “陛下,臣今天提出這個建議,其實……陛下,您應該想到了,這些南唐投過來的官員們,必定是有人想跑啊,所以臣說的是展開監視,而不是秘密監視。”

  趙匡胤點點頭,事情已經到了這一地步,這些人能投宋,就能投周。

  投宋的時候,不用出賣自己以前的主子,因為南唐國主已經被趙匡胤活捉了。

  但投周……

  “傳旨吧,成立點檢司,就由你來負責,南昌城全麵軍管,令五萬定難軍除了正常的城防駐守外,所有三品以上官員和營將以上武將的府邸,定難軍入駐,保護他們的家眷安全。”

  “臣遵旨。”

  由於趙普事敗身亡,因此,趙匡胤現在對於周國的消息全靠猜測,他甚至都不知道大周皇帝郭宗訓已經悄悄的抵達了安慶。

  “郭宗訓,想必你現在開封過的很舒服吧,朕這裏也不錯,越往南氣候越暖,朕現在非常的喜歡南方,喜歡這裏的江河湖泊,喜歡這裏的宮廷佳肴,李璟的確是個會享受的,朕跟隨周太宗四處征戰,還從來沒有享受過這樣的美好,但願,朕能享受的長久一些,郭宗訓,你會給朕這個機會嗎?”

  趙匡胤的喃喃自語,郭宗訓當然不會聽到,才剛趕到安慶前線的他,正在召見嶽飛、韓昭等人。

  “嶽愛卿,給朕說說宋國、吳越和巴蜀的局勢,朕打算三國一起打,也想聽聽你的看法。”

  “啟稟陛下,目前,宋**隊在安慶與我軍對峙,有過幾次小摩擦,都是我軍無損獲勝,如果這就是對麵的戰力,為免有些太過不堪一擊。”

  “經過我們查探,對麵的忠義軍都是從當地招募的新兵,趙匡胤的嫡係部隊此刻正在南昌駐守,大約有十萬人,這些兵將,都是原大周禁軍。”

  “還有十萬人的部隊,正在繼續向南征討,而且進展很順利,據早先得知的消息,他們已經快要達到安吉地區。”

  “吳越和巴蜀情況差不多,我大周五萬邊防軍就扛住了他們二三十萬人的進攻,被我邊防軍擊退後,目前都處於對峙狀態。”

  “臣以為,可以從悍字軍中調撥兵將支援巴蜀和吳越前線,各五萬,西路軍可由韓昭統領,東路軍,臣建議將楊業調過來,陛下坐鎮中路,臣願為陛下先鋒,三路齊出,向宋蜀吳發起總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