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海上艦船
作者:鶴亥磊      更新:2020-12-10 18:04      字數:2272
  柴守禮最近這段時間,日子過的無比舒坦,跟當皇帝的大孫子郭宗訓時常還能見麵,而且見麵了也不用行君臣大禮,反而是郭宗訓會帶著幾個弟弟向他行晚輩禮。

  這讓柴守禮非常的滿足,人生也就是如此了,還能有什麽更貪婪的想法嗎?

  還真有,柴守禮現在希望自己的幾個孫兒趕緊長大,趕緊娶妻生子,好讓自己有生之年能抱上重孫子。

  柴守禮已經年過六十,在大周這個年代,已經算是高壽之人,還能有幾年活頭?

  偏偏老了老了,這希望就來了,也看到了人活這一輩子的真正意義,柴守禮現在非常想活,能活多久就活多久。

  現在的日子那才叫日子。

  柴守禮每天有兩個幹孫子幹孫女陪著,還有劉連城這麽個癡迷於發明創造的人,前一陣子郭宗訓又給他送來一個叫做馬和的,說也是個人才,都交給爺爺您老人家了。

  現在,讓柴守禮再親自動手那是不可能了,歲月不饒人,但自從跟當皇帝的孫子開封重聚以後,柴守禮這嘴皮子可是比以前還要溜到了。

  劉連城搞發明創造,他要跑去發表意見。

  馬和畫製船圖紙,他也要跑去發表意見。

  馬和剛開始還有些不勝其煩,後來還是劉連城告訴他了:

  “別覺得柴老爺子煩,其實,這是柴老爺子在指點你,老爺子每次說的話,看似瘋瘋癲癲四六不著調,你仔細想想,就能明白他老人家的良苦用心了。”

  劉連城自己就是,想要改進雕版印刷技術,但一直沒有找到門道,讓柴守禮說了一句刻印章是幾個字刻在一起,如果一個印章隻刻一個字……

  這才讓劉連城發明出了活字印刷術,說起這個,劉連城從來都說真正的發明人其實是柴老爺子才對。

  馬和仔細的回憶了一下柴守禮每次跑過來看似搗亂的話,細品之下,還真讓他從中獲得了不少的靈感。

  比如海船上可以安裝撞角,比如海船的船舷上可以包裹厚實的鐵皮,海船的龍骨可以采用分段鏈接的模式……

  這些,看似都是柴守禮信口胡說,但馬和細琢磨之下,卻發現,都是很有可能能夠實現的。

  柴守禮就像是個天生的領導者,看問題站的高度就是不一樣。

  這也是為什麽他的兒子柴榮(郭榮)能成為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的一個原因,老爺子的基因的確很強大很優秀。

  柴守禮知道魏忠賢是郭宗訓身邊最得寵的太監,卻絲毫不客氣,才剛走進門,對著魏忠賢的屁股就是一腳。

  “魏忠賢,你不在陛下身邊待著,跑到我們這裏來幹什麽,造海船那是陛下交待要秘密進行的,是你能問的嗎?”

  柴守禮雖然踢了魏忠賢一腳,其實並不是討厭這個人,而是一種親近的表現。

  “哎呦……奴才謝老仙翁,老仙翁這一腳,踢的奴才,這腰也不疼了,腿也不酸了,就是一口氣爬幾百級台階都不費勁兒了呢。”

  魏忠賢趕緊伸手扶住了柴守禮,用的禮儀都是宮裏伺候太上皇的規製,在無雙門這裏,反正也不會傳出去。

  “好了,好了,你回去告訴陛下,君就是君,臣就是臣,陛下的孝心,老朽感受到了,就不要搞這些繁文縟節了。”

  “老仙翁,奴才回去一定轉達陛下,至於陛下聽不聽,那奴才就管不著了。”

  柴守禮撇了撇嘴,能被人用太上皇的禮儀伺候著,誰會不樂意呢,這是老夫的大孫子一片孝心,卻之不恭啊。

  “好了,趕緊把圖紙都搬走,這幾天太占地方了,你們再不來拿,說不準哪天老夫就拿去燒火用了。”

  魏忠賢趕緊說道:

  “老爺子,可不敢開這種玩笑,這些東西可都是陛下的寶貝,真要是有什麽閃失,奴才就是有一百個腦袋都不夠陛下砍的啊。”

  柴守禮心情很好,自然是跟魏忠賢多逗了幾句,這才放他離開。

  魏忠賢帶著馬和和一堆圖紙來到了養心殿,因為他剛才已經派了小太監去禦書房稟報,圖紙太多,恐怕禦書房裏都不夠放的。

  郭宗訓擺駕養心殿,這裏比較大,正殿也很寬敞。

  “馬和,你來給朕說說,你設計了幾種艦船?”

  “草民啟稟陛下,這些圖紙中,有很多都不是草民畫的,而是無雙門首席設計師劉連城畫的,還有,很多的設計都是華山老仙翁想出來的,草民實在不敢說這些都是自己畫的。”

  郭宗訓笑道:

  “行了,朕知道了,你趕緊回答朕的問題,到底設計了幾種艦船?”

  “陛下,我們一共設計了五種艦船,按照陛下您的吩咐,一切以能出海遠洋為主,不求奢華隻求實用,民用、軍用都要考慮,因此,我們設計了一種民用大海船,可用於運輸和捕魚,另外四種,都是裝配了撞角、弩炮的戰船,最大的戰船可以容納三千名士兵。”

  郭宗訓點點頭,馬和果然沒讓朕失望,大周全球殖民總督的官職,非你莫屬啊。

  “很好,你把最大型的戰船圖紙給朕詳細的介紹一遍。”

  郭宗訓準備用自己2020那個年代的知識,看看能不能對艦船圖紙再次進行優化。

  馬和逐一的向郭宗訓介紹著圖紙,部位、安裝方式、材料、功效……甚至是維修都想到了。

  郭宗訓一邊看一邊聽,一邊頻頻點頭。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現在,柴守禮、劉連城、馬和這三個……能工巧匠,能頂幾個諸葛亮呢?

  頂不了諸葛亮妖孽般的謀略,至少在發明創造上,這三位,都不見得比諸葛亮差。

  “艦船的龍骨和船底的設計要仔細推敲,朕建議你們分階段往上走,從小型、中型艦船開始試驗,首航就以能夠安全在海上航行十五天為目標。”

  看了半天,郭宗訓看出來了,或許是他們心急了,也或許是他們以為皇帝著急了,所以設計的幾種船隻都是巨型的,非常高大上,非常符合大周天朝皇家的氣質。

  朕要這些麵子工程幹嘛,朕要的是可以縱橫四海、稱霸九州的堅船利炮。

  朕可不是個好大喜功的人。

  當然了,等到最大型的那種船隻,確定試驗完成可以遠洋了,安全上沒有問題了,朕也不會反對你們給朕造一艘大周皇帝禦用母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