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契丹死士
作者:鶴亥磊      更新:2020-11-29 17:04      字數:2308
  耶律休哥自以為做的極為隱秘的事情,為啥才開始沒多久就被大周錦衣衛給發現了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耶律休哥招募的死士之中,就有一名大周錦衣衛,叫做呼延通。

  按說耶律休哥即即便是秘密訓練死士,他自己也是不會露麵的,必定是交給他自己的心腹去做。

  而且,耶律休哥也不會把刺殺大周皇帝郭宗訓的事情告訴這些死士,隻會讓心腹秘密的訓練他們。

  呼延通,曾經是一名身經百戰的大周悍卒,在戰場上屢立戰功,從一名邊關守軍到殿前司伍長,再因累計戰功被選入侍衛司,又從侍衛司退役進入了東廠錦衣衛。

  你就說,呼延通的戰鬥經驗有多豐富吧。

  呼延通加入錦衣衛之後,奉命參加過很多次秘密行動。

  其中就包括秘密押解翰林院學士秦立(被郭宗訓賜名秦會)的行動,還包括秘密抓捕石守信的行動,等等。

  後來呼延通受命扮作契丹人潛入遼陽,在曹彬兵圍遼陽府的時候,呼延通被緊急征召入伍,成為了一名契丹士兵。

  呼延通作為一個百戰老兵,在軍營裏非常受到契丹人主帥的重視,甚至一度想要破格把他提拔成為偏將。

  然而,就在一天夜裏,正在睡覺的呼延通卻突然被人叫醒。

  “別出聲,跟我來。”

  把呼延通叫醒的人正是他的頂頭上司,眼看著呼延通越來越受到主帥的器重,心中嫉妒,就借著有人手持密令起來秘密選人的機會,就把呼延通給推薦了出來。

  呼延通跟著幾百名契丹族的戰士一起,被帶到了一個極其隱蔽的山穀之中,開始了非常殘酷的生死淘汰訓練。

  在山穀中,呼延通和一群契丹族的戰士被兩兩關在一個鐵籠子裏,隻有殺死對手,才能活著出來。

  早在錦衣衛的時候,呼延通就參加過非常嚴苛的訓練。

  東廠廠公魏忠賢也曾經想用這種角死的方式來選拔錦衣衛,被小皇帝郭宗訓給否決了。

  “我大周的悍卒,都是經過刀山火海的沙場,都是從死人堆裏滾出來的,不需要再搞這種看似必須其實就是無端內耗的選拔手段,魏伴伴你給朕記住,每一個大周百姓的性命都是無價,大周的戰士,即便是要死,那也要戰死對敵作戰的在沙場上。”

  雖說大周選拔錦衣衛和武諜時,取消了角死的製度,但實際上的訓練強度比之前在軍隊訓練不知道要強上多少倍,呼延通跟絕大部分的戰友一起熬過了訓練,成為了錦衣衛和武諜的正式一員。

  這次在契丹參加所謂的角死選拔,對呼延通來說,基本上沒有什麽太大的難度,殺死契丹人對呼延通來說,更是絲毫的心理負擔都不會有。

  經過了一番嚴酷的選拔,呼延通被選定作為正式的死士,開始接受秘密訓練。

  就是呼延通在參加死士訓練的時候,從訓練中看出了些許端倪。

  在平時訓練刺殺的科目時,負責訓練的教官都會有一些嚴格的要求,這本來無可厚非,就是要嚴酷的訓練才能鍛造出真正的死士。

  比如,死士們訓練的科目是當街刺殺,刺殺對象坐在馬車裏,這馬車的造型就十分的特殊。

  呼延通可是在大周侍衛司當過百人隊隊正的,也是參加過護衛皇帝出巡任務的。

  皇帝出巡乘坐的什麽?

  隆重場合的,就好像遠赴泰山封禪,皇帝乘坐的都是龍輦,外觀看上去跟一個小房子一樣,隻不過是架在車輪子上的。

  這種場合你想要刺殺皇帝,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為,光是皇帝的護衛就會有近萬人,而且龍輦的構造十分堅固,即便是守城巨弩都不一定能穿透,

  但皇帝出行並不是每次都會如此的隆重,一般出行時,皇帝乘坐的通常都是步輦。

  這種步輦算是最高規格的轎子,用人抬的,分三十二人抬、十六抬和八抬。

  呼延通參與的刺殺訓練就是當街襲擊步輦。

  對於見過不少世麵的呼延通來說,這不就是皇帝才有資格乘坐的高級轎子嗎?

  難道召我們來訓練的人是想要刺殺皇帝?

  那麽,他們是想刺殺哪個皇帝?

  如果是刺殺契丹國主耶律綰思,在呼延通看來,這不太可能。

  現在的契丹國主,是契丹人曆史上最窩囊的,誰閑著沒事兒搶這個位置幹什麽,都不夠丟臉的。

  那麽,最有可能就是想要刺殺大周的皇帝了。

  隻有刺殺了大周的皇帝郭宗訓,才能造成大周內亂,契丹國才有可能擺脫被大周欺壓的局麵。

  那麽,問題又來了,是誰想要刺殺大周皇帝呢?

  呼延通想來想去,隻有契丹國主耶律綰思和契丹世子耶律休哥的嫌疑最大。

  因為死士所住的地方都是非常隱蔽的,而且嚴禁跟外出,嚴禁跟外人接觸,因此,呼延通一直沒有把消息傳遞出來的機會。

  終於有一天,有人來帶著他們來到了遼陽城的大街上,他們這次的任務就是刺殺一位契丹的高官。

  呼延通不知道的是,這是一次真正的刺殺,而非演習。

  契丹高官乘坐的是馬車,所有參與主攻馬車車廂的殺手都接到了一個特殊的指令,車廂裏還有一個孩童,務必一起格殺。

  呼延通更加能夠肯定他們這些死士的最終任務,必然就是刺殺大周的皇帝郭宗訓。

  利用這好不容易出來一次的機會,呼延通將消息和他自己的判斷發了出去,駐守在洛陽城的錦衣衛頭領得到消息後,第一時間就告訴了大周皇家行商使朱金亮。

  “朱兄,這就是呼延通兄弟冒死傳遞出來的消息,由於事關重大,因此,我們沒有用飛鴿傳書。”

  錦衣衛頭領的做法無疑是很正確的,首先呼延通傳遞出來的消息隻是他個人的判斷,並沒有確鑿的證據。

  其次,信鴿是很容易在途中丟失的,大凡重要軍情得傳遞,一般每次都會派出至少三隻信鴿,以保證消息傳遞的成功率。

  “李兄做的對,既然朱某來到了遼陽府,奉陛下旨意,任命朱某為東廠遼陽站督監,這裏還有一道魏公公的手令,所有駐守在契丹的錦衣衛弟兄,將由朱某統一指揮。”

  “屬下參見督監。”

  “諸位兄弟不用客氣,現在,朱某就下達第一道督監令,全麵封鎖呼延通兄弟傳遞出來的消息,務必確保呼延通兄弟在死士隊伍中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