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逼著趙匡胤不敢上梁山
作者:鶴亥磊      更新:2020-11-17 11:42      字數:2516
  “李煜還真是個笨蛋,趙匡胤陳兵江邊,他還有心思過年,這心也是夠大的。”

  自從趙匡胤開始渡江作戰,有關趙匡胤所部的一切消息,立刻就開始以最快的速度源源不斷的送到了郭宗訓手裏。

  “傳朕旨意,趙匡胤搶渡長江有功,封其長子趙德秀為陳橋縣子,以示嘉獎。”

  自從郭宗訓封了太祖駙馬張永德的兒子張洪泰為河東王,而且魏王符彥卿和壽安公主為表率,將爵位食邑全部歸還了朝廷,郭宗訓就趁機收回了大周所有有爵位大臣的爵位食邑。

  現在大周的爵位,就是一種榮譽,沒有俸祿,也不再賞賜食邑。

  文武百官敢怒不敢言,大周百姓可是舉雙手讚成和擁護的,連同食邑一起收回的,還有土地上的佃戶,全部歸還平民身份,願意進入皇莊種地的就留下,不願意的就遣回鄉裏發給土地。

  現在開封城外的百姓,都是擠破頭的想進入皇莊,給皇家種地,不挨欺負,至少混個吃飽穿暖,陛下還安排人免費教授他們的子女讀書識字。

  這也是郭宗訓國營化大農場的概念,先在開封周邊試點,成功了就全國推行。

  大周的皇族,公主、王爺什麽的,都去給朕管理皇莊,種出來的糧食公主王爺家占一成,種地的農戶占一成,其餘八成都給朕老老實實的交上來。

  百姓富足這個目標太過遙遠,先解決了溫飽再說。

  要想徹底打敗儒家掌控的世家大族,就必須強化皇權控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句話絕不能隨便說說,而是要落到實處。

  嚴禁私人之間的土地買賣和轉讓。

  比方說,開封的官員辭官回鄉,開封城外置辦的農莊田產,一律不得私自買賣,必須由朝廷統一定價收回。

  土地國有化,田產國有化,商業國有化,工業、農業國有化……

  逐步壯大國家(皇家)實力,逐步削弱世家大族的勢力,削弱儒家對社會對朝廷的影響力,這才是郭宗訓溫水煮青蛙的策略。

  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郭宗訓走的,正是一條潛移默化的道路。

  把話題扯回來,郭宗訓給了趙匡胤長子趙德秀一個陳橋縣子爵,其實,陳橋不是個縣,隻是個驛站。

  沒關係,封了趙德秀之後,陳橋驛就改名為陳橋縣。

  這是郭宗訓在給趙匡胤提個醒,陳橋啊,有沒有感覺這地方你很熟悉呢?

  現在,陳橋兵變你趙匡胤是不可能了,黃袍加身……不知道你手下的謀士們還會不會搞出這個把戲,朕還真是挺期待的。

  “派人給趙匡胤送些糧草和牛羊過去,渡江之後,分成幾路,要大張旗鼓的送過去,並廣為宣傳,要讓江南的百姓知道,這些糧草是朕給趙匡胤讓他救濟災民、安撫百姓的,順便也把朕封了趙匡胤之子為陳橋縣子的事情也散播出去。”

  “陛下聖明。”

  劉基心中感歎,陛下做事全是陽謀,反正歪門邪道、陰謀詭計的事情有別人替他做,魏忠賢的錦衣衛就是專門幹這些事情的。

  江南說是魚米之鄉,但經過了戰亂,遭殃最多的還是百姓,隻要讓江南的老百姓知道,大周天子的心裏是想著他們的,而且還專門送來了糧草,讓大周兵馬大元帥趙匡胤負責安撫救濟他們。

  至於糧草夠不夠……那就看趙匡胤手下的兵馬所到之處對當地的百姓造成的影響有多大了。

  大周天子把好人做完了,你趙匡胤想繼續做好人,那就盡心盡力的去賑濟百姓安撫災民吧。

  若是你做不到,做不好,朕會下旨斥責你,也會讓江南的百姓都知道。

  趙匡胤那邊剛打下金陵,郭宗訓針對趙匡胤的一係列動作就緊隨其後,迅速在輿論上傳遍了長江南岸。

  趙匡胤率軍攻入金陵,俘虜了南唐世子李煜,還沒來得及進行下一步的籌謀,大周天子派來送糧草牛羊的隊伍已經過江。

  過江之後,這些隊伍分散開來,並不是直奔金陵,而是呈四散型在長江沿岸兜了一圈,然後才往金陵匯集。

  一路上,隻宣傳,不派糧,護送糧食的有大周禁軍。

  “大周皇帝說了,你們都是朕的子民,朕的心裏時刻都惦記著你們,如今你們腳下的土地剛剛納入大周版圖,你們,想不想做大周的順民?”

  “想做大周順民,就都老老實實的,以村鎮為單位向金陵的趙元帥報備人口,現任各級官吏要恪盡職守,不得懈怠,有能力的,朕自然會繼續用你們。”

  不能不說,郭宗訓這招兒,硬生生掐滅了趙匡胤占領金陵之後馬上造反自立的念頭。

  天時和人和,朕都給你先占了,你手裏有大軍,又占了金陵,看似占了地利。

  其實呢?

  地利真的就把握在你趙匡胤的手裏嗎?

  小皇帝對趙匡胤仁至義盡,趙匡胤卻要造反,那簡直就是天理不容。

  恩施宇內,逼著趙匡胤,不敢上梁山……

  “陛下這招,真絕啊……”

  趙普感歎道,心裏開始有一絲後悔,當初跟著趙匡胤去了開封,若是早點請辭,然後托些門路想辦法入朝為官,不就能效忠於當今的大周天子了?

  金陵城南唐王宮裏,南唐國主的國祚規製全都健全,趙匡胤想要登基……隻需要換個國號就行。

  用什麽國號?趙匡胤也想了,開封不是曾經傳出過流言,鍋下沒柴、趙宋當立嗎,那我就借著這條流言把這事兒坐實了。

  國號就叫做宋,這不也是順從天意嗎?

  卻沒想到從來也不催促趙匡胤進兵的小皇帝,這回的動作比猴子還快,趙匡胤這邊正忙著清理金陵城,那邊小皇帝派來的送糧隊就已經登上了長江南岸,開始大張旗鼓的替小皇帝宣揚仁德天威了。

  “我們都還沒有派人去開封報捷……陛下派來的送糧隊就登岸了,可真是神速。”

  沈義倫也有一種深深的挫敗感。

  趙匡胤哪裏還有一絲一毫攻占金陵的喜悅和豪邁,就連南唐國主李璟的龍椅他都沒敢坐。

  此時的趙匡胤,深深的感覺到有心無力、力不從心。

  仿佛有一隻無形的手,始終牢牢的控製著他的命運,讓他想掙紮卻又不知道該朝哪兒使勁兒。

  “向開封報捷,把南唐世子李煜一家都送到開封,交給陛下處置吧。”

  趙匡胤站起身,十分落寞的走出南唐皇宮宣政殿,背影是那樣的孤寂。

  “元帥,我們還是有機會的,這次失算了,隻要陛下沒有跟我們撕破臉,我們下次小心防範,必然可以搶得先機圖謀大事……”

  趙普對著趙匡胤得背影叫道。

  趙匡胤沒有回頭,抬手向後揮了揮,繼續向前走去,風中傳來了他的一句話:

  “則平先生不用勸我,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抓緊時間清理收攏南唐降兵,就說他們都是主動投降的,不用去做奴隸,全部收入大周禁軍,十七萬人不夠防範周全,那趙某就弄到二十七萬、三十七萬,直到夠用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