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郭宗訓登基
作者:鶴亥磊      更新:2020-10-22 01:46      字數:6709
  “皇帝遺詔……皇帝駕崩了?”

  盤旋在滿朝文武腦海中的問題,幾乎都是一致的,這怎麽可能,皇帝正當盛年,怎麽可能就駕崩了?

  接著,另一個問題也立刻出現在滿朝文武的腦海中。

  不對啊,皇帝駕崩,不是應該敲響黃鍾大呂,不是應該舉國哀悼,不是應該……

  禮製不對,程序不對,總之,一切都是不對的。

  然後,滿朝文武看向趙匡胤和郭宗訓的眼神就不一樣了。

  趙匡胤陰謀兵變,殺死了皇帝,然後假傳聖旨?

  也不對啊,那他還扶持太子郭宗訓幹什麽,自己當皇帝不就行了……

  那麽,趙匡胤手裏的詔書是皇帝把皇位傳給了他的詔書,這詔書不可能是真的吧。

  皇後符金環一聽到皇帝遺詔四個字,立刻就暈了過去。

  “快來人,傳太醫……”

  一時間,金鑾殿裏雞飛狗跳,亂成一片。

  趙匡胤就這麽站著,不發一言,他在看,同時,他也在等。

  還從來沒有站在這個位置,從上方俯瞰過整個朝堂,趙匡胤知道,就在他的背後,幾步之遙,就是那個九五之尊的寶座。

  果然是不一樣,怪不得都說皇帝英明睿智,隻要不是個傻子,從這裏,從高高在上的這裏,群臣百態的確是可以盡收眼底的。

  文武群臣的各種表現,都被趙匡胤一一看在了眼裏。

  他看到了宰相範質臉上的驚惶,看到了宰相王溥臉上的錯愕。

  他看到了韓通和曹彬,這兩個人的臉色同樣也是震驚的。

  還有李同介,李同介站在趙匡胤的下方,也是麵對群臣,趙匡胤隻能看到他的側臉,這個老貨也是渾身哆嗦,他……

  這就好,這就說明李同介回京就算是身負密旨了,也是用來管製新皇,而不是針對他趙匡胤的。

  趙匡胤還在等,在等即將登基的小皇帝郭宗訓求他幫忙鎮撫朝堂,隻要他趙匡胤一聲大喝,整個朝堂會立刻安靜下來。

  這就是權傾朝野的感覺嗎,這就是幾乎可以無視皇帝的感覺的嗎,這就是自己把天下玩弄於股掌隨時可以改天換地的感覺嗎?

  趙匡胤在看在等,郭宗訓同樣也在看,也在等。

  郭宗訓看的,跟趙匡胤並不是完全一樣。

  範質、王溥的表現他看到了,這二人,此時哪裏還有當朝宰輔的樣子,簡直就像兩個白癡。

  韓通和曹彬的表現,還是讓郭宗訓滿意的,包括太子舍人呂端,這三人盡管震驚,但卻閉口不言,並未參與到滿朝文武的嗡嗡聲中去。

  另外,郭宗訓從群臣的表現中,看到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那就是痕跡。

  文官的群體,許多人開始不自覺的向範質、王溥的身旁靠攏,另一批靠向了魏仁浦,隻有極少數人,站在原地未動。

  武將群體,一部分人開始不自覺的向韓通和曹彬的身邊靠攏,一部分則是滿臉希翼的看著趙匡胤,還有一些低頭不語的。

  原地未動的,不見得就是心如止水的,相反,他們有可能是在觀望。

  做出了選擇的,大概也就是遵從了本能的反應和判斷。

  很有意思,這就是朝堂百態,這就是一幫子幫助皇帝治理天下征討不臣的文武百官啊。

  同時,郭宗訓也在等。

  他很有耐心,他知道,趙匡胤現在是不會回頭的,他一點兒都不擔心趙匡胤會看到他的臉色和眼神。

  朝堂上繼續嗡嗡嗡,幾名太醫被傳召了進來,手忙腳亂的開始給皇後診看。

  符金環終於醒了過來,這個女人,剛醒過來就開始嚎啕大哭,哪裏還有一國之母的氣度和風範。

  這一點,任誰都不會挑理,你若是十分冷靜的開始迫不及待的彰顯你的地位和對權力的渴望,那才是可怕的。

  郭宗訓站起身,走到符金環麵前,握住了符金環的手,輕聲說道:

  “母後請先冷靜,您想想,父皇如果真的駕崩了,按照禮製,會是現在的情況嗎?”

  符金環到底不是個傻子,到底也是經過了幾年宮廷洗禮的,這些禮儀規範,在後宮裏,無疑是最注重的。

  “太子你是說,你的父皇還沒有駕崩,那……”

  符金環說著,眼神看向了趙匡胤,這個時候,趙匡胤其實應該回頭躬身的,可惜,他沒有。

  這讓符金環的心中有一絲的不快。

  “母後,您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冷靜,整個朝堂,此時,都在看您的表現,您若是慌了,亂了,那朝臣們就會更慌更亂,這肯定不是父皇想看到的。”

  別的倒是無所謂,符金環都可以不在乎,朝臣跟她一個後宮的女人有什麽關係,但皇上……

  “太子,你告訴母後,母後現在應該怎麽做?母後心裏現在真是亂的很,一切都聽太子的就是。”

  很好,這才是郭宗訓想要的,他在等的跟趙匡胤等的可不一樣,他在等的是符金環在朝堂上的崛起和對他這個新皇的信任和依賴。

  趙匡胤啊,趙匡胤,就讓你站在那裏先得瑟一會兒吧。

  “母後您放心吧,父皇一定會支持孩兒支持母後的,母後您現在要拿出一國之母的風範來,嗬斥群臣,讓他們安靜下來。”

  符金環極力的穩定心神,身體仍然在不住的顫抖,此時的她,真的很想跟皇帝郭榮說一聲,臣妾做不到啊。

  郭宗訓並沒有過多的逼迫符金環,早就知道這個女人就是個拿不住事兒的,即便是如此露臉的機會,孤給她了,可惜她是真的不行啊。

  “母後,那孩兒不要求您挺身去嗬斥群臣,這件事兒孩兒來做,母後您要始終堅定的相信孩兒支持孩兒,這一點,您能做到嗎?”

  這就好像馬上要淹死的人,突然看到河邊來了一頭老虎,老虎說我可以把你救上來,但是,你可就是我的獵物了。

  隻要能有活下去的機會,誰不想多貪生一會兒呢。

  符金環大概也沒有意識到,或者說盡管她早就知道了郭宗訓是一頭猛虎,但她也隻能選擇相信這頭猛虎,朝堂上的事情,可不是光有野心就能夠掌控的。

  “母後可以做到,母後隻相信你的父皇,隻相信太子,別人,母後都不會相信。”

  符金環說這話的時候,眼神逐漸的清冷下來,她看的正是趙匡胤。

  趙匡胤,符金環並沒有怎麽見過,隻是從皇帝口中聽說過,皇帝對趙匡胤讚不絕口,可是,符金環怎麽就感覺皇帝好像信錯人了呢?

  郭宗訓走到階前,看了一眼身旁的趙匡胤,轉頭對著李同介說道:

  “李伴伴,讓他們肅靜。”

  李同介知道這是自己露臉的機會到了,緊走兩步走到郭宗訓身邊,向著群臣喝道:

  “太子殿下口諭,眾臣肅靜。”

  這一嗓子,尖利而且洪亮,頓時,整個朝堂都安靜了下來。

  郭宗訓這才對著趙匡胤說道:

  “趙卿家,你繼續宣讀父皇聖旨吧。”

  趙匡胤似乎還想搞事兒,用不大但卻能讓群臣們都能聽到的聲音說道:

  “太子殿下,臣要宣讀的是皇帝遺詔。”

  郭宗訓擺了擺手,說道:

  “父皇還在,叫做聖旨,父皇仙逝了,才叫做遺詔,趙卿家確定,孤的父皇已經仙逝了?”

  這句話才算問到點子上了,群臣也才反應了過來,不敢再喧嘩,隻是看著立於階上的二人。

  趙匡胤也反應過來了,而且,他剛才跟太子說話的時候,並沒有向太子施禮,這……

  自己還是著急了,居然在這個時候舉止失當。

  “臣惶恐,請太子殿下恕罪。”

  這回趙匡胤對著郭宗訓躬身施禮了。

  “先不說這些了,趕緊宣讀父皇聖旨吧,父皇可有說讓誰接旨。”

  趙匡胤愣住了,對啊,皇帝隻說了遺詔,卻沒說接旨的人是誰。

  “臣啟稟太子殿下,皇帝將……聖旨交給臣的時候,說的是,此道聖旨是宣給群臣的。”

  郭宗訓點點頭,轉頭看向符金環說道:

  “母後,父皇的聖旨既然是給群臣的,那由趙卿家來宣讀就不合適了,孤覺得還是讓李總管來宣旨吧。”

  符金環此時,情緒已經逐漸穩定了下來,讓她獨自麵對群臣,她是沒有這個魄力,但配合一下太子,她還是很願意的。

  “太子言之有理,皇上的聖旨是宣給群臣的,趙卿家也是接旨人之一,趙卿家,將皇帝聖旨交給李總管,你……也下去接旨吧。”

  趙匡胤這回傻眼了,本想風風光光的當著眾臣的麵宣讀皇帝聖旨,現在……

  “臣趙匡胤尊皇後娘娘懿旨,尊太子殿下旨意。”

  李同介走到趙匡胤身邊,從他手中接過了聖旨,對著趙匡胤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趙將軍,請吧。”

  趙匡胤走到階下,站在了韓通和曹彬身邊,此時,他的心情,怎一個操蛋了得啊。

  郭宗訓卻覺得很爽,孤就是不想讓你宣旨,就是不想給你這個權傾朝野的機會啊。

  李同介緩緩打開了聖旨,群臣跪拜,李同介開始宣讀。

  眾臣這回聽明白了,敢情不是遺詔,而是類似於禪位的詔書。

  皇帝在軍中染病,恐怕來不及趕回開封,所以,下了這道禪位詔書。

  太子郭宗訓自宣旨一刻起,就是大周第三位皇帝,郭榮為太上皇。

  太子郭宗訓登基稱帝,總攬大周朝政軍機,大周悍字軍兵符交由太子掌管。

  令範質、王溥、魏仁浦三相輔政,輔佐新皇決斷朝政。

  太後符金環聽政,大周禁軍兵符交由符金環掌管。

  趙匡胤任殿前司都點檢,韓通任侍衛司都指揮使,李重進任淮南節度使,曹彬任殿前司副都指揮使。

  太子駙馬張永德,重傷未愈,待康複後,由新皇酌情起複。

  嶽飛任大周兵馬副元帥,悍字軍都點檢,新皇登基後,免去嶽飛太子少保之職。

  李同介宣旨的時候,滿朝文武其實是有些蒙圈的。

  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聖旨,說禪位吧,不是,說遺詔吧也不是。

  但是,太子郭宗訓成為大周新皇,這件事情是板上釘釘了,符金環也從皇後升為了太後。

  李同介宣讀完皇帝聖旨,雙手將聖旨高高舉起,轉身向郭宗訓跪倒,口中說道:

  “恭請新皇接旨,恭請太後接旨。”

  趙匡胤在階下鼻子沒氣歪了,哦,原來還是讓郭宗訓接旨啊,那……

  剛才李同介宣旨時,群臣跪拜,郭宗訓卻是站著的,在階上俯瞰群臣百態。

  其實,郭宗訓知道,自己也該跪在階下接旨,但是他正是鑽了父皇的旨意沒明說讓誰接旨的空子,目的就是不想讓趙匡胤來宣旨。

  郭宗訓走到符金環身邊,拉著符金環的手,安慰道:

  “母後,父皇還在呢,父皇隻是把皇位傳給了孩兒,母後,跟孩兒一起去接旨吧。”

  符金環這會兒是徹底穩定了心神,得知郭榮並未仙逝,心情自然也就沒有那麽悲傷了。

  “臣妾符金環接旨。”

  “兒臣郭宗訓接旨。”

  李同介將聖旨交到郭宗訓手中,山呼萬歲。

  “恭賀新皇登基,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臣也跟著一起山呼萬歲:

  “恭賀新皇登基,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郭宗訓拉著符金環的手,站起身,麵對階下的群臣說道:

  “眾愛卿平身。”

  “謝皇上。”

  這……自己現在就成了大周第三位皇帝了?

  郭宗訓一時間還有些不敢相信,父皇病逝的消息,在開封,目前隻有自己知道,還是那個該死的係統提示他的。

  所以,父皇駕崩消息,必須先保密,自己要趁著這段時間,盡快的掌控整個朝堂。

  還有一件事情,讓郭宗訓感到了一絲安慰,那就是他手中緊握著的那枚刻著徐光啟三個字小令牌,在群臣跪拜之時,已經消失了。

  這就說明,徐光啟也在階下,就在群臣之中。

  以前怎麽沒有注意到,有徐光啟的存在呢?

  不管了,管他是怎麽來的,人來了就好啊。

  郭宗訓看了看符金環,這個時候,作為太後的符金環先開口向群臣訓話才是符合禮製的。

  符金環也在看著郭宗訓,心情有些複雜,一夜之間,自己就從皇後變成了太後,而且還可以臨朝聽政……

  我符金環總算有一件事情超過姐姐了。

  “母後,該您向群臣訓話了。”

  “皇上,還是你來說吧,你才是大周天子,母後真不知道該說什麽啊。”

  郭宗訓在心裏歎了一口氣,符金環這個人,確實是扶不起來,想要跟她聯手整頓朝堂,似乎很難。

  “眾位愛卿,父皇遠在幽州,卻將皇位傳給了朕,朕的心裏不勝惶恐,好在父皇在聖旨中將一切都做了穩妥的安排,朕希望眾位愛卿要各司其職,恪盡職守,莫要辜負了父皇對眾愛卿的期許。”

  群臣再次齊聲說道:

  “臣等必定會各司其職,恪盡職守,向新皇陛下盡忠。”

  郭宗訓又看向了趙匡胤,唉……父皇的密旨裏,這廝隻要老老實實的回京傳旨,那就……

  “殿前司都點檢趙匡胤接旨。”

  這是新皇要發布繼位後的第一道聖旨了,居然是給趙匡胤的。

  趙匡胤也愣住了,這又是什麽操作呢?

  心中疑惑,卻不敢怠慢,趙匡胤出班跪倒在地,口中說道:

  “臣在。”

  郭宗訓整理了一下情緒,說出了他自穿越以來,最不願意說的一句話。

  “趙匡胤屢立戰功,當為我大周肱骨柱石之臣,朕奉太上皇密旨,加封趙匡胤為大周兵馬大元帥,總提大周禁軍。”

  唉,他娘的,費了半天勁,還是把大周至少一半的軍權交到了趙匡胤手裏,郭宗訓此時,還真是有些欲哭無淚。

  嶽飛是大周兵馬副元帥,他統領的二十五萬悍字軍遠在幽州,趙匡胤這個大周兵馬大元帥,現在手裏倒是沒啥兵,但是,殿前司的禁軍,還是要交到趙匡胤手裏的。

  好在郭榮把大周禁軍的兵符交給了符金環,趙匡胤能夠接觸到符金環的機會並不多。

  剛才趙匡胤在朝堂上的一番表現,被符金環看在了眼裏,希望這個女人能對趙匡胤保持一些戒心吧。

  趙匡胤可就是喜出望外了,當他聽到聖旨中封嶽飛為大周兵馬副元帥,卻沒說元帥是誰,想著這元帥肯定就是新皇郭宗訓。

  卻沒想到,太上皇居然留了一個這麽大的驚喜給他。

  幸虧自己老老實實的回京傳旨了。

  不行,刑部大牢裏的那個叫做姚明石的校尉,必須要除掉,一旦讓此人說出,我偷偷回過開封……

  趙匡胤現在有些後悔,不後悔那是假的,一手好牌,就因為自己做賊心虛,差點給打成了一副死牌。

  “臣趙匡胤領旨謝恩。”

  群臣也聽明白了,太上皇這是給了趙匡胤一個考驗,隻要他老老實實回京傳旨,那就說明他通過了太上皇的考驗,一份大禮就由新皇口中送出,也算是對趙匡胤的一種榮寵。

  範質、王溥二人對視一眼,現在他倆已經把魏仁浦排除在外了。

  魏仁浦這廝主動將家族中刊印書籍的權力交出,有了他這個當朝宰輔做表率,讓太子郭宗訓很順利的就把刊印書籍的權力收歸朝廷,實際上就是收到了郭宗訓自己手裏。

  太上皇這是正式下旨讓我們輔政,輔佐新皇決斷朝政。

  太上皇的這道旨意,該如何理解呢?

  輔佐新皇決斷朝政,是新皇來決斷,還是由我們來決斷?

  範質和王溥同時意識到了,這是個翻身的好機會,這段時間,可是被太子給欺負慘了。

  “好了,今日就算是早朝了,眾卿家,有本奏來,無本退朝。”

  郭宗訓不想繼續在這裏糾纏,因為,他又聽到了係統的提示音。

  “叮……限時殘破係統啟動,恭賀新皇登基,特贈送抽獎機會一次。”

  能從係統中抽到曆史大佬,當然是令郭宗訓興奮的。

  嶽飛、魏忠賢、劉伯溫、呂四娘,徐光啟,現在已經抽到五位大佬了。

  很期待,這回又能抽到誰呢?

  但是,很明顯的,無論是範質、王溥,還是趙匡胤,都不想就這麽草草退朝。

  “皇上,臣有本奏。”

  又是範質,郭榮禦駕親征剛出發,就是範質跳出來給郭宗訓這個監國太子上眼藥,這回……

  唉……父皇給自己的緊箍咒啊。

  郭榮留給郭宗訓的密旨中,對趙匡胤有安排,老老實實回京傳旨,可封大周兵馬大元帥,否則,殺之。

  早知道自己就不跟趙匡胤玩兒什麽全天候監視了,趁他偷回開封之時,直接將其抓獲,殺了就完了。

  但是,郭榮的密旨中交待的很清楚,傳旨,封,不傳旨或者假傳聖旨,殺,在此之前,太子萬不可妄動。

  對於範質、王溥和魏仁浦這三位輔政宰相,郭榮在密旨中也有交待,萬不可再像之前那樣任意貶斥當朝宰相,萬不可輕易貶斥朝堂上的文武百官。

  對於符金環,郭榮的密旨中也有交待,那就是,新皇和朝臣有爭議時,由太後符金環最終決斷。

  郭宗訓就不明白了,自己當監國太子期間,父皇對自己是全力支持,這會兒為什麽又突然對自己諸多限製了呢?

  這等於是把郭宗訓給限製的死死的。

  郭榮駕崩,卻秘不發喪,看來不僅僅是要震懾朝臣,似乎,還有震懾郭宗訓這個新皇的意思。

  唯一讓郭宗訓慶幸的是,這些都是密旨,並不需要讓群臣知道,要是讓他們知道了,那可就真亂套了。

  郭宗訓又想到了李同介,李同介身上還揣著一份父皇寫給自己的密信,說是要等到他登基之後才可以看。

  看來,所有問題的答案,隻能在郭榮留給自己的密信之中了。

  現在當然是不能看的,現在,郭宗訓要想辦法對付範質之流的反撲了。

  這一個個的,都不是省油的燈啊。

  “範愛卿有何事啟奏?”

  郭宗訓還是身穿著太子朝服,但卻已經坐在了龍椅之上。

  他的左手邊,坐著太後符金環,這個女人,在郭宗訓十五歲親政之前,都要坐在這裏,參與朝政了。

  “皇上,臣所奏之事,跟太上皇的旨意有關,臣身為三相之首,想請問皇上,這決斷朝政之責,在皇上親政前,是否是由三相來幫助皇上完成。”

  好家夥,範質這廝這是直接跟皇上要權力,而且還讓郭宗訓沒法兒駁斥。

  群臣都在等著郭宗訓發火兒,都在等著再次看範質的笑話,可是,這回郭宗訓還真不敢了。

  至少是此時此刻不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