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郭榮密旨
作者:鶴亥磊      更新:2020-10-22 01:46      字數:6842
  幽州城外,大周雄兵六十萬大軍在此集結,將幽州城團團圍住。

  “傳朕軍令,令悍字軍副指揮使錢懋領軍十萬,直撲古北口,擋住遼陽府方麵來援敵軍。”

  “臣錢懋領命。”

  錢懋原本在大周軍中是個不顯山不露水的人物,這次因為右路軍主帥張永德重傷,臨危受命,在益津關率領不到十萬的大周禁軍,擋住了三十萬遼軍主力的瘋狂進攻。

  而且,就在嶽飛率領十三萬悍字軍前來增援之時,錢懋又率軍大膽出擊,打出了大周禁軍的氣勢。

  嶽飛也因為錢懋的悍勇之舉而調整了對敵戰術,十三萬悍字軍配合益津關守軍一起,給遼軍三十萬主力來了個前後夾擊。

  大概也是遼國的軍力實在太屁,加上大周禁軍悍勇無雙,一場馳援戰打成了殲滅戰,直接將遼軍三十萬主力全殲於益津關下。

  因此,錢懋受到皇帝郭榮的嘉許和提拔,直接被任命為悍字軍副指揮使。

  這也等於是郭榮給太子郭宗訓安排的軍中勢力了。

  嶽飛麾下的悍字軍,如今已經達到了二十五萬人,就連李重進、趙匡胤都看著眼紅,他倆可是從來沒有率領過如此多的兵力。

  中軍皇帳之中,郭榮正襟危坐,麵色紅潤,隻有站立在郭榮兩邊的李同介和郭萬徹知道,郭榮現在已經濕強弩之末,現在的氣色紅潤隻不過是硬撐著的。

  “傳朕軍令,明日全軍出擊,給朕一舉拿下幽州城。”

  這回郭榮執意要親自統兵,嶽飛、李重進、趙匡胤將分別率領所部人馬按梯次向幽州城發起猛攻。

  “臣李重進願打頭陣,明日定要將我大周皇旗插在幽州城頭。”

  攻伐燕雲以來,李重進幾乎就是個打醬油的角色,始終被郭榮帶在身邊,就算是讓他統兵了,也隻給了他五萬兵馬,還是去接替嶽飛駐守瀛洲。

  李重進到底也是憋著一口氣的,想造反那也是造郭榮的反,在民族大義麵前,他李重進也是不含糊的。

  “好,朕就給你十萬兵馬,明日攻取幽州,朕將在幽州城頭上為眾將軍賀。”

  趙匡胤並沒有去搶這個打頭陣的機會,這也是他跟趙普商量之後的結果。

  但此刻的趙匡胤卻有些後悔,因為,他失算了。

  “將軍,如今嶽飛在軍中的地位已經是一時無兩,這次攻打幽州,皇上十有**會把打頭陣的任務交給嶽飛,這幽州城可不比燕雲其他州城,第一個上去的必然討不到好。”

  “則平先生言之有理,那我們就不搶,先讓嶽飛他們去消耗,我們等待適當的時機去摘桃子就是了。”

  結果,沒想到搶著打頭陣的是李重進,也沒想到皇上居然就照準了。

  “都下去做準備吧,明日,朕會親自為眾將士擂鼓助威。”

  趙匡胤滿懷心事的下去準備,到了傍晚的時候,傳令兵到來,說是皇上召見。

  等到趙匡胤趕到中軍皇帳,發現皇帳中隻有皇帝郭榮和老太醫郭萬徹,太監總管李同介卻不在。

  郭榮臉色蠟黃,但卻雙目炯炯,看見趙匡胤走進來,沉聲說道:

  “趙匡胤接旨。”

  趙匡胤不敢怠慢,急忙跪倒在地,口中說道:

  “臣趙匡胤接旨。”

  “趙愛卿,到了此時,朕也不怕告訴你,朕命不久矣了。”

  趙匡胤大驚,卻不敢抬頭,磕頭說道:

  “臣萬死,皇上您正值盛年……”

  郭榮並沒有給趙匡胤表忠心拍馬屁的機會,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再說這些都沒啥意義了。

  “趙匡胤,朕不需要你說這些,朕找你來,是因為朕信任你,要將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交給你。”

  “皇上有命,臣萬死不辭。”

  趙匡胤的心裏非常的緊張,就算皇上真的病重,要托孤也不可能隻找他一個,單獨召見他……

  難道是皇上發現了我的心思,這是想在駕崩前將我們這些位高權重的軍中將領殺掉,替太子繼承大統掃清道路。

  “朕這裏有一道遺詔,傳位給太子郭宗訓,令範質、王溥、魏仁浦輔政,皇後符金環聽政,擢升趙匡胤為殿前司都點檢,擢升韓通為侍衛司都指揮使……”

  郭榮用緩慢而穩定的語氣,向趙匡胤宣讀了遺詔內容。

  趙匡胤不敢答話,此時此刻,他多說一句都有可能引來殺身之禍。

  “朕病重之事,此前在,隻有李同介和郭萬徹知道,現在趙愛卿也知道了,為避免軍心浮動,朕嚴令,絕對不許泄露。”

  “臣遵旨,臣定當嚴守此事。”

  “朕找你來,就是要派你回京傳旨,旨意傳到太子手中的那一刻,不管朕還在不在,太子郭宗訓就是我大周的第三位皇帝了。”

  趙匡胤俯首在地,不知道自己現在是不是該抹兩滴眼淚應個景,想想還是算了吧,哭出來太假,被皇上看出來,他可就走不出這中軍皇帳了。

  不過,皇上把回京傳遺詔的任務交給他,那……李同介呢?

  這種事情不是一般都由皇上身邊最信任的太監來辦嗎?

  “臣遵旨,臣必定星夜兼程,將皇帝遺詔送達太子殿下手中。”

  “很好,趙愛卿你起來,到朕身邊來。”

  郭榮坐在那裏,此時的他,已經站不起來了。

  郭萬徹說了,再使用一次猛藥,再讓皇上神采奕奕的出現在眾人麵前兩個時辰之後,皇上就會油盡燈枯,再難挽回。

  趙匡胤誠惶誠恐的走到郭榮麵前,郭榮伸出顫抖的手,拉著趙匡胤的手,說道:

  “眾軍將之中,朕最信任的就是你,傳遺詔的事情,能擔此任的,也隻有你趙匡胤,莫要辜負了朕,記住,要向忠於朕那樣的忠於新皇,輔佐新皇,萬不可懈怠,萬不可有異心。”

  郭榮此時還能說什麽呢,趙匡胤是中軍副元帥,郭榮一旦駕崩,就等於是把這六十萬大周禁軍全部交到了趙匡胤手裏。

  郭榮不敢這麽賭,而且,他還有最後的一道考驗留給趙匡胤。

  “臣萬死,臣定會牢記皇上重托,窮盡一生,盡心盡力的扶保新皇,為我大周江山穩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很好,朕心甚慰,拿好遺詔,下去吧,朕允許你帶五百輕騎,拿著朕的金皮大令,就說蔚州主動歸降,朕命你帶人去接管蔚州降軍,十萬大軍將隨後出發。”

  趙匡胤雙手接過封裝皇帝遺詔的錦盒,覺得有千斤重,這裏麵裝的可就是一代江山社稷的傳承,那可是他趙匡胤夢寐以求的皇帝之位啊。

  趙匡胤回到自己的營地,絲毫不敢耽擱,帶著趙普和五百輕騎,拿著皇上的金皮大令,迅速離開大營,一路向著蔚州方向而去。

  “趙將軍,正是幽州大戰之機,皇上卻派你去接受蔚州降軍,這……”

  趙普騎在馬上,感覺到了趙匡胤麵色沉重,不禁開口問道。

  “則平先生,天威難測,無需多言,盡快趕路吧。”

  趙普以為是趙匡胤心情不好不想多說,也隻好閉嘴,心裏也在替趙匡胤擔心,嶽飛在軍中強勢崛起,難道趙將軍就再也沒有機會了嗎?

  趙匡胤帶人離開大營後,皇帝郭榮又招來了嶽飛,將自己病重的事情也告訴了嶽飛。

  “鵬舉,朕知道你是太子發現並提拔起來的人,因此,明日朕會當眾宣布,提拔你為大周禁軍副元帥,希望你要忠心為國,忠心為君,萬不可生出異心。”

  嶽飛同樣也是萬分震驚,對於皇帝再次提拔他為大周禁軍副元帥,更是覺得萬分忐忑。

  “臣嶽飛在此立誓,我嶽飛及子孫後代,必定會誓死效忠大周皇帝,若違此誓,必遭天譴。”

  這也是郭榮的一次賭注,幾十萬大軍,交給李重進是肯定不行的,郭榮都可以斷定,一旦交給了李重進,等自己駕崩的那一刻,也就是大周江山再次改朝換代的那一刻。

  趙匡胤已經以傳遺詔的名義給支回開封去了,等於是暫時剝奪了他的兵權。

  這幾十萬大軍,郭榮想來想去,也隻能交給嶽飛了。

  “吾兒宗訓有識人之明,朕不及也,既然朕拿不定主意,那就讓吾兒宗訓來拿主意吧。”

  “傳朕旨意,朕的中軍皇帳即刻起搬到悍字軍中,鵬舉你可明白朕的意思。”

  “臣明白,臣定會嚴守消息,請皇上放心,臣定會竭盡所能,攻克幽州,攻克古北口,奪回燕雲舊地,還我華夏漢民一個朗朗乾坤。”

  一切安排妥當,嶽飛躬身告退,郭榮一下子如泄了氣的皮球一般,歪倒了帥椅之上。

  老太醫郭萬徹急忙伸手扶住了他。

  “郭太醫,朕還有幾天時間?”

  “皇上,老臣會盡力而為的,一定讓皇上可以登上幽州城頭接受萬眾歡呼。”

  ~~~~~~~~~~~

  開封城,郭宗訓一舉拿下了駐守開封的最高將領殿前司都指揮使石守信,侍衛司禁軍在韓通、曹彬的率領下,全麵接管開封城防。

  石守信一幹人等並沒有被押入天牢,而是被押往了東廠錦衣衛的地牢之中。

  “石將軍,你看這是什麽?”

  魏忠賢這回沒撈著露臉,劉伯溫給他出的主意,比他自己想的要更加穩妥和周全,不僅拿下了石守信,而且還讓太子殿下的勢力全麵掌控了開封城。

  郭宗訓對於魏忠賢放棄了讓錦衣衛露臉的機會而主動向自己建議使用劉伯溫的計謀,非常滿意,成功的抓捕了石守信之後,把審訊的任務交給了魏忠賢。

  “錦衣衛的大牢迎來的第一位客人就是一隻大老虎,魏伴伴,就讓你手下的那些錦衣衛好好的練手吧。”

  魏忠賢手裏拿著的,正是石守信派人偷偷放在張永德空置的駙馬府裏的假黃袍和假玉璽。

  自從被抓,石守信一直沉默不語,他到現在還沒有搞明白,太子殿下為什麽要下令抓他,而且還如此的大費周章。

  看到魏忠賢手裏的東西,石守信反而略微的鬆了一口氣。

  “魏公公,你這是什麽意思,你手裏拿著的,本將軍當然認識,這不就是代表我大周至高皇權的黃袍和玉璽嗎?”

  魏忠賢命人搬了一把椅子,坐在了石守信跟前,此時的石守信,是被五花大綁的。

  “石將軍,你就不想知道,咱家是怎麽弄到這些東西的嗎?”

  石守信眨巴著眼睛,一臉的迷惑:

  “魏公公,你是宮裏的太監,地位僅次於皇上身邊的李總管,你想要弄到這些東西隻怕是不難的吧。”

  魏忠賢笑了,石守信這是知道沒好了,準備豁出去了?不是說這人一向是膽大心細的嗎,他現在說這些話的意思……

  “石守信,你是想說太子殿下圖謀不軌是吧,咱家到還真是佩服你的膽子,告訴你吧,這些東西都是從太祖駙馬張永德空置的駙馬府裏找到的,唉,可惜呀,太子殿下當初若是聽了你的,那豈不是又可以將一個太祖舊臣掀翻了嗎。”

  魏忠賢搖著頭,一臉的惋惜。

  “什麽,魏公公你說什麽,這些東西都是從駙馬府裏找到的?嘿嘿,本將軍當時也就是隨口那麽一說,一切不都是為了我大周江山社稷的穩固嘛。”

  石守信打量了一下四周,他們被押來的時候,並沒有蒙著頭,這裏是開封城西,原先有個車馬店,沒想到這裏居然會有一個很大的地牢。

  “石守信,咱家問你,這些東西不是你派人放在駙馬府的吧?”

  石守信貪贓枉法的事情,魏忠賢根本就沒想審,鐵證如山的事情,審他幹嘛,魏忠賢的目的,當讓是想審出一些其他的事情。

  “魏公公你這是什麽話,本將軍是膽大莽撞,但卻絕不會做這等下三濫的勾當,再說了,本將軍陷害駙馬爺,對我自己有什麽好處呢?”

  張永德斷定,魏忠賢這肯定是沒有真憑實據,隻是在詐他。

  “好,那我們先不說這黃袍和玉璽,說說這些賬冊吧……”

  這些都是魏忠賢通過一些不上台麵的手段,從石守信府裏、田莊裏和殿前司禁軍裏弄出來的。

  “這些賬冊?什麽賬冊,本將軍從來沒有見過這些賬冊啊……好家夥,這上麵的數目可不小啊……誰啊,這麽有錢……”

  事到如今,石守信已經知道壞事了,太子殿下到底還是注意到了他吃空餉克扣軍餉的事情,這是準備要對他動手了。

  隻有抵死不認了,好在自己家裏的錢財不多,即便是他們去搜查也查不到多少,跟賬冊上的數目根本就不可能對上。

  “石守信,死到臨頭了,抵死不認是吧,也好,我這東廠大獄成立至今,你還是第一個進來的,還有你的那些心腹,你放心,咱家會有手段把他們一一甄別出來的。”

  這間拷問室,空蕩蕩的什麽都沒有,魏忠賢招了招手,錦衣衛開始往屋裏抬東西。

  “石守信,這些呢,都是刑具,有一些你想必是見過的,是你們軍中常用的,還有一些,是刑部大牢裏常用的,另外,還有一些,是咱家自己琢磨出來的,既然你不打算認罪,咱家也隻好從頭開始,一件一件的給你試了,就看你能堅持到第幾件了……”

  郭宗訓這邊,把石守信交給了魏忠賢練手,全麵掌控開封城防的目的也達到了,總算放下了心中的一塊大石頭。

  然而,另外一件更讓他頭痛的事情,接踵而來。

  大太監李同介回來了,跟他一起回來的,還有悍字軍斥候統領獨孤勝,和嶽飛的親兵柴勇、牛高。

  他們是一人三馬星夜兼程趕回開封的,帶來了皇帝郭榮的密旨。

  “太子郭宗訓接旨。”

  李同介這把老骨頭都快給折騰散架了,從幽州城外馬不停蹄的跑回了開封,隻用了不到三天時間。

  “兒臣郭宗訓接旨。”

  李同介宣旨的地方,是在太子東宮的一間密室裏,郭榮給郭宗訓發來的是一道密旨。

  李同介開始宣讀密旨,聽的郭宗訓是悲傷不已又心驚肉跳的。

  “父皇啊,您為了兒臣可是煞費苦心,您這是……”

  郭宗訓跪在地上,流下了他穿越到此的第一次男人的眼淚,悲傷的眼淚,感動的眼淚……

  “太子殿下,皇上的旨意宣完了,太子殿下接旨吧。”

  郭宗訓雙手平端,恭恭敬敬的接過了郭榮的密旨。

  “兒臣郭宗訓接旨。”

  “太子殿下,這是大周皇帝的玉璽,皇上說了,自太子接過密旨的這一刻起,朕的江山就交給宗訓了,不管朕還在不在,朕都是太上皇,大周的皇帝就是朕的四子郭宗訓了,老奴參見皇上,請皇上接過傳國玉璽。”

  郭宗訓站起身,他知道郭榮把李同介派回來的意思,這是要讓他繼續信任和重用這個忠心耿耿跟在郭榮身邊的老太監。

  雙手接過玉璽,敬天,敬地,敬在遠方征戰的父皇,郭宗訓已是淚流滿麵。

  這會兒哪裏還有心情研究這玉璽到底是不是傳說中的那塊和氏璧雕刻而成的傳國玉璽,反正這就是象征大周皇權至高無上地位的皇帝玉璽就是了。

  “皇上,嗚嗚嗚,太上皇隻怕是……老奴再也見不到太上皇了……”

  李同介跪在地上,也是痛哭流涕,密室中隻有他們二人,郭榮嚴令,在趙匡胤回京宣讀另外一道聖旨前,郭宗訓接到密旨之事必須嚴格保密。

  “李伴伴,暫且還是稱孤為太子殿下吧,父皇他可還有什麽話留給孤的嗎?”

  李同介萬分感動,太子殿下也把他叫做伴伴,這也是在向他傳遞一個訊息,你李同介也是孤所信重之人了。

  郭宗訓還是自稱孤,也是不想出去之後失態自稱朕給說漏嘴了。

  “老奴遵旨,太上皇讓老奴帶給太子殿下一封信,這封信,太上皇說了,必須等到太子殿下登基之後才能看,所以……”

  郭宗訓盡管很著急想看看父皇還給他留了什麽話,但既然父皇都說了隻能等他登基之後再看,也隻能等了。

  “孤知道了,信就留在李伴伴那裏,請務必保管好。”

  “老奴遵旨。”

  “走吧,出去之後,一切如常,李伴伴你以後就跟在孤的身邊,正好魏忠賢那廝經常會被孤派出去辦事,有你在,孤很高興。”

  “這是老奴的榮幸,老奴就是十分想念太上皇,嗚嗚嗚……”

  “李伴伴,莫要哭了,孤的心裏也非常難受,但父皇的重托孤時刻不敢忘,因此,孤沒有時間悲傷,你們,都是孤可以倚重之人,孤也不許你們悲傷。”

  “老奴遵旨。”

  郭宗訓擦幹淚痕,從密室中走出,在東宮演武場接見了獨孤勝、柴勇和牛高。

  “臣等參見太子殿下。”

  “你們三個都是好樣的,此次護送李公公回來,都有功勞,但是,前方戰事吃緊,此時也不是論功行賞的時候,休息一天,立刻趕回軍中去吧,孤等著你們勝利的好消息。”

  “臣等謹遵太子殿下旨意。”

  獨孤勝、柴勇、牛高謝恩後退了下去,郭宗訓回到政事堂,又把劉伯溫叫了過來。

  “劉軍師,孤現在又遇到了一件頭痛的事情,想聽聽你的意見……”

  “太子殿下請說,臣定當竭盡所能,為太子殿下排憂。”

  “李伴伴,魏伴伴,你們兩個去守住門口,誰都不許進來。”

  李同介有些詫異的看著一身普通文士裝扮的劉伯溫,這不是那個三清觀的道士嗎,怎麽成了太子殿下的幕僚了?

  而且看樣子還沒有任何官職,但是太子殿下卻對此人十分的信任。

  看來咱家以後在這皇宮之中,可是要小心翼翼的做人了。

  “老奴遵旨。”

  李同介和魏忠賢都退了出去,站在門口去站崗,郭宗訓就把父皇給他發來密旨的事情告訴了劉伯溫。

  其實郭宗訓大可以留下魏忠賢,隻不過不想在李同介剛回來就太過區別對待,這才連魏忠賢一起都趕了出去。

  “太子殿下,此時此刻,想必您也不想聽到什麽恭喜恭維的話,臣就直接說臣對此事的看法了……”

  郭宗訓和劉伯溫在政事堂中密謀了許久,這才出來。

  “魏伴伴,你跟劉軍師去,孤身邊現在有李伴伴在,你隻管去做孤交給你的事情,省得你來回跑了。”

  魏忠賢知道,太子殿下這是允許他展翅高飛了。

  “奴才遵旨。”

  跟著劉伯溫一起離開了太子東宮,魏忠賢問道:

  “劉軍師,太子殿下可有什麽吩咐?”

  “太子殿下密令,令你帶領錦衣衛立刻趕奔陳橋驛,如果趙匡胤還沒有到的話,就提前將陳橋驛中所有人都換掉,你不能露麵,太子殿下要知道趙匡胤一行人在陳橋驛中所有的一切談話和舉動,要快,趙匡胤應該也在往回趕的路上了……”

  “多謝劉軍師,事不宜遲,咱家這就去了。”

  郭宗訓的擔心有點多餘,魏忠賢帶領錦衣衛趕到陳橋驛,詢問之下,趙匡胤並沒有到,等到把陳橋驛所有人都換掉,換上錦衣衛的人,又等了兩天,趙匡胤一行五百輕騎這才不緊不慢的走進了陳橋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