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誰給誰的下馬威
作者:鶴亥磊      更新:2020-10-22 01:46      字數:6858
  郭榮統領著四十五萬大軍從開封城北門出發,太子郭宗訓率領文武群臣和開封城百姓一直把大軍送出了三十裏,這才停下了腳步。

  “太子殿下,老臣這裏有一封奏報,說是淮南大旱,請求朝廷撥款撥糧賑災的。”

  還不等郭宗訓把眺望遠方的目光收回來,宰相範質就把一封奏報遞到了郭宗訓眼前。

  郭宗訓連眼皮都沒眨一下,開口說道:

  “範大人,淮南旱災可查實了?春耕在即,可不要耽誤了百姓們的生計啊。”

  範質大概是還沒有反應過來郭宗訓話裏的意思,急忙說道:

  “太子殿下英明,老臣也以為應該盡快的撥付錢款去救災,以免百姓受苦。”

  “範大人是打算從預備軍糧中先拿一部分出去是吧?”

  “太子殿下英明,老臣正是這樣想的。”

  “範大人,孤任命你為淮南安撫使,即刻出京趕赴淮南,安撫受災百姓,至於賑災的錢糧,就由孤來負責籌備,不日就會運往淮南。”

  郭宗訓就奇怪了,很明顯的,這是李重進的陰謀,他就是鎮守淮南的節度使,此次跟隨父皇出征,剛走出去不遠。

  有災情,他怎麽不早說,早說是怕郭榮砍了他的腦袋吧?

  範質遞上奏本的時機也把握的非常好,想讓孤剛開始監國就遇到大難題是吧?該死的東西……

  正好,借這個機會,先把範質趕出開封再說。

  郭宗訓一抖袍袖,根本沒接奏本,轉身下了涼亭,父皇的大軍已經走遠了,這一去,再回來的時候,父皇隻怕已經是病重了。

  “太子殿下,老臣以為,不用老臣親自前往,太子您隻需發一道旨意,讓淮南當地的官員抓緊安撫百姓即可,當務之急,是趕緊籌措救災物資啊。”

  這範質不知道是以為太子年少好忽悠,還是覺得自己是郭榮任命的輔政大臣。

  而且三位宰相還是以他為首,這朝堂上的事情自然是由他來做主的。

  最近幾年,郭榮時常的禦駕親征,範質可是過著癮了。

  大周政務他和王溥說了算,現在多了個魏仁浦,也行,大家和和氣氣的,家和萬事興嘛。

  “範大人,父皇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孤的話,就是你範大人可以隨意更改的是吧,要不,孤的監國之位,讓給你來坐?”

  範質這才反應過來,太子殿下這是發火了啊。

  “哎呀,太子殿下,你這可是冤枉了老臣了,老臣要去找陛下喊冤啊,陛下啊,老臣冤枉啊……”

  這範質把持朝政這麽些年,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燈,當即鼻涕一把淚一把的開始跪地喊冤。

  你想啊,當朝宰相,皇帝臨出征前任命的首輔大臣,皇帝前腳剛走,太子就開始刁難,這太子也太狂了吧。

  “石將軍,派人扶範大人下去,送回府上,兩個時辰之內,範大人必須踏上前往淮南的官道,殿前司派出三百禁軍護送,孤這邊會盡快命人做好淮南賑災安撫使的旗子送過去的。”

  郭宗訓沒有點曹彬的名,而是直接點的石守信。

  石守信有些蒙圈,啥情況啊,皇上前腳剛走,太子就和宰相幹起來了……

  這是好事兒啊,鬧的越大才越好,最好鬧的不可開交,鬧出人命了才好。

  趙匡胤臨出征前,曾經把石守信叫到府上,特意叮囑了一番。

  一共交待給石守信三件事情。

  第一、繼續悄悄散布太祖駙馬張永德意圖謀反的消息;

  第二、繼續散布太祖外甥李重進意圖謀反的消息;

  第三,為了配合前兩條計策,一定要時不時的在開封搞出一些事情來。

  趙匡胤這是真的開始有反心了……

  “臣領旨,來人,把範大人扶起來,送回府邸,兩個時辰之內,務必請範大人從開封城南門前往淮南。”

  郭宗訓笑了,不是因為石守信聽話,而是因為,這裏是距離開封北門三十裏外的長亭。

  想要在兩個時辰以內,從這裏趕到開封南門,隻有騎馬才勉強可以到達。

  “石將軍,直接快馬送範大人出南門吧,通知他的家人給他準備些衣物,再派人快馬給範大人送去。”

  範質跪在地上哭天抹淚,郭宗訓跟沒看見一樣,王溥本來想上前仗義執言的,卻被魏仁浦一把給拉住了,一個勁的衝他擠眼睛。

  “陛下啊,太子殿下如此對待老臣,老臣不服啊……”

  幾個膀大腰圓的禁軍士兵走過來,架起範質,直接把他架到一匹馬上。

  然後,幾十名禁軍悍卒護衛著範質縱馬狂奔而去。

  和煦的春風中,隱隱約約的還能聽到範質的哭喊。

  “魏伴伴,去把王大人和魏大人請過來,孤有話要說。”

  “奴才遵命。”

  王溥和魏仁浦很快被請到了郭宗訓麵前。

  “臣王溥參見太子殿下。”

  “臣魏仁浦參見太子殿下。”

  “王大人、魏大人,免禮。”

  “謝太子殿下。”

  郭宗訓回頭又看了一眼父皇出征的方向,父皇啊,您才剛離開,您任命的三位輔政大臣就開始教孩兒如何做事了。

  不過呢,父皇你放心,孩兒定然是不會讓您失望的。

  “王大人,魏大人,範大人離京前往淮南賑災,原本這朝堂上的事情是由範大人牽頭的,現在……孤就要多多仰仗二位大人了。”

  王溥和魏仁浦兩個對視了一眼,王溥到現在都沒搞明白,魏仁浦為啥拉著他,不讓他上前替範質說話。

  魏仁浦見王溥遲遲不肯回話,隻好自己躬身向太子施禮道:

  “臣定會以太子殿下為尊,一定會聽從太子殿下號令,唯太子殿下之命是從。”

  說完,還用胳膊肘拐了一下王溥。

  不等王溥說話,郭宗訓就又開口了:

  “魏大人能夠如此說,孤甚感欣慰,從即日起,朝中大事小情的,文官這邊就以魏大人為首,武將那邊就以韓大人為首,說給諸位臣工知曉,不可造次,不可懈怠,否則的話,孤殺起人來,那也是不會手軟的。”

  王溥這才反應過來,自己就猶豫了那麽兩個呼吸的功夫,文官之首的位置,就被魏仁浦給搶走了,不由得怨恨的瞪了一眼魏仁浦。

  魏仁浦此時,正忙著跟所有在場的臣工一起,躬身向太子施禮:

  “臣等必定會以太子殿下為尊,一切聽從太子殿下號令,唯太子殿下之命是從,鞠躬盡瘁,為皇上為太子殿下效力。”

  隻有王溥孤零零的站著,還在愣神。

  “王大人似乎還有些疑問,連續兩次都沒有表態,孤就想問問,莫非王大人也準備了一份奏本,就等著父皇前腳一走,後腳就要遞到孤的麵前嗎?”

  還真被郭宗訓給猜對了,王溥的袍袖裏還真就有一封奏本,也是關於淮南賑災的。

  剛才他還在懊惱,比範質慢了一步,現在……

  “臣不敢,太子殿下容稟,臣隻是還沉浸在對皇上的依依不舍之情中,無法自拔,因此才在太子殿下麵前失儀,臣有罪,請太子殿下責罰。”

  按理說,王溥搬出來的理由是足夠充分的,把皇上都抬出來了,你太子再如何狂妄,你也不敢不敬皇上吧。

  “王大人對皇上的忠心可表天地,石大人,再派些人手,快馬把王大人送到皇上軍中去,讓王大人親口向皇上訴說一下依依不舍之情。”

  這句話說出來,王溥的臉可就白了,抬出皇上糊弄郭宗訓可以,再拿這個理由去郭榮麵前解釋自己為啥失禮於太子,那就是找死啊。

  “太子殿下,臣知錯了,求太子殿下寬宥。”

  魏仁浦在一旁,眼觀鼻鼻觀心,低著頭一言不發,心說了,範質、王溥這兩個蠢貨,咋就這麽的不識時務呢?

  皇上立太子前後,我們這位太子殿下在開封城鬧出了多大的動靜,你們不知道嗎?

  現在隻要耶律休哥和蕭燕燕一出門,那爛菜幫子和臭雞蛋必定是劈頭蓋臉的就來了,這都是太子殿下的傑作啊。

  大鬧江南酒樓,酒樓之中上至掌櫃下至跑堂的,無一幸免,到現在嘴巴子都還是腫的。

  霸占百姓酒坊,成立了百戰英雄堂,隻賣一種皇上親自賜名的白酒:烈侯,一壇子酒都賣到五千兩銀子的天價了。

  逼迫民女同意嫁給悍字軍統領嶽飛……好吧,這個好像人家是兩情相悅的,不提了。

  這樁樁件件,可都是太子殿下在示威啊。

  太子殿下示威是給誰看的?

  給老百姓看的?

  你別逗了,老百姓現在根本就不恨太子殿下,他們恨的是遼狗。

  給遼狗看的?

  你也別逗了,遼國使團被關在驛館裏,就連米田共都是不讓往外運的,現在遼國驛館附近的百姓能般的全都搬走了。

  據說是實在受不了從驛館傳出來的臭氣了。

  太子殿下如此的跋扈,就是給我們這些留守開封的文武大臣看的啊。

  皇上臨走前,把殿前司和侍衛司的兵權交給誰了?

  是交給太子了吧?

  還有按照以往的慣例,讓宰相有權節製擁有兵權的將軍嗎?

  沒有吧。

  還不明白?

  還不明白那就隻能說你愚蠢到他姥姥家裏去啦。

  大周的軍權在皇上手裏,開封的軍權在太子手裏,這就是皇上留給太子可以在開封城橫行霸道的底牌啊。

  “王大人,如果認錯有用的話,那還要大周律法作甚,如果請罪有用的話,那我天家威嚴何存,來人,請王大人上馬……”

  石守信更加樂了,打,打出狗血來才好呢。

  “臣石守信領旨,來人,扶王大人上馬……”

  石守信大手一揮,執行的那叫一個幹脆,王溥也是連哭帶嚎的被禁軍軍卒給架上了馬,他要去的地方,是皇帝郭榮的中軍。

  範質去淮南,好歹溜達一圈之後,還能回來。

  王溥這一去,還能不能活著回來,可就不好說了。

  皇上前腳剛走,你立馬就對太子無禮,往大了說,這是什麽,這是不是可以以謀逆論處呢?

  “魏大人,隨孤一起上車,孤還有很多事情要請教魏大人的。”

  對於中書令魏仁浦,郭宗訓其實也沒啥好感,都是因為這幾個文官大佬在趙匡胤陳橋兵變之後,都選擇識了時務做了俊傑。

  擱著郭宗訓自己,隻怕是也不會為了大周而死社稷的。

  打個比方說吧,假如郭宗訓是崇禎,李自成攻進北京的時候,他絕對會逃跑,而不會去煤山上吊。

  其實郭宗訓也知道,自己這是受到了已知曆史的影響,所以才會對現在的周國文武普遍沒啥好感。

  但是,剛才處理範質和王溥的時候,郭宗訓是毫不手軟的。

  因為,這兩位,已經嚐到了皇帝禦駕親征把朝政交給他們的甜頭了。

  隻不過郭宗訓也沒想到,範質和王溥兩個會蠢到這種程度。郭宗訓還沒去找事兒呢,他們兩個主動就把棍子塞到了郭宗訓的手裏。

  唉……孤就沒見過這麽賤的,主動送上門來找收拾。

  現在,範質至少兩三個月是回不來了,至於王溥,敢抬出父皇來壓我,那你自己去跟父皇解釋去吧。

  剩下這個魏仁浦,中書令,也是個位高權重的,隻不過剛被任命為宰相卻沒幾天。

  應該是有可能愉快合作的吧。

  “臣多謝太子殿下厚愛,太子殿下請。”

  魏仁浦恭恭敬敬的跟在郭宗訓身後上了車駕,這可是個殊榮,就連魏忠賢,那都是隻能跟在太子車駕旁邊徒步的。

  韓通和曹彬一直在一旁默默的注視著剛才這出好戲,太子始終沒有給他們兩個下達命令,得意了石守信,還衝他倆挑釁的揚了揚下巴。

  “曹將軍,太子殿下今天,這動靜鬧的有些大啊。”

  曹彬不敢說自己已經猜到了太子殿下的意圖,隻好裝作苦笑的樣子,對著韓通說道:

  “韓將軍,曹某不管那些,曹某隻知道皇上出征之後,這開封城就是太子殿下說了算,曹某隻需要一切聽從太子殿下的命令即可。”

  韓通伸手拍了拍曹彬的肩膀,說道:

  “曹將軍家的二位公子已經做了太子伴讀,韓某十分羨慕啊,可惜韓某家中沒有適齡的公子,要不然定然也要去求一求太子殿下的。”

  韓通的意思很明白,就知道你曹彬會這麽說,你跟太子算是已經綁在一起了。

  “韓大人,太子殿下也曾在曹某麵前提過你,說一看韓將軍臉上的刀疤就知道,韓將軍定然是個勇武過人的忠義之人,侍衛司有韓大人統領,太子殿下無憂矣。”

  韓通一聽大喜:

  “曹將軍,此話當真,太子殿下真是如此說的嗎?”

  曹彬知道韓通在擔心什麽,不就是擔心這回自己還是得不到侍衛司都指揮使的正職嘛。

  韓令坤比韓通年輕的多,韓令坤的前任也比韓通年輕,反正韓通就在侍衛司副指揮使的位置上穩穩的坐了五六年了。

  從郭榮登基開始,他就是侍衛司副指揮使,因為不用領兵出征,因此也就沒有軍功的來源。

  沒有軍功自然也就沒有提升的機會。

  韓通曾經數次向郭榮請命,請求調回殿前司,能夠跟隨皇上一起出征。

  但是都被郭榮給否決了。

  否決了,郭榮還不說原因,這可就讓韓通很鬱悶了。

  大概皇上是嫌自己老了吧。

  “韓將軍,這事兒,曹某有必要蒙騙你嗎,韓將軍放心,曹某是不會跟你爭奪都指揮使的位置的。”

  這也是郭宗訓提前給曹彬打了預防針:

  “曹將軍,父皇出征歸來,孤會向父皇建議,侍衛司都指揮使就由韓通韓大人來擔任,曹將軍你這邊,孤另有想法。”

  也是沒說對他有什麽想法,但曹彬可以肯定的是,跟著太子殿下,必然是沒錯的。

  名酒烈侯一經推出,目前是有價無市的局麵,因為,百戰英雄堂每天隻賣一壇子烈侯。

  還是拍賣,價高者得,昨天的一壇子烈侯,已經拍到了五千兩的天價。

  郭宗訓聽到這個消息,卻歎了一口氣,罵道:

  “開封城的富豪還真他娘的多啊。”

  按說曹彬跟郭宗訓算是夠親近的了吧,但是,到現在為止,名酒烈侯,曹彬是一口都沒嚐過。

  但他知道,絕大部分的烈侯,現在都陸續送到軍中去了,交給老太醫郭萬徹專門保管。

  對外,可不能說那是烈侯,要不然整個大周軍隊會瘋掉的。

  用五千兩銀子一壇的烈侯來給我們清洗傷口,天哪,還是讓我死了吧,把賣酒的錢當成撫恤金交給我家人就行了。

  如此機密的事情,曹彬都知道,但郭宗訓就是沒讓他喝一口烈侯。

  據說,百戰英雄堂的總掌櫃李娃姑娘,還有白酒製作工坊的崔據和杏花,這三個人是喝過的。

  另外就是劉伯溫和先期退下來的五十名悍字軍軍卒,他們也都喝過。

  張鐵牛也沒撈著喝,總是纏著以前的弟兄們問,這酒滋味咋樣啊,夠兄弟就給俺鐵牛弄一碗出來嚐一口啊。

  這些兄弟無一列外的衝著張鐵牛神秘的微笑:

  “總掌櫃李娃姑娘說了,誰敢泄漏,誰敢偷酒,誰敢吃裏扒外的,一律送回前線送給嶽將軍處置,鐵牛啊,你可不要害我們啊,我們這才剛看到好日子在向我們招手啊。”

  自從跟了太子殿下,所有的悍字軍軍卒就猶如重生了一般,退下來的軍卒一轉身就變成開封城的居民了。

  雖然是商戶,雖然商戶在這個時代地位並不高。

  但是,傻子都能看出來,那些腰纏萬貫的整天對人點頭哈腰的商戶們,到底過的是什麽樣的日子。

  “地位算個球,有錢才是硬道理,總有一天,孤會讓你們知道,有錢的才是大爺。”

  有錢的才是大爺,其實這些大頭兵早就知道,隻不過他們從來也不敢想,有那麽一天,自己也有機會成為有錢人了。

  你就說吧,有了這樣的機會,誰敢不珍惜,誰敢鋌而走險?

  崔據的酒坊,被郭宗訓定為唯一指定的名酒烈侯釀造工坊,其餘的地方,隻負責存銷。

  目前,曹彬家裏征用的幾個商鋪,牌子是掛出去了,可就是沒有酒賣。

  總掌櫃李娃姑娘說了,所有百戰英雄堂的店鋪,都開始賣雜貨,沒有官憑官引不能售賣的貨物就報上來,本姑娘去給你們想辦法。

  誰不知道太子殿下現在一見到李娃姑娘就喊嫂子。

  而且太子殿下也說了,想好好在百戰英雄堂混的,就要跟以前在軍營裏一樣,令出必行,令行禁止,李娃嫂子的話,就是孤的話。

  誰敢不聽,誰敢犯錯,絕對不會給你第二次機會,首犯者就直接趕出百戰英雄堂,情節嚴重的還會移交官府治罪。

  鹽引、鐵引還有其餘的官府禁止百姓私售的貨物,郭宗訓暫時還沒有給百戰英雄堂批條子,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其實是春耕。

  上次參加冬獵的一百悍字軍軍卒,能退下來的都已經退下來了。

  一部分跟著魏忠賢開啟了東廠錦衣衛的建造模式。

  另一部分歸入了百戰英雄堂總掌櫃李娃的麾下。

  實際上,郭宗訓的思路,魏忠賢的東廠,和李娃的百戰英雄堂,是一體的。

  對朝廷來說,東廠在明,百戰英雄堂在暗。

  對江湖來說,東廠在暗,百戰英雄堂在明。

  對敵國來說,無論是東廠還是百戰英雄堂,都是在暗的。

  還都是初期,先各自發展再說。

  曹彬反正是家中所有的店鋪都交給太子了,根本沒提分成分紅的事情,太子願意帶著我們曹家玩兒,那就是天恩啊。

  郭宗訓在回開封的路上,跟魏仁浦聊的十分愉快,父皇給自己留下了三位宰相,總算是還有一個識相的。

  “魏大人,通知下去,每日一朝改為每三日一朝,每天上午都是孤處理朝政的時間,下午和晚上,如無特殊重大事情,不要來打擾孤。”

  “臣遵旨。”

  郭宗訓可不想被政務綁的死死的,就剩一個魏仁浦是個聽話的,那就盡快提拔自己人吧,父皇就是想要怪罪也得等他凱旋歸來再說了。

  剛回到皇宮,皇後娘娘身邊的大太監就來傳話了,皇後娘娘召見太子殿下。

  又來一個想要跟孤指手畫腳的,好吧,就去看看孤的母後會怎麽說怎麽做吧。

  對於這些迫不及待的就跳出來的人,郭宗訓的宗旨是,不惜一切代價,堅決痛擊之。

  “孤知道了,你回去稟告母後,孤剛去送了父皇回來,一身塵灰,待孤先回去沐浴,收拾清爽了再去拜見母後。”

  伺候符金環的大太監叫做王沐恩,大約是看到大總管李同介跟著皇上一起走了,後宮裏現在皇後娘娘最大,自然的,自己也是水漲船高,可以跋扈一下了。

  “太子殿下,皇後娘娘的口諭,是請您回宮之後即刻就去呢。”

  郭宗訓看了一眼王沐恩,回頭對著魏忠賢說道:

  “魏伴伴,掌嘴,要是讓孤知道這老貨的嘴裏還剩一顆牙,孤要你好看。”

  “奴才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