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趙二有什麽事兒
作者:鶴亥磊      更新:2020-10-22 01:46      字數:2584
  工部尚書是個花白頭發花白胡須的小老頭,叫做邱漳普,大半夜的被皇帝給提溜到匠人所來,也是夠辛苦的。

  邱漳普眼看著自己手下的侍郎、吏官和將作大匠都被帶進了匠人所,唯獨留下的自己,有些蒙圈。

  蒙圈還不敢問,隻能老老實實的站在那裏等待皇帝發話。

  “邱愛卿,朕的皇兒發明了一種利國利軍也能利民的寶貝,朕這麽晚召你們來,就是製作此物,今晚我們都不要睡了。”

  “老臣遵旨,那老臣也進去吧。”

  “邱愛卿不用進去,朕說了,匠人所從即刻開始,除了朕帶的人,其餘人等,許進不許出。”

  “皇上,既然皇上您能深夜召臣等前來,那就說明此物非常重要,老臣願意進去,或許也可以出一分力氣。”

  郭宗訓對於邱漳普這個人不甚了解,不過,能夠擔任工部尚書一職的,多多少少應該會對器械製造有些了解的吧。

  “邱愛卿一片赤誠,朕知曉了,但你還真不能進去,外麵還有很多事情需要你來處理,有侍郎在裏麵就可以了,邱愛卿先去官署休息,此事需要你知道的時候,朕會讓你知道。”

  可見郭榮對馬蹄鐵是有多重視,郭宗訓估計,裏麵的人至少要關一兩個月,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既然這個時代還沒有馬蹄鐵,那麽,一旦周**隊的騎兵馬匹都配備了馬蹄鐵,在戰場上的作用可想而知。

  “老臣遵旨。”

  匠人所的旁邊,就是工部的官署,邱漳普退下後就去官署待著,隨時聽候皇帝傳召。

  郭榮看了看身邊的人,除了郭宗訓,還有韓令坤,韓通、李同介,魏忠賢,和張鐵牛,再遠一點的地方,就是郭榮的隨身護衛。

  “訓兒,李同介,魏忠賢,你們三個跟朕進去。”

  “兒臣遵旨。”

  “老奴(奴才)遵旨。”

  說完,郭榮拉著郭宗訓的手,就往匠人所裏走去,郭宗訓明顯的能感覺到郭榮的手不僅在微微顫抖,而且,手心裏都冒汗了。

  一塊馬蹄鐵罷了,父皇至於這麽激動嗎。

  進入匠人所,侍郎廖紀遠帶著將作大匠已經在工坊等候。

  “訓兒,你來說吧。”

  “兒臣遵旨。”

  郭宗訓拿著馬蹄鐵的圖紙交給了將作大匠車永輝,並把製作要求很詳細的給他講解了一遍。

  “車大匠,可聽懂了?”

  “四殿下,小民聽懂了,這就親自製作。”

  車永輝招來幾個匠人,開始製作馬蹄鐵,郭宗訓就在一旁指點,費了不少功夫,一直到寅時初刻,第一副馬蹄鐵才算做好了。

  “父皇,您親自來安裝第一副馬蹄鐵吧。”郭宗訓打了個哈欠說道。

  郭榮看著兒子手裏拿著的四塊鐵片和幾根釘子,心裏也有一些小激動。“

  “你們都辛苦了,訓兒也辛苦了,好,那朕就來親自試驗吧。”

  李同介和魏忠賢一人牽著兩匹馬,都是拉車的馬,即便是失敗了也沒關係。

  命人將馬腿固定,在郭宗訓的指導下,郭榮親自用小刀將馬蹄削平,然後安上蹄鐵,用釘子釘牢。

  很快的,四個馬蹄都裝好了蹄鐵。

  “來人,配好鞍韉,朕試騎一番。”

  郭榮當了皇帝之後,估計就再也沒有騎過這種駑馬了。

  鞍韉配好,郭榮飛身上馬,馬鐙倒是有了,要不然郭宗訓還得把馬鐙弄出來。

  “駕。”

  郭榮雙腿一夾,一甩鞭子,駑馬慢悠悠的跑了起來,直接跑出了匠人所。

  郭宗訓回頭對工部侍郎廖紀遠和大匠車永輝說道:

  “繼續做吧,你們幾個先做熟練了,一會兒聽皇上安排。”

  郭榮騎著駑馬在外麵跑了一圈,速度太慢,覺得非常的不過癮,但是效果卻是顯而易見的,馬匹適應了蹄子上安裝了蹄鐵之後,跑起來明顯的有力了許多。

  回到匠人所後,郭榮將馬匹交給了李同介。

  “這匹馬就先留在匠人所,一直養著吧,朕親手給它安的馬蹄鐵,也是它的運氣。”

  “老奴遵旨,這匹馬可真是好福氣呢。”

  郭榮回頭看到匠人們還在繼續製作馬蹄鐵,很是滿意。

  “廖愛卿,車大匠,這陣子辛苦你們,給朕日夜不停的趕工,五天之內,必須做出一萬套馬蹄鐵,衣食物品朕會派人送進來,若還有需要,可通過守在門外的侍衛司將領向工部通報,朕再說一遍,沒有朕的允許,任何人不得離開這裏,否則,殺無赦。”

  “微臣遵旨,必定會按時完成皇上交待的任務。”

  郭榮又看了一會兒匠人們製作馬蹄鐵,此時天光已經微微的有些亮了。

  “這裏就交給你們了,朕等著你們的好消息。”

  “恭送皇上。”

  郭榮興致勃勃的帶著郭宗訓等人離開了匠人所,來到工部官署。

  “邱愛卿,大軍出征在即,工部這邊目前重中之重就是匠人所裏正在製作的物品,朕已經下了封口令,你也無需打聽,該你知道的時候自然會讓你知道,匠人所裏若有需要,你務必盡力提供。”

  “老臣遵旨。”

  叮囑完事,郭榮帶著郭宗訓等人回到了皇宮之內的禦書房,屏退了其他人,郭榮對郭宗訓說道:

  “訓兒,一會兒早朝,朕就會宣布立你為太子,不日朕就會率軍出征,開封城,朕就交給你了。”

  “兒臣謝父皇厚愛。”

  郭宗訓才不會客氣說什麽自己還小不能監國之類的話,估計郭榮也就是這麽一說,到時候再給他弄幾個輔政大臣,朝堂上的事情,郭宗訓還是說了不算。

  “好了,訓兒回去休息吧,今天就不要出宮了。”

  “父皇,兒臣還要去弄燒酒呢,那也是對我大周將士有很大幫助的醫用物品。”

  “父皇倒是把這件事情給忘了,訓兒發明了馬蹄鐵,已經是大功一件了,那個什麽燒酒,訓兒盡力就好。”

  郭宗訓有些小鬱悶,總覺得父皇是低估了燒酒的作用,那就等到做出來再說吧。

  “兒臣告退。”

  從禦書房離開,郭宗訓回到同福宮小憩了片刻,就帶著魏忠賢等人再次出宮,跟曹彬匯合,準備去春困別院。

  “四殿下,末將有事向四殿下稟報。”

  宮門外,曹彬的臉色有些古怪。

  “曹將軍,有什麽事兒,但說無妨,是你家兩位公子今天不能來了嗎?”

  “那倒不是,末將家中犬子已經在別院等候了,末將要說的是殿前司副都點檢趙將軍之弟趙匡義的事情。”

  郭宗訓一聽,趙二?

  這家夥現在連正式官職都沒有,狗屁都不是,他能有什麽事情?

  (題外話:寫作者話裏怕你們不看,我查了一下後周的官員體係,沒查到,總之是挺亂的,很多官職名稱十分生僻而且繞口,我就先按照唐朝的來了,所謂三省六部,九寺五監。而且,書中很多人物也是作者杜撰出來的,比如本章的邱漳普、廖紀遠和車永輝,各位喜歡深究曆史原貌的大佬如果能提供相關資料,在下不勝感激,歡迎糾錯,可以噴,但別罵,也別說什麽本書必撲必須涼涼之類不吉利的話,太難聽的我可是要刪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