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趙家兄弟
作者:鶴亥磊      更新:2020-10-22 01:46      字數:2288
  “大哥,你就不能去皇上麵前推舉我一下嗎,你現在都已經是是殿前司副都點檢了,我卻還是跟趙普、沈義倫一樣,隻是大哥你的幕僚,大哥你是了解我的,我也是個有些本事的人。”

  開封城,趙府之中,趙匡義有些焦躁,很明顯的,他剛才是在什麽地方受氣了。

  “廷宜(趙匡義字),你這是怎麽了,為兄最近總覺得你好像有什麽心事,莫不是在外麵遇到難處了?”

  趙匡義能怎麽說,哦,你弟弟我在外麵被人嘲笑了,有個殿前司副都點檢的大哥,自己卻還啥也不是。

  “大哥,我也想像大哥一樣去沙場建立功勳,不是說皇上又要禦駕親征了嗎,這可是個建功立業的好機會,若是我也能在軍中有領兵的資格,不是也能跟著大哥一起分到一些軍功嗎。”

  趙普和沈義倫在在場,對於趙匡義的想法,趙普是支持的。

  “將軍,屬下覺得二公子說的不無道理,這次皇上禦駕親征,不管最終是對北漢還是遼國,勝算都很高,趁這個機會,給二公子哪怕一個偏將的軍職……”

  沈義倫在一旁搖了搖頭,卻沒有說話。

  趙匡胤也搖頭,打斷了趙普:

  “則平先生(趙普字)的意思本將軍明白,廷宜的想法大哥也明白,廷宜,大哥之所以不讓你入軍職,就是不想你像大哥這樣的去衝鋒陷陣,要知道戰場之上刀劍無眼,稍有不慎就會喪命,大哥是不想你去涉險啊。”

  趙匡義看了一眼趙普,似乎是想讓趙普幫忙再爭取一下,卻又聽到趙匡胤繼續說道:

  “對了,冬獵之時,我見到了四皇子,四皇子對我是不遠不近,反倒是主動問起了廷宜你,你現在可是四皇子的姨夫,也算是國戚,四皇子還說讓你們夫婦常去宮裏走動,廷宜倒是可以從這方麵想想辦法,在朝堂上弄個一官半職的,也好過去沙場刀頭舔血。”

  “當文官有什麽意思,我大周以武立國,最重視的就是沙場功勳,最驕傲的就是馬上封侯,大哥,你就讓我去軍中吧。”

  看著趙匡義還想求肯,趙匡胤頓時就把臉拉下來了,說道:

  “讓你去軍中可以,去從一個小小的軍卒做起,你願意嗎?”

  趙匡義還沒有聽出來大哥不高興了,嚷嚷道:

  “幹嘛要從下賤的軍卒做起,不是有大哥您嗎……啊……”

  趙匡胤抬手就給了趙匡義一耳光,啪的一聲格外的清脆響亮,立刻,趙匡義的臉上就浮現出五個清晰的指痕。

  “閉嘴,不知好歹的東西,你大哥我就是從軍卒一步步的升到現在的位置,做軍卒哪裏下賤了?”

  趙匡義傻眼了,知道自己說錯了話,捂著臉不敢吭氣。

  “好了,好了,將軍您也不要動怒,廷宜還小,說話沒個分寸,不過,屬下認為,以廷宜的性子,去軍中確實不太合適,或許走走四皇子的門路反而會更加的順暢。”

  這回說話的是沈義倫,在座的四人中年紀最大的也是他。

  “順宜先生(沈義倫字)說的對,就你口口聲聲說什麽下賤的軍卒,大哥若是讓你去了軍中,不但毫無建樹,反而會成為大哥的拖累,廷宜你下去吧,好好反省。”

  趙匡義用有些怨毒的眼神看了沈義倫一眼,這個老東西,倚老賣老,仗著自己年歲最長,經常把本公子年紀還小掛在嘴邊上,老東西你給我等著,等本公子哪天得勢了,定要好好的收拾你。

  心裏很不服氣,但表麵上,借趙匡義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在大哥動怒的情況下再頂嘴,隻能站起身拱手施禮道:

  “大哥,是我錯了,我不該口不擇言,我這就回去反省。”

  趙匡義離開後,趙匡胤歎了一口氣說道:

  “則平先生,順宜先生,皇上禦駕親征,本將軍肯定是要隨駕出行的,這次要委屈則平先生隨我一起,先做個軍中錄事,府中就要順宜先生多多費心了。”

  趙普和沈義倫知道這是趙匡胤在給他們分工了,雙雙起身拱手說道:

  “屬下遵命。”

  趙匡胤擺擺手,示意二人重新坐下,繼續說道:

  “廷宜確實還太年輕,入朝為官都太早,不過既然四皇子對他頗有親近之意,此事順宜先生倒是可以為廷宜籌謀一番。”

  趙普在一旁說道:

  “將軍,屬下倒是認為二公子現在入朝為官並不早,想那呂端也不過才二十四歲,這次還被皇上委以重任,專門負責跟遼國談判事宜,遼國這次是來求和的,這場談判對呂端來說就等於是白撿的功勞。”

  沈義倫這回沒有跟趙普唱反調,也跟著說道:

  “則平說的很有道理,現在,北漢使團那邊,皇上還沒有委派,想必是想晾他們幾天,不如趁這個機會為二公子運作一番,即便做不了主使,做個從官想必還是可以的。”

  趙普和沈義倫二人都把當朝的二位宰相大人給忽略了。

  說實話,現在的朝堂,是皇帝柴榮一言九鼎,包括宰相範質和王溥,大多數的時候也隻是個執行者。

  “二位先生說的好,四皇子如今被皇上委派了接待遼國皇子和貴女的任務,也算是參與了朝堂政事,符家次女也被立為皇後,四皇子就交給皇後娘娘撫養,從目前的情況看,四皇子的牌麵是幾位皇子中最大的。”

  趙普接著說道:

  “的確如此,當今皇上每逢戰事必會禦駕親征,再過兩年,皇上出征時,這監國之位十有**就會落在四皇子頭上,咱們趁現在多去燒燒香,必然會獲益良多的。”

  沈義倫說道:

  “四位皇子之中,目前看是沒有冷灶可燒,五皇子的母妃地位不高,六皇子和七皇子年紀還太小,隻有四皇子現在是最得寵的。”

  趙匡胤點點頭說道:

  “我這個二弟,一直把我視作楷模,其實根本沒這個必要,本將軍浴血沙場,就是為了搏一番前程,廷宜現在可是掛著國戚的名頭,有這層關係不利用,跑去軍中萬一有個閃失,本將軍可就愧對父母了。”

  趙普微笑道:

  “雖然二公子以文官入仕,屬下和順宜兄入仕的時機又要有所拖延,不過……”

  趙匡胤一聽趙普這麽說,立刻長身而起對著趙普和沈義倫拱手道:

  “是本將軍考慮不周,竟然沒有替二位先生考慮,實在是慚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