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引子
作者:鶴亥磊      更新:2020-10-22 01:45      字數:2727
  公元1018年,六十五歲的大周天子柴宗訓一統天下之後,受到了火雲洞中火雲三皇傳召,三皇乃是天皇伏羲,地皇神農和人皇軒轅,能受到三皇傳召,那可是古往今來的無上榮光。

  柴宗訓遂禪位給太子,從此消失在所有人的視野中,流傳在世上的,隻是這位千古一帝用了數十年時間一統天下的傳說。

  什麽是天下,蒼天之下即為天下,誰又能真正的一統天下呢?

  柴宗訓並沒有立刻去覲見火雲三聖,他想先去看一看蒼天之下到底有多大……

  渤海之濱,柴宗訓佇立在一塊巨大的礁石上,麵朝大海,心情舒暢。

  “朕乃是大周天子,這大周,是天下人的大周,就交給你們了,不要讓朕失望啊……”

  一陣滔天巨浪襲來,礁石上失去了柴宗訓的蹤影,老百姓傳說,大皇帝這是去找龍宮的龍王喝茶去了。

  直布羅陀海峽,柴宗訓乘著一葉扁舟飄蕩在海上,來來往往的船隻都向這位偉大的帝王鳴笛致敬,船隻上高高懸掛著的,正是大周龍旗。

  柴宗訓向過往的船隻不停的揮手致意,一頭巨大的鯨魚遊了過來,柴宗訓跳到了鯨魚背上,繞過直布羅陀向西而去。

  白令海峽,柴宗訓端坐在鯨魚背上,一柄竹笛擱在嘴邊,一曲蕩氣回腸的《滄海一聲笑》在波濤聲中回蕩。

  “朕去看過了北極圈,現在,朕要一路向南,到達地球的最南端,去到南極洲的中心看一看。”

  南極洲,冰川之上,柴宗訓的身後跟著上萬隻的南極企鵝,笨拙可愛的企鵝們也不知道這個陌生的人類要去何方。

  “你們這群憨貨,跟著朕幹什麽,朕在環遊天下,跟著朕你們是找不到魚吃的,哈哈。”

  周遊一番之後,柴宗訓回歸華夏大地,來到了火雲洞前,躬身施禮,朗聲說道:

  “大周天子柴宗訓,奉召特來覲見三皇。”

  洞門打開,從洞內走出一個高戴冠冕身穿黑色袞服龍袍相貌威嚴的中年男子。

  “朕乃威皇帝嬴政,三皇特命朕來迎接你,隨朕來吧。”

  嬴政?秦始皇?他也位列火雲洞仙班了?而且還成了天地人三皇之後的威皇帝,可真是實至名歸讓人羨慕啊。

  想到這裏,柴宗訓微微一笑,不禁想起了這位一統華夏的偉大帝王曾經的豪言壯語:

  “朕統六國,天下歸一,築長城以鎮九州龍脈,衛我大秦、護我社稷。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朕在,當守土開疆,掃平四夷,定我大秦萬世之基!朕亡,亦將身化龍魂,佑我華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為證,天地共鑒,仙魔鬼神共聽之!”

  那朕是不是也該給後世留一番慷慨激昂呢?

  也罷,狠話都讓嬴政給說了,朕就不要畫蛇添足了吧。

  此時的柴宗訓,是個六十五歲的老人,一身布衣並不似始皇帝嬴政那般的威嚴。

  但隨著他一步一步向洞中走去,隻聽得洞中仙音四起,仙樂飄飄,柴宗訓身上的布衣變成了一身金色的龍袍。

  而他的容貌,也在這步步仙樂中變得越來越年輕。

  “德皇帝大周天子柴宗訓歸位……”

  洞門關閉,仙樂依然繚繞……

  …………

  時間回到了公元959年正月初一,開封,周朝皇城。

  “訓兒醒了沒有?”

  禦書房內,周國皇帝柴榮眉頭緊鎖,他已經失去了三個兒子,現在,順位第一的嫡皇子,年僅六歲的柴宗訓又溺水昏迷,原本該是熱熱鬧鬧過年的皇城內一片肅穆,沒人敢在這個時候慶賀新年。

  “陛下,四皇子尚未蘇醒,太醫說了,四皇子脈象沉穩有力,氣息綿長不絕,麵色正由蒼白轉為紅潤,陛下洪福,四皇子吉象,醒來隻是遲早的事情。”

  太監總管李同介知道皇帝既要心係國事又記掛四皇子,故此命人一個時辰一報四皇子的情況。

  柴榮歎了一口氣,想發怒,這都已經四天了,每天都給朕說四皇子吉象,為何到現在還沒有醒來呢,?

  肅立在階下的幾位周國文武重臣,一片沉默,沒人敢在這個時候說什麽勸慰寬心的話,萬一說錯了,四皇子真就醒不過來的,以柴榮的殺伐果斷,斷不會輕饒了他們。

  “繼續議事吧,朕打算同時征伐遼國和北漢,眾卿有何看法?”

  周國立國不到十年,周邊群狼環伺,東北的遼國和高麗,北麵的北漢,西北的黨項和定難,西邊的吐蕃,西南的後蜀和大理,南麵的南唐,東南的吳越……

  這些都是柴榮心中必須要征服的地方。

  宰相範質出班奏道:

  “陛下,如今我周國兵馬強盛,加之糧草也還算充足,臣以為征討北漢或者遼國任何一方都是可行的,若是一並征討隻怕力有不逮,因此臣建議先易後難,先克北漢再圖北遼。”

  作為文臣,範質是不讚成窮兵黷武的,但高坐在皇位之上的柴榮可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在位幾年勵精圖治,不僅在群狼環伺之下固守了中原地帶,還東征西討打下了大片疆土。

  跟柴榮唱反調可是沒有什麽好果子吃的,因此,範質退而求其次,提出了先易後難先打北漢的建議。

  聽到範質的啟奏,柴榮麵無表情,不置可否,眼神又看向了另外一個人。

  “元朗,你來說說看。”

  被柴榮點名的正是朝中大將趙匡胤,字元朗,時年三十二歲,此人文韜武略俱佳,憑借赫赫戰功一路升遷,成為了周國朝堂重臣中最年輕的一位。

  趙匡胤正想出班回話,不想站在他一旁的李重進用肩膀頂了他一下,搶先出班啟奏:

  “陛下,臣以為以我周國目前的國力,別說是同時征伐北漢、北遼,就是同時攻伐南唐、西蜀都是輕而易舉,臣請領兵攻伐南唐。”

  李重進,周世祖郭威時期就是領軍大將,為人桀驁,郭威駕崩前對李重進不放心,非要親眼看著李重進向柴榮叩頭行君臣之禮這才咽氣。

  柴榮看著李重進,臉上露出了讚賞之意,先不管李重進想單獨領軍攻伐南唐有沒有別的心思,至少這話聽起來就提氣。

  “李愛卿之言,甚合朕意,隻不過南唐已經撤去國號,割據江南一隅,李璟也隻稱江南國主,不足為懼,當下,朕認為還是早日克複燕雲十六州才是首要。”

  柴榮說著話,眼神再次看向趙匡胤,這是他最看重並親手提拔起來的年輕將領,一直以來的表現都讓柴榮十分滿意。

  趙匡胤見皇帝再次看向自己,知道這是柴榮在給他議論軍國大事時說話的機會,連忙出班拱手啟奏:

  “陛下,臣深以為燕雲十六州乃是我漢人故地,卻為北遼侵占,當地漢民皆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陛下英明神武雄才大略,如今我周國武力鼎盛,要打就應當先打北遼,拯燕雲十六州漢民於水火之中。”

  駙馬張永德一看,禦書房裏一共就站著他們三個武將,李重進和趙匡胤都說話了,自然該輪到他了。

  張永德正想出班啟奏,突然一名小太監急匆匆奔了進來,滿臉的驚喜,連聲高呼:“陛下,陛下,四皇子醒了,四皇子醒了……”

  柴榮一聽,大喜過望,立刻起身朝著禦書房外走去,順便衝著階下的臣子一揮手說道:

  “今兒個大年初一,眾位愛卿都回家過年去吧,攻伐北遼之事,正月**朝會時再議。”

  “皇上起駕。”太監總管李同介跟在柴榮身後高喊,同時用眼神惡狠狠的剜了一眼跑來報喜的小太監,小太監頓時就覺得如墜冰窟通體冰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