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暗淡
作者:抑鬱芝士      更新:2020-10-21 21:27      字數:2183
  那邊李淮寧也道,“這味道鹹鮮味,刀工精細,軟嫩清醇,入口即化,是對廚師刀工的考校。這醉仙樓不愧是建康城中味道的點飯,名不虛傳。”

  左謁笑道,“還是淮寧誇讚了,下麵一道便是扒燒整豬頭,這道菜還有個來由,不知道各位可曾聽說過。”

  李程洵就不用說了,嚐個味道能說出食材已是她的最大極限。

  有個同窗道,“傳說前朝年間,法海寺的一位蓮法師,擅長烹調,燒的豬頭肥嫩香甜,常以他親手燒製的扒燒豬頭款待施主,食之美不可言,譽為味壓江南。

  兒童們因為和尚會燒豬頭,還編了一首歌謠傳唱。

  其實釋門創教,弟子沿門托缽,並無專門吃素的習慣。

  後來釋加弟子提婆達多單立門戶,提出不吃乳蛋魚肉葷物。

  梁武帝時,大立佛教,開始了佛教徒不吃葷吃素的齋戒製度。

  後來蓮法師把這手絕藝,傳給廟裏的一個廚師。廚師學會此法,在外麵開了飯館,專門烹製扒燒整豬頭。

  製成後先把頭肉和舌頭放入盤中,再將腮肉、豬耳、眼睛按原位裝上,成一整豬頭形,然後澆上原湯汁,保持了法海寺蓮法師的手法和風味流傳下來。”

  李程洵正經,這手藝居然還來自和尚?看來凡界的佛法教眾日子過得還是蠻滋潤的嘛。

  李淮寧不愧是博覽群書之人,立刻補充道,“關於這一傳說,雖無明文記載,但卻可以在古籍中找到旁證。前朝的《揚州風土詞萃》中收有白沙惺庵居士的《望江南》詞。其中有一首寫道:“揚州好,法海寺閑遊。湖上虛堂開對岸,水邊團塔映中流,留客爛豬頭。”這就可以看出,揚州法海寺的“扒燒整豬頭”的確是很有名的。”

  “是呀是呀,”一位同窗道,“扒燒整豬頭,是揚州菜中素享盛名的“三頭”之一。“三頭”即“拆燴鰱魚頭”、“清燉蟹粉獅子頭”、“扒燒整豬頭”。其中尤以“扒燒整豬頭”曆史較為悠久,聲譽最高。”

  “酥爛脫骨而不失其形,色澤紅亮、肥嫩香甜,軟糯醇口,油而不膩,香氣濃鬱,甜中帶鹹,風味不凡。”李程洵讚美道,看著左謁詢問的眼神道,“豬頭,醬油,冰糖,薑,八角,香菜,料酒,香醋,小蔥,桂皮,茴香籽。”

  “薑兄你這舌頭也是沒誰了,真是說的分毫不差。”左謁稱讚道。

  倒是李程洵好奇道,“這東西到底是如何製作?”

  左謁也不吝嗇道,“這東西要是我說出來,大家獲取也不會做,還是得來這酒樓裏。

  首先薑洗淨,切片,蔥洗淨,打成結。

  香菜擇洗幹淨,消毒,備用。將豬頭鑷淨毛,放入清水中刮洗幹淨。豬麵朝下放在砧板上,從後腦中間劈開,剔去骨頭和豬腦,放入清水中浸泡約兩小時,漂淨血汙。

  入沸水鍋中煮約,撈出,放入清水中刮洗,用刀刮淨豬睫毛,挖出眼珠,割下豬耳,切下兩腮肉,再切去豬嘴,剔除淋巴肉,刮去舌膜。再將眼、耳、腮、舌和頭肉一起放入鍋內,加滿清水,用旺火煮兩次,每次煮至七成熟取出。把桂皮、大料、茴香籽放入紗布袋中紮好口,成香料袋。

  鍋中用竹箅墊底,鋪上薑片、蔥結,將豬眼、耳、舌、腮、頭肉按順序放入鍋內,再加冰糖、醬油、料酒、香醋、香料袋、清水,清水以浸過豬頭為度,蓋上鍋蓋,用旺火燒沸後,改用小火燜直至湯稠肉爛。

  將豬舌頭放在大圓盤中間,頭肉麵部朝上蓋住舌頭,再將腮肉、豬耳、眼球按豬頭的原來部位裝好,成整豬頭形,澆上原汁,綴上香菜葉即成。”

  “那可不一定。”李程洵道,心道,“改日將青璃帶了過來,那小丫頭肯定能知道這東西怎麽做。”

  這桌子上所有的菜式都看得出來,都是左謁下來精心準備的。

  “這道軟兜長魚倒是不錯。”李程洵讚美道。

  李淮寧看去道,“這是是淮揚菜中最富盛名的一道菜,是以黃鱔為原材料製作的一道菜,成菜後魚肉十分醇嫩,用筷子夾起,兩端一垂,像小孩的肚兜帶,吃的時候又可以湯匙兜住,所以叫“軟兜長魚”。”

  又有同窗道,“這碟大煮幹絲也著實不錯,主要為淮揚方幹將其切成細絲,配以多種佐料的鮮香味經過烹調,經味道滲透到豆腐幹絲裏,但又不見一點油花。”

  “這道白袍蝦仁菜式極品,與軟兜長魚並稱為“淮炒兩峰”,是淮揚菜係中的絕品。白袍蝦仁顏色上白瑩,口味上非常的鮮嫩,齒頰留香,回味無窮。”另外一位見過的同窗道。

  李淮寧推了一下麵前的這碟,“這碗平橋豆腐選用內脂豆腐,將其切成一致的菱形小塊,配以雞肉丁、香菇丁、香菜沫,用鯽魚腦起鮮,因其起鍋時淋了一層明油。雖然沒有文思豆腐那般精致,但是味道卻也不遑多讓。”

  ……

  這下子大家都有自己所喜愛的失誤,李程洵足可以見到這左謁的用心,不過那道始終沒有吃到的蟹粉獅子頭。

  李程洵想著之前左謁說的那件事,在宴席過後便留了下來。

  “薑兄和淮寧這是?莫非是想送在下回家?”左謁開著玩笑道。

  李程洵搖搖頭,看著李淮寧和左謁道,“其實我倒是有個法子可以解決一下之前你說的山霞鎮的問題。”

  左謁的眼睛一亮,然後又黯淡下去,“山風兄,你莫非是想親自出馬就把人給抓住吧?你雖然這箭術不錯,但是那夥賊子可機靈著了,要是鎮上來了新人定然好長時間不得下來。以防是朝廷的人,咱們還有課,那裏有時間和他們瞎耽誤功夫。”

  李程洵一聽要耽誤國子監的課,眼睛立刻就亮了。

  但總不能太明目張膽,李程洵還是換了一個比較冠冕堂皇的借口。“左兄,這既然到你這兒吃飯,你還這麽有誠意對的招待,這不幫點忙,我這心裏著實有些過意不起。不如,這樣,你們後日回去上課,讓我去!”

  李程洵拍著胸脯,一副正氣淩然地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