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無爭城
作者:葫蘆小太爺      更新:2020-10-21 08:34      字數:2063
  洛衍趴在桌上仔細看著殷樊籬提供的局勢分布圖,斟酌他們即將建立的小勢力該選址何處,圖上有四五處紅色圈出來的地方,那是殷樊籬的建議,紗狐坐在一邊,給他念相關的情報信息,殷樊籬喝口茶,心想,這小兩口配合倒是默契,洛衍隻要挪挪眼珠,晏灀瑾就會將周圍勢力信息告訴他,不僅如此,還會針對他們自身的優缺點,迅速分析出利弊,雖然還不夠全麵,但是對於他們已經很不錯了,畢竟他們還不夠了解王朝的局勢。

  因此殷樊籬會在他們沒有提到的地方出言,為他們查缺補漏,這樣一來,洛衍就有了相當多的信息,來做判斷,紗狐見他不錯珠的盯著一處名叫無爭城的地方,“早知如此,我就不費心給你念那麽多信息了。”

  洛衍撓撓頭,尷尬的笑起來,殷樊籬不明所以的看著兩人,紗狐笑著答道:“家鄉書院的半山處,有一清湖庭院,名字是娘取的,名為無爭。”

  殷樊籬恍然,原來洛衍是看中了這個名字啊,他搖搖頭,洛衍還是有些少年心性的,隻是這無爭城…殷樊籬想了想說道:“無爭城地處極北,緊鄰龍木與玄水的邊界,常年動蕩,物產也不豐富,你若選在那裏立足,前期會很艱難,而且無爭城這地方,民風彪悍,不把官員放在眼裏,一言不合就會拔刀相向,這是弊。”

  “而利的地方倒也有,無爭城地理位置特殊,是王朝唯一由官府建立的小城,所謂的城主府,都是每年派去的官員組成,我剛才也說了,無爭城民風彪悍,經常會發生圍攻城主府的事情,每年也幾乎都有官員受傷,最嚴重的還有死亡情況發生,另外再加上掃不盡的流寇,和玄水邊軍的騷擾,現在朝堂內已經沒人願意去無爭城任職了,在大大小小的朝臣眼裏,去無爭城形同流放,所以如果你願意接手,我相信在朝上是沒人會反對的。”

  “另外,我告訴你一個秘密,無爭城其實是一個大金礦,咱家祖籍上是有記載的,無爭城背靠的蟄龍山脈裏,礦藏頗豐,你若能開采出來,還能守得住,那你可就發達了,超過西邊的白家指日可待。”

  洛衍一聽有礦,兩眼放光,但他有些疑惑,“蟄龍山脈的礦藏,該不會隻有咱家知道吧?”

  “當然不是。”殷樊籬神神秘秘的湊近洛衍,“龍木和玄水都知道那裏有礦,就連那些常年居住在無爭城的人也知道,可他們不敢采,因為早些年進山的,都沒出來,不管什麽境界,進去就出不來,老祖宗說那是山裏的山神不讓人動,我尋思著什麽山神,也比不過你那媳婦兒好使吧?”

  洛衍歪頭看著殷樊籬,咧嘴一笑,“外祖,你拿我當槍使。”

  殷樊籬搓搓手,“乖孫啊,我要養一大家子人,手頭著實緊的很啊。”

  一老一少同時嘿嘿笑起來,尤似兩隻狐狸。

  選址定下來,按理說洛衍就應該啟程回家,但是先前殷宿拜托他,處理高家的事情,因此洛衍並沒有著急離開,暫時在殷氏住下等著殷宿將鳴金果帶回來,他也不擔心殷宿找不到鳴金果,對殷氏子弟而言,買個鳴金果還是沒問題的。

  過了兩日,殷宿風塵仆仆的趕回家,將一個玉盒,一個木盒交給洛衍,“玉盒裏是麒麟果,木盒裏是鳴金果,你看看。”

  洛衍將兩個精巧的盒子收起來,“看就不用了,還是信得過你的,高家的事其實不難,和平年代不代表不需要軍人,不然四國何必要加強戰備呢,高家的問題,歸根結底在帝心,咱們殷家占據高位都說少年了,門生故舊一大堆,怎麽不見有誰敢來報複,說些惡心話呢?”

  “因為皇帝一直信任咱家,以前陛下身邊有個貼身內侍,深受陛下寵愛,便恃寵而驕,對很多大臣都敢直呼其名,陛下對此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就更加有恃無恐,誰若對他不敬,或者稍稍露出瞧不起他的意思,他就到陛下耳邊說那人的壞話,陛下對他極其信任,便會對大臣申斥懲戒,久而久之,他就有了個九千歲的稱呼,堂堂朝中重臣,都要對他禮重有加,有一次他過壽,宴請群臣,唯有咱們殷家沒人道賀,那內侍懷恨在心,就去陛下跟前說咱們竊居高位,圖謀不軌,陛下當場震怒,下旨將他活活打死,第二日早朝,陛下甚至與咱家和顏悅色的解釋了一番,於是朝堂內外再無人敢說咱們家半個不好。”

  “很多人都說帝王的心思很難猜,前一刻跟你和顏悅色,後一刻就可能要了你的命,說話辦事都要深思熟慮,其實沒那麽複雜的,帝王要的是千秋萬代,對所有人都會提防提防再提防,你當殷家真的不被皇帝記賬?不能的,一筆筆都在皇帝心裏記的清清楚楚,隻要時機一到,殷家的滅門之禍也就來了,那麽這個時機是什麽,你想沒想過?”

  殷宿沉思良久,搖搖頭,這些事他沒想過,畢竟現在他還沒有到接觸朝堂的時候,隻是家裏人遇到事情,會讓他在一旁聽著,看著,不會給他解釋。

  “這個時機有兩個,第一個是皇帝的龍位坐的穩穩當當,穩到誰都沒辦法掀了他的位子,例如天道王朝秦家,第二個就是他的龍位坐的風雨飄搖,隨時都有可能被掀翻,例如炎雀王朝朱家。”紗狐在一旁給他、殷宿和高銘桓倒杯酒,洛衍轉著酒杯繼續說道:“前者皇帝不需要賢臣,後者皇帝害怕賢臣,殷家能維持萬年不倒,是因為皇帝需要,而高家會有今天的局麵,就是因為皇帝不需要了。”

  殷宿和高銘桓聽的極為認真,他們都是各自家族的繼承人,無論洛衍說的對不對,他們都要記在心裏,仔細揣摩,再結合自己所學,也算是某種查缺補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