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9章 朝議之上
作者:曆史係之狼      更新:2020-04-09 16:41      字數:3235
  延康十六年,嶄新一年的初次朝議,便是迎來了一次群臣的爭吵。

  荀尚書顫顫巍巍的站起身來,上奏天子,要求對各州郡進行分治,他將大漢的幾個大州進行了細分,愣是弄出了三十六州,他剛剛說完,群臣頓時分成了兩股,開始了對這政策的商談,年邁的荀令公都不顧臣子之體麵,揮舞著手中的拐杖,大聲叫嚷著。

  他的支持者並不少,荀彧的理由非常的充足,如今大漢疆域極廣,地方太大,廟堂政令又極多,州牧之類,太過於勞累,政策的施行也很麻煩,最好還是能將大州分成諸州,官吏人手增多,如此妥善,當然,他也有一些未曾明說的理由,就是想要避免地方叛亂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這一點卻是不能對外言語的,大家心知肚明便好。

  最先起身反對的卻是劉巴,劉巴不滿的說道:“當今官吏本就繁雜而多,廟堂每年所要承擔的俸祿錢以及足夠多了,若是按著荀令公的想法,大漢如今的官吏隻怕還要翻個三四倍,如今已經空虛的國庫,該如何承擔如此多的官吏們呢?民少而官多,百姓能養活他們麽?

  劉巴的反對理由便是從國庫的壓力開始的,群臣聽聞劉巴的話,卻是沒有放在心上,大家都知道,國庫已經積攢了足足十五年的積蓄,怎麽會空蕩呢,這完全就是癡人說夢,想必劉公也是跟先前的聞人公一般隻是想著如何為國庫攢錢,故而如此勸阻。

  麵對劉巴的質疑,荀令公有些不滿,他問道:“你卻是當老朽不知?國庫每年的收入何其多也,就算因為施行律法而耗費了不少,可如今百業興旺,海外府的船隻源源不斷的趕往雒縣,西州的車馬也是如此,律法為定,稅賦的征收也快了很多,沒有漏缺的地方,國庫不可能承擔不起這點俸祿...大漢官吏的俸祿本就不高!

  一時間,留疤竟有些無言以對,他緩緩看向了一旁的諸葛亮,國庫的情況唯有諸葛亮看的是最透徹的,這次製定律法,實行律法,所耗費的財富是非常巨大的,可是這些情況,他卻又不能與大臣們細說,因為他與諸葛亮所琢磨出來的藏錢於民,這些人怕是難以理解。

  若是向群臣告知,大漢國庫已經空虛,他們將財富投入到民間,使得經濟運轉,隻怕這些大臣們是不許的。

  然而諸葛亮還沒有開口,便已經有人跳了出來,這位正是仲長統,仲長統看著麵前的荀令公,不滿的說道:“且先不提國庫的事情,但是從行政方麵來說,細化真的能夠促進行政之效率麽?依我看來,地方的細化,非但起不到促進效率的作用,怕是會讓諸多政事變得更加繁瑣,這與新官製的施行是背道而行的。

  對於仲長統的反對,荀彧並沒有驚訝,這人就是這般,隻要是他覺得不妥,他都會開口反對,從來都不在乎提出這個製度的人是誰,他非常的敬佩荀彧,愛戴荀彧,這可並不影響他對荀彧所提出的政策的看法,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荀彧也很是偏愛他。

  荀彧正要解釋,諸葛亮卻也走了出來,麵朝天子,附身一拜,這才看向了仲長統,他認真的說道:“我覺得,荀令公所言有理。

  “哦?,群臣大多以為諸葛亮與荀彧之間是有著矛盾的,因律法之事,兩個人就已經有些不和,他們沒有想到,諸葛亮竟會向著荀令公,坐在上位的劉熙也是有些震驚,他倒不是驚訝諸葛亮會為荀彧說話,畢竟,他知道諸葛亮的性子,諸葛亮從不曾怪罪過荀彧,相反,對於荀令公,他還是較為敬佩的。

  不過,與劉巴所說的一樣,他,諸葛亮,都是知道如今國庫的情況的,方才劉巴提及之後,劉熙的心裏,的確也是動搖了,隨即便是心痛,朕的國庫,是真的空虛了啊。

  不過,明明諸葛亮也是知道這個情況的,為何還要支持呢?

  隻見諸葛亮看著仲長統,認真的說道:“仲長君看的還是不夠透徹,沒能理解荀令公這政策之下的深意啊...仲長君負責戶籍之事,敢問仲長君,大漢如今有多少的戶籍啊?,諸葛亮剛剛發問,仲長統不假思索的說道:“戶籍之調查尚未結束,而如今便已有民九千六百萬...等調查完畢之時,戶籍怕是過億。

  聽到仲長統的言語,廟堂群臣頓時嘩然,紛紛叫了起來,一億之民啊,這是什麽概念啊,按著方士們的說法,天上的天帝也不過是有著一億六千萬民眾,那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可是在如今,大漢天子就要成為統禦一億民眾的天子了,這是前所未有的戶籍數量啊!

  群臣們顯得很是激動,就是這一點,他們也足以名留青史了,劉熙臉上也出現了笑容,他自己都有些驚訝,不知不覺,大漢的民眾竟有了上億之數?不錯,不錯啊!

  看著周圍躁動的群臣,仲長統卻意外的平靜,他繼續問道:“這與荀令公所提的又有什麽關係呢?

  “當然有關係..你可知如今的士子有多少?

  “不知...

  “門子學,以及在各地的地方學府,有著大量的學子們,這些人要通過考核,擔任官吏,可謂官吏的位置卻來越少,學子們卻越來越多...,諸葛亮隻是說了個頭,便沒有細說,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群臣這才擺脫了戶籍數量的狂熱,開始思索起諸葛亮的言語來。

  當今的百姓越來越多,官學也是如此,這導致學子士子們的數量是不斷的增加,而他們若是千辛萬苦通過考核,卻沒有位置可以讓他們去,那這就是一個非常尷尬的事情了,他們又想到了不少的禍患,若是引起了大量的士子不滿,學子也不願再求學,隻怕這幾十年的官學大業,考核大業,就要如此中斷了!

  甚至,還可能會引發新的動亂。

  仲長統自然也很快便明白,他朝著諸葛亮一拜,隨後又朝著荀彧一拜,這才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眼裏對於荀令公的敬佩卻又是多了些許,荀彧心裏也是有些懵,平心而論,這學子們的問題,的確不在他的想法之內,群臣之中反對的聲音也頓時少了很多。

  唯獨劉巴,還是有些著急,他無奈的說道:“國庫空虛啊!!諸君啊,這政策是不錯,不過這也需要國庫的支持啊,如今的國庫,是支撐不起的啊!,他看向了諸葛亮,諸葛亮卻是半點也不著急,微微一笑,方才說道:“頂多就是多些百萬錢的支出罷了。

  “這!!你們!!,劉巴被氣的有些說不出話來,抿著嘴,皺著眉頭,思索了片刻,方才說道:“既然如此,如此....,他遲疑了片刻,方才說道:“請增加太學,門子學之入學費用,諸啟蒙教材不再無償給與...對於官吏之俸祿,分成兩個部分,基本俸祿調低,再看其政績加以...

  劉巴板著臉,說著自己的想法,群臣也是相當認真的聽著,群臣之中,荀彧卻是瞪大了雙眼,看著麵前的劉巴,揉了揉雙眼,又打量了片刻,方才自嘲的笑了笑。

  最後,劉熙還是同意了荀令公的提議,分治從今年開始,在地方上施行,本來天子是要讓荀彧來執行的,卻沒有想到,荀彧推辭之後,向天子舉薦了諸葛亮來行此事,天子也沒有拒絕,便下令由諸葛亮與吏府,戶府,少府一同施行此事。

  朝議結束之後,劉熙便與諸葛亮回到了厚德殿裏。

  “孔明啊,你又不是不知道國庫的情況,為何要如此急著去施行呢?,剛剛回到了厚德殿,劉熙便抱怨了起來,做了這麽多,國庫卻是越來越空,這可如何是好啊,諸葛亮並不急,坐在天子的麵前,笑著說道:“陛下,國庫的情況也沒有那般的危急...

  “還不急?你看看劉巴都被你逼成了聞人公...這還不急??

  “哈哈,劉君對於國庫看的太重,故而如此,如今民間流通的大多都是憑據,官吏之俸祿,原先是給與糧,如今是給與從錢莊取錢的憑據,這與從前不同,國庫如今空虛,也能靠著紙幣熬過這一段時日,何況,方才劉君也給出了不錯的建議啊...

  “對於不斷增加的學子有了個限製,同時又對官吏的俸祿也有了限製,起到了鼓舞以及督促的作用啊。

  “算了,朕也不與你爭執了,反正你要記得,若是哪一天因國庫出了事,朕不會去追究劉君,朕直接派你去寧州吃魚,讓你吃個夠!,劉熙說著,瞪了諸葛亮一眼。

  “陛下可放心,若是出了事,臣當一人承擔...不過,臣對這些,都有應對之法,不會出現什麽過錯的,另外,這分治,看似容易,不過,還真的不能全按著荀令公所說的那樣施行,最好是按著地方的特產之物,戶籍數量,河流等來劃分...

  “這些事情,你看著辦就好,對了,你不要離開雒縣,如今廟堂諸事,朕還需要你來幫著...

  “可是要辦此事,就必須有個人親自前往各地...

  “讓仲達去吧。

  “謹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