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5章 驍勇歸來
作者:曆史係之狼      更新:2020-03-13 18:18      字數:3477
  熹平二十年末,南軍全體出動,開拔塞外。

  從董卓征戰貴霜之後,南軍便沒有過以如此規模出征,率軍的自然是張遼,麾下十三營,也各自準備齊全,那場陷入瘋狂的操練競爭,還是被張遼所中斷,大軍即將開拔,士卒們得要保存好體力,才能遠征塞外,不過,經過這場競爭,各部裏的兵學將領們都已經融入自己的軍旅之中,與校尉之類的談笑風生。

  唯獨陸議,被其他人排斥在外。

  對此事,張遼卻沒有插手,陸議並不愚笨,相反,這是個很聰慧的人,他定然會有辦法,張遼如此想著,在一個不太適合出兵的時候,發動了對塞外的征戰,所謂的塞外地區,在原先是指並涼之西北,涼益之西南,在並涼西北地區,有大量的鮮卑人,匈奴人,乃至諸多不同部落,可是在新州與賀州成立之後,這些人不是成為了這兩州的子民,就是已經外遷離去。

  故而,並州與涼州的西北地區,已經是成為了大漢的領土,也就是被新州包含在內,沒有了所謂異族的說法,唯獨存在塞外賊寇的,是涼州的西南地區,與益州接壤,在這裏,存有著大量的土著,以及羌人,這些羌人,其實也大多是跟隨漢軍征伐過周圍的將士之後,先後也有過自己的王,可惜,時運不濟,總是能遇到一些不該遇到的人....

  每一次遭受打擊之後,他們都能緩過神來,而上一次,他們卻是遇到了段熲,段熲直接砍了他們的王,這讓他們沉淪了幾十年的時間,都沒能緩過神來,他們後來還鼓動涼州境內的羌人,卷起漢朝內部的叛亂,先後遭遇了董卓,袁術,孫堅,切裏撤,以及如今的張遼。

  若隻是一味的戰爭也就罷了,可恨的是大漢改變了以往的策略,在孝康皇帝之後,邊塞地區多施行懷柔政策,大批的收納了匈奴,羌,烏桓,氐等,分發土地,教導耕作,識文斷字,允許他們參與考核,可以擔任地方官吏,如今南軍裏都有一大批的羌人,這一係列的改變,讓塞外賊寇全麵崩潰。

  他們失去了漢朝內部同族的支持響應,甚至連他們本身的部落民,都是成群的逃離,前往大漢境內,居住了四十多年,到如今,第三代的孩童平日裏在唱雅言童謠,說起涼州方言來,甚至比涼州人還要像涼州人,這是直接摧毀了他們的根基,廟堂也想過將這裏並入大漢的境內,加以管理。

  不過,朝中不少大臣都是反對的,他們連涼州都想放棄,何況是這塞外之地呢?

  得到了沒有什麽好處,反而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管理,得不償失。

  不過,從孫堅時期,塞外諸多賊寇的實力就已經是威脅不到涼州境內了,可他們還是保持著常常去塞外練兵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張遼以馬超趙雲為先鋒,以陸議斷後,自己坐鎮中軍,大軍浩浩蕩蕩的朝著塞外行軍,剛剛走出了涼州,他們就遇到了小規模的賊寇,馬匪之流,馬超趙雲兩人,一同出擊,卻是抓獲了數百俘虜。

  俘虜留給了陸議,其餘人繼續前進。

  原本就是冬季,這裏的冬季要更為的寒冷,處處都是積雪,使得士卒們難以前進,張遼執意在這種時候出軍,本就是有磨練之意,這些賊寇沒有統一的部署,各自為軍,不可能是南軍的對手,進入核心地區之後,張遼直接施行了分兵之策,將十二營全部散開,分散形的進行抓捕清剿。

  同時,他又嚴格的命令部下,不許殺害百姓以冒軍功。

  眾人紛紛離開,他們並不是初次趕到這裏,對這裏也是較為的熟悉,張遼告訴了他們集結的地區,以及時日,陸議還是被他留在了身邊,畢竟陸議初次來到這裏,並不知道這裏的地形以及環境,還是留在身邊安心一些,張遼並不像其他將領那般的急切,與陸議所部一同,不慌不忙的朝著集結地區趕去。

  陸議心裏也是明白,這初次出征塞外,自己不太可能有什麽立功的機會,更多的還是要觀察,要學習,跟著張遼,倒也是不錯,起碼有不懂的,都可以詢問他,兩人一路走去,在道路上,偶爾會看到一些披裹毛衣,臉色灰白的牧民,這些人,對與到來的大軍是非常警惕的,塞外的賊寇,常常就是靠劫掠他們為生的。

  陸議立刻派出麾下的士卒過去攀談,他麾下士卒都是羌人,這些人過去與牧民交談的時候,這些牧民都是驚呆了,他們知道這支軍旅,大漢的軍旅,這些人與賊寇不同,他們從不侵犯百姓,即使有侵犯的,隻要告訴騎著馬的,他們就會處置,可是這麽久以來,他們還未曾見過有羌人在這軍旅之中。

  士卒們一路上都是朝著他們勸說,告訴他們,大漢境內的百姓的生活是多麽的美好,告訴他們,若是不想待在這裏遭受賊寇的迫害,可以前往涼州,益州,這些人的勸說,可比其他士卒要更能讓他們信服,就這麽一路勸說著,倒是說動了不少人,都對這個強大的國度有了向往之心。

  偶爾遇到賊寇劫掠牧民的情況,張遼也是不出手,讓陸議來解決。

  “這裏的氣候有些不對...若是你頭暈,或有什麽不適,告知與我...”,張遼隻是吩咐了陸議一句,就沒有多說了。

  其實,不用張遼多說,陸議已經是感受到了這裏的不同之處,一行人如此前進,沿路,常常能看到戰鬥的痕跡,這自然是先前的軍旅所留下的,諸多營,斬獲頗多,南軍如此大規模的出征,何況又是如此一個季節,給與了敵人重創,因為漢軍從未在這種季節裏發動過征戰,故而他們都沒有什麽迎戰準備。

  而這十二營,沒有一個是好惹的,他們一路走來,都幾乎沒有太大的戰時陣亡,有摔下山穀的,卻沒有戰死的,沒有人能夠抵禦這樣的進攻,離著集結的地方越來越近,塞外賊寇卻有些不夠殺了,光是馬超一個營,就俘虜了超過四千多人的賊寇,如此浩蕩的隊伍,賊寇望風而逃。

  陸議一路跟張遼聊著天,漸漸靠近集結之地。

  “啊!!!!”

  一聲大吼,陸議被嚇了一跳,連忙拉住韁繩,一旁的張遼早已拔出了長劍,看著周圍,士卒們也是紛紛做出迎戰的姿勢來,而四處卻都沒有人影,陸議心裏有些發涼,光有聲音,卻沒有人影,這是什麽情況?他正想著,從前方的雪地之中,卻突然跳出幾個人來,陸議連忙打量起來,隻有四個人,看來不是賊寇。

  可他們又不像是牧民,沒有牲畜,服飾也不同,何況,他們埋藏的地方,剛剛可是被士卒們所探查過的,尋常人能如此好的隱藏住自己麽?若不是他們開口,隻怕大軍就如此過去了,根本發現不了他們。

  總共四人,兩人扶持著一人,還有一人,朝著漢軍嚎叫著。

  陸議看著一旁的士卒,說道:“過去問問,他們是何人...”

  士卒點點頭,朝著他們走過去,為首那人,看著漢軍,發瘋般的嚎叫著,他跪倒在了地麵上,撕扯著自己的頭發,卻又撕心裂肺的哭了起來,如此瘋狂的模樣,士卒們都有些害怕,走到他們的身邊,用羌語問道:“你們是何人?!”

  那些人有些茫然的看著他,又看了看漢軍。

  四人都有些激動,有些崩潰,被扶持著的那人,哆嗦著說道:“我們是漢軍...是漢軍...”

  羌人士卒大驚,連忙回去稟告。

  “什麽??漢軍??怎麽可能??除了我南軍,哪家漢軍會出現在這裏??”,張遼聽聞,有些吃驚,卻又下了馬,走到了他們麵前,將跪在地上哭泣的那人扶了起來,那位被扶持著的人,看來就是他們的為首者,張遼有些疑惑的看著他們,問道:“不知諸君是漢軍何營??”

  他也才看清楚,被扶持的那人,雙腿都已經廢了,膝蓋之下,都已經被砍斷了。

  這個人的長相,也著實恐怕,整張臉,都是被燒毀了,極為的猙獰。

  四人站在張遼的麵前,為首者的嘴唇一直都在顫抖著,眼淚滴落而過。

  “大漢驍勇營在此!!!!!!”

  張遼的臉色變了,他瞪大了雙眼,看著麵前的這幾個人,他大叫道:“來人呐!!快些拿熱水!!拿吃食!!!”,士卒們迅速忙碌起來,陸議也走了過來,扶持著幾人,將他們接到馬車上,讓他們坐下來,給他們換了冬衣,又吃了熱水,這幾個人仿佛才有了些精神。

  “諸君...是驍勇營的士卒??”

  “正是...很早之前,我們出征貴霜,很多人在路途上走散了,也有人在陽迦山上衝出了火海,我就是其中一個,我們聚在一起,被貴霜人追殺,一直追,一直逃,我們逃到了南貴霜,逃進山林,朝著大漢,一直走,一直走,隻剩下我們四個了,隻剩下四個了...戰事如何了??我們贏了麽?”為首者忽然抬頭問道。

  “我們贏了...貴霜王都被殺了。”

  “那你認識驍勇營的主將麽?公孫校尉,他呢?”瘸腿的士卒有些慌張的問道。

  “他還活著,他無礙,他如今在雒陽...”

  瘸腿士卒欣慰的笑著,點點頭,說道:“活著就好,活著就好,我還有..還有個...弟弟....”

  他的聲音越來越小,緩緩的閉上了雙眼,張遼大吃一驚,連忙伸出手探他的鼻息,他龜縮在大衣裏,骨瘦嶙峋,整個人縮成一團,閉著眼睛,永遠的熟睡。

  “軍侯!!軍侯啊!!”

  看著其餘三人痛哭,張遼站立許久,後退了兩步,單膝跪下。

  他對這位不知名的軍侯行了一個卑微的軍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