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遺詔
作者:道高魔尺      更新:2020-10-18 09:15      字數:2167
  辰宇被辰晏說的都抱赧了“父皇,悉心教導我的是太傅吧。”

  辰晏被辰宇揭穿,頓時老臉一紅,咳嗽兩聲轉移話題,“好了,你先下去吧。你也累了,我讓李公公來服侍我就行了。”示意李公公把太子請出去休息。

  辰宇本想說不累,可以繼續待下去的李公公就上前替代了他。辰宇也就依著辰晏的話,回東宮休息了。辰宇回到東宮,看到書案上的折子,一臉頭痛的表情。想到辰晏現在還不能處理政事,隻能把牙一咬。坐在了書案上,批起了折子。

  辰宇在這邊批折子,辰晏問向了李公公,“太子這些日子是否如他說的那麽簡單?”

  李公公是皇上的人,不敢有所隱瞞,“是的,太子除了要批閱折子和上朝外,其餘的時間都是在養心殿,就連灼華姑娘也是在養心殿隨時候著。”

  辰晏點了點頭,“兩人都是好孩子,要不是朕昏迷,辰宇也不用從清遠郡回來就一堆事宜等著他處理。朕看著辰宇眼睛下的淡淡青色,想必這段時間也休息很少。”

  李公公點了點頭,“太子殿下每日都是戌時才回東宮歇息的。”

  辰晏讓李公公扶起自己,來到龍案旁,坐下。“去給我拿聖旨來,我要立遺召。”辰晏知道自己的身體已經不適合再坐上那個位子了,是時候立下遺召了。

  李公公見皇上決定好了,不再耽誤,連忙去拿遺召。放在了龍案上,給皇上寫下遺召。李公公在一旁磨墨,眼睛也不亂瞟,專心的磨墨。

  辰晏在聖旨上寫著,朕傳位於太子辰宇,辰宇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繼皇帝位。辰晏寫完了這份遺詔,讓李公公封於匣內,高懸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之後。

  辰晏又寫了一份聖旨,把皇後的後位奪了,皇後與二皇子子正聯合謀反,在坤寧宮服毒自殺身亡。現在罷黜皇後的名號,遷出皇陵。改葬於皇陵一百裏外的皇陵別館。裏麵葬的都是入宮後沒有名分的妃嬪。

  一代皇後,落得此下場,身後名還要被剝奪。死後連個葬的地方都沒有。不禁讓人覺得唏噓不已

  此聖旨一出,另眾人感到震驚。二皇子造反原來是有人支持的,皇後在宮裏做內應,誰也不會同情皇後。如果造反成功,整個京城都會陷入恐慌之中,民不聊生。

  皇後該慶幸子正皇子戰死沙場,否則被囚車拉回來,百姓們都會向你扔臭雞蛋的。皇後死於自己的坤寧宮,其他的貴妃,已經不再偷偷拿著布偶娃娃紮皇後了,她已經是個死人了。

  辰宇聽見這道聖旨的時候還在為折子裏的內容犯愁。辰宇見辰晏這麽堅定的要把這一切都昭告天下,是不能容忍皇後在繼續以這樣的樣子,待在前皇後的附近。怕汙染了在那裏待著的先祖們。

  皇後的娘家是陳家,現在是禮部尚書,是皇後的父親。禮部尚書聽到了聖旨,瞬間五雷轟頂。造反的罪名是要被流放的。禮部尚書跌坐在椅子上,久久的不能動彈。

  禮部尚書的兒子,皇後的哥哥陳良,在書房外喊著,衝進了書房。“爹,爹,二皇子造反的事是真的嗎?妹妹從來沒有和我提過啊。”

  禮部尚書點了點頭,“是真的,你妹妹派人來和我說過,我見你嘴巴不嚴實,就沒有告訴過你。”

  “完了,完了。”陳良搖晃著禮部尚書,“爹,這下怎麽辦呢。這是造反那。不是什麽簡單的罪名。”

  “如果我們不知情,最多被流放。如果我們知情不報,那就是滿門抄斬的罪名。現在就是不知道皇上那邊知道了多少事。”禮部尚書頭疼欲裂的說著。

  陳良震驚,“什麽,流放?滿門抄斬?爹,我們趕緊逃吧。”

  禮部尚書搖了搖頭,“莫非王土,不管我們逃到哪裏,官兵永遠都會通緝我們。”

  陳良跌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一個男子坐在地上大哭,肯定是發生了什麽不得了的大事。

  沒過多久,聖旨就來到了陳府。“聖旨到,下跪。”陳府從主到仆盡數跪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有禮部尚書陳福之女陳秀,與其子子正有造反之心,陳福並不知情,酌情取其官職,判抄家,陳家十歲以上的男丁,盡數流放北地,欽此,謝恩。”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陳福接過聖旨,心裏鬆了口氣。幸好隻是男丁被流放,要是全家都被流放了。這個家就完了。

  陳良恨不得把他妹妹的屍首找出來,把她大卸八塊,以解心頭大恨。坑害自己人,以後自己再也不能到處吃吃喝喝,說皇上是自己的大舅子了。

  聖旨宣完,禁衛軍就進來把十歲以上的男丁帶走,並督促剩下的人收拾一些東西離開這裏,但不能帶走值錢的東西,就連女子的首飾都不能留下。

  所有人都回去收拾了一些自己認為能帶上的東西,並把自己藏得私房錢拿了出來。小心翼翼的看著禁衛軍有沒有來。那些人慶幸自己有藏私房錢。所有人收拾好東西來到前院,禁衛軍一一檢查過他們的東西,才放他們走。

  陳家的老夫人帶著他們城西的宅子,這裏是老夫人給自己留的後路。老爺官越做越大,總會有出事的一天。也慶幸老夫人的先見之明,否則所有的人都要露宿街頭了。

  這裏雖然比不得以前的院子,但也能住人。三進三出的院子,好在陳府人丁單薄,這三進三出的院子足夠住了。

  皇上把皇後的娘家都流放了,是給那些不安分的人,殺雞儆猴,但凡參與過二皇子造反的人,不是革職查辦就是流放到南邊。一時間人人自危。

  其中不乏有貪官汙吏,百姓們拍手叫好。從此不再受這些貪官汙吏的壓榨,可以舒舒服服的過大年了。

  一時間朝堂上,提拔官員,特別開設恩科,以招攬更多的有才的人效力朝廷。這些都是皇上和辰宇在

  養心殿裏討論的。皇上現在的身體還不能上朝,這些都是由辰宇上朝後,告知朝中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