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難念的經
作者:清清何水      更新:2020-10-19 16:37      字數:2098
  “他這是為了躲懶,還是為了幫你外祖母收麥子呀,老二家的,家裏這麽多地,過幾天就要開鐮割麥子了,你趕緊捎信叫文宇回來幫把手,那麽大了,也該幹些活了。”小王氏不高興地道。

  “不用他回來幫,我跟爹娘三人能把麥子收回來。”沈文蘭立即道。

  “娘,我們已經跟小叔分家了。”沈文梅拉了下她娘的衣服,輕聲道。

  “分家了咋啦?他不該回來幫著祖父、祖母收麥子呀!”小王氏一臉不痛快地道。

  吳秀娟不搭理她,連看都沒看她一眼,隻專心收拾卸下來的東西。她拿出一個豁口的瓦罐遞給沈文梅:“把這個放你家灶台後麵,燒飯時讓文蘭教你一下怎麽弄炭。”

  “你這是啥意思?拉回來一車東西,就送給公婆一隻破瓦罐呀!瞧你們自己都穿上新衣服了,就沒給爹娘做一身?”小王氏邊說邊翻看卸下來的東西:“喲,這麽多小凳子,這是什麽呀?這是個小桌子,有兩張呢,文浩呀,把這張桌子和凳子搬到堂屋去。”

  沈文蘭趕緊出口道:“大伯母,這桌子、凳子是我家特意做來擺攤用的,你家有飯桌,用不上這個。衣服是我舅母給買的,我娘身上哪有錢呀。”

  沈老爺子也剛剛從小兒子口中,知道了他們要擺攤賣早點的事,便黑著臉對大兒媳道:“你要這小桌子、小凳子幹啥用呀?盡胡鬧!”

  沈老太太知道分家的十兩銀子在小兒子身上,小兒媳身上確實沒有錢,但她卻什麽話都不說。

  吳秀娟解開一個包袱,拿出一頂蚊帳和一頂草帽,遞給婆婆:“這是蚊帳,掛在床上就不怕蚊子了,您跟爹晚上也能睡個好覺,這個草帽給爹,比鬥笠輕,爹出門幹活時戴著遮遮太陽。”

  小王氏聽見了,也不管桌子、凳子了,忙接過婆婆手裏的蚊帳道:“這是蚊帳?我昨天在布莊看見了,這東西貴的嚇人,最便宜的也要四兩銀子,好看點的要十兩銀子。弟妹咋舍得給爹娘買這麽貴的東西呀?”

  “是文蘭她舅母做的,送給我們兩頂,我就借花獻佛,孝敬給爹娘。”

  “有兩頂,那正好給文傑一頂,他讀書辛苦的很,有蚊帳,晚上也能睡個好覺。”小王氏覺得家裏好東西,給她兒子文傑那是理所當然的事,因為家裏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做的。

  “那一頂蚊帳是舅母給我的,給大堂哥不合適。”沈文蘭道。

  “你一個丫頭片子,用什麽蚊帳呀,你堂哥是讀書人,以後要當官的,你以後想嫁得好,還不得指著你大堂哥呀”

  “我是說這顏色和樣式不適合大堂哥。”沈文蘭提起她那頂粉色的蚊帳,趕緊打斷小王氏的話。

  “真是的,怎麽做了頂粉色的呢!”

  “因為我舅母是做給我的。”

  “行了,行了,我跟你爹不用蚊帳,給文傑吧。”沈老太太也覺得大兒媳有點過了。

  沈文梅和沈文竹也圍過來,一臉羨慕地讚歎著蚊帳的顏色和樣式,小王氏一隻手拎起粉色蚊帳頂看了看道:“這顏色掛我床上行,你小弟弟肉嫩,招蚊子,你這丫頭皮糙肉厚的,拿艾草熏熏就行了。”

  沈文蘭氣笑了,她一小姑娘,怎麽就皮糙肉厚的了,按心兒說的,她還是一含苞未放的花骨朵呢!她抬頭看了自己娘一眼,暗歎還是娘厲害。

  當時舅母給他們拿了三反正拿再多也掛不到她床上去,還讓自己拚了一頂搖床上用的小蚊帳,看來是猜到大伯母會有這一出。

  沈文蘭拿出那頂藍色的小蚊帳:“大伯母,這是給文博弟弟的,你拿去掛起來。”

  趁小王氏放手接小蚊帳的空隙,沈文蘭趕緊抱起粉色的蚊帳,送進自己的屋裏。真是怕了這大伯母了,以前家裏的好東西都是緊著大房,這大伯母已經習慣了,這會兒都分家了,她這老習慣還改不掉呢。

  沈老爺子讓孫子和小孫女坐到板車上,他在院子裏拉著感受了一下,確實很好用,比家裏獨輪車省力。

  小王氏又習慣性的開口了:“二弟,以後這板車就給爹用,你要用就用那獨輪車。”

  沈老爺子也有些惱了,忙開口道:“瞎說啥呀,這是親家母特意做給他們擺早點攤用的。你們分家了,別看見啥好東西都往自己屋裏扒拉。”

  “我這不是為你著想麽。”小王氏小聲嘟囔著。

  沈家強也不理會他大嫂,他把小豬仔放進老房子的豬圈裏,正琢磨著給這豬圈頂加蓋些草。

  沈老太太也過來看了看小豬仔,誇讚道:“這小豬仔挑得好,毛亮身子長,養到明年端午節就是一頭大肥豬了。”心歎小兒媳會過日子,這娘家要是再靠得住,小兒子一家的日子很快就會好起來了。

  “你們準備做啥早點賣呀?可考慮好了,做早點要本錢,可不像賣菜,自己地裏出的,賣不掉,大不了拿回來吃,也就費些力氣,賠不了錢的,我看你們還是多種些菜去賣穩妥些。”老太太擔心小兒子家把十兩銀子賠進去了。

  “娘放心吧,都是大師從外麵傳回來的手藝,秀娟她侄女特意帶她去跟廟裏齋堂的大師傅學的,也是用豆子做的,都說好吃,我們明天準備些東西,後天去集市上先試試,不多做,看看效果再說。”沈家強雖沒吃過,但他就是相信吳秀娟。

  老太太聽說是從大師那學來的,倒也放了心:“你嶽母家那做豆腐的手藝,也是大師教的?”

  “嗯,大師教了心兒,心兒又教給了她娘,趙氏酒樓也是她娘倆過來,給東家做了一桌子豆腐宴,才談下的生意。那帽子和蚊帳也是嶽母家的生意,應該都賺了不少錢。這一車東西全是嶽母給的,沒花我一文錢,連這小豬仔都是嶽母給的銀子。”沈家強知道他娘一直嫌棄自己嶽母家窮,便特意跟她吹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