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為大姑家想生計
作者:清清何水      更新:2020-10-18 02:14      字數:2079
  表姐文蘭笑話她道:“心兒,你當功名是那麽好考的呀,我大堂哥六歲開始上私塾的,到今年都十年了,每年束脩就得五兩銀子,在加上筆墨紙硯,還要買書,一年花費差不多就要十兩銀子,我家那麽多人掙錢才供得起他一個。文宇現在去讀書,我家哪供得起呀!況且文宇都十歲了,現在才開始學都已經晚了。”

  “不晚,不去縣城的學院,就在夏家灣上學,這裏一年束脩隻有一兩半銀子,等過段時間私塾招新生,讓表哥跟我哥一起去上學。就算不考功名,能識字,會算數,起碼能明些事理,還不會被人騙,我師父教我認字的時候就是這麽說的。我現在已經會認好多字了,我還教了我哥他們呢,小寶和俊兒都會認好多字了,要不,我先教教表哥?表姐,你要不要跟我學認字?”

  “真的?小寶和俊兒都識字了?”沈文蘭瞪著大眼,不敢相信地問。

  “對呀!你要不要考考他們?哦,他倆去後山腳下了,他倆現在可忙了,要放羊、要養兔子、還要抓蟲和挖蚯蚓給小雞吃,嘻嘻”心兒說著說著就笑了,那兩小不點現在已經快成村裏的孩子王了,他倆講故事的地點,也由村中的大槐樹下轉移到自家屋後的山腳下了。他們隻用坐在那講故事,自有人幫他們放羊、割兔子吃的嫩草和找小雞吃的蟲子和蚯蚓。看看,這不就是因為知識而改變了他們在孩子中的地位麽。

  幾人邊聊邊縫帽子,一點也不耽誤事兒,黑妹家馮嬸、黑妹和她大舅媽也在忙著縫帽子,心兒看了看,發現幾人針線活好,縫製的速度都很快,應該幾天就能完工了。

  心兒每天都會去山上廟裏轉一圈,今天也不例外,準備去看看三師兄水車研究得怎麽樣了,順便拿點茶葉回來,自己不喝,可以泡給娘親和大姑喝呀。

  讓馮亮定做的茶杯,還沒泡過茶呢,一直都是用來喝白開水。心兒給家裏每人以及師父、師兄四人都定做了個茶杯,還送了周老太爺兩個。自從全家人喝水用具由吃飯的陶碗變成茶杯後,瞬間感覺生活都上了個檔次。

  馮亮也覺得這茶杯好,經過心兒同意,他又燒製了一些。心兒建議他直接拿到縣城去賣,因為大集上來的都是附近的村民,陶碗因為是吃飯時的必需品,會有人買,但茶杯他們不一定會買,而且大集上也賣不上價。

  馮亮聽從了心兒的建議,果然在縣城賣得很好,心兒還幫他設計了不少茶杯的新款式,他一高興,又給心兒送來了幾個茶杯,所以心兒家現在不僅每人都有專屬的茶杯,還有專屬的客人茶杯。

  在廚房燒火的時候,心兒想起前世爺爺、奶奶家灶台後邊,總放著一個稍大點的瓦罐,把沒完全燒完的木塊夾進瓦罐裏,蓋上蓋子,悶滅後就成了木炭,平時燒個爐子或冬天燒來取暖都很方便。

  正好馮亮家院子裏,堆了不少以前剩下來的有些瑕疵的陶罐,豁口的或有點裂紋的,正好拿來送給了心兒他們,連周辰乾都讓大木拎回兩個,放到他家灶台後麵了,惹得他家人都笑說,自從認識心兒以後,他家小少爺變得更摳了。

  木炭存下最多的當屬八戒和尚了,現在吳山寺的香火很盛,特別是初一、十五,來上香的人很多,留下吃齋飯的人也多,大多數人都是奔著吃豆製品來的,不幾天,他就存下了不少木炭。

  八戒的父母原是走村的廚師,農村好多人家辦白、喜事,都找他們去掌廚。八戒從小跟著後麵看,自是學會不少,不僅把豆腐做出了各種花樣,還開發出了千張、豆皮、醬幹等等。整個安平縣的人想吃豆製品,要麽去趙家酒樓,要麽就得來吳山寺上香。

  黑子大舅給廟裏送了一台石磨,這下心兒娘親倒是省了不少事,也方便了八戒和尚開發新的豆製品。豆油也壓榨出來了,大師再也不用擔心會吃白水煮菜了,心兒家跟著也有油煎小魚幹吃了。

  在鄉下,開荒的地大都拿來種豆子,因為種大豆可以養地,所以家家都不缺豆子,比麥子不值錢多了,拿來做豆油和豆製品,成本很低,但做出來的東西味道卻很好。榨完油的豆子渣還是極好的肥料,現在都在山腳下的坑裏漚著呢,在別人眼裏不值錢的大豆,在他們手裏可是變成寶了。

  心兒轉了一圈,看到三師兄的水車已經初具模型了,看來用不了幾天就可以完工下河試水了。明天河溝變寬溝渠的工程也要開工了,這是縣衙分給夏灣村和吳山村今年的春役,就是把山腳下通往河邊的河溝挖寬、挖深,把河溝靠近山腳下的部分挖大成一個池塘。

  兩個村的村民都很高興,因為服役的地方離家近呀,既不用在外麵受罪住窩棚,又可以回家吃飯。大家都感歎說,要是年年都在這麽近的地方服役就好了,當然,這是不可能的,鄉親們純屬是想多了。

  心兒特意去找了趟二師兄,因為她明天早上想吃油條,其實是想讓大姑幾人嚐嚐油條。沈家現在分家了,大姑家家底太薄,隻有兩畝田,路邊上的地不是讓路過的牛馬禍禍了,就是被路過的人踩壞了,種不出什麽好莊稼。

  姑父去縣城做苦力打短工也很辛苦,太勞累了老了身體會遭罪,心兒覺得大姑夫婦可以去做早點賣,豆腐腦配包子、蒸餃還有油條,應該好賣,品種也不用太多,最多再加個鹵蛋,兩口子都是勤快人,這些手上的事,也不會太累。半上午賣完就可以回家,田地裏的事也能顧得上,心兒覺得給大姑家找的這生計很完美!

  城西村離縣城近,早上在家做好,直接用板車拉去集市上擺攤就行,這樣也花費不了多少本錢。行情好的話,以後可以租個門麵,先不急,一步一步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