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開荒
作者:清清何水      更新:2020-10-18 02:14      字數:2084
  周老太爺告訴大師,下午縣衙要派人來,和村裏一起丈量山腳下的那片荒地。

  縣衙裏大人們的最後商議結果是,撥給吳山寺的五十畝荒地不用出錢購買,也不用交稅。

  為了防止百姓大麵積的濫開墾,縣衙就開墾荒地之事發布了通告:五十畝以上的,按每畝二百文購買,免稅三年;五十畝以下,二十畝以上的,按每畝二百五十文購買,免稅三年;二十畝以下,五畝以上的,按每畝三百文購買,免稅三年;五畝以下的,免稅三年,無需購買。

  心兒知道以後,下午不但自己去了,還拉著娘親、哥哥和馮嬸一家都去了。

  他們到的時候,村長正帶著幾個村民拉著繩子在量地,師父和大師兄也跟在旁邊。另一邊夏灣村村長也帶著人在丈量荒地,周老太爺和周老爺也都親臨現場了。

  吳山村這片量完有一百二十五畝荒地,挨著山腳那邊的五十畝劃給了吳山寺,剩下的七十五畝,馮嬸想買十畝。

  心兒斟酌一下,便悄悄的跟黑子哥道:“十畝太少了,跟你娘說買二十畝,跟著大師,不會虧的,銀子不夠,我家先幫著墊上,不用急著還。”

  黑子看了看大師,又看了看另一邊的周老爺,決定聽心兒的,勸他娘買了二十畝,剩下的五十五畝,心兒家全買了。

  看熱鬧的村民來了不少,有些手上有餘錢的也有些心動,想著是不是也跟著買一些。但更多的人都在笑他們腦子壞了,不要錢隨便開墾的荒地到處都是,幹嘛非要連在一塊五畝以上的。何況這片荒地灌木多,開墾起來還費勁,傻子才掏錢買。

  傻子心兒不管這麽多,等娘親和馮嬸他們去縣衙辦完地契回來,就跟大師兄開始著手雇人清理雜草和灌木叢了。

  跟周老爺一合計後,先雇人在荒地四周砍出了一條五六米寬的隔離帶,防止火苗竄出來,然後在一個晴朗無風的日子裏,點了一把火,把這些雜草和灌木都燒了。

  當時安排了不少人在隔離帶的外圍,一是阻止燒荒時有人或動物誤入,二是隨時觀察火情,以防出現意外,好及時撲滅。

  雖然雇了不少人,但砍隔離帶還是花費了不少時間,等燒荒結束,都過去十多天了,然後請人清理石頭和樹根等雜物又用了幾天。

  在這十多天裏,三師兄的犁具已經做出來了,周老爺讓他家長工拉到地裏試了一下,發現這新犁具確實好用,不但比原先的犁具省力,土還犁得深,而且轉彎時不用整個搬動犁具,隻要抬起犁尾,就能轉方向。

  沙僧又趕做出了兩具,周老爺也拿圖紙找木匠做了五具,心兒趁著這些日子把西瓜籽、葵花籽、辣椒籽的苗都育好了,等地整出來,她準備先栽一些,並提醒周老爺也育了些苗。

  馮嬸家沒有雇人,而是自己一家加上舅哥一家全上陣,從進村的路邊開始往山腳下開。心兒看了,也讓人先把路邊地的犁出來,這會兒有田的人家已經在忙著插秧了,雇人就有些難了,隻好往山裏去的幾個村子裏請人,婦人們也要。

  犁地這種活兒還是請男人做,是連人帶牛一塊兒雇,婦人們則在犁過的地裏,把草根、樹根等都打落土拿出來。再用鋤頭把土塊敲碎,把地整平,合壟,挖坑,再把前些日子漚的肥撒到坑裏。

  然後就是移栽辣椒苗、西瓜苗和葵花苗了,這些事,婦人們做起來,速度快,栽得還好。

  婦人們在前麵栽苗,男人們在後麵澆兌了些糞的水。忙忙碌碌,等把苗都栽完了,又接著犁後麵的地,後麵的地準備種些花生,不用特別著急。馮嬸和周老爺也照著效仿,跟著心兒家的步調走。

  當周老爺看著心兒家的雇工,從大集那挑糞回來澆菜苗時,連連笑歎,也隻有大師才能想出這法子,說是搭間小茅屋,方便一下趕集的人,結果也確實是讓趕集的人“方便”了。

  吳立更逗,茅房搭好後的第一次大集時,他竟然去茅房附近守了半天,看是不是真的有人進去方便。回家後就興奮地跟家裏人說,一上午有好多人都上茅房了,他以後早晨不用再出去撿屎了。心兒聽了他一上午的壯舉後,特意離他遠了幾步,總覺得離他近了能聞見什麽不好的氣味。

  那些苗秧子栽下去後,都有些弱弱的,很無力,澆了兩天水後,一個個就昂首挺胸,倍兒精神起來了,尤其是幾天後下了一場雨,那些小苗茁壯成長的精神氣象,讓人看著心情就跟著歡欣不已。

  這些日子,一家人都忙得跟陀螺似的。祖母忙著家裏的一切,還要時不時去菜地裏鋤草,娘親則跟雇來的人一起開荒。

  小寶和俊兒每天都忙著把羊牽到山腳下去吃草,然後再急急忙忙地帶著旋風跑到荒地那裏,那些天,他倆最興奮,每天跟著砍隔離帶的人後邊,在草叢和灌木叢裏撿到了不少鳥蛋,還時不時的竄出一隻兔子,真是驚喜不斷,以至於這幾天還在問什麽時候再開荒砍草呀。

  這段時間因飲食跟上來了,一家人雖然累,但身體都還不錯,小寶的臉上甚至都長了些肉,臉色也紅潤多了。

  心兒和吳立也天天跟在後麵撿石頭、草根之類的,一個個曬得黑黝黝的。心兒找了頂帽子戴著,發現是用竹子編的,戴著有點重,結果看看別人戴的帽子,竟都是用竹子編的。哈哈,竟然都不知道用麥秸編帽子,心兒樂得見牙不見眼,又可以掙點小錢了。

  來做活的人,看見心兒家漚的肥,都打聽方法,田氏便詳細地告訴了他們。新犁具的犁地效果得到大家的認可後,圖樣也交由周老爺轉交給了縣衙。

  大師說這些都能使田地裏的莊稼增加產量,應該由衙門廣泛推廣、上報朝廷,讓天下更多的百姓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