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不忘初心
作者:清清何水      更新:2020-10-18 02:14      字數:2114
  吳山寺也不知道是什麽時候建在這山上的,祖母說從她記事,就有吳山寺了。

  以前這附近的村民初一、十五,都常來寺廟裏燒香拜佛,捐些香火錢。

  後來因為戰亂,家裏男丁去服兵役,有的回不來了,有的回來了卻已經殘了。村民們自己的日子都過不下去了,最多也就是拿幾炷香,來廟裏磕磕頭、拜拜佛。

  廟裏的和尚也過不下去了,隻能出門遊曆,成為遊僧。遊僧在路上或化緣或給人做做法事,換些銀錢度日。大師的那些銀子也是這麽來的,隻不過,他成為遊僧,主要是為了了解這個朝代,尋找高產糧種,為改變天下百姓的現狀盡些綿薄之力。

  吳山寺裏的廟宇不多,但泥塑的菩薩還是很齊全的。各殿已經很破舊了,這還是六年前修繕過的。

  寺裏打掃的幹幹淨淨,山門的門口拉了橫幅。祖母、娘親和馮嬸昨天用麥稈編的蒲團,也都排排擺好在觀音殿前的空地上,一切準備就緒。

  不忘初心,“窮則普度眾生,達則兼濟天下”。

  辰時,便有不少信徒陸陸續續的到了,趙縣丞也代表縣衙來了。

  吳山村村長很看重這次的祈福會,早早安排了人在村口引導,所有馬車都安排停在了村中老槐樹邊上的曬穀場上。

  周老太爺也早早帶了不少下人來寺裏幫忙,還搬來了不少的碗盤,婆子、丫鬟都被安排去了齋堂,聽從八戒和尚的指揮,準備中午的齋飯。

  大徒弟悟空陪在師父身側待命,三徒弟沙僧和女徒弟吳心負責接待信徒們,小徒弟俊兒則跟著小寶,把各殿的菩薩都拜了一遍。

  這磕頭的業務小寶比較熟練,因為每月祖母或娘親都會帶他來兩次廟裏,求菩薩保佑他健康長大。從小病弱、沒少被人說養不活的小寶能長大,祖母和娘親覺得跟拜吳山寺的菩薩有很大的關係。

  小寶對各大殿也很熟悉,今天除了更幹淨些,就是功德箱都用新的紅布包住了。正麵大師用毛筆親書了:隨喜樂助,廣種福田。

  條幅上的字也是大師寫的,畢竟大師前世沒啥事可幹,他師父就讓他用毛筆抄寫了不少的經書,長年累月練就了一手的好字。

  抄寫了不少經書的大師,**還不是手到擒來。今天他主要宣揚了佛教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和“因果輪回”,簡而言之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大家都很虔誠地坐在蒲團上認真的聽大師**,不說眾信徒,就是心兒聽著,都覺得心靈得到了一次大洗禮。

  放生儀式是在河邊舉行的,大師念了遍經後,大家變開始放生。有些人帶了放生的動物,沒帶的就隻能就地取材了。

  於是吳立、黑子、黑妹此時的職業就應運而生了,三人拿著木桶和木盆,裏麵都是鮮活的魚。心兒見還有幾條不小的紅鯉魚,就小聲的提醒他們,把紅鯉魚單獨放一盆,端到衣著富貴的人旁邊去。

  他們昨天就商量好了,這些魚都不定價,銀錢隨便大家給。

  這時心兒看到了擠到自己身邊的周辰乾。

  “咦,你今天不用上學嗎?”心兒問。

  “我們村長和先生說,今天大師**是附近村子的大事,給我們放假一天。我讓大木和二木幫小立拿魚去了。”

  “哦,那謝謝你了。”心兒其實是真心的道謝。

  但周辰乾聽了,卻臉有點微紅,不好意思的轉開了視線。

  嗬嗬,這貨搶了吳立的衣服,昨天得到了幾十兩銀子,這是有點心虛了?

  心兒還意外的在河邊遇見了表哥沈文宇和他堂弟,昨天下午他們沒來,心兒還以為他們不來了呢。

  心兒遞給表哥個眼神,讓他別出聲,然後走過去看了看兩人的木桶,假裝驚奇的提高了聲音道:“呀,烏龜,這個好,寓意吉祥、長壽。”

  不遠處的幾位老夫人聽見了,忙圍過來,一看隻有幾隻,都不問價,直接讓丫鬟拿出幾兩銀子,拎了一隻就走,要不是出手快,隻怕都搶不到。片刻,就隻剩下一隻空空的木桶了。沈家兄弟倆都有點懵:這就完了?

  前天吳秀娟母子三人,拿著買的六隻烏龜回家時,一家人差點眼珠子都瞪出來了。沈婆子氣的大罵,鄉下人誰會花錢買這個!城裏人自己就在城裏買了!敗家的娘們

  還是沈文宇說這是自己的主意,費了好多口沫,沈婆子才算了。沈婆子雖不待見小兒媳婦,但對兩房的孫子、孫女卻是一樣的疼愛。

  第二天再買烏龜是不可能的了,於是小兄弟倆今天就帶著這六隻烏龜來了。沒成想,片刻就被搶光了,兩人後悔昨天不該聽祖母的,再去買些就好了。

  這會兒,後悔的不止沈家小兄弟,更後悔的是吳山村的村民。自從吳立扛著自己改造的漁網出現後,村裏接著就出現了不少這樣的漁網。

  前兩天他們看見小立和黑子撈魚,有幾家孩子也去河邊撈了不少,不過他們都趁著魚新鮮當天就燉了吃了,昨晚還有幾家燉魚吃的,這會兒差點腸子都悔青了,有的對著自己的嘴巴使勁地抽了幾下。

  甚至更有人這會兒已從家裏拿出了漁網,準備去河邊現撈現賣呢。

  村長能同意他們這樣做嗎?那邊人家剛放生,這邊你就給撈出來再賣,這是人幹的事嗎?

  況且今天,縣丞還代表縣衙親自到了吳山村,來支持這一盛事。這麽丟臉的事,村長自然不會同意,吩咐幾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攔住了這些人。

  他們隻好眼睜睜的看著吳立幾人撿錢,嗯,在村裏人眼裏,這錢掙得容易,就跟撿錢一樣的。

  八戒和尚帶著周家的婆子、丫鬟們做出來的齋飯得到了眾信徒的好評,當然大師帶回來的兩罐菜籽油,也為這次的盛會貢獻了全部。

  “娘娘會”完美落幕,眾信徒也都下山離開了,趙縣丞卻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