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西漢的女侯爺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2-04-20 23:41      字數:1295
  不過按照諸葛老大的說法,此考核官員之法,經劉禪陛下及一幹重臣仔細思考,鑒於益州支撐大漢征討漢賊日久,境內日漸疲敝,如今大漢興複已是大有希望,益州正是休養生息之時,故此“九品中正法”暫且先不在益州施行。

  諸葛老大說的這番話,潛台詞就是益州盤根錯節,官員各有派係,若貿然在益州之內施行新的官員考核法的話,恐防會造成不必要的動蕩,影響大漢複興的大業,加上大漢憑借益州一地,方有現今如此局麵,就算當是酬功,也不宜現在這個時候就引起益州上下官員的疑慮。

  諸葛老大他們有此考慮也是道理,畢竟“功必賞、過必罰”乃是政治正確的事情,漢高祖劉邦當年承諾韓信、英布、彭越等將列土封疆,才一舉打敗了西楚霸王項羽而有天下。

  到了西漢定鼎之時,漢高祖劉邦果然也是兌現了自己打天下時發下的承諾,一班開國功臣全部都按功封賞了。

  據《漢書·卷十六》所載:“漢興自秦二世元年之秋,楚陳之歲,初以沛公總帥雄俊,三年然後西滅秦,立漢王之號,五年東克項羽,即皇帝位。八載而天下乃平,始論功而定封。訖十二年,侯者百四十有三人。”

  也就是說漢高祖起兵自秦二世(胡亥)即位當年的秋天,跟隨楚國部隊征討秦國,三年之後就打下了秦都鹹陽,憑攻獲封漢王,再用了兩年時間在楚漢爭霸中勝出,登基稱皇,過了三年就天下平定,所有地方勢力全部覆滅,於是開始論功行賞,前後四年時間,共封了了有功之人一百四十三人為列侯。

  雖然說的是一百四十三人,不過後世考證,其實是一百四十五人,其中最特別的是有一名女性封侯,乃是名將奚涓的母親叫底的,由於奚涓已在戰爭中去世(據載奚涓的功勞可以與舞陽侯樊噲相比,功勞是很大的),漢高祖劉邦追念他的功勞,而封其母親底為魯侯。

  另外還有一個人比較特別,就是高粱侯酈疥了,他並不是跟對劉邦打天下的功臣,而是由於他的父親高陽酒徒酈食其,為劉邦打天下立了不少功勞,最後卻在攻打齊國的時候,歿於王事,故此劉邦感念其功,也將酈疥封為列侯了,所以劉邦這個人還是挺念舊的。

  而在諸多封侯的功臣裏麵,隻有六個人是劉邦的親屬,可謂是相當公正的了,而且西漢的開國侯,可不是後世那種隻有爵位待遇,沒有食邑的。

  這班開國侯,全部都是有自己的食邑,在食邑裏麵,這些列侯都是土皇帝,據記載,西漢立國之時共有三十六個郡,經過分封之後,漢室朝廷實際控製的隻有十五個郡,可以說是將一半的天下分封出去了。

  當然了,實事求是來說,劉邦也不是蠢人,應該會將全國精華部分留在自己手上的,而且劉邦封侯的時候,也與各人約定,所封列侯,都要聽命於漢室,叛國造反者皆誅。

  除了叛國造反外,劉邦起誓不誅列侯,永保其封國,史載誓言乃是“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意思就是,即使寬闊浩瀚的黃河隻剩下了窄窄的一條帶子寬,巍峨的泰山也隻剩下磨刀石那麽薄,你們的封國還是永遠牢固,而且可以傳給你們的後代兒孫。

  也就是說,隻要有漢一日,這些列侯隻要不造反,子孫沒有斷絕的話,其封國就會存在與漢朝一日,所以就算到了後來的東漢,曹參的後代依然還有封國享用,雖然嫡係子孫屢次斷絕,但是東漢皇帝還是數次從旁係裏麵選出合適的人繼承封國,不致曹參絕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