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1-06-10 23:40      字數:1276
  綿竹關被諸葛瞻大意之下送給了鄧艾,於是鄧艾麵前的成都就已經是毫無屏障保護了,鄧艾揮軍直指成都,成都頓時成了刀俎上的魚肉,再加上後主劉禪並不是堅毅勇武之主,竟然在譙周、張紹(張飛次子)等人的勸說之下,絲毫不作反抗,領著一眾大臣出城向鄧艾投降。

  就這樣,由劉備、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黃忠、馬超、龐統等人一手建立的蜀漢政權,還沒等到興複漢室這一宏願的實現,就這樣黯然離場了。

  而此時的吳主孫休還在於一眾文武審時度勢,看看什麽時候發兵來一個“圍魏救趙”才是最理想的時機,為自己東吳謀取最大的利益。

  這是因為東吳君臣,都認為蜀漢外有雄將精兵(此時薑維雖沒有如諸葛亮那樣傲立當世,但也是不可多得的良將,都是當時頂尖那一梯隊裏麵的,而其屬下兵將,經多年征戰,也是相當能打的),內有山川之險,當年就算如曹操那樣的梟雄也未能攻下漢中直取益州,如今就憑鍾會、鄧艾、諸葛緒三將,估計也是鈍兵於益州險峻山川之下。

  正在東吳一眾君臣商議著何時發兵北上為宜,是保險點早些發兵,隻取青、徐州二州或是其中一州,還是等曹魏深陷漢中、益州之時,重演當年曹操“雞肋”事件,然後才出兵,直犯魏國宛、洛一線,一把將曹魏打垮下來的時候,誰知道蜀漢竟然魔幻般地投降了。

  是的,蜀漢竟然兵尚足、將猶在,都城隻是被區區數千兵馬攻打的情況下,從曹魏發兵短短數月,就這樣輕易投降了,這一消息,徹底將東吳上下打懵了。

  這是完全不按劇本演出啊,怎麽好好的一出“圍魏救趙”,將“魏國”拉下霸主寶座的戲,硬是讓鍾會、鄧艾、薑維、劉禪、諸葛瞻、諸葛緒、譙周、張紹這一班人演成了一個什麽鬼樣,本來做好了準備,隨時出兵收獲漁翁之利的東吳,隻得偃旗息鼓,熄滅了趁火打劫曹魏的打算,繼續默默無聞做一個隱形人了。

  曆史就是這樣,明明可以是一副波瀾壯闊的篇章,偏偏讓當事人硬生生交了一張白卷,甚至連後世的許多人,都以為曹魏攻滅蜀漢的時候,東吳是甘願做一個旁觀者的。

  誰知道,這次算是蜀漢坑了東吳一把,明明前段時間還生猛地打上別人家門口的壯漢,卻會突然變成一個瘦弱的老人家,隻是被別人輕輕一推,就整個人撲倒、休克,跟著死亡了。

  所以說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走的還是同一條車道,但是被這個車輪碾死的人還是不計其數,曆史留下的唯一教訓,就是沒人接受了曆史的教訓。

  當世之人總是認為曆史上那些人太過愚蠢,自己一定可以做得更好,誰不知道,人類大腦,大概已經是進化到極限了,後世之人,跟一千多年前的人,其大腦構造並沒有多大變化,所以曆史上的眾多人物,並不比後世的人愚蠢,隻是當時處於特定的環境才會作出那種決策,後世的人,如果處於同樣的環境,估計還是會作出同樣的決策和動作,那麽其實就是重蹈覆轍,沒有絲毫的區別。

  三國最後走了六國的老路,而後來的南北朝、五代十國等等諸多割據勢力,也是走了這套老路,所以後世才有了那句話,“霸主是不需要盟友的,依賴結盟以自保的,最後也難以成就霸主”。

  事實也確是如此,沉迷於那種聯合起來就能對抗強敵的幻想,自身不謀求發展壯大,最後的下場隻能是淪為強敵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