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開祠祭祖
作者:三色金魚      更新:2020-11-05 17:00      字數:1665
  祭祖本應是每年一次,但是因為司徒家舉家搬至京城路途遙遠事務繁雜,所以司徒家已經三年沒有開祠祭祖,現如今司徒家生意興隆,可以說是日進鬥金,還出了一位大將軍和左侍郎。按照古代的說法這都是祖上積德,祖上封蔭,所以這次司徒家的儀式就非常之隆重。

  祭祀首先要擺放三張供桌,用紅布鋪上,每張供桌上放三塊白毛巾,然後在毛巾上放三個用來裝東西打的器皿:一個用來放水果、一個用來放糕點、一個用來放三牲。

  其次是司徒家眾人按照輩分逐次進入祠堂,由童男端來的銅盆依次淨手、擦手後後方可進入。

  眾人站定,呦司徒盛作為代表上香。上香祭拜時要雙手把香舉過頭頂,跪地給列祖列宗磕頭三次。其餘眾人則跪地,隨著司徒盛一起給祖宗磕頭即可。

  然後是主持唱詞:唱詞的大致意思就是司徒家後續有人,子孫興旺。感恩祖先的庇佑,使得司徒後世組人得以光宗耀祖。同時還感恩皇朝的布施,風調雨順。最後感恩同村相鄰的幫扶,友愛。在最後也告誡司徒後人要不忘初心,勿驕勿躁,踏實前行,團結互助。

  最後是向列祖列宗敬酒,敬完酒祭祀儀式也就全部完畢。眾人退出祭堂。這時就該親朋四鄰來吊唁。這個流程就簡單多了,大部分都是由代表上柱香聊表敬意即可。由於司徒家是人才輩出,這次就由縣令大人來充當整個活動的主持人。

  中午司徒家是要管飯的。祭祀大禮行完,眾人都移步司徒家。院子裏早已經擺好了桌子,一共三十桌。家族祭祀受邀的客人按照禮節是要帶禮物來的,但這次司徒家表示:司徒家之所以有如今是受到了相鄰的照顧和幫扶,苟富貴勿相忘。所以司徒家不敢忘先祖之教誨。本次祭祖隻要人來即可,司徒家一概不收禮。

  即使是這樣,眾相鄰也沒有空手來的,不是你家拿一籃雞蛋,就是我家拿一把青菜,並且直說如果司徒家不收他們就不吃飯了。溫情看著熱情的鄉親們的一片心意也就沒有拒絕,讓管家都登記好了,然後開始引導大家入席。事後,溫情又讓管家給這些鄉親們去回了禮。

  村長和兩個族老被安排在了跟縣長和司徒盛主家的主桌。村長這一輩子見過的最大的官就是鎮長了還得下跪行李不敢抬頭看。這如今讓他跟縣長一桌吃飯,同桌的還有個將軍,村長和兩個族老一直都表現的戰戰兢兢,很拘謹。

  縣令看到了村長和兩個族老的不自在,也主動的跟兩位老人找話說,聊的也都是些老百姓關心的民治民生的問題,詢問村子裏有什麽困難呀,需要縣裏給什麽幫助呀等等。三人都是種了一輩子地的老農民了,一說到土地那就有源源不斷的話。一時間話題打開,氛圍熱鬧起來,三人也就放開了。

  由於來的人多,一次30桌同時開席,一共翻了3次才算完事。這次的席麵吃了將近2個時辰。吃完飯後好多村子裏的女人都沒走主動的留下來幫著司徒家收拾。有小孩子的自然也跟著母親在司徒家附近玩耍。一時間司徒家附近熱鬧非凡。

  幾個老姐妹圍著高氏,親戚的聊著。聊著村子裏這幾年的變化:誰家男娃娶了誰家的女娃,誰家的姑娘嫁給了誰家媳婦。誰家添了孫子,還有就是村子裏有哪個老人每熬住走了的。甚至是誰家雞一天下幾個蛋都恨不得高氏告知知道。同時村子裏的婦人也詢問著京城的一切。司徒盛則是被幾個老哥們叫出去聊天了。

  中午吃飯的時候溫情胃口不太好,沒怎麽吃飯就回屋了,此時司徒皓軒正陪著她在屋裏子呆著,透過窗子看著外麵一派和諧、熱鬧的景象,溫情把頭靠在了司徒皓軒的肩上:“如此熱鬧的場麵竟幾年都不曾有了。不知道這次回京後再想參與這樣的場麵是幾年後的事情了?”

  司徒皓軒握著溫情的手,說道:“怎麽,這還沒走就懷念了?要不以後我們年年都回來一次。”

  溫情回道:“年年回那得是多奢侈的一件事呀,想都不敢想。”

  司徒皓軒也沒在跟溫情繼續這個話題,其實他知道溫情隻是發表一下感慨。“感覺怎麽樣,還難不難受了?要不讓大夫過來看看吧?”

  溫情也沒在意的說道:“沒什麽事兒,估計就是前些日子趕路,吃的太對付,腸胃有點紊亂。今天家裏這麽多人,也別驚動爹娘了。等明天我要是還不好,再叫大夫來也不遲呀。”

  司徒皓軒一切都聽溫情的。他見溫情現在確實是沒什麽大事兒,就答應了溫情。先看看情況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