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火鍋店開業前的準備
作者:三色金魚      更新:2020-10-17 18:30      字數:1626
  接下來的幾天溫情一直都呆在文安縣城,找合適的鋪麵裝修。溫情在永順大街上找到一家三層的臨街鋪麵,後邊還帶個院子,以前的主家也是做吃食生意,把院子收拾出來在夏天也會招待客戶人,溫情很喜歡,夏天天氣熱,火鍋生意會受到季節性影響,那她可以利用這個院子來繼續賣烤串,烤串在現代就受追捧,相信到了古代市場行情一樣火爆。特別院子很大,並且院子中還有口水井,做吃食生意用水量非常多,有口井還是非常方便的。

  三層的鋪麵,一層和二層做成了大廳,招待一些平常之人實用,四人桌有38張,6人桌有24張。算下來大廳一共有62張桌子。三層做成了獨立的包間,供一些達官貴人、朋友私人聚會等的使用。一二層的設計也采用獨立空間理念,每張桌子間都是一個獨立的空間,用珠簾和綠植隔開,這種裝修在現代很流行,可是在古代就非常吸引人,給人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

  在裝修期間,溫情又去找了李師傅定做銅鍋,當溫情到了鋪子後,李師傅就樂了:“小娘子,可把你盼來了,你是又來找我定做上次的那種銅鍋來了?”

  溫情笑笑,“是的,李師傅,這次我要80個上次的那種鍋,同時我還要100個比之前的一半大小的鍋,半個月後我開業要用,能不能趕製出來。”

  “半個月都做出來有點困難,我保證60個大鍋,60個小鍋是沒問題的。剩下的再給我5天的時間我能全部送到。”李師傅說道。

  “好的,估計剛開業的幾天人少有這120鍋也可以撐一段時間。那就辛苦李師傅了。這次您是怎麽收費的呢?”溫情問道。

  “這次你是批量做的,所以大鍋2兩銀子一個,小鍋1兩銀子一個,你看怎麽樣?”李師傅跟溫情打著商量的回道。

  “可以沒問題,不過李師傅我有個要求,以後您製作的這種火鍋隻能賣給我,別人誰來找您做您都不能答應。”溫情覺得倆人要合作就要把話都提前說明,所以她繼續說道:“這兩種火鍋我還準備單獨的賣給一些有錢人家,到時候賣到的銀兩扣除成本,我們五五分成如何?”

  李師傅沒想到,溫情做生意賺錢還會帶著他一起,按理說,這圖紙是溫情提供的,他本沒有把私自打來賣的理由。他隻是負責打磨人家付他工錢即可。至於是自用還是拿去賣是人家的自由。可是溫情還想著帶他一起賺錢,他是非常感動。眼含著淚水答應了溫情。溫情的這一舉動讓看慣了人世冷暖的李師傅決定以後一定忠心的追隨溫情。

  李師傅今年40多歲,有一子一女。媳婦在生她家兒子出生時難產去世。當時家裏老人是有意再讓他找一個的,可是他看著兩個孩子不忍心,俗話說有後娘就有後爹,為了妻子留下的兩個孩子他一個人又當爹又當媽的。可是他這樣耽誤掙錢,家裏人都是那種見錢眼開,誰也不願意白給他供孩子,幾個人一合計就把他們三個分出來單過。

  說是分家單過,其實跟淨身出戶差不多,隻是有兩間可以臨時睡覺的茅草屋。當時孩子小,李師傅又是個男人,真的是不敢想象當初他們的日子是怎麽過來的。

  李師傅的弟弟從小就上學讀書,雖然說沒有考個秀才能某個一官半職,但是因為他識文斷字,在一家大戶人家當職負責采買,從中可以撈些油水,那日子過得還是非常富足的。李師傅就隻能靠著賣苦力打鐵掙點辛苦錢。遇到一些好的主顧還好,可是遇到一些不講理的,京城是搭了材料還掙不到錢的。而李師傅家兒子又非常聰明、從小就是過目不忘,他為了讓孩子不跟自己一樣當一輩子睜眼瞎,就狠狠心把孩子送去書院讀書,可是讀書是個燒錢的行當,他們一家三口為了供兒子讀書那是緊衣縮食。即使是這樣,還是經常要欠著學院的束脩。以後家裏靠著溫情的這種火鍋生意,相信家裏的日子會慢慢的好起來的。

  李師傅家的女兒今天已經十四歲到了說親的年紀,可是因為孩子娘過世早,自己家裏又窮,都沒有媒人願意上門來給說親,如果再這麽下去,那女兒的親事就真的是被他們爺倆給耽誤了,所以李師傅也是迫切的想掙錢給女兒攢嫁妝。雖說女兒主意正不在意那些流言,可是自己當爹的不能不多想。

  這要是為什麽知道溫情有意要拉幫自己一把時李師傅如此的激動,一個四十多的大男人都要流眼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