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開始批量生產
作者:三色金魚      更新:2020-10-17 18:30      字數:2737
  回娘家之前就已經跟公婆說好了,要在溫家住兩天交會他們製作鹹鴨蛋的流程,所以溫情強行的替他們做決定,指揮到:“哥,你先去生火燒兩鍋開水備用,然後把娘親醃製小鹹菜的壇子拿幾個閑置的過來,一會兒用。”溫淩霄答應著,就去了廚房。妹妹有意幫襯著家裏,他一定要收下妹妹的好意,等以後有機會了再報答。

  溫情又問張氏:“嫂子,家裏還有鴨蛋和雞蛋嗎?”

  張氏回到:“家裏攢了50隻鴨蛋和30隻雞蛋,本來娘說下個集市要拿去賣錢的。”

  “好的嫂子,雞蛋你們以後留著吃不用去賣了。現在把鴨蛋都拿出來我交你怎麽製作鹹鴨蛋。”張氏應了聲好之後立馬就去廚房端鴨蛋。

  溫情想了想,50個鴨蛋不夠,又說:“爹,50個鴨蛋不夠,你知道還有誰家養鴨子嗎?我們還需要再買450個。第一次我準備做500個鹹鴨蛋。現在市麵上鴨蛋的價格是2文錢一個,我們就按照市價來收吧,這樣也可以讓老百姓都一些收入。這是1000文錢,你先拿去用。以後我們家都是按照市價來收購村民的鴨蛋。”

  “不用你的錢,娘這裏有,既然生意給了我們做,哪有還讓你貼銀子的道理。”溫母趕緊擋過溫情遞銀子的手說道。

  “娘親,家裏什麽狀況你們不說我也是知道的,今天中午的一頓飯已經花光了家裏僅剩的一些積蓄了吧?再說了家裏這銀子也不是我貼補給家裏的,這是我借給您的,等我來收鴨蛋的時候可是要扣除掉的。”溫母知道女兒是怕家裏人有心理負擔所以才會故意說借銀子的事情。感受到女兒的用意,溫父把錢接過來就轉身出去收購鴨蛋了。

  溫情沒有給溫母太多感懷的時間,而是對溫母說道:“娘,製作鹹鴨蛋是需要白酒和大量的鹽的,這些我上午拿了一些過來,應該夠我們今天用的。等以後您記得把這兩樣準備充足了。香料我看家裏都有,一會兒我教您怎麽熬製醃鴨蛋的鹵水。”

  司徒皓軒因為有把子力氣,挑水這種消耗體力的活,當然還是非他莫屬。等溫淩霄把水燒開後,又負責給壇子消毒殺菌。溫父買回來一些鴨蛋,溫情就帶著溫母和張氏一起清洗鴨蛋後裝到笸籮裏,司徒皓軒負責端去瀝幹水分。大家齊心協力,500個鹹鴨蛋隻用了一個時辰全部清洗完畢。

  陽光充足,經過一個下午的晾曬,壇子和鴨蛋的水分都已經曬幹,晚上吃完晚飯,溫情就帶著溫母和張氏把鴨蛋用白酒充分浸泡後,撈出來碼入壇中,再倒入下午就準備好的鹵水以沒過蛋麵為宜,密封容器,將壇子放置在陰涼地方靜置15-20天,取出,煮熟,食用。這次溫情對醃製方法稍加改動,相信這次做出來的成品應該比上次的還要鮮香可口。

  第二天吃過早飯,溫情對家裏人說最近比較忙可能沒有時間過來,但是等到鴨蛋醃製時間到了,她一定會過來的。溫母直說家裏的情況一切都好,讓她不要總是惦記家裏,要在家多幫幫婆婆和兩個嫂子。溫情點頭答應後就跟司徒皓軒兩人回家了。

  昨天來之前,溫情已經跟司徒老爹交代過,讓他也在西塘村收購500沒雞蛋,等她從娘家回家後可以立馬就準備做鬆花蛋。兩人剛走到家門口就看到村裏幾個嬸子、婆婆挎著籃子在自家門口前站著。溫情緊走幾步上前問道:“婆婆、嬸子們好!請問大家在我家門口是有什麽事兒嗎?”

  大家循著聲音望去,看到是司徒皓軒和溫情,村子裏的李婆婆說道:“是皓軒兩口子呀,這不昨天你爹說你們家要收500枚雞蛋,可趕巧我們幾個昨天都沒在家,所以今天特定拿雞蛋過來想問問你們還收不收了?”

  一聽是來賣雞蛋的,再一看來的幾人在村裏的人緣和口碑都還是非常不錯,沒有那多嘴多舌,整天搬弄是非的主,特別是李婆婆家家的大孫子李晨暉還是村子裏唯一的一個秀才,耕讀人家,教養學士都是一道:“是的,家裏還在收雞蛋,請幾位婆婆、嬸嬸跟我進來了。等過完數我拿錢給你們。”

  幾人一聽還可以收她們的雞蛋,笑逐顏開的跟著倆人進了司徒家。隻有李婆婆一人躊躇著沒動。溫情看到落在後麵的李婆婆,不解的問到:“李婆婆,您怎麽不進來呢?”

  李婆婆吞吞吐吐的開口道:“聽說你家這次隻收購500隻,也不知道你爹昨天有沒有收夠,別我們今天過來再給你們添麻煩了,要不我還是拿回去吧。”

  溫情感謝鄰居的理解,她還真不怕多,相信就是再多的雞蛋,她都可以賣的出去。所以轉身拉著李婆婆的胳膊就進了門,邊走邊說:“李婆婆您就放心吧,也請各位嬸子們放心,你們的雞蛋我們是肯定會收的,別說是今天的這些,以後隻要你們攢一批就可以送過來,我都是按照市價1文錢來收的,如果家裏有鴨蛋的也可以一並送過來,也是按照市價2文錢來收。”大家聽著可以這才放下心來,進司徒家拿錢。

  因著上午的小插曲,這次司徒家一共收購了600枚雞蛋。回到家沒有歇著溫情立馬就帶著家裏的幾個女人投入到了鬆花蛋的製作當中。600枚雞蛋,家裏的壇子就不夠用了,再加上考慮到冬天還要做鹹菜,以後鬆花蛋和鹹鴨蛋還要大批量的做並且要做品牌,所以現在定製一些用來醃製的壇子是必須的,這些都可以找村裏的陶瓷匠穀誌剛來做。穀大叔家製作陶瓷的手藝是家傳的,到了穀大叔這裏已經是第五代了,純手工工藝精良。司徒老爹帶著溫情和司徒皓軒去了穀誌剛家裏。

  “古老弟,在家嗎?”司徒老爹在門口喊道。

  來開門的是穀大叔的女兒古雲,把三人讓進家門,問到“伯伯好,爹爹正在做陶瓷呢,請問找我爹爹什麽事兒呢?”

  “雲兒呀,我們是來找你爹定做一些壇子的,帶我們去見見你爹可以嗎?”司徒老爹回到。

  古雲把幾人帶到堂屋,然後去叫穀大叔過來。溫情看著穀大叔院子裏存放的陶瓷罐子,有一個上口比其他幾的都要寬大的正符合她的標準。等穀大叔進來後,她就說到:“穀大叔,我爹今天帶我們過來是我想定做一批壇子,我看您家院子裏有一種寬口的壇子,那個我要是定做100個,20天能做完嗎?”

  穀大叔稍微算了一下手裏的訂單,回到:“20天的時間有點緊,20天能做出來60個,剩下的40個還需要最少10天。”

  60個暫時也夠用了,溫情就開始商量價錢。“穀大叔,我定做這100個,一個需要多少錢?”

  穀大叔說:“你們要這麽多的壇子幹嘛呀,咱們農村一般也就冬天醃個鹹菜也用不了這麽多的,如果你們家有需要,我院子裏的是做出來富裕的,還有5個你們可以拿去用。別再花那個錢了。”

  不得不說農村人就是樸實善良,雖然過的貧苦,但是麵對著利益誘惑還是能保持那顆善良的心。溫情說:“穀大叔,謝謝您的好意,不過呢我們家是做一種吃食,想拿到鎮子上去賣掙點零花錢,需要用到那種壇子,所以跟您定做100個。您說一說價錢吧,今天我們先把定金付了。”

  聽說司徒家是要做生意的,穀大叔也沒多說,一個壇子平時都是15文錢一個,不過司徒家定的多,所以就收了12文錢一個,100個就是1兩200文,溫情給了穀大叔400文的定錢,跟穀大叔確定了交貨的日期和數量後,三人就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