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楊鶴的危機與救星
作者:史照千年殤      更新:2020-10-17 08:51      字數:2258
  在此後的某一天晚上,朱由檢於乾清宮召見了從遼東緊急趕回來的曹文詔,二人秘密詳談了數個小時。

  至於談論的什麽,就和漢武帝攜霍去病之子霍子侯登泰山封禪一樣,其間的內容也隻有他們二人自己知曉了。

  在外麵候著的王體乾這幾天也是累得夠嗆,南北方到處跑來跑去的,還不帶休息放假的,至於裏麵到底在談些什麽,王體乾不想聽也不敢聽。

  隻知道三個時辰後,皇帝連夜下詔,允許曹文詔所率領的一千關寧鐵騎入城修整三日,其餘關寧軍駐紮北京城外圍,非有詔不得入內。

  並且曹文詔被封為延綏東路副總兵,不日將率領軍隊進攻陝西叛軍。

  “神一魁、王左桂、王嘉胤、紅狼、小紅狼、點燈子、過天星、獨頭虎……”

  至於楊鶴上交來的這份歸降名單,朱由檢連看都不看,直接揉成一團扔到一旁。

  因為在他看來,曹文詔親自出馬,這些人就是些個死人,既然是死人,還費那些心神管他們做什麽。

  不過此時此刻的楊鶴還在跟戶部打嘴仗,索要賑災的銀子,戶部也是十分硬氣,說來說去就兩個字——沒錢。

  戶部尚書的名字叫做畢自嚴,上一任遼東巡撫畢自肅是他的親弟弟,當初畢自肅向他要銀子發軍餉的時候,他都沒錢給,以至於畢自肅後來自殺殉國。

  現在你區區一個楊鶴算什麽東西,且不說兵部左侍郎的位置都讓皇帝給你奪去了,就剩下個督師三邊。

  換句話說,哪怕就算你還是兵部侍郎,那又怎麽樣,你又管不著我

  反正就是一句話,要錢沒有,要命也不給你。

  上奏給皇帝吧,皇帝那裏也在跟他踢皮球,讓他耐心等著,朝廷的援助馬上就到。

  可是等了半個月,也沒看見一文銅錢,再上奏幹脆連回信都沒了。…愛奇文學iqiwxm!免費閱讀

  雖然楊鶴不懂兵法,不熟軍事,不過好在楊鶴忽悠人的本事還是挺在行的,辦事全靠一張嘴,當時陝西、甘肅境內幾乎所有的農民軍,都向楊鶴投降了。

  不為別的,就是因為楊鶴有誠意,滿滿的誠意,連叛軍都覺得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老好人,別人都是直接開打,就他傻乎乎的前去找人談判。

  當然更多原因還是農民軍之所以造反,就是因為吃不飽飯,現在有人給他們飯吃,並且還承諾朝廷不會因之前的事來責怪他們,自然是心悅誠服的投降。

  畢竟造反有風險,一不小心就會丟了命,這種危險不僅來源於朝廷的圍剿,還有那些所謂的自己人,他們的暗算。

  當初一時之間,西北地區確實是喜訊接連,朝廷各地區官員奔走相告,楊鶴跟各民軍領袖的關係也是相當的好,每逢佳節,還互相送個禮串個門。

  可朱由檢卻是明白的很,這些都是建立在利益基礎上的,一旦朝廷預留在那裏的白銀花完,那就是這個蜜月期結束的時候。

  所以朱由檢一開始就沒打算給他們錢,加緊時間從其他地區調兵遣將,準備一舉團滅他們,畢竟軍隊吃的比他們少多了,何必還要多拿出一部分預算去養他們。

  大明上百萬軍隊,真正能拿到軍餉的也隻有遼東十餘萬人,也就是說大明還有幾十萬張嘴等著朝廷援助呢,再加上他們十幾萬人,無疑是雪上加霜。

  至於明知道是這種結局是不可避免的,為什麽朱由檢還要派楊鶴去,因為調兵需要時間,而這些時間就需要一個大忽悠去爭取。

  縱觀明末史書,楊鶴就是一個很好的人選,而且又是他自己先蹦出來,不找他做這個冤大頭找誰。

  楊鶴一開始也是天真無邪的,以為隻要農民軍肯投降,就萬事大吉了。

  可當他們真的投降之後,楊鶴才明白殺人原來有這麽多好處,光說神一魁的部隊,就有三萬多人,怎麽安排他們都是個問題

  招安就不提了,自己手下那點人還等著發銀子吃飯呢,再加上他們,難不成一塊去正陽門蹲著要飯啊。

  至於分給他們地,讓他們回家種地去,這就更別扯了,恰逢災年,要是種地能吃飽飯,誰還閑著蛋疼去造反。

  眼看局勢就要控製不住的時候,楊鶴的救星到了,兩位猛人登場了,那就是新上任的延綏東路副總兵曹文詔率領關寧軍來了,外帶著還有陝西參政洪承疇。

  原本準備再度叛亂的農民軍看到來勢洶洶的大明軍隊,都以為是朝廷派人來給自己發錢了,個個都翹首以待。

  誰曾料想,曹文詔和洪承疇兩人二話不說,率領軍隊直接對農民軍發起衝鋒。

  毫無防備的農民軍一瞬間死傷慘重,許多人連武器都還沒來得及拿起來,就被官兵衝散,最終慘死於官兵的勁弩利刃之下。

  其中神一魁、王左桂、王嘉胤等起義軍首領原本處於隊伍最前方,是準備迎接迎接前來犒賞他們的朝廷官員的。

  對於為什麽他們還帶著武器,神一魁等人隻能安慰自己是怕有人劫道,畢竟陝西地區現在亂得很。

  當衝在最前麵的關寧鐵騎來到他們跟前時,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怎麽回事,就被人家一劍梟首,而後屍體又被戰馬踐踏,以至於死後連個全屍都沒能留下。

  對於這等建功立業的師,大明軍隊都是很熱衷於幹的,況且皇帝還下令,斬殺一個叛軍賞銀一兩,斬殺一位叛軍首領賞銀一千兩。

  況且這些錢都是軍餉以外的外快,是白送的銀子,誰沒事會跟錢過不去,即能建功立業又有銀子賺,前來平叛的官兵自然是嗷嗷的向前衝,跑慢了一步說不定就會比別人少賺上一兩銀子,被別人搶了自己的功勞。

  對於朱由檢來說,花個幾十萬兩白銀,就能一勞永逸的解決這件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於是,在絕對的壓倒性優勢之下,起義的叛軍大多數都就地伏法,餘下的一小部分能逃的逃,逃不了的就隻能選擇跪在地上,請求向朝廷投降。

  曹文詔自然是不願意去管這些破事,因為他嫌麻煩,就交給了洪承疇去辦,而洪承疇又是一個現實主義者。

  在他看來,想要徹底解決這件事情,不能招安,也不能接受投降,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趕盡殺絕,一個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