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龍圖 第四十五章 吳宅魅影
作者:長安十二家      更新:2020-03-24 16:54      字數:3277
  明理巷位於長安城城南偏僻之所,附近住得多是紡織廠、機械廠的工人,是一個不甚繁華、較為破落的地方。按道理吳教授的月錢不低,但是由於常年花費巨資在古玩上,所以捉襟見肘的資金儲備,讓他隻能住在明理巷這樣的偏僻之所。

  現在正是上午時分,明理巷的居民們大多去工廠上工了。街上沒有一絲風,更沒有一個人。隻有那火辣辣的太陽、聒噪的知了聲,撩撥的沐梓風心神不寧,從頭上流下的汗水幾乎將全身衣衫都浸透了。

  又接著敲了一會兒大門,還是沒有任何回應,沐梓風突然想起了什麽,一拍後腦勺。

  “瞧我這記性。”沐梓風略帶尷尬地對著“林三棍”說道:“師母吳熙還在醫院休養,家裏當然沒有人。”

  “啊……你早不說,這不是白跑一趟嗎?”“林三棍”埋怨了幾句,轉身抬起腳步剛要走,突然又拽住了沐梓風的肩膀。

  “小風,你看,那是什麽?順著“林三棍”的手勢看去,沐梓風一眼瞄見一個黑色的身影,從吳教授家裏院子一躍而入。

  “那是……。”沐梓風驚訝地剛要嚷了出來,又及時止住了。

  隻見“林三棍”伸著瘦長的手臂,從腰間掏出了一把勃朗寧手槍,麻利地打開了保險,頂上了槍膛。

  “你的意思?我們跟進去?”沐梓風輕聲地說著,並用手指了指吳宅的大門。

  “小風,知道福爾摩斯怎麽探案的嗎?”“林三棍”像是獵豹看到獵物一樣,嘴角咧開了神秘的笑容。

  “棍子,你說吧!”沐梓風滿臉不在乎的樣子,他知道這位自封的大偵探又要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了。

  “就像我這樣。”話音剛落,“林三棍”飛起如筷子一樣粗細的雙腿,一躍而起,輕舒猿臂,在院牆上略按了一下,一道炫目的白光後,穿著白色工裝的“林三棍”已經沒了蹤影。

  幾乎在同時,門那邊傳來一陣輕輕的敲擊聲,沐梓風知道是“林三棍”進了吳家內院了。

  沒想到這一回,”林三棍“倒是言出必行,行動和語言一樣快,沐梓風看得目瞪口呆,心想:“‘林三棍’探案本事到底如何,著實不清楚,但是這3米高的圍牆輕鬆蹚過,輕功果然了得。“

  “小爺,我也不是酒囊飯袋。”沐梓風屏氣凝神,朝著院牆的方向一個助跑,雙腳用力地在牆麵上蹬了幾下,身體便騰在了半空,雙手趁機撐到了牆頂,接著一個武將下馬,穩穩地落在了院裏。

  吳宅的麵積雖然不大,但是別有洞天,是吳誌軒教授當年親自設計的,頗有些北派四合院的風格。客人一進門,就會遇見一塊三米長寬的影壁,影壁是有渭河巨石整體浮雕而成,雕刻著一棵鬆樹和一棵柏樹,寓意著鬆柏長青,迎送來往。

  沐梓風多次來過吳教授家,對院裏的情況、布局熟稔的很。

  影壁的後麵,是一條碎石泥漿混合鋪成的小路,小路兩側分別種了一棵桃樹,一棵李樹。

  李樹下麵,放在一隻金魚缸。沐梓風窺探了一番,發現所有的金魚都浮在水麵,翻出了慘白的肚皮,一動不動。

  “一定是師母傷心過度,無瑕喂魚了。”沐梓風若有所思地歎了口氣。

  詩經有雲:何彼穠矣,華如桃李!平王之孫,齊侯之子。對於沐梓來說,他深深地了解,這“一桃一李”寓意著桃李滿天下的意思。

  那樣一幅場景,讓沐梓風回憶了很多事情,每次桃李成熟的季節,師母吳熙總會喊他過來,讓他陪吳教授在桃李樹下,啖桃李,煮新茶,觀金魚,下圍棋,等等,不一而足,不亦樂乎。

  而在那時候,師母總會露出母親般慈祥的笑容,看著他們師徒二人。沐梓風知道師母是可憐自己沒有父親,其實在心裏,他早已將教授夫婦視作至親。

  “哎,棍子去哪裏了?“沐梓風瞅了半天,也沒有發現”林三棍“的身影,頓時警覺了起來。他打量著麵前一棟2層小樓,因為小樓的門扉是虛掩著,隱隱約約地露出了幽幽黑暗。

  “難不成棍子跟著黑衣人進了小樓?”沐梓風一邊猜測著,一邊邁上了台階,進了樓裏。

  隨著“嘎吱”一聲響,木門發出了一陣呻吟,院外的光線射進了屋內黑暗之中,沐梓風的目光穿過空氣中浮起了細塵,窺見了屋子裏,桌椅傾倒,淩亂不堪,像是被人翻得七零八落的,在尋找著什麽?

  淩亂的場景,讓沐梓風想起了“林三棍”交給他的紙條,“金石可鑒明理巷”?

  沐梓風他們此番前來,是為了尋找那本《金石可鑒》的手稿,因為上麵有可能發現吳教授失蹤的秘密。可是現在這一副場景,表明了已經有人在吳宅裏搜尋東西了,剛才的黑衣人,極有可能就是來尋找東西的。

  “是不是為了錢財?”沐梓風萌生了一個想法,但是很快他否定了這個的論斷。他環視屋內,看到很多書畫、玉器隨意堆在地上,要知道,那都是吳教授多年珍藏的孤品,但是這些古董的價值就無法估量!

  珍貴的古董被隨意丟棄,來者肯定不是為了錢財,那又是為了什麽……

  “難道是為了?”沐梓風一個激靈反應了過來,那些人是不是也為了那本《金石可鑒》的手稿?他的目光自然轉向屋內的一個角落,那是通往二樓的樓梯。

  二樓,正是吳教授的書房和臥室,也正是《金石可鑒》最有可能存放的地方。沐梓風清晰地記得,自己上一次拜讀《金石可鑒》手稿,就是在樓上的書房裏。

  想到這裏,沐梓風“嘩”的一聲,抽出了背上的越王劍,劍鋒發出刺破空氣的鳴聲。沐梓風小心翼翼地繞過地上的東倒西歪的家具,彎著腰、橫著劍,作出最佳的防禦姿勢,朝著樓梯緩緩地拾級而上。

  由於這段時間一直遇到各種稀奇古怪的事情,從聖瑪麗亞醫院回來,沐梓風就將越王劍綁在了背上,並在閑暇之時,重新溫習了太極劍術,那是他小時候練習的劍法,多年不練雖有些生疏,但是

  力道比少時拿捏的更為精準了,背上劍的自己,看起來就越發像一個劍客。“林三棍”還嘲笑過他,說都是火器的時代,不需要舞大刀的。

  在沐梓風看來,在這樣的狹窄的空間裏,手持一柄短劍,遠遠比長短槍要占優勢。也許沒等摁下扳機,他的劍就已經刺破了對方的喉嚨。

  一邊登著台階,沐梓風一邊將疑惑的目光推向縱深,他還是沒有看到“林三棍”,小樓裏安靜的仿佛能聽見一根針的落聲。木製的台階在他的腳下發出了“咯吱咯吱”的響聲。

  登上了二樓,沐梓風輕車熟路地朝西邊的書房走去,二樓牆上有兩個窗戶,雖然緊緊關著,但是透過玻璃的光線,將屋內的照亮了不少。他遠遠地望見書房的門是開的,書櫃倒在了地上。

  走進書房後,沐梓風瞧見書桌上、地板上,各種書籍橫七豎八地堆著,這樣的情形更讓他確定了心中的想法,《金石可鑒》的手稿還有人在覬覦,區區手稿裏到底有著什麽秘密?

  他知道,這份手稿裏有著最完整的大夏文字注釋,在出版之前,也是極為機密的,沐梓風雖然有幸看過手稿,但是並不知曉手稿的存放之處。想必,來尋找手稿的人,也不知道手稿所在之處。

  “冒昧了,老師。”沐梓風在心中念叨了幾句,便一一搜索了起來,《金石可鑒》手稿他記得是用長安大學製發的稿紙撰寫而成,沐梓風之視吳教授猶如老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吳教授對他格外的器重,吳教授將正在研究的大夏文字,教授了沐梓風,包括部分的《金石可鑒》的手稿,他也有幸學習過一、二。

  所以,沐梓風雖然隻是區區實習考古師,但是在大夏文字研究上,他卻成了國內為數極少的頂尖人才。目前,沐梓風認識的大夏文字達200餘個,要知道易庭芳認識150多個,都已經是考古界的翹楚了。

  書房不大,沐梓風很快就搜尋完畢,他又走出了書房,環視了二樓,沒有發現“林三棍”和黑衣人身影,雖然頗有些困惑,但是沐梓風知道“林三棍”肯定是發現了什麽,追蹤而去了。既然是這樣,他決定集中精力,去搜尋《金石可鑒》的手稿。

  那份手稿現在如此炙手可熱,肯定藏著什麽重要的線索。

  抱著這樣的信念,沐梓風再次返回書房,仔仔細細地觀察著每一個角落,書房的布置很簡單,一個書櫃,一台書桌,一隻椅子,書桌和書櫃,都沒有上鎖,被沐梓風全部翻過,就是沒有找到手稿。

  書房裏麵積狹小,物品也極其有限,難道那些人已經搶先一步,拿走了手稿。沐梓風心中思量著,也不排除存在這樣一種可能的。

  正當沐梓風就要放棄尋找手稿,準備走出書房的時候,一道黑光從他眼前掠過,攔住了他的去路,又落在了書房的一塊地板上,黑光裏飄著兩個猩紅色的點點,就像兩隻充血的眼球。

  沐梓風定睛一看,頓時頭皮一麻,這不是它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