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龍圖 第四十一章 一言千金
作者:長安十二家      更新:2020-03-24 16:54      字數:3390
  “住手,老板,這位老師傅的飯錢算我的。”沐梓風掏出一塊大洋放在了桌子上。

  “大兄弟。”掌櫃一把拉過沐梓風,低聲勸道:“你有所不知,現在的年月,道士多是假扮的,算命更是騙錢的,你可千萬別上了當。”

  “找錢吧,我想應該有找頭。”

  中年壯漢歎了口氣,對著老頭說了句算你走運,便拿了大洋,去找零錢了。

  沐梓風當然知道這道士多半是“半路自行出家”,但是看他年齡應該60上下,不是因為貧窮,誰會出來騙吃喝討生活了。

  “多謝這位公子,要不要鄙人為閣下算一卦。”道士見沐梓風江湖救急,便感激地坐在了他的座位旁。

  “不用了,大爺,這點小事不算什麽。”沐梓風現在隻想將麵條吃完。

  “公子,我觀閣下天庭飽滿,骨骼驚奇,一看就是有福之命,鄙人還是為你算一卦。”老道執意要以算卦作為回禮。

  “這……”

  “古人雲一飯之恩,當湧泉相報,鄙人免費為公子算一卦,也是應當,請報上生辰八字。”

  沐梓風本是不願意算卦,但是看老道如此熱情,可能是感激自己付了飯錢,又不好駁回,心想道如今連連遭遇怪事,去算上一卦,也未必是什麽壞事。

  那道士伸出手指,算了半晌,才站了起來道:“公子麵相是極好的,但眼下雖龍困池水,切不可迷失本我,否則禍事近矣。我有20字,公子請謹記。”

  “既非池中物,豈可慕金足,富貴本無相,來去縱自由。”言罷,老道站起來,扶著幡,大笑出門而去。

  沐梓風目瞪口呆:這又是何意?

  老道神神叨叨的,沐梓風不知道是否能相信其雲山霧罩的真言,正思量間,他瞅見桌子上放著一張黃色符紙。他拾起來一看,上麵寫著:奉玄帝真武罡。

  據說雲台山的玄帝宮雲台觀,是真武大帝修煉成仙的福地,這符紙就是真武大帝的封印。沐梓風將符紙放入了褲子口袋,不管怎麽說吧,算留作個紀念吧,畢竟是老道的謝意,總歸是好意,的確卻之不恭。

  吃完了麵條,沐梓風重振龍馬精神,腳力強勁,趕起路行走如風。不過半個時辰,自己便趕回了長安城,回到家中取出了玉圭。

  玉圭乃易碎之物,放在身上實在是不妥當。於是沐梓風翻出了父親當年留下的皮包,小心翼翼地將玉圭塞進了裏層,外麵再用藍包裹裹住,便急匆匆地趕到了四方街。

  沐梓風自小就知道,四方街是長安城一塊奇地。

  為什麽這麽說呢?因為四方街正如其名,四四方方,包羅萬象。這裏是西北地區最大的古董文物交易市場。既有金石樓這樣的百年老店,也有卷包袱的散客,擺著地攤把生意做了。

  四方街魚龍混雜,卻又相安無事。大買賣有大買賣的無奈,小買賣有小買賣的活法。今天有可能發達了雄霸一方,明天又會落魄到街頭擺攤賣藝。比如古董界的老杆子們也會眼被鷹啄的時候,錯收了幾件做舊的“水貨”,有可能就賠個精光。

  有些剛入行的新擼子,也有

  在萬千水貨中看到精品的時候,甚至低價收購,高價賣出,便賺了第一桶金,實現鹹魚翻身。

  這樣的事情在四方街每天都在上演。但是仍然有各色人等向這裏擠來,因為這裏的機會確實要多得多。

  久而久之,四方街的生存法則越來越清晰了,就是不要阻擋別人發財的路,多給自己留條路。

  看官一定以為四方街最出名是古董行,但恰恰不是如此。四方街最出名是典當行。

  古董商店在四方街固然多如牛毛,但當鋪就一家,那就是大名鼎鼎的19號當鋪,又號稱萬物典當行。

  何為萬物典當行,一般的當鋪隻能典當物品,這19號當鋪隻要掌櫃拍板,什麽都能當,也是典當行龍頭店了。

  沐梓風看了看手表,現在已經上午十點十分,是四方街最為熱鬧的時候。擺攤的,吆喝的,大店紛紛開張,小攤販們也不甘示弱,將東西擺滿了攤子。可謂車水馬龍,最是繁華。

  “我這東西,絕對是老的,您錯過,可就可惜嘍。”沐梓風從一個小攤上走過,一位衣著東瀛服裝的老人正在把玩著一對小瓷瓶。

  “你的這個是真的?”東瀛老人眼神似乎不太好,他湊近了仔細觀看。

  “哎,如假包換,這聽說是從堂子裏挖出來的,熱乎著了。”攤主是個四十上下頭頂瓜皮帽的中年男子,他賣力地向東瀛人兜售著。

  沐梓風知道那東西十有八九是做舊的水貨,賣家們願意賣給老外,因為他們出手闊綽,而且辨識能力不強,絕對好忽悠。

  如果在別處,沐梓風看到有國人上當受騙,肯定會出手相助。但是在四方街,必須遵守這裏的規則,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做的不做。況且東瀛人多次侵略我國,搶走珍寶無數。這攤主賣些水貨給他,也算是“不義之財,人可取之”。

  所以沐梓風沒有多事,隻是將藍包裹緊緊的拎在手裏,他知道有無數雙眼睛盯著他手裏,四方街有錢人很多,小偷可也不少。

  之前和賈胖子約好,在聽風茶館碰頭。聽風茶館是四方街最大的茶館,也是19號當鋪吳老板經營的店鋪。聽風茶館就在19號當鋪隔壁。

  聽風茶館裏說書“不夜三”,名滿長安。

  長安城說書的,的確多如牛毛,但為何“不夜三”如此出名,甚至外地客人到西北經商也故意繞道來聽他說書。

  那是因為“不夜三”說書有三絕。

  第一絕:消息“快”。“不夜三”能將長安城甚至大西北最新鮮的事情,拉出來吹拉彈唱點評一番。

  第二絕:來得“真”。“不夜三”的消息聽似荒誕不經,其實在坊間是很接近真實的消息,有時甚至比報紙還來得真。

  第三絕:說得“長”。“不夜三”曾經連續說書三天三夜,除了吃喝拉撒,毫無間斷,讓聽客追了三天三夜,過足了癮,從此“不夜三”這個外號就傳了出去。

  沐梓風剛剛踏進聽風茶館,殷勤的店小二迎了上來。

  “公子,您幾位?”

  “兩位,來個靠近台子的座位。”

  “好咧。”

  店小

  二將沐梓風請到座位上,隨後上了一壺碧螺春。剛剛自己忘了點茶,這店小二倒是機敏,給他來了壺這麽貴的茶,看來口袋剩下的大洋都得交代了。

  沐梓風想到包裹裏有一塊價值連城的玉圭,就不在乎這點小錢了,他隻是略一彎腰,翹起了二郎腿的同時已經正襟危坐,藍色包裹穩穩地放在自己腿上。

  那坐姿頗有些沐家大少爺的樣子。

  茶館的中央高高聳立一座戲台,戲台上一桌一椅一扇一杯茶一人,那人正是“不夜三”。

  “不夜三”看起來不過30出頭,生的尖嘴猴腮,頗為矮小,眼睛珠子直溜溜地轉著。

  “各位看官,各位看官,感謝賞臉,剛剛我說了大當家遮西北的傳奇故事。可這遮西北再厲害,不過是個盜賊,他做的可是殺人越貨的生意。而我們四方街做的可都是正經買賣,各位都是做良心生意的買賣人,和各位相比,遮西北完全不夠格。”

  “哎,這時候,有的看官可能會問,我們四方街才能掙多少錢?遮西北可是連村連莊連縣城都劫掠的大盜賊。”

  “不夜三”輕搖折扇,摸了摸八字胡,笑道:“各位看官千萬別妄自菲薄,遮西北是用命換錢。而我們四方街曾經有人一句話換來千金,而後這千金又變成萬金,這生意經是遮西北萬難相比的。”

  一句話換千金,‘不夜三’的火車跑得也太遠了吧。沐梓風笑著搖了搖頭,說書人多喜歡誇大其詞,想不到“不夜三”也開始胡亂扯淡了。

  “看官,你別笑我在扯淡。”“不夜三”仿佛看透了沐梓風心思一樣:“接上回,我們就和各位聊聊四方街最劃算一筆生意——一言當。”

  那“不夜三”真是巧如舌簧,眾聽客紛紛拍案叫絕。

  原來“不夜三”所言這個“一言當”發生在四方街19號當鋪,那是20年前一個雨天,當鋪來了一個神秘的當客。

  那個當客戴著鬥笠,身披黑色大氅,看不清臉龐,張口就要當1000大洋。

  可夥計們問他是什麽東西,值這麽多錢?他卻冷笑不說話,隻讓掌櫃的來見,才肯說出來龍去脈。

  19號當鋪好歹也是長安十一家中的成員,老板吳自勇更是長安地區名商巨賈。要換作別人,夥計們早就將這個不識天高地厚的家夥,趕將出去了。可是那人腰間別著一把金色手槍,夥計們自然不敢怠慢,頗有些投鼠忌器,隻得將掌櫃吳自勇請了出來。

  吳自勇見那人氣宇不凡,便正色問他有何物可當,竟能值一千大洋。

  那人“哈哈一笑”,走上前去,在吳自勇耳邊低聲說了幾句話,吳自勇便臉色大變。

  可是,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吳自勇皺眉思慮了一會兒,便叫夥計立即取出1000大洋奉上。

  更奇怪的是,那人拿了大洋,數都不數,也不發一聲,旁若無人般從夥計們的驚詫的眼光中走出了當鋪。

  “各位看官,後來,夥計問吳老板這賬如何記?吳老板則告訴他三個字。”

  “哪三個字?”眾人齊聲問道。

  “一言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