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白衣在,山河無憂
作者:太鐸      更新:2020-10-12 10:10      字數:3024
  禦史台坐落在皇內城南邊,在朱雀大道西邊不遠的地方,跑得快的青年們已經開始擊鼓鳴冤了,禦史台中的輪值官員聽到喊聲和鼓聲出門一看。

  見到了禦史台中有人出來,一個個身影大喊著找齊禦史,這位輪值的官員看到人群的架勢之後被嚇得半死,要不是看著人群沒有什麽打砸的行為,這麽烏壓壓的一片還以為是要造反呢。

  “大家靜一靜,大家靜一靜,什麽事情安靜下來說,齊禦史大人上朝還沒有回來,什麽事情和我說一樣的。”

  人群一聽說齊禦史不在,頓時安靜了,一個個麵麵相覷不知道怎麽辦,雲百靈大眼珠子轉了轉,對著人群大聲道:“那我們去找他不就是了,上朝我們就去皇宮門前等著不就好了。”

  “對對對,走,去承天門。”

  “去承天門。”

  呐喊聲猶如風吹草動一般往東而去,沒有擠到中心看熱鬧的人聽到喊聲之後本能的就往東去。

  一群人往東走了不遠,就到了朱雀大道上,然後一群人就開始嘰嘰喳喳的討論了起來了,這朱雀大道對應的就是承天門,皇內城的正南門。

  今日的朝堂因為一件事情吵鬧成一團,按照司天監所說,今年會很熱,工部的張尚書提議早些做一些應對,這本來是一件好事情,但這個錢可不是他工部能出的。

  問題就在這裏,工部尚書要錢辦事,戶部尚書死活不給錢,戶部不撥錢,那麽一切建設都是空談,於是朝堂上開始分作兩派。

  以工部尚書為首的一派主張立刻撥錢給工部修建水利,提前應對大熱大旱;以戶部尚書為首的一派則認為天熱不代表大旱,這賦稅收入都是有限的,一旦大把銀子打了水漂,到時候若是發生其他的災害根本就難以拿出錢財來救濟,又該如何應對?

  張尚書年歲偏大,但是在這朝堂上站的靠前的人群中還算是中等的,能做到這個位置的都是五十到七十上下了,張尚書對著戶部尚書道:“我看你就是把帝國的錢財當成你的了,你個守財奴,大熱天十有八九出現大旱,你簡直枉顧百姓安危。”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你就知道花錢,萬一這錢財打了水漂,是不是由你尚書府補上?張嘴就是百姓安危,萬一你這個錢財打了水漂,到時候遇到其他的災害沒錢賑災,那才是不顧百姓安危。”吹胡子瞪眼的戶部尚書很是不滿意工部尚書所言。

  張尚書對著皇上鞠了一躬,伸手指著戶部尚書道:“尚書大人此言差矣,豈不是在說我帝國多災多難?皇上乃是一代聖君,這天下豈會出現大災?”

  “閉上你的臭嘴,你個馬屁精,皇上聖明直通天穹我自然是知曉,那就更不應該花錢去修建水利了,一定會無恙的,山河皆安。”

  聽著戶部尚書的話,工部尚書頓時一愣,自己之前說的話似乎是把自己帶到溝裏了,回頭看了看,工部這幫隻知道低頭辦事的沒有一個會說話的,隻能是對著皇帝訴苦道:“還請皇上救救那天下黎民百姓,揚皇上聖名。”

  老皇帝坐在龍椅上還沒來得及說話,殿前的侍衛就開始拔刀了,大殿外有大淵軍禁衛開始預警,“傳令雙方,傳令四方,封鎖各門,封鎖各門,備戰,備戰。”

  朝堂之中頓時亂做一團,一群武官中幾個大將軍立馬圍到皇帝龍椅的台階之下,征南大將軍一雙虎目瞪圓,對著麾下武將怒吼道:“立刻查明原因,速去。”

  幾位大將軍將帝王四方守住,一群次一等的武官開始圍出第二個圈,文官中也有不少實力不弱的雙目四處打量,尤其是空中,生怕敵人出現在空中,一抹紅衣悄然出現在大殿內的大梁上。

  幾個年歲有些長的官員下意識的去看武官為首者的位置,當年那裏一直站著一個人,那襲白衣可以持刀上殿,可以不著朝服,可以免跪免禮,甚至可以賜座。

  那個身影都多少年不正常上朝了,但是經曆過那個時代的人卻下意識的就去尋找他的身影,似乎那白衣在,江山社稷無憂,天下不亂。

  意識到時間已經過去三十年了,大殿中不少人悵然若失,龍座上的老皇帝則是呆呆的看著那個位置,垂老渾濁的雙眸緩緩落下淚,大家都知道歲月不多的老皇上是想白大公子來了,不是白尚書,是白大公子。

  不多時外麵的整齊備戰的腳步聲散去,一個神將進入大殿之後對著皇帝單膝跪地,抱拳道:“稟報皇上,不是敵襲,是,是……”

  神將看了看工部張尚書,聽說無事之後還在想著等會如何從戶部的口袋裏摳錢的張尚書看到那神將目光看向自己,頓時一慌,他不是道發生什麽了,但是鬧出這麽大的動靜十有八九不是好事。

  幾位大將軍護著帝王的龍座還未撤退開,老皇帝雙目冷漠的看了看不敢言的神將後道:“怎麽?這朝堂之上說話都要看別人的眼色了嗎?你可認識皇上是誰?”

  神將頓時嚇得雙膝跪地不住磕頭,張尚書也急忙跪下,哪怕他不知道發生什麽事情了,神將跪在那裏頭都不敢抬起道:“外麵百姓在喊冤,並無其他暴力的行為,但人數實在是太多了,而且還有百姓在往這裏聚集,起因應該是元宵時候張尚書家裏的一個子弟看上了城西一個富商家裏的小姐那件事情,當時齊禦史還因為這件事情參過張尚書一本。”

  頓時人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工部尚書,這朝堂之上尚書就六個,姓張的就一個,再加上當時皇上還斥責過張尚書管家不嚴,但是人人都想不透又發生了什麽事情會惹出公憤。

  不等皇帝再問,神將就繼續道:“自元宵之後這件事傳到皇上耳中後,張尚書家中的那位子弟依舊沒有撒手,開始用李家全家的性命作為威脅逼迫女子嫁給他做妾,並且大肆宣揚,那女子心憂父母全家的性命所以不敢拒絕。”

  “在大家都知道之後,今日上午張尚書家的那子弟帶著尚書府的侍衛衝進那富商家裏,將一家子綁的綁,打的打,之後更是將那位姑娘綁入花轎帶回張府,路上被雪雨山莊的雲公子阻攔下後百姓才得以知曉這女子不是自願嫁入張府的,聽說那位張公子還放言那姑娘就是事後去報官也沒有人會信,畢竟早就傳言她要嫁入張尚書府了。”

  神將雖然不願意得罪張尚書,但是話都說了,不如說完,於是繼續道:“百姓們正在請求齊禦史好好查一查張尚書府,想要查查那這些年裏京城方圓消失的姑娘家是不是都是尚書府所為,他們說張尚書府連富商家的女子都想要就直接強搶,小門小戶的豈不是連做戲都不用。”

  大殿中一時間靜的一根針落到地上都清晰可聞,張尚書跪在地上,一顆顆豆粒大的汗珠低落到地上,他知道自己完蛋了,這位置可能是坐不住了,無論什麽事情,無論是誰的過錯,隻要是犯了眾怒,那麽就必須有人被推出去消除民憤,自己輕則貶職,重則流放。

  皇帝深深的歎了口氣,緩緩地閉上眼睛,大殿內沒有人敢說話,許久之後皇帝睜開眼揮了揮手示意幾位保護著龍椅的大將軍退下,雙目在殿中淡淡的掃視一圈,“朕的好官員啊,京城天子腳下強搶民女,朕訓斥過依舊不罷休,好大的威風啊,好大的威風,真的是好大的威風啊。”

  朝中眾臣頓時慌亂的跪作一地,皇上這一連串的大威風,人人都知道皇帝怒了,果不其然,皇帝繼續道:“朕都不敢做的事情有人敢做,比朕都威風啊,比朕還要隨心所欲啊,要不這龍椅讓給你張尚書坐如何?”

  “吾皇息怒。”一地的官員齊聲。

  張尚書癱坐在地上,回過神拚命的磕頭,連聲不敢,皇帝讓他做龍椅,他便知道迎接自己的會是什麽了,皇帝再次看了看不住磕頭的張尚書。

  “砰!”怒氣衝衝的皇帝猛地拍了身前的案,怒吼道:“禦史台參過你,朕說過你,但是你尚書府的這個子弟居然還敢,你怎麽敢?張尚書,你尚書府怎麽敢?朕讓你罷手你尚書府都不罷手,你意欲何為啊?”

  “臣不敢,臣管教無方,還請皇上責罰,還望皇上不要氣壞了龍體。”張尚書拚了命的磕頭,隻希望皇帝能稍微念一些舊情,可是皇上卻不再看他。

  朝中雜亂的官員再次有序的站好,老皇帝看著身邊的大太監,冷聲道:“去,去問問朕的子民這樣的事情為何不去衙門報案,為什麽不去大理寺報案,為何要去禦史台,為何要鬧到這皇內城?看看是不是有人蒙蔽了朕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