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轟動京城的小事
作者:太鐸      更新:2020-10-12 09:58      字數:3214
  一日後,京城兵部的案牘上擺上了六份密報。

  兵部尚書白度峨緩緩打開第一份信封,白紙黑字清清楚楚的寫著:雪雨山莊大公子進京,二女子隨行,一切未知。

  看完後老人不緊不慢的打開第二份:雪雨山莊大公子進京,二女子隨行,一切未知。

  第三份:雪雨山莊大公子進京,二女子隨行,一切未知。

  第四份:雪雨山莊大公子進京,二女子隨行,一切未知。

  第五份:雪雨山莊大公子進京,二女子隨行,一切未知。

  書桌上隻剩下最後一份,老尚書伸手拾起,感受到了厚度不同後麵露驚訝,緩緩打開抽出了兩張紙,第一張上麵與之前的五張一樣,清清楚楚的寫著雪雨山莊大公子進京,二女子隨行,一切未知。

  第二張紙上略顯粗鄙的字寫了很多,最後的地方寫著:落筆王小劍。

  “觀察不錯啊,雲千羽,雲百靈,都姓雲啊。“老尚書放下密報,轉過頭露出依舊棱角分明的臉,將第六份密報遞給伺候在屋內的中年人,中年人畢恭畢敬的接過後細細閱讀。

  “他一個送信的,卻不想著以最快的速度將消息送達,反而是幹起了情報人員的工作,就不怕耽誤了時間嗎?“老尚書冷笑。

  “那,罰?“屋裏腰間掛著刀的中年人把手中的密信看了兩遍後略帶疑惑的問道。

  “當然要罰了,若是個個都丟了自己的職責去做同僚們的工作,那豈不是整個兵部都亂套了?“雖說人人都稱之為老尚書,但是白度峨也還沒有那麽老,五十多歲在整個朝堂正是中流砥柱的年紀,人人稱之為老尚書的最大原因就是他在兵部尚書的這個職位上呆的時間太久。

  白度峨十六文武狀元郎,十八拜將,二十封冠軍侯,二十三重病,同年帝王擔心冠軍侯這個稱號命數不好,於是廢掉冠軍侯爵位,將其調入兵部成為侍郎,兩年後老尚書請辭歸鄉,白度峨成為帝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兵部尚書,在這個職位上一呆三十年。

  沒有人知道白度峨當年為什麽沒有再進一步直接拜相,而是在尚書這個位置上呆了三十年,畢竟他的青春太過於輝煌耀眼了,坊間有些傳聞說是皇帝自知年歲已高,刻意將白老尚書壓著,留給新皇提拔,給新皇留份情誼,這個說法雖然沒有依據,但也不是沒有道理。

  兵部衙門辦公的房間裏,案牘前的站著的中年人是跟在老尚書邊上已有十多年的兵部左侍郎,對老尚書也算是十分了解,醞釀了一下後開口道:“本該送信的人卻跑去收集情報,罰他十大板,收集來的情報還算可以,升一級調入情報部門如何?“

  “嗯,去吧,把這個消息給其他關注這件事的人透露一下,另外記得讓人給雪府捎個消息,讓雲裳那丫頭最近別出門,實在不想呆在家裏的話,出去玩的時候老實點別惹事;雖說倒也不怕他雲大公子,也沒必要早早的就鬧矛盾,他來了京城,我們正好靜心看看戲,情報裏這雲大公子可不是個老實的,借此機會先看看他雪雨山莊的底細吧。”

  兵部左侍郎點點頭:“雪小姐又不是那種惹是生非的人,想必也就是一群小孩子的正義感,總不會無緣無故的打起來吧。”

  “你就別往她身上貼金了,我那世侄女我了解,雖然不會無緣無故欺負人,但也不是什麽好貨色,幹啥啥不行,調皮搗蛋第一名,前幾天就因為在書院食堂吃飯吃出了點矛盾,在柱子上綁鐵絲,把吏部張侍郎家那小三子摔的半死,我今天上朝的時候看到張小三去上學堂的路上還一瘸一拐的,我還捎了他一程。” 老尚書擺了擺手,示意左侍郎退下。

  兵部左侍郎摸了摸鼻子,訕訕笑笑,閉著嘴退了下去,顯然是對雪雲裳的劣跡早有耳聞,剛剛也隻是吹捧之詞。

  下午時分,名叫王小劍的年輕驛卒慘叫聲在兵部大門外回蕩,人人都知道那小驛騎送加急密報的時候跑去收集情報,被和善的老尚書罰了十板子。

  這件事在鳳歌城的街頭小巷熱度很高,每一處酒樓裏都有爭得麵紅耳赤乃至於大打出手的好事之人,有人說這普通人挨過十板子可就去了半條命,懲罰太重了,也有人說驛卒此舉有違軍令,不殺不足以立威。

  沒人知道的是兵部衙門外被打的皮開肉綻的王小劍雖然身上疼,但是心裏喜得很,雖說這頓打實在是要命的疼,但是和以後就能有個安穩生計,再也不用在路上奔波一比較還是十分值得的,伸手捏了捏懷裏的調任書信的王小劍被打到昏了過去。

  這隻是皇城腳下不入流的一件小事,至於為何熱度這麽高,主要是皇城已經很久沒什麽值得議論的新鮮事了,老百姓都有些無聊,不過很快這種無聊一掃而空,人人打了雞血一樣。

  不知道從哪裏來的風聲,被打的小驛卒送的信和雪雨山莊有關,據傳聞雪雨山莊的雲大少爺幾日後將抵達鳳歌城,於是整座城頓時沸騰了。

  雖然昔年那場大事發生的時候不少人還沒出生,但是那件與帝國鎮南王相關的事情卻沒有隨著時間而被埋進塵埃裏,反而隨著鎮南王的得勢越傳越廣,京城一些不入流的寒酸書生甚至以這個原型創作了一個又一個故事,讓沒有經曆那次大戰的後人得以了解。

  小巷裏的說書人最愛講的就是:

  昔年鎮南王燕子成還隻是鎮南大將軍的時候,麾下一員將軍在南方的青靈城酗酒之後當街抽了雪雨山莊一個廚娘一鞭子,那廚娘被打了一馬鞭之後並沒有任何言語,直接扔了籃子扭頭離開了。

  好事之人看到女子回了雪雨山莊,隨後雪雨山莊大門敞開,一百多匹駿馬載著一百多個白衣如雪的男男女女離開了雪雨山莊,這一百多人有的背負長劍,有的手提彎刀,毫無言語的直接殺進了鎮南大將軍麾下那位將軍李頓居住的院子。

  作為南征北戰的馬上將軍,這李頓的實力自然不弱,隨後兩批人馬在院子及院子門前展開血戰,短短的時間內,將軍李頓身邊的兩百親兵死傷大半,李頓被一劍劈下一條手臂,身上也被戳了幾個前後通亮的窟窿,生命垂危,在親兵護送下倉皇逃命。

  李頓雖說來到青靈城的這三兩天有不少家族宴請他,但卻也都是過個場子,結個善緣,與之壓根就沒有什麽更深的交情,此時自然也不可能出手相助。

  那李頓對此也看的很清,明白不會有人助他,又想到這當地官府軍方基本上也都是各大豪閥把持著,肯定不願意為了他李頓損傷自己的人去得罪一頭睡在身側的老虎,連逗留都沒有,直接逃出城,向著自己駐紮在城外的六千兵馬而去。

  可是即便如此,那位將軍也沒逃得了,在千裏逃亡之後被雪雨山莊侍衛殺死在揚州城外,而此時那六千軍馬隻剩下兩千多人。

  若是直接對戰,六千兵馬未必怕了山莊的百人,但是瘋狂逃命的六千人對於一百多的高手而言就是移動的靶子,幾乎沒有什麽威脅可言,追上就殺。

  死在路上的三千多人扛著刀槍劍戟在戰場上好不容易活下來,注定會被人稱頌,卻因為他們的將軍輕狂打出那一鞭後死在了前往榮華的路上。

  大將軍凱旋的時候,朝廷封賞,鎮南大將軍被加封為鎮南王,他的手下八大將中除了那李頓,各個加官進爵,而這李頓在幾個大臣向帝王進言之後被刑部定義為江湖恩怨,不予以受理。

  戰馬上四方征戰的鎮南王正當血性最甚的而立之年,如何忍得下這口氣,在一次宴席上表示,既然朝廷視之為江湖事,那就江湖了,但是讓大家大跌眼眶的是不等鎮南王出手,雪雨山莊的人就到了京城。

  那一日潑天大雨裏,一身白衣作丫鬟打扮的女子走進了鎮南王府牌匾下說找人,三言兩語不合之後雙方大打出手,丫鬟打扮的白衣女子從大門一直打到鎮南王府後院,當日值班的神將當場戰死,鎮南王麾下八大將軍僅僅在雪雨山莊手裏就折了兩個。

  而那日還未當上雪侯的雪家大公子雪千裏,冠軍侯白度峨都在。

  有的說書人會講那白衣女子和鎮南王,雪家大公子,冠軍侯三人打了一場,重病的白大公子無力出手,最後不分勝負,雙方誰也奈何不了誰,因此握手言和。

  也有上了年紀,說起故事來平平淡淡的老說書人講那日沒有什麽驚世大戰,那白衣女子從大門打到後院的過程中殺了不少人,但是在後院見到冠軍侯與鎮南王的時候雙方並沒有打起來。

  不知談了什麽,最後雙方罷戰,老說書人揣測或許是因為那日若真的打起來,或許白衣女子會死,但是鎮南王府不知道要陪葬多少人。

  無論哪個說書人講這個故事都會感歎一句,若是那日的冠軍侯沒有病痛在身,豈能容那邊荒女人撒野撒到京城來。

  隻是這個故事傳著傳著,傳到年輕說書人口中的時候大多都多多少少變了味,比如,刻意將鎮南王府貶低的一文不值來激起聽眾的興趣,再比如,無聲無息的遺忘了那一年的京城定海神針冠軍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