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青雲(四)
作者:淩無聲      更新:2020-05-28 10:58      字數:2116
  蘇麒讀的是本地的一所大學,尋常的本科學校,放在全國算是不錯的學校,但在本地就普普通通了。

  大學的學費是一學期四千,蘇大福和可可媽媽既不想他太缺錢,也不想他花錢大手大腳,從而耽誤了學習,所以每個月給他一千八百塊的生活費。這個錢他隻吃吃喝喝肯定是夠了,想要過的瀟灑則肯定不夠。不過大學生是很難控製住自己的消費的,蘇麒也不例外,幾乎每個月拿到生活費的前半個月就把錢花光了,到後半個月就隻能吃泡麵了。

  不過總的來說他過的並不算差,因為近期他來姐姐、姐夫這裏蹭飯的次數明顯變的多了。

  “姐,今天陳阿姨沒來嗎?”,

  今天下廚的是可可,她的手藝和可可媽媽如出一轍,做出來的菜幾乎是一個味道,不是說她做的不好,但這個口味他從小吃到大,乍一嚐到陳阿姨做的重油重辣的北方菜倒是覺得新鮮。

  也是因為請了陳阿姨才讓他很喜歡往這裏跑,按說他從小到大不說錦衣玉食,但和同齡人相比也不差什麽,隻是那歸根結底也隻是普通人的生活,保姆什麽的是從來沒有體驗過的。現在可可這裏請了個陳阿姨來,每次他過來陳阿姨都蘇先生蘇先生的叫,倒讓他真有一種跨越了階級的感覺。

  可可道:“阿姨上午來過了,晚上就不過來了,她在我這裏隻上半天班”,

  端出剛煮好的餃子,見蘇麒狼吞虎咽,她笑著給他炸了一杯橙汁,道:“今天二十八號,你是不是又亂花錢了?到了月底就到我這裏蹭吃蹭喝”,

  蘇麒咕嘟咕嘟喝了一口橙汁,用紙巾擦了擦嘴角,道:“姐,現在一個月不到兩千塊的生活費夠幹嘛的?我就是想省也省不下來啊”,

  “瞎說,我才比你早畢業幾年啊,我讀大學的時候媽媽每個月隻給我一千兩百塊,果果隻有一千塊,就這樣我們還能省下錢來”,

  蘇麒道:“不對啊,我記得你大一大二那會兒也每次回來都抱怨說生活費不夠花的啊,到了大三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麽,生活費突然就夠花了哦,我想起來了,你是大三的時候和姐夫認識的,姐,你看你,這麽說多不厚道,姐夫給你錢花你當然不缺啦,我可沒有哪個富婆願意養我”,

  可可沒好氣的在他胳膊上擰了一下,道:“你知道什麽?我和你姐夫剛在一起的時候才沒花他多少錢,那時候他隻是個產品經理,後來經曆的事不知多少,雖然算不上多大的事,但也是同甘共苦過來的,哲遠剛創立那會兒他壓力那麽大,我不也陪他一起熬過來了嗎?也就結了婚後日子才好過了一點”,

  蘇麒聳了聳肩,道:“姐,要我說你們現在也算過的不錯了,姐夫的公司早就步入了正軌,怎麽他還是這麽忙?我來了這麽多次,還是很少見到他人”,

  “勞碌命唄”,可可道:“一工作起來就什麽都忘了,別指望他有什麽時間能分在家庭上了”,

  話是這麽說,不過巧合的是今天周末,許哲回來的比平時早了不少,他到家的時候蘇麒和可可還在飯桌上閑聊著。

  見他回來,可可走過來幫他脫下外套,取下包,口中抱怨道:“既然提前回來怎麽不打電話跟我說一聲?也好給你留點菜”,

  “沒關係,我隨便吃一點就好蘇麒來啦,坐吧”,

  “姐夫,我和我姐剛才還說到你呢,每次過來蹭飯都見不到你人”,

  說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對許哲的看法有了不小的改觀。最初認識許哲是那天晚上他對可可的見義勇為,進一步的認識是因為殷晴,之後也有幾次接觸,但終究是有些疏離,他覺得許哲這個人冷冰冰的,不是很好相處。在他和可可結婚前夕他仍是對許哲不感冒,覺得姐姐嫁給他未必是什麽好的歸宿,但現在他對許哲卻愈發的認可。也許是因為婚後許哲的確有了些許變化,也許是因為哲遠的成功使得許哲身上平添了成功者的光環,總而言之,他和許哲的關係拉近了不少。

  許哲笑道:“下次過來提前說,好讓陳阿姨給你做的豐盛一些,她做的北方菜很有火候”,

  蘇麒笑道:“早就嚐過了,今天是來晚了,吃不到”,

  可可在廚房裏先切了些水果給許哲墊墊肚子,然後把桌上的幾個菜熱了熱,又新下了一袋水餃,剛做好就聽到臥室裏傳來許良的哭聲,知道是他睡醒了沒見到媽媽才哭的,對許哲道:“老公,你自己盛一下,我去哄寶寶”,

  許哲便自己盛了水餃,端出了菜,和蘇麒說話。

  可可在臥室裏抱著許良哄了一會兒他就不哭了,破涕為笑在她懷裏玩鬧,過了一會兒許哲進來從櫃子裏取出上周剛買的休閑裝,可可道:“你這會兒換衣服幹嘛?”,

  許哲道:“這套衣服我穿著不合身,給小七試試,他能穿得上就送給他吧”

  可可道:“你那套屬於輕奢品,他還是學生,穿著不合適”,

  許哲笑道:“這有什麽不合適的?沒人規定學生就隻能穿的普普通通嘛,其實他們這個年紀虛榮心很強的”,

  “其實吧,虛榮心這個詞不算是貶義,二十出頭的男男女女誰不想出風頭呢”,

  作為過來人,他很清楚二十出頭的青年們腦子裏想的是什麽,從各地進入大學學院的青年們漸漸的認識到人與人之間的差異,這種差異不在於他們本身是否聰明,是否努力,更多的是在於他們祖上是否積德,是否有一個好的家境,能夠讓他們盡可能的贏在起跑線上,許多將改變命運的希望寄於子女身上的父母未必認識到這根本不切實際,相反,是他們本身的能力決定了他們的子女是否能夠身心健康的成長。

  他蹲下身在許良的小臉蛋上捏了捏,直起身子時笑道:“這個年紀的男孩子什麽都想要的,不用太拘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