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人心的淨土(5000)
作者:溫茶米酒      更新:2021-08-24 23:55      字數:7309
  “那是佛光……嗎?”

  一眼之後,僧皇的判斷又出現了動搖。

  他本來覺得那應該是佛光,因為那實在是比他所能想象的各種佛法意境,還要更加浩瀚廣泛,但是再看一眼又會覺得,那佛光未免太平凡了一些。

  至少,這種金光的力量本質,與鑲嵌在無界之門裏麵的那些佛祖舍利,也是大有不同的。

  勝似於人間的佛者,而又與佛祖完全不同的佛光?

  這種東西,到底該是什麽?

  方雲漢感應著這縷光芒,片刻之後,笑著出聲:“這正是我要找的東西。”

  他轉頭看向老和尚,說道,“僧皇,你來幫我個忙吧。”

  ………………

  泰山腳下的一個隱秘村莊之中。

  家家戶戶都已經關門閉窗,但凡是有些年紀的大人,都抱元守一,全神貫注地運轉著自家的功法,以最穩妥的心智,抗拒外界的影響。

  之前,已經有一波非常混亂的精神意誌,衝擊過這片區域。

  如果那種感覺被普通百姓察覺到的話,或許不至於引起太大的騷亂,但是對於這個村莊裏的人來說,簡直是把他們拽回了當年在江湖上,腥風血雨裏的日子。

  喚醒了深藏於他們心底的一部分凶念。

  假使不是聶人王回來,提前給大家帶來了警告的話,估計這個村莊,至少有九成的人都已經動了重出江湖的念頭,當場就要離開這裏了。

  下一波的衝擊可能會更加的凶險,沒有幾個人,敢妄自從這種狀態之中脫離出來。

  整個莊子上,現在也隻有聶人王還在村口守著,他十分焦切地。望著無界之門所在的方向,沒有等到僧皇有什麽訊息傳回,倒是看見了一個熟悉的少年身影。

  “風兒?”

  “爹。”

  聶人王說道:“你回來了,不是,怎麽挑今天回來對了,斷浪呢?”

  “斷浪在天山那邊找了個工,我先回來給大家報個平安。”

  老父親幾個問題問得急切,聶風自然察覺到氣氛有些不對,道,“今天……也不是什麽特殊日子啊。是發生什麽變故了嗎?”

  聶人王正待回答,忽見不遠處的山頂上,佛光衝霄。

  大量的金色光影凝聚翻卷,如同一朵祥雲,把一座巍峨的門戶簇擁著拔地而起,飛上高空,一路往西南去了。

  聶風驚道:“無界之門?”

  聶人王卻反而鬆一口氣,他已經看清了那金光祥雲的來曆,更聽到了一句老和尚的傳音,便向兒子說道:“別急,那是僧皇做的,現在已經沒什麽危險了。”

  “不過……”

  他又轉頭看著那片山峰,喃喃說道,“居然把無界之門給帶走了,也不知道以後這座山頭,會不會再有從前那麽熱鬧了。”

  無界之門,已經在這座山頭上矗立了百年的光陰,百年之間,不知道有多少人動過這件至寶的主意,但即使是雄霸這樣的人物,也沒有想過要把這種門戶拔走,占為己有。

  主要是因為,這個門戶可以稱作是眾矢之的,誰想要將其霸占,都可能引起天下各方群起而攻之。

  可是這種為難的局麵,在最近幾個月以來,已經不複存在了,因為現在的天下武林,已經沒有誰能夠違抗西楚龍庭的意誌。

  方雲漢沒有下令,誰也不會去妄然幹涉這件至寶的去向。

  於是,足有十一個時辰之後,一路暢通無阻的僧皇,帶著這座門戶降落在一片芳草如茵,飛蝶撲香的原野上。

  這片原野深處,掩映著幾座青綠的竹屋,正是無名的居所。

  僧皇當年與無名也曾有過幾麵之緣,君子之交淡如水,卻最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這次久別重逢,倒也並不顯得生疏。

  三兩句交談之間,已然切入正題。

  “他去九空無界這一遭,居然又發生了一場激戰?”

  無名聽罷,微微點頭,目光中也流露出幾許欣悅之色,“如此看來,他最後可能真的是找到了解決千秋大劫的方法。”

  “千秋大劫,原來他是為這件事去九空無界的。”

  僧皇無奈搖頭說道,“看來那一場阻攔,倒是貧僧枉做惡人了,不過,九空無界深處,雖有一種近似佛光的力量,貧僧這麽多年以來伴隨無界之門清修,卻居然分毫未曾察覺,內中力量,當真會強大到足以對抗千秋大劫嗎?”

  “能與不能,一探便知。”

  無名來到無界之門前方,麵對門內的一片黑暗,並指如劍,向內中一點。

  他的指尖在觸及門框的那個平麵的時候,就像是碰到了一片柔和的絲綢幕布,蕩開些許波紋。

  而那一股非光非暗,如人如天的劍道意誌,已經滲透到那片黑暗虛空之中,穿梭於迷霧,輕巧靈便地向著極深處探索過去。

  大約是之前發生的那場大戰的殘餘影響,這一路上迷霧所帶來的壓力,其實並沒有多麽深重,而且無名並非真身進入,意誌延伸的速度要快得多。

  饒是如此,當他的劍道意誌,在九空無界之中,越過了代表人類曆史的那段漫長的區域,還要向更深處去的時候,也逐漸產生無以為繼的現象。

  恰在這個時候,在更深處,有另一股力量橫掃過來,為他接引前路,於是,無名的感知便順著那紫白交織的光痕,開拓向前。

  終於,觸及到了九空無界最深處的光景。

  這是一個金碧輝煌的國度。

  大地之上,滿是金蓮,種種寶石流淌成河,天空的邊界,由無數彩虹一樣的橋梁,構架起來。

  天花亂墜,香氛滿逸。

  而在這一切的中心,端坐著一尊頭能觸天的金身佛陀。

  這個天地之中的一切光明,都像是從這一尊佛陀金身,及腦後懸掛的輝煌焰輪之中,散發出來。

  眾德圓滿,智慧之光遍照一切處,無晝夜之分,世間與出世間的一切有情無情,都能受到恩惠,啟動萌生佛心,獲不可思議之成就。

  此等光明,此種威能,正可謂——大日如來!

  乍見佛國淨土,如來之身,即使是以無名的意誌,也不由得怔愣出神。

  但他很快反應過來,這一片天地之中,並沒有一種統一的意念。

  就算是這尊大日如來,也隻是一種虛華表相,無論是如來金身,還是這金蓮土地,虹彩天空,都是由無窮無盡,細微無比的念力聚合而成。

  無名心弦大震。

  這種感覺,他實在是再熟悉不過了。

  當他把千秋大劫的力量,導引到劍界之中,劍界就被撐的膨脹了數十倍,並且內裏的光景,完全變化成了撐天立地的無窮亂流。

  那個亂流世界的基礎構成,與眼前所見的,幾乎是一模一樣,隻不過,一者凶燼暴虐,一者卻有如神話淨土,呈現出截然相反的趨勢。

  “這是……”

  “這是萬代蒼生遺贈,千秋之道德。”

  站在那尊大日如來前方,仰頭觀摩的方雲漢,說出了這個答案。

  但無名其實已經不需要回答,他感知到這個世界真相的時候,就已經明白了所有。

  九空無界的存在,提升了萬物生靈的宿世靈性,所以幾千萬年下來,無數生物身死魂滅之後,一些殘留的負麵念頭,積累成了世界壞空之千秋大劫的根源。

  但是,億萬萬生靈身故之後,難道他們在那一刻所抱持的、所留下來的念頭,全部都屬於負麵的?

  一定都是帶有破壞性、毀滅性的情緒嗎?

  當然……

  不是!

  烏鴉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虎能負幼子渡河。狐死而首丘。猿猴能安慰族群中受傷的幼兒……

  萬眾生靈,從來不隻有凶暴殘虐的一麵,七情六欲最為複雜的人類,更是如此。

  有人會在臨死的時候怨恨孤苦無依,子女不孝,也有人會在臨死的時候,滿足於闔家團圓,希望與自己的曆代子孫都能如自己一般,頤養天年,三世同堂而後西去。

  有人作惡多端,縱然被明正典刑,也會心懷怨恨報複之念,但也有人,縱然浴血而死,身披百創,也仍能懷著一份守住家園的崇高意念。

  更多更多的人,其實在死亡的時候,不能算大善,也未必是大惡,但他們隻要有一點負麵的傾向,就會被大劫的力量所同化,被裹挾成為惡的一部分。

  那麽,如果他們的殘念之中,有一點善意的傾向,是否也會被另一種趨勢所同化,變得更加美好呢?

  這自然也是可以的。

  千秋大劫,是因生靈的殘念而造就,那麽彌平大劫的力量,也可以向生靈的意誌中去探求。

  方雲漢之前就曾隱約有過這方麵的猜測,如今卻也證實了這一點。

  隻不過,惡濁之氣重,而沉淪於大地,與現實的天地糾纏不清,相對來說,更容易被接觸到。

  善德之氣輕,而升騰於九空無界之中,匯聚向最深的地方,卻是直到今朝,才終於有人發現、證實了這股力量的存在。

  至於這股力量為什麽會顯化成大日如來,金蓮淨土的模樣,其實也隻是一種先入為主的表相。

  況且在風雲世界,自從釋迦牟尼涅槃以來,佛門的存在感,實在已經廣集天下諸國。

  即使是對佛門並沒有什麽清晰認知的普通百姓,也有可能會在遇到重大抉擇,或是擔心忐忑的時候,隨口念叨一句“菩薩保佑”。

  而且一提到普通人的死後世界,還要能夠與美好產生牽扯的,一般都是會想到西天極樂之說。

  因而,這其實是一片與真正的神佛無關,完全由人心主導,冥冥之中引導著萬靈意誌,塑造出來的淨土。

  “現在看來,如果真的有人想要通過九空無界,對過去已經完成的曆史,進行太過巨大的篡改。”

  “所要麵對的,就不僅僅是九空無界本身的規則反噬,還要能扛得住這股善德之氣、萬靈淨土的反衝鎮壓。”

  方雲漢徐徐說道,“不過,一股被逼到了最底線,才被動反擊的力量,終究比不上一個有著自身智慧的秩序維護者。”

  “我們如若用掉了這股善德之氣的話,不如就請你常駐九空無界,多做留心吧。”

  無名倒不在乎自己以後住在哪裏,隻說道:“你是想用這座佛國淨土,來與千秋大劫的力量相抵消。”

  “起於眾生之劫,由眾生自解,這本來就是最好的選擇。”

  方雲漢繞著這座龐大的佛像走動起來,觀賞著周邊的寶石之河,大小金蓮,順便與無名的感知進行對談,“當然,如果你願意賭一賭的話,或許再給你足夠的時間,你可以憑一人之身,運轉善惡兩極,不讓他們互相抵消,而是全部成為你自身力量的一部分。”

  他的這個提議,真的是很有吸引力,將大劫大德之氣集於一身,那樣的人,幾乎可以真正的成為這整個世界的主人,甚至有可能開拓到更遙遠的疆域。

  這種廣闊的前景,對於一般人來說還隻是一種妄想,但對於無名來說,就算讓他現在去做,都有那麽一點成功的可能性,那麽這種誘惑力,就更是成千上萬倍的被放大了。

  無名是人。

  麵對這種抉擇,他也需要一些時間來思考,不過這個思考,短暫的讓方雲漢都感到驚訝。

  而無名的理由,也並不在方雲漢所預想的那幾種答案之內。

  “其實無論是善是惡,這兩股力量,都隻是天地的一部分,即使名義上讓這二者相互抵消,也不過是重新結合成非善非惡的存在,還於天地罷了。”

  他道,“我映天地之道,取天地之益,已有許多,能還贈一次,正是我心之所願。”

  方雲漢略作沉吟:“原來如此,你的天人合德,接下來要走的道路,根本就不在於力量的大小了。”

  無名有些沉默,其實他剛才那番話,就真的隻是字麵上的意思,並不是單純為了讓自己以後的劍道走得更加順暢,才做出這樣的抉擇。

  倒不如說,正因為他不會為了力量而去做太多的考慮,所以他才能成就這樣的劍道。

  “你,似乎非常在意這樣的力量。”

  無名順勢說道,“那麽你會放任善惡相抵,讓這兩股力量散布於天地之間嗎?”

  “如果有足夠的時間,讓我來吸納這兩股力量的話,我還真的不確定,會做出什麽樣的選擇。”

  方雲漢發出輕聲的歎息,道,“因為我確實需要更強大的力量,去應對一些東西。”

  “但是,我在這裏,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了。”

  無名忽然笑道:“那麽,當你仍然是龍庭之主的時候,要來幫一幫我這無名閑人嗎?”

  方雲漢也笑道:“好啊!”

  他們就這樣自然的揭過了剛才的話題。

  其實,如果要想在更短的時間裏麵,獲取更大的力量,還可以通過操控曆史的一些方式來嚐試。

  比如方雲漢可以把自身現在的功法拆分下來,投放到古早曆史之中,看看能不能通過時間的演變,經由眾多先賢之手,演化出更強大的版本。

  但正如僧皇之前所說,沒有人能夠預測,對曆史幹涉到這種程度的話,到底會對現實的人間造成多大的影響。

  方雲漢與大須彌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方雲漢可以為了道德,克製住自己的衝動,寧可在一定程度上放慢步調,去麵對更大的未知風險,也絕不能為了早做準備,就把千萬無辜的性命用來一賭。

  曾經,方雲漢也會覺得這樣的自己未免太俗了,好像沒有那種絕世強者一擲萬眾,顛倒乾坤的魄力。

  隻不過,當一路走來,到了今日,他已經不會再為這種事情而質疑自己了。

  ‘我走我的路,同樣也是蓋世無雙,又何必去效仿其他所謂絕世之人的心態?!’

  ………………

  無界之門前方。

  無名睜開雙眼,並指向天,劍意透發九霄,徘徊雲中。

  霎時間,天愁地慘,烈日無光,天上暗雲疾走如浪,狂風卷動山野,萬木折腰。

  方圓數百裏的天空,都被一股深沉劫氣所籠罩,整個蒼穹就像是要潰壓下來,與地麵的間隔,前所未有的接近。

  像是那些彎折的樹梢,已經觸及了雲層,而深沉的雲中,有成千上萬奇形的巨大魔怪,穿梭來去,咆哮鬥殺。

  已經被千秋大劫充塞於其中的“劍界”,受到無名的意誌引領,隱隱約約的降臨現實。

  劍界的一端仿佛逐漸拉伸成劍,探入無界之門。

  而在九空無界最深處,淨土內部,方雲漢背後有一副廣闊的太極圖張開。

  紫雷白火,演變兩儀,交織成這一幅淬厲無比的巨大圖案。

  “佛啊,佛。”

  方雲漢雙手合十,向著大日如來一拜。

  “佛有普渡之名,救世之願。”

  “我們今天,贈你救世之實。”

  太極圖如一道巨大的虹橋,從淨土之中,向外架去。

  劍界承載著千秋大劫,被這一道虹橋拉扯而來,化作大不可量的劫滅巨劍,撐開滿布彩虹的天空,降臨於淨土之中。

  方雲漢的手掌向上一抬,蒼生萬代的善德之氣,被他撬動一分,對著那柄劫滅之劍,做出了更充足的反應。

  大日如來的金色頭顱,便仿佛自然而然的,獲取了更多的一點靈性,向上揚起,無盡慈憫的佛容,以莊嚴遍照金剛之威德,讓額頭迎上了世界壞滅之劫的劍尖。

  隨即,不知道有多麽廣大的整個佛國淨土,都分作八瓣,邊緣翹曲起來,化為巨大的蓮花,將內中的一切景色,連同那把劫滅之劍,都包容進去。

  就在這九空無界的最深處,善與惡,無聲,同休。

  眾生的邪惡,並沒有比他們的善良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