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明鏡在手說一神,上古六宗何為魔(下)6500
作者:溫茶米酒      更新:2021-07-03 18:11      字數:9121
  “唐教主,三日以來,我自忖已經將貴教的教義脈絡,大體了解了一遍。”

  ??龍稼軒聽空桑教主講了三天的教義,也有些無法掩蓋的疲憊,眼睛下麵出現了眼袋,但是開口反問的時候,目光平和如舊。

  ??平和,也就是堅定,沒有波瀾,就是不曾質疑自己。

  ??他隻問,“空桑教的教義之中,其實絕大多數,都跟大齊的律令重合。勸人向善,作惡則或受罰等等,不必贅言,而其餘部分,則是如同道家佛家,使人在受到苦難時,求神拜佛,給予一種虛幻的心理安慰。”

  ??“我大齊如今政通人和,律令如鐵,既有道家,也有佛家,那麽,空桑教,因何而存在?”

  ??龍稼軒的這段話,不是跟對方細細的探討,教義之中是否存在漏洞,推行這種教義,是否存在弊端,那樣的話,就無疑是落入了對方的規則之中。

  ??而他是跳出規則,直接從根本、從必要性上,否定空桑教。

  ??這個問題乍一聽有點荒誕,畢竟這個世上,與他物重合,沒必要存在,但卻確實存在的東西,多了去了。

  ??但如果唐介靈承認了這一點,便給了龍稼軒一個理由。

  ??一個名正言順,拒絕空桑教在大齊擴張的理由。

  ??空桑教主一身麻衣,手中托著一麵寶鏡,冷冷清清的坐在椅子上,聽到這個問題也不意外,依舊聲音和緩的給龍稼軒解答。

  ??“因為信仰比律法更有用。”

  ??“世人都知道,無論律法有多麽完善,多麽嚴密,執行這些律法的終究是人。人和人之間或許會有地位的高低,財產的多寡,智慧的差別,但終究沒有本質上的不同。”

  ??“那些在心裏有了陰暗念頭的人,很容易就會意識到一件事情,官府的人也是人,不可能體察到所有的罪行,糾察到所有的真凶,於是就有了僥幸。”

  ??“有了僥幸,陰暗的念頭就會化作現實。”

  ??唐介靈眸光微盛,“而神,不一樣。”

  ??“我空桑教所信奉的神,先成為心靈的寄托,而後成為心靈的權威。在所有信眾的心目中,神,將是無所不察,賞善罰惡,切實存在,而又高不可攀的一種象征。”

  ??“他們會畏懼神威,而更勝於法律,尊崇神靈,而更勝於朝廷。”

  ??他直視龍稼軒,道,“在那個時候,一切的罪惡都不會發生。神的指引,足以讓他們自發地走在善行的道路上,走在奮發的光明大道。”

  ??“這個國度,會更和善,更有理,會成為一片淨土,也會發展的更快。”

  ??三天三夜以來,空桑教主首次提到了空桑教之外的東西,說,“也會更有助於加快發展,讓你們日後,能有更大的把握,應對那與魔宗有莫大關係的紅蓮夢境。”

  ??他之前隻是枯燥地講解一些教義,這一段話,卻可以算得上,是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誘之以利,迫之以威了。

  ??龍稼軒仍沒有被他這句話說動,又道:“如何讓你的神,從虛幻的心靈寄托,成為真實的權威?”

  ??空桑教主如實答道:“在我空桑教的法典之中,自有引神之法。”

  ??“隻要得到的信仰越多,降下的神力就會越發明亮,越發全麵,足可以監察萬民,讓他們的一切如同書頁一樣,在神明眼下翻開。”

  ??“有罪無罪,悉數呈上,無可辯駁,無所逃遁。”

  ??有了紅蓮神像的前例在,空桑教的這種法門,並不會讓人質疑其真實性,隻不過聽起來,後者要比前者更和善、正派一些。

  ??龍稼軒微微點頭:“我懂了,按照你的想法,大齊的朝廷不但不應該排斥你,反而還應該積極的配合你,讓你更快的將這個信仰傳播出去,樹立起權威來?”

  ??“正是。”

  ??空桑教主終於露出微笑,“空桑教士,無上正道,從不會強迫別人,也根本不需要強迫別人。幫助我傳教,是你們當下最好的選擇。”

  ??“就算你們個人心中,必定還存有爭權奪利的私欲,那我也可以告訴你們,空桑之神,不會剝奪你們思考的自由,隻要你們的行為不違反神訓,其他一切權利,仍可以讓你們保留。”

  ??龍稼軒繼續點頭,道:“那從人的角度來考慮呢?”

  ??空桑教主表情不動,語調中透出些許不解:“嗯?”

  ??“已經犯罪的人應該受到監察、審判、懲罰,那麽,對那些沒有犯罪的人來說呢。”

  ??龍稼軒擲地有聲的問道,“那些沒有犯罪的人,又憑什麽要接受這樣無孔不入的監察,接受這種已經犯罪的人一樣的待遇?!”

  ??空桑教主非常自然的說道:“這世上,何來沒有犯罪的人?”

  ??龍稼軒詫異萬分:“你說什麽?”

  ??“我說這世上根本沒有無罪的人。”

  ??空桑教主麵若冰岩,發如霜鬆,眉宇之間一片光明,問心無愧,真心誠意的說道,“你莫非不記得,三天前你請我到相國府來的時候,我對你說的第一句話嗎?”

  ??龍稼軒腦中念頭一轉,就想起那句話來:“你說這個世上沒有聖賢。”

  ??“對。這世上是沒有聖賢的,任何一個人的生命中,總是會犯錯。”

  ??空桑教主滿意的說道,“也就是說,他們生下來的時候就已經注定會犯下罪業,不過是罪之大小的問題。”

  ??“從他們出生開始,就背負著罪孽。”

  ??“這,就是原罪。”

  ??他將寶鏡合在雙掌之間,“故而,沒有信仰的人,總是身處於原罪的苦難之中,我給你們帶來信仰,正是要帶你們一起贖罪。”

  ??龍稼軒聽罷,沉默了一會兒。

  ??“原來你的教義之中,所說的原罪,不是如佛教一般,指六道輪回之前,前世帶來的罪孽,而是這樣的解釋。”

  ??“這種解釋……”

  ??“真是……”

  ??龍稼軒沉著臉,斥道,“歪理邪說。”

  ??“以未有之罪,加罪於未犯之人,我中土兩千多年前,文明萌芽之時的律法之中,就已經有先賢駁斥了這一點。”

  ??“你這種說法,是對所有生命的踐踏,把擁有智慧、道德、交流的人,視作如同從山坡上滾落下來一顆無知無覺的石子,一切的軌跡都已經注定。”

  ??“那麽,你把你自己視作什麽?”

  ??龍稼軒冷笑一聲,質問道,“你們空桑教,要為所有人來定性,你們自己宣揚這種教義時,傳播這種思想時,就把自己帶入了冷眼旁觀的視角。”

  ??“空桑教徒,已然非人嗎?”

  ??麵對他這樣劇烈的態度變化,空桑教主還是那樣一副清淡而寧靜的樣子。

  ??“其實萬物皆有原罪,人和非人的,又有什麽區別呢?”

  ??他輕聲說道,“我給你們帶來信仰,你們走上信仰的道路,這個過程之中,我們做的事情雖然不同,卻都是在清除自己的罪業。”

  ??“你所在意的,其實都是不必在意的東西。”

  ??龍稼軒正要接話,空桑教主卻一抬手,製止他的話語,繼續說道。

  ??“三天三夜的時間,能夠讓你知道我空桑教義的本來麵目,已經足夠了,這三天光陰沒有枉費。不過,這個辯論再延長下去,就開始進入浪費時間的範疇了。”

  ??唐介靈站起身來,右手托著寶鏡,左手在鏡麵上輕輕摩梭了一下。

  ??鏡子裏麵浮現出一個花園,花園裏站著一個光風霽月,如蘭如芝的中年文士。

  ??那人若有所覺,抬起頭來,隔著鏡麵,對唐介靈微微一笑。

  ??正廳裏的聲音,還在繼續。

  ??“你比世俗略高,卻又仍然在世俗之中。我對於那些商賈平民,可以用不世俗的方法跟他們交流,他們自然會在懵懂之中,追隨正確的腳步。”

  ??“而像你這樣的人,卻反而要用世俗的方法,才能夠讓你見到正途。”

  ??他看著鏡子裏的人,麵上神色分毫不動,指尖再一摩弄,就將鏡麵上的光影抹掉,映照出相國府外大街上那些人的身影。

  ??空桑教主抬起頭來,彬彬有禮,告別道,“此番宣講,就到此為止,我會在合適的地方,等待你們真正的反擊,化解這一份不該有的敵意,使你們認清唯一的大道。”

  ??龍稼軒不曾說話,隻是起身用手做了一個送客的姿勢。

  ??等空桑教主走出正廳之後,廳堂後麵的側門,就轉出一名中年文士來。

  ??這人輕輕拍了拍手,說道:“經曆了莫名的災異,相隔這樣漫長的歲月,滄海桑田的變化,唐教主的意念,一如當年,沒有半點迷茫,真可謂是海枯石爛,不可移轉的誌向了。”

  ??他說話間,已經在廳中尋了一張椅子坐下,也沒有向龍稼軒打招呼。

  ??這有些失禮的動作,在他做起來,就顯得很是親切流暢,有幾分君子之交、不必在意俗禮的味道,無形之中讓主人家也感覺受到了尊重。

  ??任何人見到他這個時候的儀態,都不會想到,這隻是他謝非吾與龍稼軒的第二次見麵。

  ??龍稼軒剛才開口質問之時,臉上隱隱帶著的怒色,已經淡了下去,屈指輕輕敲了敲身邊的桌麵,喚來後麵的侍女,為謝非吾奉上香茶。

  ??他以茶為敬,向謝非吾舉杯致意之後,兩邊都抿了一口之後,便問道:“上古時代的大人物,想必每一個,都會有不凡的抱負,空桑教主的話,已經說的足夠直白,卻不知道謝先生的抱負,又是什麽?”

  ??“也不是每個人都有唐教主這樣宏偉的理想。”

  ??謝非吾搖搖頭說道,“其實空桑教,在上古時代也屬於比較極端的一個教派,在他們的治理範圍之內,任何階層都必須去供奉空桑之神,每隔九天至少要有一天前往當地的神廟,一起朗誦教典。”

  ??“而別的教派,就算是正道魁首的飛聖山,也沒有想過要讓天下人都信奉他們的救苦天尊。”

  ??“確實。”龍稼軒讚同道,“絕大多數人的理想,一般都是比較籠統的,要為俠為富為官,求權,求名,求財。像他這樣用一整個教典來規劃自己的未來,還要強加給別人的,著實罕見。”

  ??他放下茶盞,說道,“如我這樣的俗人,其實也隻是求一個清清白白的名聲,力所能及的,叫治下百姓能過得安寧一些罷了。”

  ??謝非吾喟然說道:“謝某與龍相國所想,頗為相似。上古之人與當今時代的人,實際上並沒有什麽差別。我也隻想叫上古遺民能有一個安定的生活,能夠不出意外的融入當前的時代。”

  ??龍稼軒說道:“這更是我們朝中上下一致的願景,隻不過時代的隔閡,終究還不是這樣容易消磨,還得請謝先生與符離聖女多加費心。”

  ??“這一點,各位可以放心的交托給我。”

  ??謝非吾流露出自信的意味,說道,“而且現在的外部環境,其實是有益於兩個時代的人文融合的。”

  ??“當年魔宗六脈,勢壓半壁天地,不知道曾經謀劃過多少種禍及萬民的狂妄之舉,而如今,他們魔宗的徽記,成為早於我們現世的紅蓮夢境,人人都懷疑他們與當年那場災異有關。”

  ??“正魔的對立,其實正在走向空前激烈的程度,以之前的消息來說,魔宗顯然已經把西海對岸的陸地化作他們的巢穴,那魔宗以外的上古之人,與大齊天然就站在同一個立場。”

  ??這個說法龍稼軒也是同意的,他之前,之所以會主動邀請唐介靈入府,一來是真的想要親身體驗一回,所謂的空桑教義。

  ??二來,就是因為,他經過一些觀察和消息的匯總,判斷出可能是因為魔宗的壓力,唐介靈做事還是非常克製的。

  ??而且他還可以借此,繼續試探謝非吾,搜集一些蛛絲馬跡,摸清這些人的真實意向。

  ??“我大齊如今,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啊。”

  ??一聲感歎,一語雙關。

  ??龍稼軒端茶送客,“運送那些冰封之人的隊伍,應該今天就會抵達招賢館,謝先生也有要事要去處理,龍某就不多挽留了。”

  ??“謝某告辭。”

  ??不久之後,謝非吾離開了相國府。

  ??他踏出府門的時候,原本在門前大街兩邊,靜立的那些空桑教徒,已經排成一道長長的隊伍,追隨著唐介靈的足跡離開。

  ??這個隊伍的尾巴,在右邊的街尾遊去。

  ??謝非吾跟著走了幾步,看到唐介靈尋了一處較為空曠的地方,似乎是覺得,那處地方的樹影、陽光正好,便直接盤膝坐了下來。

  ??這位空桑教主雖然是一身麻衣,但卻幹淨雪白,不染塵埃。

  ??任何人如果能夠穿著一件幹淨到這種程度的衣服,就算本來不愛潔,也會變得有點潔癖。

  ??可他在這大街邊上,不知被多少人踩踏過的青石板上坐下來的時候,全不在意。

  ??等所有的教徒也都麵朝著他的方向,學著他的動作,盤膝坐下。

  ??大街上,上千人的身影幾乎不分先後矮下去的時候。

  ??謝非吾的目光,與空桑教主的眼神對上了一刹那。

  ??“武道天地人,術道山河星。聖賢棄空桑,舍道奉神明……”

  ??宣講的聲音在這一條空蕩的大街之上響起。

  ??兩人的視線錯分,謝非吾繼續走向城外。

  ??空桑教主是在講道,也是在等待。

  ??他是在等待一個大齊朝廷真正信任的人。

  ??當那個人失敗的時候,大齊的朝廷就算不徹底淪為附庸,也會開始,主動配合唐介靈的傳道。

  ??謝非吾也在等。

  ??等那個人失敗的時候,他就會成為大齊這邊唯一的選擇,僅有的臂助。

  ??到了那時,彼此之間的不信任,也就不再重要了。

  ??招賢館也就會得到大齊更大力度的配合,暗地裏,必定還要比空桑教得到的配合更多一些。

  ??唐介靈捧鏡而坐,謝非吾孤身出城。

  ??酒樓上的陳五斤莫名輕歎了一聲。

  ??無題小和尚用手撐著側臉,偏過頭來看他,說道:“今日平安無事,你不開心嗎?”

  ??“本來是該鬆一口氣的。”

  ??陳五斤說道,“隻不過,現在的這種平安無事,就像是火藥的引信已經被點燃,但還沒有爆炸的時候,拖的時間越長,反而越讓人煎熬啊。”

  ??還是因為,力量的落差,實在太大了。

  ??西海之上的那一戰,不管是因為借助了法器還是什麽,都足以證明,第四大境的上古之人,是有能力當場引起海嘯之類自然天災的。

  ??一城的百姓,在此等強者麵前,似乎連充當工具的價值,都不一定有多麽充足。

  ??他們曾經接受的文化,養成的性格,也是當今時代的人完全不能了解、無從揣測的。

  ??如此充滿未知的生物,似乎根本就不能算入人的行列之中。

  ??非人的存在,就算是下一刻忽然動了摧毀全城的念頭,又有什麽好意外的呢?

  ??所以他們的態度再怎麽平淡、友好,也還是會讓人患得患失。

  ??“這就是我們與魔宗的差別。”

  ??無題小和尚好像看透了陳五斤的心思,主動開口說了一段話。

  ??“所謂的第四大境,也是從弱小的時候一步一步修煉起來的,我們也是人。”

  ??“以我們的力量來論,或許可以無視一切世人的意見,但我們的心,並沒有選擇這條道路。”

  ??奶白色的小和尚,烏溜溜的眼睛裏麵,帶著赤誠而智慧的光芒,“無論是唐介靈還是謝非吾,不管他們是把世人,當作應該受自己教育的羔羊,還是當做用來博取名聲,塑造偉業的工具。”

  ??“他們都還在乎大眾的存在,在意大眾的交流,並能夠從中獲得滿足感,甚至對自己的修行也有所進益。”

  ??“修煉的道路是從紅塵之中開拓出來的,如果真的徹底把自己摒棄在萬眾之外,又豈能繼續走這條路呢?”

  ??陳五斤聽完了這段話之後,似乎安心些許,但卻又生出更多的不解:“那魔宗又是怎麽回事呢?”

  ??“魔宗。”

  ??小和尚的臉色鄭重了許多,“魔宗的惡名並不是因為他們凶殘暴虐,喜歡欺淩,折磨別人。事實上,魔宗之中,有一部分人平時對自己的道德要求,甚至要比名世六教的人還高不少。”

  ??“但他們有一個最惡的共性。”

  ??“當他們真正有了一個盛大的計劃時,在這個過程中,萬萬數黎民的生死苦難,就不會被他們納入考量了。”

  ??無題小和尚給陳五斤講了上古之時發生的一件事情。

  ??魔宗六脈,前一代的七殺教主,曾經自創一門涉及山川大地的修行功法,他在此過程之中,忽發奇想,認為在億萬年前,天地之間,所有的陸地、島嶼,可能都是連成一體的。

  ??那是一個元初的時代,莽荒的紀元,人這種生物,或許還沒有出現,取而代之的,是無數奇異的生命。

  ??他把這個猜想,跟魔宗六脈其他高手探討之後,大家一致認為那個時代一定非常有趣。

  ??於是,他們就製定了移動所有島嶼,操控天地之氣,布下無窮大震,牽引山河地脈,將陸地重新連接起來的計劃。

  ??他們覺得隻要完成這一步,再將大海加熱,就有可能重現那個莽荒紀元。

  ??然後,他們就開始實踐了。

  ??“合並大地,煮熱大海?!”陳五斤臉上一副荒誕至極的表情,“這種事情真的有可能嗎?”

  ??“他們給這個計劃預留了一百年的時間。”

  ??無題和尚解釋了一句之後,臉上也略有些古怪,“你該驚訝的,難道不是魔宗這幫人一致同意了這個計劃嗎?正常人會想要改造整個天地,呈現莽荒紀元嗎?”

  ??陳五斤一愣,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移開了視線,點頭說道:“是!這,確實也不正常。那他們肯定失敗了吧?”

  ??無題小和尚一臉狐疑,繼續說道:“當然失敗了,他們這個計劃做了半年的時候,移動了二十九座島嶼,已經形成了波及數千裏,禍延三千萬百姓的暴雨、颶風、海嘯征兆。”

  ??“夜空劍閣的主人率先出手,平定海嘯,正道在飛聖山的主持下,又發動了一輪對魔宗的大戰。”

  ??“魔宗法術方麵的高手幾乎死絕,倒是那個提出計劃的前代教主,還沒來得及被正道的人找上,就被風吹休打死,這個計劃才算是終止了。”

  ??無題小和尚說到最後,浩歎一聲,“其實大家都是絕代難尋的英才,製定一些正常的計劃,試圖開辟前路,也不會有人主動阻止他們。”

  ??“可惜他們弄出來的,全都是這種瘋狂的事情。”

  ??樓中寂靜了片刻。

  ??“這種人……”

  ??陳五斤似乎已經看到,未來他們大齊,將會麵對怎樣一種遮天蔽日的陰影了。

  ??有這種人存在的世界,你就算想偏安一隅,也要擔心隔天會不會有顆隕石正好砸到頭上。

  ??那就隻有對抗了。

  ??就算再怎麽自不量力,也唯有這條路能走。

  ??陳五斤沉吟間,有個陳府的護衛快步上樓,來到他耳邊說了幾句。

  ??“喔?”

  ??陳五斤喜上眉梢,直接站起身來,向無題師徒拱手道,“兩位大師,我有故人歸來,不便久留,這座酒樓及樓中五位名廚,都送給你們,可以盡情品鑒當今菜品,改日再聚。”

  ??“失禮了。”

  ??他話一說完,便急匆匆轉身離開。

  ??兩名侍從連忙帶著他的輪椅追了上去。

  ??無題小和尚當然能聽到那個護衛說了什麽,紅撲撲的小臉上,露出一個期待的笑容。

  ??旁邊的尊泥則攥住了黃瓜最後的一截,東張西望了一會兒,才看著站在角落裏的小二。

  ??“他好像說把這個酒樓送給我們了?”

  ??小二點頭。

  ??尊泥大喜,豎起來一根手指頭。

  ??“那你們這裏都有什麽菜,我全都要一份。”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