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高瞻遠矚
作者:法蘭西的榮耀      更新:2021-01-30 12:23      字數:4384
  “主公?”

  “哦哦,既然是仲康舉薦的人才,那實力肯定不同尋常,那裏有讓人等待的道理,我親自去門口迎接。”

  陳心石的腦袋也轉得快,對於王猛這樣的人才,他就算是花費九牛二虎之力,也得把對方留下來。

  陳心石的速度也快,王猛在鎮北王府外等了還沒有一刻鍾,就已經見到了陳心石。

  “見過王爺。”

  王猛一見陳心石親自出來,臉上也有些驚訝,但畢竟是真正的大才,他在驚訝之餘,則連忙躬身行禮。

  “景略快快請起,我以前早就聽說過你有大才,隻是一直無緣得見,現在仲康舉薦,我能夠見到先生,正是生平一大幸事啊。”

  陳心石也連忙將王猛扶起,順便偷瞄了一眼對方的屬性。

  姓名:王猛

  身份:平民

  所屬勢力:大乾王朝

  武力:35

  智力:95

  統禦:89

  政治:96

  魅力:85

  裝備:布衣,布靴。

  特性:

  1.王佐之才:擔任國家官員時,能夠提升國家領地屬性,官職越高,提升效果越大。

  2.智者:王猛精通兵法謀略,智力相差不超過5的敵人,無法對他實行計謀,對敵人施展謀略時,兩者智力差距越大,實施的成功率越高,若超過對方智力十點(含)以上,所使計謀百分之百成功。

  3.高瞻遠矚:王猛智慧超群,能夠看到別人所看不到的危險。

  4.伯樂:王猛慧眼如炬,能夠發現不同尋常的人才(高級人才舉薦幾率增加30%)。

  “不愧是被稱為功蓋諸葛第一人的王猛,這麽強大的屬性和特性,那諸葛亮豈不是更加恐怖?”

  陳心石看著這遠超荀彧和程昱的實力,心中暗暗稱奇,同時,也表現得更加熱情。

  隻不過,陳心石的熱情讓王猛有些驚訝,他在京都城雖然有些名聲,可怎麽也應該還傳不到陳心石的耳中啊,畢竟在那些世家大族死後,知道他有才能的人已經死得差不多了。

  但是陳心石的表情和動作,也像是故意在演戲,難道陳心石真像傳說的那樣,隻看一眼就能夠辨認賢才?這倒讓他有些好奇了。

  陳心石在占領乾陽府,擊敗李密,成為大乾第一人的時候,他的各種事跡自然也開始流傳了。

  先後擊敗了羌族和匈奴人的霍去病,年輕輕輕,到現在還不到二十歲,就已經成為了鎮北將軍、平陽鄉侯,統領著大乾百分之八十的騎兵。

  而在各場戰鬥中也有不俗表現的平北將軍徐晃,最開始的時候,也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黃巾軍降將。

  加上後來的散騎侍郎夏完淳、東臨府刺史衛青等人,可以說,陳心石能夠走到現在,是離不開這些人幫助的。

  這也讓那些南方的人才下意識地認為,陳心石擁有一雙慧眼,能夠辨別人才,因此,有不少人想到陳心石這裏碰碰運氣。

  有了興趣,王猛的問題也就多了起來,作為一個寒門士子,王猛從大乾的興衰變化中悟到了不少的道理,陳心石作為即將上位的新天子,王猛也是看到了其野心,於是,他的問題更加直言不諱。

  對於王猛來說,他並不畏懼陳心石的權勢,也不害怕自己會因觸怒這位鎮北王而丟掉性命,他想看的,是陳心石到底值不值得他輔佐。

  士為知己者死,前提是陳心石是能夠理解他的知己,而不是說他即將成為大乾的新天子,他王猛就會一直跟隨著他。

  如果這樣,早在李密進入京都城後,王猛就已經投入到對方麾下了,那裏還會等到陳心石到來呢?

  王猛在京都城的時間也不斷了,在黃巾之亂開始前,他在京都城就已經小有名氣,當時的他,就已經看到了大乾民間所隱藏的巨大危險,但可惜的是,沒有一個人願意相信他的話。

  而在黃巾起義爆發後,大乾官府的處理速度更是讓王猛失望,當時的他,已經熄滅了出仕的心思。

  後麵,趙匡胤掌管京都城大權的時候,聽說了他的賢才,專門派使者請他出山,但是,王猛對於趙匡胤的情況有些了解,知道此人之後定會鳩占鵲巢,對大乾皇室下手的。

  作為大乾的臣子,王猛對於趙匡胤這樣的行徑有些反感,因此,他拒絕了趙匡胤的請求。

  至於李密,則是因為他麾下虎賁軍在京都城的一次劫掠,讓王猛明白,李密並不是那個能夠終結亂世的人。

  等到了陳心石入住京都城的時候,他的名聲則恰恰相反,雖然在江南地區的那些世家大族眼中,他們對於陳心石占據高位有些不滿,但對於那些底層平民而言,陳心石已經算是很好了。

  因為西寧府和清寧府的輸血,陳心石對於剛占領的江南之地,賦稅都不是很高,同時,為了讓其快速恢複實力,他對於江南三府的兵員征召也沒有強製實行。

  而平定了李密之亂後,被阻隔了好幾年的南北商路再一次被打通,這讓整個江南地區的經濟,也開始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正是這些變化,才讓陳心石的名聲大大改善,而王猛,也通過這些變化,想親眼看一下陳心石到底是不是一位明主。

  “江南地區已經大致平定,等各地實力恢複,我就能再度北伐,到時候,匈奴人的威脅自然也就解除了。”

  陳心石指著房間中心的沙盤,向王猛介紹自己的雄心壯誌。

  大乾從來不是他的終點,而是他的起點。

  現在的大乾,就像是曾經的西寧府,隻有將這裏治理好了,他才有機會能夠得到更多的領地。

  所以在考慮了自己周邊敵人的情況之後,陳心石已經準備,先解決匈奴人的威脅,然後再逐步攻略大唐。

  有著衛青和霍去病,他對付起匈奴人來,天然就有優勢。而臨安府竇建德手中的那些武卒,他還是沒有辦法能夠完勝。

  不過,大單於冒頓所帶領的匈奴人,也不是弱者。

  “王爺心係民生,知道自己真正應該依靠的力量,這殊為不易,不過,王爺看到了將來的威脅,可曾看到眼前的威脅呢?”

  王猛對於陳心石的規劃,非常讚賞。

  作為一個從底層崛起的諸侯,在統一大乾,登臨大寶之後,還能夠有這樣的雄心壯誌,確實頗為不俗。

  不過,陳心石有時候將目光放的太遠,反而忽視了眼下的危機。

  “啥威脅?”

  陳心石愣住了,他看了看自己周邊的勢力,應該沒有能夠威脅到一階的存在啊。

  平陽府的趙匡胤,實力不行,地盤不行,再加上自己已經給使者說過,他會善待對方的家人,讓其一輩子享受榮華富貴,他應該不會造反才對。

  況且就算起兵造反又能怎樣呢,他已經占據了了大乾的大多數領地,手下的兵力更是比趙匡胤多得多,平陽府不是赤壁,他也不是曹老板。

  在這種情況下,他想不到自己怎麽輸。

  而乾陽府旁邊的武陽府,雖然占據這裏的張士誠也是一個頗具實力的地方諸侯,可他在吳起的攻擊下搖搖欲墜,自保都難,那裏會對他用兵呢?

  至於北方的敵人,那就更不用擔心了,有衛青擔任刺史,霍去病、徐晃擔任將軍,無論是竇建德從東臨府進攻,還是匈奴人從大草原開始進攻,都無法對他造成威脅。

  “王爺可還記得平陽府的呂布將軍?”

  王猛笑了笑,提示了一下。

  “平陽府,呂布?”

  “先生的意思是誰呂布會叛變?”

  陳心石急忙追問。

  “呂布是降將,在其投降之後,王爺為了穩住他,並沒有奪取其兵權,同時,為了防止他們對乾陽府戰事造成影響,讓其進駐平陽府,監視趙匡胤,這都是非常正確的。”

  “但是,王爺卻在解決了李密之後,仍舊沒有對呂布進行處置,這就有些不妙了。”

  “降兵降將的軍心本來就不是很穩,一旦將其放任過久,難免會讓其生出其他心思,而且呂布此人,似乎不是那麽忠誠,在平陽府,更是隻有其一隻軍隊,這樣一來,在有心人的操縱之下,難免會生出二心。”

  王猛對於呂布的感覺,正是自己特性高瞻遠矚的影響,他對於平陽府的感覺有些不妙,但是對其他地方,又沒有啥危險,想來想去,平陽府中,不穩定的因素就是趙匡胤和呂布兩個了。

  “這……呂布隻要不傻的話,應該不會在這個時候叛變吧,我都已經接納了他,現在背叛我,可沒有一點好處啊?”

  陳心石心裏也十分疑惑,現在背叛他,不就相當於49年入**,除非腦子不正常,放著好好的陽關道不走,非要去自尋死路。

  不過,王猛的話,他也不能不信,王猛有著高瞻遠矚,確實能夠看到平常人看不到的危險,既然他這麽說了,那呂布和平陽府,很可能會出事。

  而且從曆史上呂布的品性來看,這個人確實也沒有多忠誠,他讓對方一直統領著兩萬虎賁軍,確實是個失誤。

  “那依先生之見,我該如何應對呢?”

  陳心石的語氣也變得平穩了下來,向王猛請教解決辦法。

  “王爺,平陽府地方不大,人口也不多,即使全部丟失,對於將軍的威脅也不大,但是對於和平陽府相鄰的泰安府,則是連接南北交通的要道,更是黃巾教的起源之地,這裏事關江南三府的穩定性,王爺不可不防。”

  “泰安府刺史是申不害,此人乃是法家之人,崇尚術治,治理一府,綽綽有餘,更有平南將軍高順,統兵一萬,駐守在堅城要地,應該能夠阻擋外敵。”

  陳心石猶豫了一會兒,才說起了自己在泰安府的布置,從刺史到將領,都不是普通人,守衛一個泰安府,應該足夠了吧。

  “王爺是不是忘了那些降卒?”

  王猛所指的降卒,是當初張遼所統領的五萬大軍,這些人在和陳心石對峙的時候,就已經逃跑了大半,在投降後,又被陳心石剔除了大半,隻留下了不到一萬人,用於充當各個縣城的駐軍。

  “我聽說李密麾下的大將張遼,現在被王爺關押在那裏?”

  王猛說著說著,就看向了陳心石,那眼神之中的意思,分明是詢問此事是否屬實。

  “確有此事,張遼此人有情有義,當時我親自勸降,但其仍不願背離舊主,我也憐惜其才,不忍殺之,便將其關在了泰安府。”

  “王爺現在可想收複此人?”

  “那自然是願意的,但此人不願投降啊?”

  要說張遼,陳心石心中自然是非常滿意的,可對方不願意投降,他也沒有辦法。

  這樣的人才,他又不可能隨隨便便就放了,從而讓其他人招募到,給自己找麻煩。

  放出在東臨府放掉顏良,一是為了收複東臨府人的忠心,二是因為顏良隻是一個猛將,對於他來說,威脅有限,但張遼就不一樣了,這要是把他放了,那一天給自己戴一個陳十萬的帽子,那他不得虧到姥姥家呢。

  “我聽說張遼此人,非常感激李密的提攜之恩,所以對於李密,也是異常的忠心,而如今,將軍已經擊敗李密,他的屍骨更是被掛在城牆之上暴曬,這樣的下場,未免顯得淒涼,如果將軍能夠允許張遼收斂其屍骨,定能招降。”

  王猛此刻顯得信心滿滿。

  正如陳心石所說的那樣,張遼此人有情有義,算是一個難得的人才,這樣的人,一旦聽說提攜自己的恩人屍骨被一直掛在京都城城牆上,心中肯定不忍,而陳心石這個時候招降,效果絕對顯著。

  “我和李密並無大仇大怨,兩人爭鬥,也隻是為了天下百姓而已,之所以將其懸掛城牆,不過是為了平息京都城居民的憤怒,現在時間已經差不多了,也時候收斂了。”

  陳心石當即同意了,並且,為了防止李密的屍骨被人挖掘,他還專門安排,打算將李密的屍骨葬在西寧府。

  李密對於京都城和乾陽府的人來說,是個不折不扣的惡魔,但是對於西寧府人來說,他先後擊敗了黃巾軍和羌族人,又擋住了東臨府的侵略,對西寧府也是有一定貢獻的,葬在那裏,倒不至於被人再度刨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