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戰後的局勢
作者:法蘭西的榮耀      更新:2021-01-12 21:01      字數:2165
  在清脆的鉦聲響起後沒多久,吳起就主動後撤了。

  雖然武卒非常強大,可是他們的機動能力確實很差,這些身披重甲的戰士移動速度並不快,而西寧府自從收複了那些羌族之後,就已經不缺優良戰馬了,有著這樣的便利條件,陳心石對於西寧府騎兵的組建是異常上心的,所以吳起判斷,衛青的手中,應該還有不少的騎兵,而現在還不是雙方真正決戰的時候。

  “大人,就這樣放過他們?”

  陳子龍看向了旁邊的衛青,眼神中的不滿呼之欲出。

  作為夏完淳的老師,陳子龍對於這個弟子是非常上心的,因此,在他們得知吳起動靜的第一時間,就帶領康城縣的部隊趕了過來,可還是沒想到晚了一步,夏完淳的大軍已經陷入到了重重包圍之中。

  陳子龍當下急的要親自帶兵去救援,可衛青卻沒有同意,他直接讓手下的具裝重騎兵去攻擊吳起的帥旗,這才迫使對方退兵。

  這樣一來,夏完淳算是救下來了,可他帶領的一萬多士卒,到現在隻剩下不到千人,這樣的損失,是夏完淳完全擔負不起的,所以他想繼續攻擊吳起,可又被衛青攔住了。

  “我們的目的是將那些平民遷移到西寧府,而不是和竇建德爭鬥,現在主公南方急需兵員,我們怎能再做無謂的折損呢?”

  “況且吳起此人熟知兵法謀略,那些武卒又是精銳之師,銳不可當,繼續打下去,隻會讓其他人看笑話罷了。”

  衛青的臉色也很難看,可最終他還是拒絕了陳子龍的請求。

  他作為東臨府刺史,夏完淳的這一敗他難逃其咎,可他不能被眼前的事情迷惑,而是要看到整個大局。

  在清寧府的陳心石天天盼著援兵南下,以便將那些東臨府士卒重新整編,和李密進行一場決定大乾未來的決戰。

  在這種爭奪南方的關鍵時刻,他這裏可不能再出現啥幺蛾子了。

  而吳起的想法他也能夠猜到,對方之所以退兵,也是為了大局考慮罷了,在衛青出現後,吳起就已經失去了殲滅夏完淳部的機會了,繼續戰鬥下去,隻會兩敗俱傷,從而讓太原府得利罷了。

  衛青之所以沒有在一開始就派出自己的全部士兵,將吳起斬殺,就是為了防止這一場戰爭升級,武卒是吳起親自訓練的精銳戰士,這些人對於吳起的感情相當深厚,要是吳起死在這裏,整個西寧府和武卒之間,絕對會打得死去活來的,所以他隻派遣了那些具裝重騎兵,就是為了給吳起一個警告。

  而吳起自己,也看懂了衛青的想法,於是,兩人默契地選擇了鳴金收兵。

  對於這兩位名將來說,他們都知道雙方勢力是終有一戰的,但起碼不是現在。

  兩人都是有治國統兵之能的名將,大局觀很強,相比於他們之間的戰鬥,眼前更重要的應該是發展自己的勢力,吞並周圍那些弱小的軍閥。

  陳心石忙著統一大乾江南各府,竇建德也忙著吞並周圍的領地。

  吳起的武卒很強,可要養活這些士卒,沒有足夠的領地,那是完全供不起的。

  “大人,完淳讓你失望了。”

  不一會兒,夏完淳灰頭土臉地走了過來,他直接跪倒在了衛青的麵前。

  一萬將士的傷亡,接近十比一的戰損比,打出這樣的戰績,他還是西寧府第一個這麽丟臉的將領。

  “夏將軍不必自責,勝敗乃兵家常事,一時勝敗並不能決定什麽,而且正是因為將軍的阻攔,才讓我們能夠完全撤走豐安縣城的幾萬百姓。”

  衛青見此,立刻翻身下馬,將夏完淳扶了起來。

  麵對著吳起的武卒,就算是他也束手無策,可夏完淳能夠堅持到現在,已經可以說是相當不容易了。

  而且夏完淳跟隨陳心石的時間很長,就算是要處罰,也應該陳心石自己動手,他是不會越俎代庖的。

  戰敗的責任雖然要追究,可吳起的那些武卒,何嚐不是為陳心石提了個醒呢?

  一個原先並不起眼的竇建德,都能有這麽強勁的士兵和將領,那麽,大乾江南的李密和趙匡胤,又豈會那麽簡單?

  “將軍,將士們的屍骨已經收斂起來了。”

  突然,一個士兵跑過來說道。

  原來,就在幾人交談間,兩邊的士兵都已經將各自的屍骨收斂完成,準備撤兵了。

  在這之後,吳起就沒有再派遣大軍進行追擊了,他的武卒是重步兵,機動力是比不過西寧府的騎兵的,既然得不到大量的居民,那麽再戰鬥下去,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於是,衛青在一周之內,就將東臨府剩餘的居民全部撤離,隻留下了一個空蕩蕩的東臨府。

  而對於整個東臨府而言,夏完淳和吳起的這一場戰爭並沒有改變整個大勢,衛青遵循陳心石的命令,撤走了大部分的百姓,可吳起和他的武卒,卻在這一場戰爭中聲名大振,那些不願意遷移到西寧府而逃亡的百姓們,聽說了武卒豐厚的待遇後,紛紛投奔到了吳起麾下,想要參軍。

  而在衛青勢力退縮後的東臨府,有著大片的田地和房屋住宅,這些正好被吳起用來賞賜那些立下功勳的武卒,就這樣,這些武卒的家屬們興高采烈地遷移到了東臨府,不但填充了一部分地方的人口,同時也讓竇建德將東臨府的大半收入囊中。

  當然,在現在的東臨府,實力增長的並不止竇建德一個,無論是先前占據了沛山縣的薛舉,還是太原府的李世民,都占據了不少的領地,隻不過這些地方因為缺少了大量的人口之後,再派兵占領顯得有些不值得,於是,李世民同樣將地盤內的那些居民遷移到了太原府,避開了眼前鋒芒正盛的竇建德。

  而沛山縣的薛舉,卻在無奈之下,和突厥人拉上了關係,隨著大草原外幾萬突厥騎兵的遊走,竇建德不得不停止攻擊薛舉的步伐,現在的東臨府,已經不值得他大動幹戈了,於是,他命令吳起南下,對周邊的新興軍閥,張士誠展開了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