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進攻即防禦
作者:法蘭西的榮耀      更新:2020-12-26 06:25      字數:3198
  “是啊,憑借著我們自己的力量,可能確實沒有辦法守住這裏,可是,守不住就不守了嗎?”

  高順的神情悲戚,痛苦地說道。

  隻要是人,都會畏懼死亡,可有些時候,有些東西,是比死亡更加可怕的。

  高順身為大唐邊軍將領,他的職責就是守衛邊疆,護衛百姓,可現在你卻讓他撤走,留下那些手無寸鐵的百姓,這讓他有些無法接受。

  匈奴人的殘暴人盡皆知,而是在開春以來,匈奴左賢王部在這東臨府就已經折損了不少人,要是被其知道這平沛縣的缺口,那麽,整個平沛縣城,可能會血流成河啊。

  “將軍?”

  副將看著高順,此刻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如果劉黑闥還是東臨府刺史的話,他們還會有援兵,那樣即使希望渺茫,他們也會繼續戰鬥下去,可是,現在掌管東臨府的是司馬懿。

  而司馬懿為了驅趕西寧府的陳心石,是絕對不會救援他們的。

  沒有了援兵,守衛這個平沛縣城就是死路一條。

  高順的態度很堅決,或許在他眼中,在這平沛縣城戰死,遠比在其他地方苟活的要好得多,可高順的部下終究不是他,五千人中,最後留下來,願意跟隨他守衛這平沛縣城的,僅有兩千人。

  五千人都沒有任何的希望,更何況兩千人呢?

  可高順沒有放棄,他在城中抽調民夫,加以訓練,積極備戰,想要借此看來抗衡匈奴人的攻擊。

  在進入東臨府的第三天,陳心石才知道了司馬懿的舉動,此刻的他,才真正見識到這個人的恐怖。

  “文若,仲德,現在司馬懿陳兵在豐安縣城一帶,我們想要繼續進攻,那麽也不太可能了,而匈奴人此時應該攻破了平沛縣城,隨時可能南下,到時候,我們可就要兩麵作戰了。”

  陳心石連忙將自己的文武大臣集結起來,商量如何應對那些匈奴人的威脅。

  平沛縣是東臨府臨近大草原的邊塞,那裏的縣城也被專門加固過,又有重兵駐守,所以才能夠以幾萬兵力擋住匈奴人的鐵蹄,可是,處於東臨府內部的壽化縣和康城縣就沒有這樣的條件了,要是匈奴人的大軍一突破平沛縣,那麽他就要直麵匈奴人的兵峰。

  “主公,如果我們在康城縣和壽化縣兩麵布防,那麽很有可能會被匈奴人各個擊破,到時候難免會遇到危機,要是壽化縣被攻破,我們的後路被斷,那樣的後果就更加危險了,所以我們應該立刻放棄這康城縣,退守壽化縣,這樣就算戰事不順,我們也可以借機退回西寧府。”

  徐晃看著桌上的沙盤,一一分析道。

  “主公,此舉明顯不妥,退守壽化縣確實可以讓我們保存實力,可這樣也會使我們徹底失去奪得東臨府的機會,一旦東臨府居民遭受屠戮,那麽,這筆賬是會被算到我們頭上的,到時候東臨府人同仇敵愾,上下一心,我們就再也沒有勝算了。”

  荀彧一聽,立刻出聲反駁。

  “主公,徐晃將軍和文若說得都有道理,我們這一次並不是為了打擊司馬懿而來,而是為了占領東臨府,因此,在進行軍事部署的時候,也必須考慮到那些東臨府的百姓才行。”

  程昱一看這荀彧和徐晃有吵起來的趨勢,連忙跑出來當和事老。

  徐晃的話語並不是沒有道理,從軍事層麵上來看,分兵確實是兵家大忌,可不分兵的話,麵對著匈奴人的兵峰,肯定有一個地方會被攻破的。

  但是,陳心石是西寧府人,要想讓西寧府人統治東臨府人,那麽,就得讓那些普通的東臨府百姓看到,陳心石並不會因為曾經兩國的仇恨而刻意針對他們。

  在匈奴人,這些農耕王朝共同的敵人麵前,陳心石幫著守衛地方,是最能夠獲得東臨府人好感的。

  相比之下,司馬懿將平沛縣的駐軍撤走,可就不那麽好看了。

  兩者說得都有道理,可麵對匈奴人的兵峰,此刻的陳心石,心中還真的想不出解決的辦法。

  他度著步子,在房間中走來走去,在場的那些文臣武將們也紛紛開始想辦法。

  難道要撤走康城縣的百姓,學一回劉皇叔?

  陳心石的心中突然想起了劉備,可隨即,他就感覺到了這個計劃的困難。

  這一次他麵對的是匈奴人,並不是劉備曾經的敵人曹操,曹操都實力雖強,可他的大軍主要是步卒,行動緩慢,而且還得等待糧草補給。

  可匈奴人不一樣,這些從小生活在草原地區的遊牧民族全部騎馬,說日行千裏可能有些誇張,可從平沛縣到康城縣的這點兒距離,他們肯定是用不了多長時間的。

  如果是自己的士兵撤退,那麽完全可以在匈奴人到來前撤到壽化縣城,可帶上那些百姓,行軍速度慢的就跟烏龜一樣,怎麽可能逃過匈奴人的馬蹄。

  攜帶著平民,一旦在野戰遭遇到匈奴人,那些沒有受過任何訓練的平民反而可能衝垮自己的軍陣,到時候可就得不償失了。

  “諸位可還有其他計策?”

  陳心石想的頭都大了,知道自己的那點兒智力找不到解決辦法,便將希望放到了其他人的身上。

  在場的文臣武將中,除了許褚和典韋兩個,其他人的智力都比自己要高,應該能夠想出主意吧?

  可陳心石越看越失望,在場的眾人,雖都是名將謀臣,可是西寧府和匈奴左賢王部的實力差距太大了,已經大到了普通計謀無法彌補的地步。

  “主公,既然防守無果,那麽我們為何不主動出擊呢?”

  在所有人都閉口不談的時候,霍去病卻語出驚人。

  “進攻?”

  這個選項一開始就被大多數人給拋棄了,畢竟,防守都守不住,進攻怎麽可能是匈奴人的對手呢?

  “主公,匈奴左賢王部確實有二十萬鐵騎不假,可是其大多分散在整個東臨府的邊境戰線上,之前司馬懿在邊境三縣派兵駐守,那左賢王部的兵力也應該分散到了三縣。”

  霍去病指著房間中的沙盤,接著說道,“雖然李密撤走了平沛縣的駐軍,可是那些匈奴人得到消息後,攻擊平沛縣的,應該是原先就分散在平沛縣的這一部分部隊,而遠在其他兩縣的匈奴騎兵,此刻應該還沒有收到消息,或者說還沒有到平沛縣。”

  “主公,我們知道消息還是因為抓獲了司馬懿的斥候,除非司馬懿親自給匈奴人寫信,不然他們得到的消息肯定要比我們晚,這樣一來,攻擊平沛縣的匈奴人最多也就五萬人。”

  程昱聽了霍去病都講解,也立刻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無論是匈奴人攻擊平沛縣城,還是他們集合部隊南下,都有一個時間差,而霍去病想的,就是利用這個時間差擊敗盤踞在平沛縣的匈奴人,然後在左賢王部的主力到達前就占領平沛縣城。

  “可那也有五萬匈奴人,我們的騎兵加起來也不到三萬,能夠擊敗他們嗎?而且就算是擊敗了這些匈奴人的偏師,可等左賢王部的主力到達,平沛縣和康城縣能否同時守住呢?”

  荀彧也感歎霍去病的奇思妙想,可是現在的陳心石,並不能將大部分的兵力都安置到平沛縣,為了防止司馬懿的反撲,陳心石必須要在這康城縣也囤積兵力的。

  荀彧的話音一落,整個房間中就再次陷入了平靜,所有人都盯著霍去病,想看看他怎麽回答這個問題。

  奪得平沛縣後,確實在防守匈奴人一麵,可以取得巨大的優勢,但是,豐安縣的司馬懿,同樣不可小覷。

  “主公,除了騎兵之外,屬下隻要五千步卒,隻要有這五千步卒,屬下定能守住平沛縣。”

  霍去病看著眾人臉上的疑惑,雙手抱拳,赫然說道。

  “這加起來也就三萬人,如何能夠守住十幾萬匈奴人的攻擊呢?”

  陳心石有些擔憂,他知道霍去病的性格有些莽撞,麵對著十幾萬匈奴人的攻擊,隻要稍有不慎,可能就會全軍覆沒的。

  三萬士兵陳心石雖然心疼,但是和霍去病比起來,那就遠遠不如了。

  “主公,現在平沛縣城可能已經被那些匈奴人攻破,而按照他們的傳統,必定會劫掠城池,屠殺老幼,留下青壯年作為奴隸,以帶回草原驅使,我帶領二萬八千精騎突襲,匈奴人定然料想不到,攻下平沛縣並不難,而擊潰匈奴人之後,那些幸存的青壯年,就是最好的守軍,加上我帶去的三萬人,守住平沛縣易如反掌。”

  霍去病卻一點兒沒有慌亂,他向陳心石詳細介紹了自己的計劃。

  司馬懿隻撤走了平沛縣的駐軍,卻沒有管那些平民,按照草原上遊牧民族的傳統,留下那些青壯年作為奴隸是百分之百的事情,而那些老弱,則多半會被屠戮幹淨。

  隻要他解救了這些人,那麽,父母親人被殺,家中財物被掠奪一空的他們,就是霍去病最好的兵源。